四川省什邡市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民满意度研究

2016-04-06 06:05梁思莹
中国林业经济 2016年1期
关键词:退耕还林因子分析问卷调查

梁思莹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40)



四川省什邡市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民满意度研究

梁思莹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40)

摘要:以农民的满意度为切入点,尝试从农民的角度出发较为系统的研究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情况与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与实践参考价值,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与完善。从而有利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保证工程的持续实施,为后续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也为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提供经验与借鉴。

关键词:退耕还林;农民满意度;问卷调查;因子分析

1 研究区域概况

什邡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边缘,幅员面积86 300 hm2,其中林业用地45 809 hm2,占幅员面积的53.1%。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26 572 hm2,灌木林地11 883 hm2,其中人工林蓄积219万m3,天然林蓄积147万m3。全市森林覆盖率46.7%。什邡市内山区、丘陵、平原兼而有之。山区约占全市总面积60%;耕地约占总面积30%;改革开放以来,什邡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实践中,什邡市立足于“大开放、大发展”的思路,把客观经济规律同什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紧紧围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的这个中心,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依靠科技,面向市场,调整结构,积极实施丰收计划,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发展。目前,全市农村已初步形成了以旅游次源开发、“三木”药村、野菜加工、优质肉羊及名优干果开发为主的山区经济格局;以食用菌、大蒜、农业综合开发为主的沿山经济格局。同时,还结合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庄旅游观光农业。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四川省什邡市的农民,时间是2015年7~9月,由笔者负责,采取的是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范围涵盖什邡市的主要涉及退耕还林工程的5个镇,20个村,200农户,300多位农民,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200份问卷,回收率100%,其中有四份因个人信息填写不全视为无效问卷,故有效问卷196份,有效率98%,地点的选取以该市主要靠近山区或处于山区,主要参与退耕还林的五个乡镇为调查地区,在五个乡镇随机选取四个村,每个村随机选取10户农民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工作。总的来说,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抽样的方式和原则,设计和实施步骤符合统计学抽样调查的要求与原则,取得的结果具有代表性与可信性。

3 样本基本情况描述统计

在本次的调查的200位农户中,除去无效的4份问卷,由剩下的196份问卷统计可知,被调查的这些农户中,男性有107人,女性有89人,年龄在18~30岁之间的有12人,30~50岁之间的有113人,50岁及以上的有71人,收入在5 000元以下的有11人,5 000到10 000元有34人,10 000到20 000元的有125人,20 000元以上的有26人,其中学历在小学及以下的有128人,初中的有53人,高中级以上的有15人,家庭人口数在3人及以下的有64人,在4~6人之间的有112人,在7人及以上的有20人。综合来看,男女比相对较平均,年龄以及学历还有收入等各个方面的各种情况都有所涉及,保证了样本来源的多样性与准确性,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与参考价值。

通过对样本的统计分析可知,28.6%的农户对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有一定的了解,有4.1%的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不了解。而对退耕还林政策有一定了解的农户中,通过电视了解的占51% ,通过上级宣传了解的只占大约26% ,通过报纸了解的占到14%,通过网络媒体了解的占到7%,还有其他的一些方式占到2%,从结果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还有一定数量的农户对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了解不够。被调查农户的大多数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看报纸的机会也很少,对网络的运用也不甚了解,管理部门应该应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更能为当地农户所能接受的媒介,加大退耕还林政策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老百姓了解退耕还林政策,同时也应该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地促进网络媒体等新兴的宣传方式的应用。

被调查的农户65.3%以上都是初中以下学历,其中没上过学或者小学没上完的占到20%之多,高中及以上学历占到8%左右,调查发现,高中学历者对退耕还林政策了解程度较高,他们对政策的支持度也较高,而学历较低的农户对政策的了解与满意度也普遍要偏低,由此看出,提高农民的文化层次与知识水平也是推进退耕还林工程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问卷中,通过“作为参与者,如果需要您对退耕还林工程进行打分,满分是10分,您打分多少?”来考察参与者对该项政策的满意度,将打分在7分以下定义为不满意,7分以上定义为满意,将满意度进行高低分组调查结果见表2。

统计结果显示,绝大部分评分在7分以上,说明该政策的实施有很大的效果和必要性调查得知,具体看来,接近于80%的农户对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是满意的。约有3%的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不满意。该结果说明,绝大多数的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是满意的,但也有部分农户表示对退耕还林政策不满意。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4.1研究对象的满意度描述

根据所调查因子的满意程度分为四个等级,通过赋值得到以下表示[1],见表3、表4、表5。

4.2退耕还林前后农户的收入以及经济结构变化

5 农民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期望值分别为E[X]与E[Y]的两个实随机变量X与Y之间的协方差Cov(X,Y)定义为[3]:

通过定量分析可得知,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满意程度依次主要取决于对国家的补偿政策态度、收人程度、农户自身的文化程度,以及退耕还林的技术要求程度,对政策的了解程度,见表6。通过对于农户不满意的原因的调查发现,农户的不满意并不是因为退耕还林政策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是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补助较少,补偿力度不够,技术指导薄弱等,同时影响农民满意度的因素也与农户自身的收入情况、文化水平等有关系,调查的人群文化素质绝大部分都是初中文化程度,这一现状还不能满足对技术掌握的需要,同时也可以看到,广大农户对退耕还林的重大意义了解不够,对国家有关具体政策知之甚少,说明基层组织对该项政策的宣传还存在不足之处。

6 提高农户满意度的建议——结合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期望

6.1农户对退耕还林的期望[5]

由表7可以看出,有近1/3的农户希望国家加大政策的补偿力度,30.6%的农户希望加强技术方面的指导,18.7%的农户希望发展林下经济等,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由以上分析可得知国家的补偿政策、经济收入调整对农户的总体满意程度影响最大,而当地技术条件也影响了退耕还林的发展。

6.2对退耕还林的几点建议

6.2.1政府部门要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政府部门对退耕还林政策起主导作用,但作为退耕还林工作的具体承担者和执行者,农户却受到直接的影响。国家补贴高低直接影响农户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同的农户会根据其利益或自身的长远发展,对退耕还林有不同的响应,国家继续搞好相关补偿政策,加大对该项政策的财政补贴,增加农户退耕的收入,切实保护广大退耕农户的利益。通过物质激励的方式激发广大农户参与热情与积极性,普遍看来,这是提高农户满意度最直接最见效的方式。

6.2.2加强相关技术指导,加大对农户的培训力度

事实证明,除了制定完善合理的退耕还林补偿政策,同时制定好退耕还林造林技术规程,才能实现退耕还林生态优先的目标,达到退耕还林验收标准,才能做到“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的要求。但由于该地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比较低,实际操作能力较低,大部分农户对技术的掌握程度并不是特别理想,对林地的抚育管理要求并不是很清楚,尤其是遇到病虫害就束手无策。因此,为了提高退耕还林的成效,有关部门迫切需要加强技术指导,提高农户抚育林种的能力。

6.2.3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政策的灵活性

退耕还林作为一项生态工程从本质上讲是国家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实施的公共物品生产项目,但它同时又具有非公益性内容,如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加速贫困地区脱贫等。从这个性质来看,退耕还林的实施应兼顾提高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协调性的双重目的,所以要求政策有一定的灵活性。通过调查可知,当地农户反映退耕还林的实施过程中政策落实得不够灵活。当地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农村经济仍以农业为主,尤其是种植业比重偏大。当地农村退耕还林后必须走农、工、商一体化之路。依靠优惠的政策,,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动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改变当地的经济结构,加大第三产业的比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扩大就业渠道,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又可使当地大量的农林牧产品增值,提高农民的经济收人和农业生产商品化水平,从而使粮食生产和林牧业用地趋于合理。同时相关部门切实把政策的宣传落到实处,拓宽宣传渠道,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政策在广大农户中的普及度,提高广大农户的认识[6]。

参考文献:

[1]纪杰,龙勇.基于因子分析的新农合满意度问卷调查研究[J].技术经济,2010,29(8):110- 115.

[2]邹红军,赵珂,胡志强,等.金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满意度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11(11):1109- 1111.

[3]汪锋.农民利益视角下的四川省退耕还林政策绩效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管理,2009.

[4]吴涛,彭道黎,谢晨,等.退耕还林工程10年评价[J].经济研究思考,2011(267):11- 37.

[5]王立安,钟方雷,王静,等.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缓解贫困的影响分析:以甘肃南部武都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 (7):78- 84.

[6]宋元媛,黄波,全世文.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对农户收入影响实证研究:以“退耕还林”项目为例[J].林业经济,2013(9):36- 42.

[责任编辑:付佳]

改革实践

Study on Farmers' Satisfaction Degree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Project of Shifang City in Sichuan Province

LIANGSi- ying
(Colleg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of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HarbinHeilongjiang15004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farmer's satisfaction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ry to study the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 of the project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rmers, it have important theoretical research value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value, targeted for correction and improvement. Thus it is beneficial to consolidate the achievement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and ensure the continuous implementation ofthe project, toprovide a reliable basis for the follow- up policy, but also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a newround ofgrain for green project toprovide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

Key words:returningfarmland toforest; farmers'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 factor analysis

作者简介:梁思莹(1992-),女,四川什邡市人,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5- 12- 08

DOI:10.13691/j. cnki. cn23- 1539/f. 2016.01.006

中图分类号:F32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5919(2016)01- 0021- 04

猜你喜欢
退耕还林因子分析问卷调查
大姚县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威宁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
基于主导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以及实证研究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