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中职德育教学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2016-04-06 15:55袁绍云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获得感个性化学习微课

袁绍云

摘 要:对学生而言,微课促进学生在很多时段进行有效自主的个性化学习,不仅丰富了知识体系,更获得创新能力的发展。对教师而言,微课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无定法”,教师在利用网络技术时,教师对教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对教学规律的把握,对教学资源整合开发和利用等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因为微课的传播性,教师的教学反思可以结合更多的学生反馈信息开展,教学反思更加有的放矢。

关键词:微课;个性化学习;获得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3C-0072-01

国家“十三五”期间,把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提升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我们教育教学的方式也作出很多的创新。微课就是一种信息化时代应运而生的产物,这种新型的师生互动的方式符合“三贴近原则”,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拓展师生互动和反馈评价的领域,也是在教育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微课”内涵

微课是以教师录制的视频或课堂实况片段视频拍摄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的知识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有机组织,主要用于课前学习或课后辅导,而非课堂教学。

二、如何制作微课

微课的用户是学生,一般情况微课只涉及一个知识点、一类题型或一项任务,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因为用户是全体学生,所以在制作微课时既要起点低,也要层层推进,梯度教学,注重教学的逻辑性。在播放的PPT中,再给学生提供提示性信息时,要利用电脑软件的功能进行文字和图片以及音频的处理,尽量给学生呈现一些丰富的视觉效果,当然要服务于教学内容,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在对学生进行重点、难点的讲解时,也要采取启而不发,愤而不悱的方式进行。讲述理由时既要说清楚是什么,也要说清楚不是什么;既要说好为什么做,也要说好如何做。

三、剖析微课制作

在制作《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微课中,要分析本话题的难点在哪里?如何对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有深刻的认识。学生如何身体力行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事情。但目前的现状是人过度利用自然造成了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所以,如何科学地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把这一难点制成微课在学习平台上与学生互动。笔者先引用马克思的一段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引起学生思考从西方工业时代进程开始人类就开始思考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学生在课后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分别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通过聚焦问题,用辩证的观点思考如何用科学发展观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最后联系当地如何在优化结构、促发展中促进创新经济的发展。

四、微课取得的实际成效

(一)吸引并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科尼恩早在1970年的研究中就发现,教师应重视激发并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尽力预测学生的需求和课堂潜在的问题。微课在智慧化校园建设的推动下,保证了技术层面的实际有效开展,作为一种新的交流学习和育人的途径,学生的学习更机动灵活,更直观、更有针对性。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真正地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

(二)教学的节奏更加紧凑,教师的教学方法丰富呈现

夸美纽斯在《教学论》中说到:“我们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而且学得更容易、更快乐、更主动。教师精心准备的微课让教学中各种可比成分连续不断的交替。多媒体的呈现方式,教师在微课中通过问题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带领学生探索。

(三)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学生的获得感更真实

信息时代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参与者。在信息时代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学习变得丰富起来,思维的发散与聚焦可以自由切换,更重要的是思维得到立体式的开发,学生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自主走进学习的状态,自觉自悟自需地发展思想品德、心理、道德能力、自我教育力等,学生学习的获得感更真实。

总之,对学生而言,微课促进学生在很多时段进行有效自主的个性化学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对特定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并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为学生制定适合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学生在微课的学习中不仅丰富了知识体系,更获得创新能力的发展。对教师而言,微课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无定法”,教师在利用网络技术时自己对教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对教学规律的把握,对教学资源整合开发和利用等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微课的传播性,教师的教学反思可以结合更多的学生反馈信息开展,教学反思更加有的放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2016年度江苏省职教学会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胡铁生 .“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 [J]. 电化教育研究 ,2011,(10).

[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猜你喜欢
获得感个性化学习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获得感”大盘点,你的2016有收获吗?
教学资源支持下的Sakai个性化学习研究
信息化环境下基于“盒子鱼”App的高中英语个性化学习的模式和策略
微视频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SOA的在线学习资源集成模式的研究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