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轶南(东南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6)
视野、材料与方法:晚清民国江南地区设计艺术研究管见①
李轶南(东南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6)
晚清民国是我国设计艺术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从古典向现代转化的关键时期,江南地区由于开启了我国最早的近代化、现代化历程,其设计演变史堪称为中国近现代设计变迁的典型缩影。百年来江南地区设计师们孜孜以求,辛勤耕耘,成绩斐然,不应妄自菲薄。江南地区在东西方思想文化的接触、碰撞、选择、交流、融会中,设计文化体现为发展变化的迅疾性、复杂性、多样性与先进性,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多元格局。晚清民国江南地区设计艺术的演进呈现为阶段性和接续性特点,其间隐含着传承相沿关系。研究拟从全球史的文化视野出发,聚焦以往“边缘化”的设计资料作为研究素材,如:小说封面及插图、商业杂志广告画,辅以设计人物回忆录、口述访谈等,从设计作品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结构、中西交流与比较等多维宏观视角出发,对作品的创作目的、功用、材质、形式和母题等做出微观解析,增加研究的内在张力。表现在研究方法上是对跨学科研究方法特别是倚靠大数据的平台优势,重视量化研究方法,体现在研究思路上是关注设计文化和心态以及跨文化的综合比较研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新观点。
视野;材料;方法;晚清民国;江南地区;设计艺术
晚清民国是社会结构、思想观念、文化教育等方面发生剧烈变动的转折时期,设计艺术的复杂多变实属罕见。新思潮与旧传统、新技法与旧工艺历经多次冲突、交战渐至于突破重围,传统的“工艺美术”、“图案”、“实用美术”朝着现代“设计”的概念演变,确立了新概念、新思潮、新观念、新类型、新程式的历史地位,完整展现了设计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主要过程。中国设计艺术历来在南北地域分布上存在很大不平衡,以上海、南京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占绝对优势,延续了自宋以来的“东南财赋地,江浙人文薮”发展态势;近现代一半以上的工商企业都麇集于沪,以它为中心的商业美术设计具有鲜明的“海派”先锋性审美趣味。江南地区由于开启了我国最早的近代化、现代化历程,其设计演变发展堪称为中国近现代设计变迁的典型缩影。该地区地处沿海,得风气之先,设计文化具有显著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发展变化的迅疾性、复杂性、多样性与先进性,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多元格局。新世纪瞻望未来,回眸往昔,透视富有代表性的江南地区设计艺术发展百年历程,科学总结这份宝贵文化遗产,从中汲取智慧启示,对于树立民族文化自尊和自觉意识,提升设计创意品质等,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迫切的研究意义。
全球史注重研究跨国家、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的历史现象,从宏观视野和互动视角来考察历史,注重比较研究,目前这一研究取向已经引起各断代史、各专门领域史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学者陈红民就指出:“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国际化程度最深,与世界结合最紧的时期,深究下去,民国时期所有的重大事件,均有深刻的国际背景……其他大到社会思潮,小至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多有外国影响的痕迹。”[1]晚清民国问题研究必须考虑国际因素,从该时期的纵向时间发展坐标上,从中国已经是国际舞台上一员的全球史视野出发去研究晚清民国问题, 这样会对此一阶段有着全新的认识。研究人员具有全球史的视野,意味着不可坐井观天、就事论事,缺乏横向联系的思维与全局的眼光。以往的晚清民国问题研究就忽略国际化与现代化的发展面相,我们应当承认,晚清民国时期江南地区设计艺术对走向国际化与现代化所作的种种努力与贡献,应当尊重历史事实,客观评述它的功过利弊。
“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新思想和新艺术的发展,二次大战将世界上主要国家包括中国都裹挟其中,我国留学生或负笈欧美,或问道东瀛,纷纷学成归国效力,传教士的东来布道等等,使此时期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深切广泛。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设计艺术是更为个体化的表达,近现代各设计师群体或个人力求挣脱地域文化的束缚,以更加自由、激进的创作姿态参与到全球设计艺术思潮和创作中去,因而晚清民国江南地区设计艺术呈现出共性突出、个性复杂的状况。例如,钱君匋用立体主义手法设计《夜曲》的封面,用未来派手法构思《济南惨案》的书面,用报纸剪贴并增加各种形象构成富有达达主义意味的《欧洲大战与文学》的封面①姜德明:《书衣百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1页。,体现了此时期书籍装帧设计师们共通的创作语言。这方面的代表作还包括无名氏设计的《瓶》,叶灵凤设计的《幻洲》②《幻洲》半月刊,系创造社刊物,1926年10月创刊,1928年1月停刊,为64开袖珍毛边本。叶灵凤负责装帧设计,并且从封面到插图、题花、尾饰、广告等,都由他一人经营。、《戈壁》③《戈壁》为1928年5月创办的半月刊,32开毛边本,由上海光华书局出版。封面等,这些体现当时国际上风行一时的设计流派或风格的设计手法,在一些译著上也带有鲜明的印记,例如:《茶花女》④刘半农译,法国小仲马著的《茶花女》剧本,1926年由北新书局出版。、《薇娜》⑤《薇娜》为L.Kampf著,1928年由微明学社编辑,开明书店总发行,由钱君匋设计封面。、《一周间》⑥该书系苏联作家里别进斯基著,江思(即戴望舒)、苏汶(即杜衡)译,1930年5月由上海水沫书店初版,同年5月再版,为大32开毛边本,灰色布纹纸封面。等。
在全球史的“大历史“视野下我们会发现,此时期我国设计师不仅受到西方设计思潮的“输入”影响,而且还把我国的优秀设计作品向海外“输出”,例如,民国6~13年(1917~1924年)期间,上海民族搪瓷业为抵御外货输入而仿制过面盆,但终因技术低下、设备简陋、质量粗糙而未能批量生产。民国13年,在抵制日货的浪潮下,上海益丰搪瓷厂购买了行将倒闭的上海工商珐琅株式会社的机器设备,于次年春开始制造30、34厘米的平边面盆,成为我国最早批量生产面盆的工厂,产品因质地精美而畅销全国,有的海外侨胞甚至将面盆挂在厅堂上当装饰品,以慰思乡之情和爱国之志。同年,益丰厂又创制卷边面盆,并喷上各种设计花样。民国15年,该厂设计生产的金钱牌面盆获得美国费城展览会珐琅器类的金奖。继益丰厂之后,铸丰、中华等厂也购置机器制造面盆,并在造型和花色上探索设计创新。民国16年,中华厂创制了34厘米标准面盆和36厘米深型面盆,图案花样有清花题喷、彩花题喷等;同年,益丰厂又试制成功贴花面盆。国产面盆深获民众的喜爱,使民国17年的进口面盆比往年减少90%以上,至此,民族搪瓷工业在上海形成,搪瓷产品也由模仿式设计、跟风式设计转向原创性设计、反思式设计。为了同日货竞争,各厂改进技术,添置设备,推出了造型和图案各异的面盆、痰盂、火油炉、医用器具、生铁搪瓷制品等,产品由于设计多姿多彩,制作精良耐用,使日货搪瓷品相形见绌,而被逐步淘汰出中国市场。搪瓷产品出口也获得迅猛增长,民国28年、29年,80%产品销往国外,民国29年,出口值为民国25年的58.73倍。但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租界,美国禁运铁皮来沪,搪瓷业一度衰落,各厂被迫减产、停产,外销市场亦告断供。抗日战争胜利后,海运逐渐恢复,铁皮原料陆续输入,但因频年战争影响,国内及南洋市场对搪瓷品需求甚殷,搪瓷业又出现了短期的兴旺景象。产品内销供不应求,外销更为畅旺,民国36年出口值达国币138.72亿元,为民国35年的26.84倍⑦《上海轻工业志》编纂委员会:《上海轻工业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54页。。富有民族审美特色的传统器物图案和装饰风格借此契机传往海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此时期的艺术专业期刊,也以介绍西方艺术创作、研究现状及发展动向为旨归,如《晨光》、《新艺术》、《艺风》、《亚波罗》等艺术刊物都对西方艺术发展动态予以极大的关注,为国内设计师了解国外艺术发展状况提供了参考。此外,不少艺术社团及其成员还以举办展览的方式,积极与国外艺术界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他们或是走出去,将展览会开到域外;或是请进来,邀请外国艺术家来华举办中外联合作品展。上海作为当时全国的经济中心与中外交流的桥头堡,得风气之先,成为主要艺术社团及设计师群体集散地,与日本、欧美等国家多有艺术切磋和来往。总之,晚清民国时期积极开展中外艺术交流,显示出其包容的胸襟、开放性特征及放眼全球的眼光。中外艺术交流促进了设计观念与方法的更新,为提高中国艺术在国际艺坛上的地位及加强中外文化艺术互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设计艺术不仅是生活之物、艺术之果,就其本质而言,它还是一定地域文化的结晶,反映了民族文化心理,彰显出时代人文精神。设计艺术与地域文化紧密相连,不同的地域文化滋养了面貌各异的设计师,使他们的设计创作从精神气质到文化气象都带有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构成晚清民国时期设计风貌整体上姹紫嫣红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因而我们可以说,地域文化是观察设计艺术的一个重要维度。设计艺术是地域文化最生动直观的表现方式,我国地域文化南北悬殊,折射在设计艺术中,显现出千姿百态的风格样式。设计师是一定地域文化之子,其价值标准、情感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趣味等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一定的地域文化影响了一定地域设计艺术的审美生成和美学品格。
从文化的视野出发,阐释、解读设计艺术作品,观照设计艺术的发展轨迹,通过江南地区独特的设计艺术表达晚清民国时期的中国经验,成为研究者新时期面临的重要任务。首先,在研究中不仅要看到地域文化对设计艺术的影响,还应注意超越地域文化,在全球史的广阔视野下思考地域设计艺术的存在问题。其次,不能只看到地域文化对设计艺术的“决定”作用,还应看到设计艺术对地域文化的反作用,二者之间的频繁互动与相互塑造。再次,不应只看到地域文化对设计师的影响以及设计师对地域文化遗产的薪传火继,还应看到设计师对地域文化的反思、扬弃与批判。一方面表现为超越地域文化的局限,例如,以陈之佛等为代表的现代中国设计师,主动接受和学习异域文化(西方文化或转道日本学习的西方文化),表现为设计作品具有一定的先锋性、多样性与复杂性;另一方面,表现为批判性继承地域文化的深刻性,例如郑曼陀、杭穉英笔下的月份牌广告画,陶元庆、钱君匋笔下的书籍装帧艺术,张光宇笔下的舞台美术设计、海报与火花设计等,无一不包含了深深浸润中国地域文化的设计艺术经验。
晚清民国江南地区在东西方思想文化的接触、碰撞、选择、交流、融会中,设计文化体现为发展变化的迅疾性、复杂性、多样性与先进性,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多元格局,设计艺术的演进呈现为阶段性和接续性特点,其间隐含着传承相沿关系。
渐变与突变是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主要规律,设计艺术也未逃脱这一规律的牵引。晚清民国时期,江南地区设计艺术的发展变革虽然受到外来的影响,但总体仍具有“内源性”的特点,其演变发展,或呈现出蜕旧变新,否极泰来,展现新颜新貌;或因循袭旧,抱残守缺,发展停滞乃至湮没无闻。上述两种趋势,在晚清民国时期江南地区的设计艺术发展历程中兼而有之,其展现的设计艺术发展结构有分化,有整合,不断寻求自身的变革与转型,表现为传统旧的工艺体系与现代新的设计体系共存共生的局面。前者主要指以师徒传承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如木器、陶瓷等手工艺;后者主要指,自晚清西方文化东渐之风劲吹以来,以书籍装帧设计、商业美术设计(如广告装潢、舞台布景、橱窗、报刊版面、商标标识等设计)、服饰设计、纺织品图案设计等为代表的新设计体系的逐渐建构。传统的设计体系发展缓慢或逐渐解体,但新的设计体系并未全面取而代之,二者呈现混融共生状态。
唐朝史学家刘知己曾言,历史学家有三长:史才、史学、史识。没有资料仅有理论,那么这种理论只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空中楼阁。恩格斯曾说,专靠几句空话解决不了问题,一定要掌握资料。傅斯年曾主张:“史学即史料学”,诙谐地提出:“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高度重视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①翦伯赞:《史料与史学》,北京出版社2011年版,第12页。。
用史学的眼光来看,一切文献材料均含有史料的质素,诚如章实斋曰:“六经皆史”,此说甚是,但仍不足以概括史学资料的范畴。从更广泛的角度而言,则何止“六经皆史”?一方面,围绕晚清明国时期江南地区设计艺术研究,除了档案材料,举凡当时的报纸杂志、传单广告、书籍、文集手稿、私人信札、函电、日记、建筑、日常生活之物等,以及后来的回忆录、访谈录、口述史料、深入实地的田野调查资料,均可成为佐证研究的资料。 另一方面,应注意重视外文资料的运用,例如西方文献中涉及记录晚清民国时期中国的部分, 诸如外国传教士、记者、学者等,亲历中国的相关记录、报道和评述。此外,晚清民国时期的影像资料,尤其是系列“老照片”的发掘整理与出版利用,也一度成为资料梳理应用的热门。
与报纸杂志、照片影像、实物等史料相比,晚清民国档案史料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是历史活动的原初记录,脱胎于历史活动之中, 所记内容在诸多方面均较为真实可靠,但囿于当时政治环境的限制和官方审查制度的监督,部分地缺失了记录史实的自由;另外,由于档案管理条例的约束,抄录或复制档案有严格的限制,因此在查找获取时,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此外,大多民国档案史料字迹模糊难辨,加之时间的悬隔,或多或少会出现破损佚散之处,有时难以作为确切的佐证材料加以运用。相较之下,边缘化材料如以往容易忽视的报纸杂志、传单广告、书籍、文集手稿、私人信札、函电、日记、建筑实物、日常生活之物等,承载的内容包罗万象,涉及晚清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虽存在不可忽视的局限性,但其利用价值十分明显。从文化的整体视野出发,将以往“边缘化”的材料,如:小说封面及插图、商业杂志广告画,辅以设计人物回忆录、口述访谈资料等,从设计作品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结构、中西交流与比较等多维宏观视角出发,对作品的创作目的、功用、材质、形式和母题等做出微观解析,增加研究的内在张力。将边缘化材料与档案史料进行互补运用、挖掘梳理,力求探索设计艺术转型的动力,勾绘出设计艺术发展的轮廓,显示出设计师群体或个人的命运以及设计艺术总的发展趋势和倾向,通过对设计艺术现象的解读,力求揭示隐藏在历史深层的结构、规律和本质。
互联网时代,科技的发展催生了运用大数据的新型研究方法,对史学研究而言,意味着崭新的机遇和可能的突破。近二三十年以来,社会科学领域倚靠大数据的平台优势,开展可比较的量化研究,使得跨学科对同一材料进行解读、分析、探索成为可能,进而推进跨学科的交流、互补性的研究合作朝向纵深发展。例如,“基于系统化、标准化的历史人口或事件档案构建起的量化数据库,重视对长时段、大规模记录中各种人口和社会行为的统计描述及彼此间相互关联的分析,从而揭示隐藏在‘大人口’(Big Population)中的历史过程与规律。它不仅容易发现很多可以验证或挑战现有理论的事实,还长于开展跨时段、跨地域的比较研究,为理解社会历史和人类行为提供了全球化的认识基础,进而构建起一种新的自下而上、由繁入简的研究方法和史观。”[2]
这一研究方法呈现方兴未艾之势,说是数字化时代史学研究发展的一种必然。通过简要回顾我们可以发现,从1980年代滥觞的可检索文献资源开发数据库,到1990年代林林总总的各式学术出版物数据库,再到新世纪以来各种量化数据库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历史研究所利用的各种材料正呈现出数据化趋向,史料拥有权的“唯一性”对史料获取造成的障碍正逐渐降低。“依靠互联网提供的技术和‘无限’连接的可能,史料出现新的‘连接’趋势,形成新的资料平台和‘试验场’。”[2]对各个“试验场”的共同研究兴趣又可以凝聚一支跨地域、跨文化、跨国界的研究团队,这种团队化的研究方式与自然科学接近,成为史学发展的新动向,地域化的史学研究正逐渐纳入全球史学研究的框架之中。例如,加拿大社会科学及人文研究委员会(SSHRC)近日批准的跨国合作项目《重生:多媒体和多学科视角下的东亚宗教研究》,资助为期7年(2016年-2023),该研究团队是从今年100多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的17个获资助团队之一,团队负责人为澳门大学的贾晋华教授,将邀请和组织来自世界上20多所顶尖大学的45名学者参与此课题研究,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汪小洋教授受邀以合作研究者身份加入该研究团队。该研究项目旨在创建一个结合田野调查和文本研究的跨国研究团队,将原创性研究与档案库建设同步推进,拟将此次开创性研究的重要成果用于促进国际间的全面交流与合作。
在大数据时代,研究者对于大数据的掌握有助于开展量化的实证研究。例如:美国学者李中清(James Z. Lee)和康文林(Cameron Campbell)自20世纪80年代起,耗时20余年构建的中国多代人口数据库(CMGPD)被证明在人口统计学、家庭与婚姻、社会分层、卫生健康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价值,催生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①参见梁晨:《大数据时代历史研究新方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6月3日;。如果我们在晚清民国江南地区设计艺术研究中,依托团队之力推进“晚清民国江南地区杰出设计师传记资料数据库”的建设,对于设计史的学科建设应该具有较大的价值。
大数据的发掘有助于史学研究的推进,但在运用大数据进行研究时,应注意避免落入“路灯效应”(Street Light Effects)陷阱,即只研究容易取得的数据,而忽略研究数据的可信度及有效性②参见赵媛:《充分释放大数据价值潜力》,《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5月27日。。这就需要研究者对数据进行理解与甄别,理解数据代表的意义而非仅看数据本身,这对研究者进行多方数据采集、分析、比较,从而深刻理解研究对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纷繁错综的史料基础上,在世界设计艺术的宏阔背景下,梳理晚清民国江南地区设计艺术发展的基本脉络,应从设计教育、文化影响、经济因素、心理分析、政治环境等多维度综合考察,分析设计思潮、风格语言、表现技法、工艺材料的变化,努力探求影响江南地区设计发展的根本原因以及主要动力、总体特征和内在规律。力求通过对宏观大数据的把握,做到“以大观小”,结合微观个案透视“以小见大”,纵向辨析“常”与“变”,横向比较“同”与“异”,通过整体性观照,寻求设计现象、流派、思潮各自的发展轨迹和内在联系,试图对江南地区设计艺术百年演变脉络作出综合性阐释。
大数据时代史学研究面临着新的转变与挑战,研究者应注意避免抽象的“宏观叙事”理论建构与琐细的“历史碎片”个案研究两个极端,应在新的史料发掘与研究方法上实现新的整合。纸质史料、电子史料与实物的尽力搜求,“涸泽而渔”不再遥远。在此基础上,史料的鉴别与分析、量化研究与比较研究等将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青睐,这就要求研究者顺应潮流,抓住机遇,认清问题的本质,实现新的突破和发展。研究者的视野、思维与方法应加以调整以适应新的变化,晚清民国江南地区设计艺术研究应力求彰显人文价值的关怀、全球意识的大历史观,关注底层的视角,重视近现代设计艺术发展的内部因素,聚焦普通民众的心理与生活方式的变迁,从 “民众史观”的视角来解读历史,从而实现跨学科的新综合。
[1]陈红民.回顾与展望:中国大陆地区的民国史研究[J].安徽史学.2010,(1).
[2]梁晨.大数据时代历史研究新方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6-03.
(责任编辑:梁 田)
J509
A
1008-9675(2016)06-0075-04
2016-08-10
李轶南,女,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副院长,研究方向:设计学、艺术学。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 “晚清民国时期江南地区设计艺术研究” (16BG121);2014年度江南大学产品创意与文化研究基地一般项目(14JDY005);江苏省优势学科资助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