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解答策略

2017-01-06 18:28范桢
初中生学习·高 2016年12期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

范桢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表明了阅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现代文阅读”是中考语文考查的重点,而同学们感到无把握且失分多的试题就集中在阅读题上,可见,培养同学们的现代文阅读能力相当重要。下面就“现代文阅读”答题失误、答题原则、答题方法做些探讨。

一、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失误的主因

1. 对文章内容一知半解,没有通读文章就急于答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文章对能否顺利地、有质量地领悟文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不少同学对这一过程并未重视。考试时,往往草率地读了文章就轻易动笔,结果是囫囵吞枣,答题就跟着感觉走,从而影响了答题质量。

2. 没有看清、审清题意,答非所问。有些非发散性题目,为让问题答案尽可能单一,命题教师常在题干上设置限制语,这有助于引导学生明确作答的方向。但有些同学审题不慎,忽略题干的“路标词”,往往是匆忙作答。如“文段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孔乙己的不伦不类?”该题明确要求从文段中找出一个句子作答,但有些同学偏偏不按要求,随意写一下个人的理解。

3. 缺少答题技巧。阅读题的答案要尽可能在文本中寻找。不少同学不懂这一基本要求,或是忽视了对原文的把握,随意作答;或是只重视局部分析,而忽视对上下文的整体把握,导致断章取义。一些题目虽前有“联系全文”四字,同学们却缺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的答题技巧。

4. 作答发散性试题时,回答不规范,答案脱离原文,脱离实际。发散性试题是中考语文阅读中的必有题型,其答案具有多样性,只要同学们能从试题本身的角度出发,对题目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合理分析,都可判为正确。这类试题具有一定的情景性要求,如“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勇敢的理解。”同学们对“勇敢”可各抒己见,但必须紧扣材料。

5. 理解题、概括题、鉴赏题把握不牢。同学们对一些现代文提供的整体和重要信息理解不了,概括不好,鉴赏不出,这些可能与同学们平时“见少识不广”、对相关题型接触不多有关。这就有赖于平时的重点训练,以及对方法、技巧的学习和揣摩。

二、中考“现代文阅读”的答题原则

1. 健康向上原则。中考除了考查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外,还具有积极的社会导向作用,因此选文内容和思想的健康向上是肯定的。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同学们都应注意保持答题的健康向上基调不改变。

2. 遵循原文原则。在中考“现代文阅读”的试题中,大部分试题都可在原文中找到答案,尤其是选择题、词语理解题等题型。同学们应先在原文找到对应处,增删修改后即可得到对应答案。

3.多元理解原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中考“现代文阅读”的试题常常需要多元理解。同学们需要注意答案的主次结合、表里结合、虚实结合、正反结合,以全防偏,学会遵循逻辑规律,从多个层次来揣摩、品味、感悟文本,力求答题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

三、中考“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方法

1.整体感知,紧扣中心。中考现代文的文本一定是一个“合情合理”的有机整体,因此,如果没有把握整体解读的意识,那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笔者认为整体感知的过程包括:在答题前,首先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要粗阅速读,快速浏览,了解各部分的大概意思,理清文章的大致脉络,形成对文章的整体认识,以集中解决文章写什么的问题。第二遍要精阅慢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理解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阅读时,画出文中结构上起过渡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相关段落的中心句,尤其要注意段首、段尾,这些地方的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这些重要的词句可进一步把握文章的层次脉络和主旨中心。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只要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把握了文本的主旨,同学们再解答后面的问题,就必定如顺水行舟,事半功倍了。

2. 重视审题,把握题干。中考“现代文阅读”的答题诀窍在于准确审题,通常答案就在题目中。“现代文阅读”的审题,一定要仔细分析题干,揣摩题目要求,即要把握好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规定了答题角度,提供了答题思路,隐含了答题信息)。这是答题的关键一步。

题干一般分两部分:一是文章中作者的原话,一是命题者的话。设置题干的目的,主要是划定答题范围;同时,命题者为了使同学们不至于毫无头绪,就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这样,同学们就可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道题的答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段、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推敲上下文的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词句,把握答案的有关信息,大多数题目就可被“攻克”。

3.“定位”答案,规范答题。在仔细审题后,就要针对每个具体问题,筛选整合相关内容,再三斟酌答案。有时答案可能是原文,有时却需要概括;有时答案比较简单,有时却比较零碎,需从多方面去整合。因此答案需斟酌,答题要规范,以防出现片面、漏点失分的情况。

回答问题要学会围绕“中心”作答,这也是归纳中心意思的意义所在。很多同学在平日的考试中常会疑惑:为什么自己答的内容不少,却“分文不得”?主要原因可能就在于没有围绕中心答题,所以答题内容一定要扣住文章的中心思想。能用原文解答的,就不必用自己的话作答,这是一条“黄金法则”。因为部分阅读题考查的是同学们有没有看懂文章,而不是对文章的看法,原文是最接近作者写作意图的内容,所以用原文解答能够避免出现错误观点。联系上下文作答,答案要尽可能与文章的具体语境相结合,这样的答案才能做到充分准确。如题目问:某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如果同学们仅答“承上启下”,这是得不了满分的。答案中要详细写出承上面什么内容,启下面什么内容,为什么需要这样写等。

答题要直截了当,千万不要拐弯抹角,不能用过多的修饰性语言答题。部分同学在答题时所用的“曲笔”语言有时要比文章本身还要“生动”“有内涵”“有文采”,阅卷教师尚需体会分析,才能辨其真意,这又如何能让别人看清楚你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呢?

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无论题目如何变换,都不会脱离考点考纲,只要熟悉考试题型,明确答题原则,掌握答题方法,注意答题技巧,同学们就能从容应对了。当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重视实践,深入探索,同学们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浅析
高中语文教学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提升方法
浅谈初中生现代文阅读水平考察及其训练策略
巧解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题
浅谈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
谈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试策略
开启初中现代文阅读之门的三把钥匙
浅谈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
构建中考现代文课外阅读高效备考策略的思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