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诊断理论初探❋

2016-04-06 11:47刘兵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灵枢内经腧穴

刘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理论与方法学重点研究室,北京10070)

【针灸研究】

腧穴诊断理论初探❋

刘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理论与方法学重点研究室,北京10070)

从理论原理基础、理论建设意义及理论结构呈现等3个方面来探讨腧穴诊断的若干问题。指出腧穴所具有的确定诊断意义依据腧穴自身内涵与特点,是其本具有的特性,但相关研究极为匮乏。《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腧穴诊断内容缺失的深层原因与其更重视针前的“诊色脉、辨阴阳”有关;腧穴诊断理论在针灸理论框架结构中地位重要,其诊察具象化、明朗化、简便化极具实践价值与理论发展意义,故其创新性系统构建体现了中医特色腧穴诊断理论结构。

腧穴;穴位诊断;诊断理论;理论结构

腧穴诊断是针灸特色诊疗内容之一,其理论原理及对疾病诊察的确切性均经得起实践的反复检验。当前,我们关注更多的往往是腧穴的治疗或刺激作用,而对其诊断理论及意义的思考与研究则极为欠缺。考古代医籍,未见有专门、系统论述腧穴诊断的内容,当代文献中理论研究者亦寥寥可数,而对其现代研究(从腧穴的病理、声光电等角度[1~5],探索腧穴基本内涵与效应机理,作为体表-内脏相关研究向度之一)者则较多,腧穴诊断理论建设已不能满足当前针灸临床乃至学科发展的需求。笔者不揣浅陋,就这一关键、重要的理论问题略作探讨,以求高论。

1 腧穴诊断的理论基础

“司外揣内”一直被普遍作为中医特色来认识(其实现代医学也同样重视“司外揣内”的方法,此是后话),这与中医所构建的基于经络连通及“脏-体”呼应的人体内外联系的特殊生理规律(理论)密切相关。腧穴诊断亦是依据此原理,同时腧穴又有其自身特点或机制。《内经》认为,腧穴是人体正邪交会的门户。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的“神客在门”,《灵枢·小针解》对其的解释为“神客者,正邪共会也……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可见邪气从腧穴可入亦可从中而出,那么出邪及养正均可采用针灸类方法。反过来说,腧穴亦可反映或呈现其内“邪循正气”的状态。如《灵枢·官能》说:“得邪所在,万刺不殆。”“得邪所在”即是揣穴以诊治的过程。

以外穴诊(治)内疾有两条发生途径,一是经络的循行联系,如迎香穴通过手阳明大肠经连通可反映大肠的问题,孙思邈所谓“凡孔穴者,经络所行往来处[6]”;二是腧穴与脏腑的直接“感通”[7],如上巨虚穴通过大肠腑与之“下合”通应,亦可反映大肠问题。这两条途径的存在,让身体内部(脏腑)问题在外部腧穴的呈现有了确实的生理机制与发生基础,当然这个基础更多是用来解释腧穴可以治疗内部病患的。《内经》中有明确提及腧穴可反映脏腑问题的内容,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曰:“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其中“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即是通过观察十二原穴的反应而诊察五脏之疾。但对于如何“睹其应”怎么“知五脏之害”,《内经》未作具体说明。

“标本”“根结”,一般认为其主要说明针灸的效应关系[8]95-96,289-291,但据笔者研究其亦有诊断意义。如《灵枢·卫气》曰:“足厥阴之本,在行间上五寸所,标在背腧也。”孙思邈对“标”的理解即有“应”的意思(《千金要方·肝脏脉论第一》卷十一:厥阴之本在行间上五寸,应在背腧,同会于手太阴[9]),而背腧反映脏腑情况其实在《灵枢·背腧》中似有初步表达,只不过是从揣穴的角度言之:“愿闻五脏之腧,出于背者……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灵枢·本脏》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十二原及背腧之外应,以察内脏之疾,可知矣。

2 腧穴诊断的意义及探讨

2.1 古代文献穴诊缺失的深层原因

《内经》素来重视针灸治疗前的诊断,但均是基于色脉的诊察。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谓:“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又如《素问·移精变气论》言:“治之要极,无失色脉,用之不惑,治之大则。”那么基于色脉诊断,《内经》重在考察什么而施针治疗呢?其给出了以下明确答案:“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灵枢·根结》),“审知阴阳,刺之有方,得病所始,刺之有理”(《灵枢·寿夭刚柔》)。可见,重色脉而辨阴阳是《内经》针灸诊断的核心要法,进而以针补泻及调阴阳也就顺理成章了。这致使腧穴诊断等特色诊法理论即便初露端倪,却仍未被创立。后世医家沿承《内经》理论,亦偏于脉诊而疏于他诊,同时即便脉诊也已失却最初“据脉而刺”“以经脉、阴阳诊察为核心”的原义,而多以脉诊诊察脏腑、以汤药调理疾患,诊脉与针灸二者已渐行渐远,针灸临床“据症而刺”“据位而刺”成为主流。

2.2 穴诊理论建设的价值

针灸学是一门理论体系相对独立且独特的医学科学,也是一门实践医学,其理论框架体系中必应包含诊断环节及内容,但随着以脉诊阴阳(据脉而刺)等诊法的全面退化,古代针灸理论内核及当前既有针灸理论体系框架中,也几乎找不到诊法理论的影子。针灸治疗难道就不需要诊断或仅需要病症及病位的诊察吗?若如此,既有理论中的治疗原则“调理阴阳”“调理脏腑”便成了一句空话,如果没有特定的诊察,就难以知晓阴阳的偏颇、脏腑的失和。再者,即便针灸治疗前或可采用“大中医”的诊察方法,又怎可以其辨证经脉情况,又如何使得诊与治呼应?而进一步研究与应用针灸特色诊法,如人迎寸口对比脉诊法、腧穴诊断、经络切诊、血络诊察等则可以解决以上困惑。其中,腧穴诊断在针灸诊法理论体系构建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将诊察具象化、明朗化、简便化,极具实践价值与理论发展意义。

另外一般认为,腧穴诊断和治疗取穴(揣穴)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揣穴(观察穴位有无压痛、凹陷、结节等病理反应)或已揭示了穴诊的内涵与价值,其实不然。就临床实际观察及从逻辑学角度而言,揣穴以治和穴诊不可互为因果,如某病按某穴有特殊痛感或其他病理反应,针之亦有效,那么反过来说,按此穴有特殊痛感未必意味可诊为此病。穴诊虽与针灸治疗关系紧密,但考察腧穴以诊察疾患具有诊断的独立理论意义。

2.3 被忽视的理论纳新

在针灸学体系创新及理论发展纳新的研究中,无论是立项专家抑或是研究者,往往更多地关注集成各类获奖项目的成果,而对真正在理论建设方面有所创见的“无名”研究内容则吸纳不足,如盖国才等所创立的腧穴诊断理论即是其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盖国才已有经穴压痛对疾病诊断意义的研究与探讨[10-11],但都是散在的;70年代初有研究组对病体阿是穴、压诊点、阳性物、敏感点进行调查,观察疾病变化与敏感点的联系规律,认为“有病必有点,这是规律”[12];自1978年起,盖国才基于大量调查与临床观察系统建构腧穴诊断理论,揭示俞、募、郄穴压痛主病规律,提出疾病诊察的定位穴与定性穴及腧穴诊断的压痛评级、穴诊技术、辨病方法等[13],后又将穴诊理论不断发展完善[14-16]。需要指出的是,盖氏腧穴诊断主要是与现代医学疾病的对应,与腧穴诊察的中医味道和原质认识有一定差别,即中医特色辨证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

3 腧穴诊断理论结构的呈现

表1显示,基于腧穴内涵与原质认识及其诊察理论原理的分析,结合个人临床观察,笔者试构建腧穴诊断理论结构如下。范畴主要包括原穴、下合穴、背俞穴、募穴、郄穴、全息穴及其他特殊穴的诊断,诊察结论主要应对中医脏腑、经络及阴阳、气血的问题,体现中医特色。这里既有理论推理的成分,又有实践诠释的验证,可以保证诊察对应的准确性。

表1 腧穴诊断理论结构表

根据上表所示,腧穴诊断理论结构层次清晰,关系明确,将诊察对象、方法、结论、举例顺次排列抽象与具象相结合。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是:一是不同腧穴切入观察角度均可诊察脏腑情况,符合中医多维视角认识人体的特点;二是诊察的方法是对腧穴穴区气色形态的全面考察(包括原穴处脉动),病理变化是相对的,既可以同类腧穴间的横向对比,又可以患者自身的纵向对比;三是经实践验证,其诊察结论的准确性与脉诊、舌诊、问诊等传统诊法相吻合。

腧穴诊断理论不仅可以用作针灸临床的诊察指导,亦可为中医其他各科所参考和应用,不仅是针灸理论框架结构中所亟需加强的理论建设,亦可纳入大中医诊疗理论体系之中。对腧穴诊断理论的进一步研究,还可更加深入地理解腧穴的内涵与本质。无论对腧穴概念的理解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疾病的针灸治疗点”[17],还是“针灸刺激及诊察的体表特定部位[8]1081-1082”,就其“疾病反应点”及“诊察”的“半壁江山”意义的研究、认识与应用,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

[1]高骏,刘旭光,余曙光关于腧穴“动态性”的初步探讨[J].中国针灸,2010,30(8):643-646.

[2]魏育林,屠亦文.经络及腧穴的生物物理学特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针灸,2005,25(11):817-819.

[3]梁柳,邓柏颖,苏莉,等.经络和腧穴电学特性研究概况[J].国医论坛,2006,21(6):51-53.

[4]郑娟娟,沈雪勇,赵毅.经络腧穴红外辐射特性研究[J].中国针灸,2010,30(10):831-884.

[5]柴文举.穴位诊断法的研究概况[J].中国针灸,2014,33(6): 581-584.

[6]唐·孙思邈.备急千金翼方.影印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337.

[7]刘兵,朱璐.身形之脉与经脉内涵探讨——从具象到抽象[J].中国针灸,2015,35(5):500.

[8]赵京生.针灸学基本概念术语通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9]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影印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07.

[10]毛品恕.经穴压痛法诊断急性上颌窦炎[J].山东医刊,1958 (8):27-28.

[11]朱豫人.经穴压痛点对神经衰弱的诊断与治疗[J].黑龙江医刊,1959(7):59-62.

[12]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穴区带疗法小组.经络-穴区带疗法[J].山西医药,1972(2):1-8.

[13]盖国才.穴位诊断法[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1: 5-54.

[14]盖国才.中国穴位诊断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

[15]盖国才.现代中医穴位诊断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16]盖国才.盖氏穴位诊断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

[17]刘清国,赵吉平,武晓冬,等.针灸学通用术语[S].GB/T 30232—2013.

R246

:A

:1006-3250(2016)05-0666-02

2015-10-07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 (2013CB532006)-中医针灸理论框架结构研究

刘兵(1982-),男,山东滕州人,助理研究员,医学博士,从事针灸基础理论研究与人体身形结构规律的研究。

猜你喜欢
灵枢内经腧穴
经络腧穴学腧穴定位的学习心得*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旅途止泻按脾腧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
采采卷耳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谈《灵枢本输》针灸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