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航,冯天杰
[作者单位]467099河南平顶山,解放军152医院药学部(王航),呼吸内科(冯天杰)
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致血糖异常1例
王航,冯天杰
[关键词]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静脉滴注
[作者单位]467099河南平顶山,解放军152医院药学部(王航),呼吸内科(冯天杰)
患者,男,64岁。因“反复咳嗽、咳脓痰20余年,间断咯血3年,加重2 d”于2014年6月30日收入笔者所在医院呼吸内科。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黄脓痰,受凉后症状加重,抗感染治疗后症状缓解。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咯血,血鲜红色,可自行停止或应用止血药控制。1个月余前患者咳嗽、咳痰症状加重,并出现喘憋,先后给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等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症状得到控制。患者2 d前受凉后咳嗽、咳痰、胸闷憋喘再次加重。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入院体检:体温37.2℃,脉搏116次/ min,血压129/73 mmHg(1 mmHg=0.133 kPa),呼吸25次/min;双肺中下部可闻及粗大湿啰音;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0.73×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7.60%;血糖5.1 mmol/L;降钙素原1.21 ng/ml;胸部CT:双肺纹理增多,双肺呈玻璃样改变,双肺弥漫分布泡状透光影,双肺见囊状柱状支气管扩张影,以双肺下叶为主。入院诊断: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给予止咳、祛痰、抗感染等治疗。抗感染治疗经验性给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 g,静脉滴注1次/8 h,联合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悉复欢,广州南新制药有限公司,批号3138439,规格0.2 g:100 ml)0.4 g,静脉滴注1次/12 h。7月3日,患者呼吸困难减轻,咳嗽、咳痰有所减轻。血常规检查:白细胞9.78×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77.70%;血糖8.14 mmol/L,糖化血清蛋白2.04 mmol/L;降钙素原0.89 ng/ml;痰培养及药敏结果提示: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阿米卡星敏感。结合治疗过程和药敏试验,抗感染治疗有效,患者既往无糖尿病史,入院后出现血糖升高,考虑与感染和应激有关,治疗方案不变。7月7日,患者咳嗽、咳痰症状减轻,咳痰量减少。血常规检查:白细胞7.78×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71.90%;血糖9.05 mmol/L,糖化血红蛋白4.5%;降钙素原0.56 ng/ml;痰培养及药敏结果仍为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阿米卡星敏感。患者血糖仍高于正常水平,分析患者病情及既往史,结合临床治疗过程和相关检查,考虑是否与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的使用有关。抗感染治疗方案调整为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 g,静脉滴注1次/8 h,停用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7月11日,患者无明显咳嗽、咳痰症状。血常规检查:白细胞7.2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54.80%;血糖4.90mmol/L;降钙素原0.041 ng/ml;病情明显好转,准予出院。7月25日,患者门诊复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6.04×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64.10%;血糖4.10 mmol/L,糖化血清蛋白1.57 mmol/L。
环丙沙星为合成的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杀菌力强、抗菌谱广、在组织中易于分布等特点,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尿道、消化道、胆道、皮肤和软组织、盆腔、眼、耳、鼻、咽喉等部位的感染[1]。该患者为临床诊断为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多次痰培养及药敏结果提示为铜绿假单胞菌。对于铜绿假单胞菌,环丙沙星活性为喹诺酮类中最强的品种[2]。由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病死率高,治疗困难,环丙沙星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其不良反应也就随之不断增加。以全身性损害为主,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以及血小板和出血、凝血障碍[3]。虽然文献报道显示不同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临床低血糖或高血糖事件的风险存在差异,环丙沙星是喹诺酮类中风险较小的品种[4],但是引起血糖异常的不良反应临床上较为罕见。
环丙沙星诱发血糖异常的准确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从文献报道的氟喹诺酮类其他药物,如加替沙星等,无疑存在着某种联系。Ishiwata等[5]在对糖尿病大鼠与正常大鼠注射加替沙星的研究中发现,加替沙星可以影响糖尿病大鼠和正常大鼠的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分泌,从而影响糖代谢过程。Yamada等[6]的动物实验表明,长时间使用加替沙星能诱导胰岛B细胞空泡变性,抑制正常的胰岛素合成和释放,导致胰岛素水平降低,同时加替沙星可以破坏胰岛素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稳定性,这两种因素都可使胰岛素水平下降,从而发生高血糖。其次本病例为64岁老年患者,这可能与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致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当发生血糖异常时正常反调节功能减低,不能及时分泌调节血糖的激素有关[7]。因此,环丙沙星引起血糖异常与其药理学特点、患者基础体征和基础疾病、给药时间等多种因素有关,建议加强医务人员对该药物引起血糖异常的认识,按卫生部的规定严格掌握用药指征,规范掌握给药途径,仅病情较重患者才选择静脉给药,尤其对老年患者及糖尿病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重点人群谨慎用药,预防并监测治疗过程中患者血糖异常变化情况,最大限度地降低可能出现血糖异常的风险,确保临床安全合理经济用药。
参考文献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等.新编药物学[M].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98.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37(1):12.
[3]杨月琴,韩志云.环丙沙星致不良反应46例文献分析[J].中国药房,2012,23(28):2673.
[4]秦晓华,王明贵.不同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严重血糖代谢障碍的差异[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4):280.
[5]IshiwataY,SanadaY,Yasuhara M. Effects of gatifloxacin on serumglucose concentration in normal and diabeticrats[J]. Biol Pharm Bull,2006,29(3):527.
[6]Yamada C,Nagashima K,Takahashi A,et al. Gatifloxacin acutely stimulates insulin secretion and chronically suppresses insulin biosynthesis[J]. Eur J Pharmacol,2006,553(1-3):67.
[7]王宇芳,过建春,施军平,等.加替沙星致高血糖症四例[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7):539.
[2015-12-25收稿,2016-01-22修回]
[本文编辑:刘一洋]
预防医学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4172/j.issn1671-4008.2016.06.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