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科英
摘要:现代文阅读是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并且在语文考试过程中占据着绝对的分值比重。所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狠抓阅读教学,从方法、习惯、兴趣等各个方面引导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129-01
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学科,语言主要体现为我国汉族通用的汉语字词和语法;而文化则主要体现我国五千年历史与文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文人墨客所留下文章和著作。为了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承,我国从教育诞生伊始,语文这门课程就成为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时至今日,我国语文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内容不拘泥于我国古今文化,还掺杂进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学著作,这样可以让学生更为广泛的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成果。
初中语文是我国语文教育中的一个阶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对于小学阶段来说,初中语文的教学重点逐渐从字词语法方面转移到文章阅读和写作方面,因此对于学生的文字和情感理解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下文中我将重点以现代文阅读教学为例,谈一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就阅读教学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对于学好一门课程是至关重要的,有兴趣就不需要教师督促也能够积极完成学习任务,反之学生则会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对于现代文阅读教学来说,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1 课文讲解多样化。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就是课本中所列出的一系列文章,这些文章要么出自名家之手,要么节选自名作章节,在题材和类型方面也格局代表,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类文章文风幽默,故事性强;另一类文章则选题严肃,教育意义浓重。对于学生来说,前一种文章兴趣尚可,但往往对于后一类型的文章缺乏阅读兴趣,所以对于教师来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将第二类文章"趣味化"。例如在文章讲解的过程中加入夸张性的肢体动作、幽默化的语言,融入现实性的内容,还可以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丰富文章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听讲中最起码能够对文章不会产生厌烦情绪,保证学生能够将文章知识接受并吸收。
1.2 尊重学生的思维自由。语文是一门主观性很强的学科,阅读教学尤其如此。现代文都是用现代汉语写成,和文言文相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由度较大,但文章通常都是作者情感的寄托,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作者的思想的影子。所以,学生个人性格和生活境遇的不同会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不一样的情感,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思维方面的自由,尊重学生的个人情感体验。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阅读大方向上的把握和指导,但在情感细节方面,只要学生没有背离文章中心思想或出现错误的认知,教师就应该尽量少干预学生的阅读体验。
2.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如果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那么正确的学习方法则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事半功倍。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科目逐渐增多,如何利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多的知识是学生各科学习过程中最根本的追求。所以在现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给予学生阅读方法上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利用最短的时间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2.1 阅读归类。从文章本身的表现形式来看,初中阶段的语文考试过程中主要涉及到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散文等几种文章类型,从应试的角度来看,不同的文章阅读的角度和理解侧重点不同。例如记叙文通常是述说一个故事,所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从故事本身入手,尤其是注意文章中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旁白部分,这些部分中最容易显现文章的情感所在;议论文主要是论点的例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重点找到并分析论点部分;散文的特点则是形散而神不散,所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贯穿全文,从中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意思。
2.2 情感代入。上文中已经提到语文是一门主观性很强的学科,其中又以阅读为最,所以对于阅读教学来说,除了固定的阅读技巧之外,最重要的阅读方法还是情感代入。即通过一定角度切入文章主题,然后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联想和想象将自我代入文章情境中,身临其境的感受作者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说经过六年的小学教育,已经初步具备情感体会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做的就是在阅读过程中给学生情感分析角度和方向的引导,让学生在文章阅读过程中能够找到突破口,然后一步步进行分析和体味。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文章的阅读,作为教师通过对于历年中考试卷的研究发现,中考试卷中所涉及的现代文内容包含广泛,所以仅仅是凭借日常学习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拓展阅读范围和视野,从而养成广泛的阅读习惯,利用量的积累完成质的飞跃。
3.1 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初中生缺乏课外阅读意识,一方面可能是学习压力不断加大,仅有的课余时间学生渴望放松身心;另一方面也是学生的惰性所致,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培养起学生的阅读意识。初始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给学生推荐几本趣味性较强的文章或者著作,然后阅读作为任务布置下去。例如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这样在教师的硬性要求下,学生会开始被动的阅读,经过几个月的反复要求,学生不知不觉中会形成一种阅读惯性,并且趣味性的书目也会激发起一部分学生的阅读兴趣,随后学生会逐渐从被动状态转化为互动状态,不再将阅读作为一项语文学习负累。
3.2 鼓励学生主动阅读。当学生的阅读状态逐渐从被动转向主动后,教师要及时的给予引导。一般初中阶段学校都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教师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鼓励学生自主借阅图书阅读;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举办一些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就自己阅读的书谈一谈读后感;或者根据自身的阅读体验向其他学生推荐阅读书目,这样不仅可以逐步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还能够在班级中形成阅读的氛围,进而带动全体学生参与到课下自主阅读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习惯。
总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充足的耐心,在讲解好课本文章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地监督和鼓励学生进行广泛性阅读,这样才能尽可能快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