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旭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安徽 蚌埠 233000)
鼻相关颅底肿瘤内镜手术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金 旭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安徽 蚌埠 233000)
目的 分析鼻相关颅底肿瘤内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特点,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2013年2月—2015年12月,医院共开展鼻内镜治疗颅底肿瘤患者114例。结果 肿瘤切除显效率52.63%、有效率43.86%、微效或无变化率3.51%;术后发生并发症发生率55.26%,其中脑脊液漏6.14%、脑膜炎发生率5.26%、尿崩症发生率35.96%、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率7.02%、窒息0.88%。结论 鼻相关颅底肿瘤内镜手术并发症类型多、发生率高,除做好常规护理外,还应做好循证护理,丰富护理的内容,全方面提升护理质量水平。
鼻内镜;颅内肿瘤;并发症;护理
近年来,经鼻内镜入路颅底手术已取得长足的进步,相较于传统的开颅手术,鼻内镜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1]。但鼻内镜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视野与操作范围狭小,术后还易出现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高质量的临床护理,有助于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风险、危害,如对于脑脊液鼻漏患者,给予强化护理,可降低颅内感染风险,提高患者舒适度。2013年2月—2015年12月,医院共开展鼻内镜治疗颅底肿瘤患者114例,经精心护理,多数患者预后较好,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4例患者,其中男70例、女44例,年龄(46.1±5.2)岁。其中累及前颅底肿瘤54例,鞍区及鞍上肿瘤34例,斜坡区域14例,侧颅底区域12例。主要为嗅母细胞瘤27例、筛窦癌颅底侵犯22例、垂体瘤或垂体囊肿36例、鼻咽纤维血管瘤15例、其他14例。纳入标准:①接受鼻内镜下颅底手术的颅底肿瘤患者;②临床资料完整;②术前进行薄层鼻窦CT扫描,明确诊断。
1.2 方法 全麻下手术,术中控制颅内压。据肿瘤累及范围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包括单纯经鼻腔入路、经鼻-鼻窦入路、经鼻-蝶窦入路等。确认肿瘤位置后,尽量全切。镜下沿肿瘤周围白质水肿电灼分离。分离肿瘤与正常脑组织,尽量减少肿瘤残留。对于重要的功能区,尽量沿肿瘤边界全切或次全切除。
1.3 疗效判定 切除效果:①显效,肿瘤病灶消失;②有效,肿瘤缩小>1/2;③微效,肿瘤缩小25%~50%;④无变化,肿瘤缩小<25%或增大<25%。手术切除效果采用MRI评价。
114例患者术后显示显效率52.63%(60/114)、有效率43.86%(50/114)、微效或无变化率3.51%(4/114)。术后发生并发症63例,发生率55.26%,其中脑脊液漏6.14%(7/114)、脑膜炎发生率5.26%(6/114)(其中细菌性脑膜炎4例、无菌性脑膜炎2例)、尿崩症发生率35.96%(41/114)(其中近期38例、远期3例)、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率7.02%(8/114)、窒息0.88%(1/114)。
3.1 常规护理
3.1.1 术前护理 基本健康教育,告知疾病、手术相关情况,介绍医护人员、陪护情况、医院规章制度等。辅助完善实验室检查,包括心电图、胸痛、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输血四项、颅内压、鼻窦冠状位CT检查等。术前夜落实随访,进行心理干预,督促及早入睡。术前剪鼻毛,清洁鼻腔。术前12 h禁食,禁饮4 h。遵医嘱控制血糖、血脂等指标,纠正营养不良。积极控制治疗感冒等疾病。
3.1.2 术后护理 术后全麻未清醒,平卧位,头偏1侧,清醒、血压正常后改为斜坡位或半卧位[2]。术后24 h取健侧卧位,禁止头部剧烈运动。落实生命体征检测、神经系统体征功能评估,安排完整的仪器监测。注意掌握患者主诉。加强口、鼻、眼护理,维持口腔湿润,采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口腔护理,1日2次,进食后护理1次,以氯霉素眼液滴眼,眼睑无法闭合者,采用食品保鲜膜或无菌聚乙烯薄膜,若存在眼部感染、眼结膜炎、分泌物过多,每隔4h向双眼结膜囊内滴入人工泪液,生理盐水棉球清洁眼部,从内眦至外眦,从上下眼睑至周围皮肤,一个棉球使用1次[3]。做好鼻腔护理,术后24 h暴露切口,生理盐水小心擦拭鼻腔,75%酒精消毒切口边缘,勿擤鼻涕、用力咳嗽。做好呼吸道管理,雾化吸入药物以利于排痰,定时翻身扣背,鼓励主动咳嗽。必要时行早期气管切开。
3.2 并发症护理
3.2.1 脑脊液漏 本组患者脑脊液漏发生率约为6.14%,均为住院期间并发。脑脊液发生与手术引起的内膜破裂有关。必要时的脱水、维持电解质稳定、做好环境管理、防寒保暖、避免用力咳嗽等有助于预防脑脊液漏。脑脊液漏一般发生在术后早期1周内,也可发生在晚期,但晚期较少见,早期多见血性物质,应与正常引流液相鉴别。将漏液滴在纱布上,若见淡红色浸润圈,则可能为脑脊液。头高脚低健侧卧位是预防脑脊液漏的基本措施[4]。同时加强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脑脊液漏发生危险因素,指导患者自护,若见鼻部异常,及时通知护士。出现脑脊液漏后,要求患者做好自我管理,做好个人卫生管理,禁止抠挖鼻腔。护士自身需每日以无菌棉球吸附积液,或浸润生理盐水擦拭,及时更换衣服、床单,在颈部垫纱布。必要时以紫外线消毒杀菌,改善住院条件。计算脑脊液量,注意病情监护,若见发热、中枢神经功能等症状表现,可能为颅内感染[5]。本组患者未见颅内感染,脑脊液漏1~3日。
3.2.2 脑膜炎 脑膜炎危害极大,应以预防为主。需做好脑脊液、鼻腔分泌物的采样送检。规范鼻腔护理。术后及早拔除鼻腔填塞物也可降低感染风险。选择合适的消毒液,一般采用络合碘消毒。护理器械、物品均需要严格的消毒。使用抗生素需取得药师的支持,提高合理用药水平。积极预防颅内压上升,控制环境刺激因素,如噪音等,避免用力起坐。加强场所的消毒,每日对流通风3次,提供全新的日常生活物品,集中消毒消耗品、垃圾。对于出现脑膜炎患者,做好心理护理,积极降压减压,加强颅内压检测,配备足够的降温药械、吸氧等应急设备,做好避光、拦护,预防坠床。本组患者脑膜炎发生率5.26%(6/114),处于较低水平,未见死亡病例,未见癫痫等后遗症,也未见坠床。
3.2.3 尿崩症与水电解质紊乱 尿崩症是颅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大型肿瘤、特殊部位肿瘤患者。尿崩症与脑水肿、中枢性高热、水电解质紊乱关系密切。本组尿崩症发生率35.96%(41/114)(其中近期38例、远期3例),近期发生在术后第1~2周,晚期在出院后1~4个月。尿崩多为暂时性尿崩,尿量在(5000±500)ml/d,恢复时间5~34 d,一般在术后3日达到顶峰。
需做好预防护理:①预防脑水肿,加强体位护理、体征监测,评估患者神志状态,避免头颈部剧烈活动;②预防中枢性高热,规范补液、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若出现高热,温水擦拭枕下、前额、双腋窝、双腘窝以及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必要时联合冰敷、冰化输液,加强体温监测,避免盲目降温,复温速度应在1 ℃/2 h以下,本组未见中枢性高热[6];③预防电解质紊乱,每日至少1次血浆电解质、6次血气分析,早晚各检测水电质1次,严格控制出入量,对于低钠血症者,遵医嘱口服或静脉补钠,部分患者安排限水疗法,每日补液量800~100 ml,静脉滴注3%氯化钠,或联合利尿剂、抗ADH药物,如苯妥英钠,鼓励饮水,每日2500~300 ml以上,监测尿量,若>500 ml/d或30~40 ml/h,静脉补充,严格控制滴速,10~20 mmol/h,定期采样检测肝肾功能,补液过程中避免随意中断,联合心电监测,加强巡视,做好抢救准备[7]。本组患者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率7.02%(8/114)。
发生尿崩后,需严格监测生命体征,记录出入量,准备好急救药物,将尿量控制在50~150 ml相对安全的界限内[8]。患者可能出现脱水,表现为高热、口鼻干燥,需湿化气道,唇部涂抹唇膏,预防干裂。尿崩症还常出现意识障碍,需做好饮食孔管理,预防误吸。出院后做好健康教育,加强饮食管理,若见异常,立即返院。
3.2.4 窒息 本组仅出现1例窒息,且为显性误吸,主要与排痰不畅有关。立即吸痰器吸痰,加强气道湿化管理。加强巡视,若见患者呼吸频率改变,可能为气道不畅,及时排痰[9]。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有效主诉,若见不适,立即告知护士。
鼻相关颅底肿瘤内镜手术并发症类型多、发生率高,基础护理中体温护理、预防脑水肿、口鼻眼部护理等都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但不同并发症状发生病因、危险因素、表现,对症护理需求不尽相同,需做好循证护理,全面提高护理水平。
[1] Oostxa A,van Furth W, Georgalas C. Extended endoscopic endonasal skull base surgery: from the sella to th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cranial fossa[J]. ANZ J Surg,2012,82(3):122-130.
[2] 李乐之,路潜.外科护理学[M].第5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8-73.
[3] 郑文燕,程立宏,胡雁,等.眼部护理循证标准在重症监护患者中的应用的[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903-905.
[4] 张博,姚旻.颅底骨折伴脑脊液漏43例护理体会[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10(20):821-822.
[5] 王德玺,吴谦,谭鑫,等.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流行病学调查的Meta分析[J].华西医学,2013,28(10):1530-1531.
[6] 罗细玲,许庆敏,冯顺坚,等.中枢性高热临床护理的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95-96.
[7] 汪文英,陈付华,王银娥,等.低钾血症患者不同补钾途径及护理措施[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2):224-225.
[8] 蔡月优,邹丽娟,黄丽芳.鼻内镜辅助颅底肿瘤切除术的手术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78-179.
[9] 梅娟.经纤支镜气管内置管供氧救治急性误吸性呼吸衰竭12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4991-4993.
金旭(1983—),女,本科,主要从事耳鼻喉科工作。
R473
B
1004-7115(2016)11-1299-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6.11.040
2016-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