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摘要:传统的初中古诗文教学侧重于一些生僻词汇的教学,在学生理解诗词文章的含义以后,就要求学生牢固的掌握经典词句。这种教学理念和方法缺乏对学生爱国精神和民族文化传承责任感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古诗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059-01
1.引言
我国古诗文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唐宋时期古诗文发展到一个巅峰状态,直到现在依然是中国文化中非常亮丽的风景。初中学生要对古诗文作者表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很好的理解, 分析文中作者面对困难的一种积极态度和不屈的精神,从中看到中国民族的伟大闪光点,因此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有很大的传统文化教育功能。
2.提高古诗文教学策略
2.1 通过古诗文创作背景介绍,让学生对时代文化发展有深入的了解。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教材为学生配备了不同时代的优秀佳作,这些古诗文的创作往往在不同背景中,因此,其内容也往往会表现出特殊的情感。而要想了解古诗文的主要内容以及表达的情感,教师必须要以合理的方式来向学生介绍文章创作的背景内容,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就可以借助背景介绍的内容来进行语文教学的拓展,使得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环境,更能明确在某一时代中,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李清照《如梦令》的诗歌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诗人李清照的一生为切入点,来介绍北宋和南宋文化发展的特点,《如梦令》写于李清照青年时期,其家庭环境优越,生活富裕,因此诗歌主要是对大自然的赞赏,所以学生在诗歌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写景手法的欣赏。而在《武陵春》诗歌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借助李清照的后期生活来展现南宋慌乱环境下的文化特色,因此,在诗歌的赏析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作者借助诗歌表达的凄凉之感进行感悟。而在不同的环境与文化发展路径的对比下,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会更加的深入,进而传统文化教育也能获得有效的开展。
2.2 强化古诗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指导学生在作品的欣赏中感受优秀的传统文化。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的教学,教师和学生仍然要立足诗歌本身,因此,在古诗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注重对于基本词汇的解释以及单个语句的翻译工作,进而指导学生对于古诗文进行深入的把握。只有学生深入的理解古诗文的基本内容,探究古诗文的深层次含义,才能对传统文化下的优秀作品进行有效把握,进而以古诗文为载体的传统文化教育也能更好的展开。
在这一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进行有效的预习,进而先对要学习的佳作有一定的了解;另外一方面,要利用课内提问的方法来强化学生对于古诗文的探究精神,最终在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讲授的结合下,古诗文的内在含义才能被学生有效的发掘并吸收,而整个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在课堂的进行中融入了学生探究古诗文内容的环节内。例如学生在学习诗人李白的《行路难(其一)》过程中,就可以感受古代文学巨匠对于人生以及自我发展之路的思考,进而借助李白的诗歌来感受唐朝时期传统文化的发展状况以及不同背景出身的文豪独特的发展之路。这种以古诗文内容为载体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不仅让学生自我探究知识的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拓展,更能再次强化古诗文教学的效果。
3.用古诗文陶冶学生美好品质
3.1 关注社会和谐,提倡仁爱平等。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华传统文化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问的和谐与平等,更加注重仁爱精神。孔子所创立的以仁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准则得到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普遍认同,并且成为我们处理现实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初中古诗文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平等和谐仁爱精神,让学生更好地生活、学习、做人,不断地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领悟这些作品当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 并将之内化为精神品质,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和道德境界。
例如,学习《岳阳楼记》,引导学生感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心忧天下的高贵精神和品格;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这首诗中,作者尽管经过长期的颠沛流离,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散无以安身,但始终心忧天下,想到的是天下苍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多么深厚的仁爱精神。
3.2 坚持修身为本,引导学生道德自律。中华传统文化非常注重道德自修,以修身为本,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其精髓。例如,引导学生了解诸葛亮的精神和品格,重点引导学生感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学习曾哲的"三省吾身"的自省品质,等等。通过感知这些古诗文中的诗句和思想精神,不断强化学生的道德自觉意识,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不断增强学生自我修身养性的内在动力。
4.结语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巧用古诗文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更有助于学生感受中华传统美德。通过当时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写出的文言诗句,更加真实亲切地表现出当时社会的民俗、文化、美德。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就要巧用古诗文、引导学生品味、朗读、积累、感受古代诗人大家的名言警句,为初中语文课堂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落实做出铺垫。
参考文献:
[1] 包凤莲.三少民族文化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D]内蒙占师范大学,2012.
[2] 张泽静.寓中国传统文化于中学语文教学之中的策略探究田[D]信阳师范学院,2014.
[3] 张怀宇.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田[D]东北师范大学,2005.
[4] 高妮.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