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晓杰 陈春雪
“楚国美女”之小议
——以《楚辞》为例
□殷晓杰 陈春雪
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已经远去,而《楚辞》作为诞生于当时当地的集大成之作,为后世打开了研究源远流长楚文化的大门,可谓是楚文化的活化石。楚地美女纷纭,一直为历代美女所推崇和效仿,纵览《楚辞》,发现了诸多描写了楚国美女相貌的文段,茲一一摘出,略陈管见,不当之处,尚望方家指正。
《楚辞》;《汉语大词典》;楚国
楚之先,出自古帝颛顼,初建楚国之时的江汉流域还是一片了无人烟的处女地,楚人“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逐渐强盛起来,强盛期的楚国,物产丰富,商业繁盛,客观上促进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热衷,且楚美女的妆容和仪表为历代所传承。《楚辞》中有载描写美女相貌、仪态的诸多文句,为我们更加准确地复原楚人面貌有著赫然之功。
蛾眉曼睩,目腾光些。(《楚辞·招魂》)
按:蛾,一作娥。《诗·衞风》:“螓首蛾眉。”《前汉·扬雄传》:“知众嫭之嫉妬兮,何必扬累之蛾眉。”《师古注》:“蛾眉,影若蚕蛾眉也。”曼,泽也。《补注》曰:“李善云:‘曼,轻细也,音万’睩,一作睇。《说文段注》:“娽娽、谨皃也。故睩为目睐之谨。言注视而又谨畏也。招魂。娥眉曼睩目腾光。王曰。好目曼泽。时睩睩然视。精光腾驰。感人心也。”《汉语大词典》释睩为“目明貌”,引且首引《招魂》例。腾,驰也。《玉篇》:“腾,上跃也,奔也。”目光飞驰明亮,就是我们所谓的“明眸”。“腾光”为后世所沿用,《世说新语·德行第一》:“初,作蜀都赋云:‘金马电发于高冈,碧鸡振翼而云披。鬼弹飞丸以礌礉,火井腾光以赫曦。’”《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乃作铭曰:玄丘振耀,黑水腾光,既诞圣哲,又播帝皇。”些,《韻会》:“苏箇切,娑去声。语辞也。”《楚辞·招魂》:“何为四方些。”《注》:“沈存中笔谈,夔峡湖湘人,凡禁呪语末云娑婆诃,三合而为些也。”此句言美女之貌,蛾眉玉白,好目曼泽,时睩睩然视,精光腾驰,惊惑人心也。
朱唇皓齿,嫭以姱只。(《楚辞·大招》)
按:朱唇,一作美人。《集韻》:“皓,洁白也。”《集韻》《韻会》《正韻》:“胡故切,并音护。美好也。”《汉语大词典》:“美丽,美好”,首引《楚辞·九歌·礼魂》例。《补注》曰:“只,音止,语已词。”《说文段注》:“只,语已词也。已、止也。矣只皆语止之词。庸风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是也。”此句言美人朱唇白齿,嫭眄美姿,仪状姱好可近,而亲待左右也。
青色直眉,美目媔只。(《楚辞·大招》)
按《汉语大词典》:“青色,黑色”,首引(《楚辞·大招》)例。又,《管子·幼官》:“君服青色,味酸味,听角声,治燥气,用八数,饮于青后之井。”《大词典》:“媔,目美貌。《楚辞·大招》:‘青色直目,美目媔只。’洪兴祖补注:‘媔,音绵,美目貌。’”此句言美女体色青白,颜眉平直,美目窃眄,媔然黠慧,知人之意也。
靥辅奇牙,宜笑嘕只。(《楚辞·大招》)
按:靥,《说文》:“姿也。从面,厌声。”《玉篇》:“淮南子说林训,靥辅在颊前则好。”辅,《广韻》:“扶雨切”,《说文》:“人颊骨也。”《易·咸卦》:“咸其辅颊舌。”《注》:“辅,上颔也。”《左传·僖五年》:“辅车相依。” 嘕,《广韻》:“许延切,笑貌。”《玉篇》:“嘕嘕,喜也。”《博雅》:“乐也。”此句言美女颊有靥辅,口有奇牙,嘕然而笑,尤媚好也。
曾颊倚耳,曲眉规只。(《楚辞·大招》)
按:曾,重也。曾颊,指面庞丰满。倚,紧贴。倚耳,指两耳贴后,不外张招风。规,《玉篇》:“正圜之器也。”《礼·经解》:“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圜。”《前汉·律历志》:“衡运生规,规圜生矩。”《庄子·马蹄篇》:“圜者中规,方者中矩。”《淮南子·时则训》:“规者所以圜万物也。”此处指眉毛弯曲如半圆形。言美女之面,丰容丰满,颊肉若重,两耳郭辟,曲眉正圆,貌绝殊也。”
容则秀雅,稚朱颜只。(《楚辞·大招》)
按:《汉语大词典》:“容…… 仪容;相貌。《诗·周颂·振鹭》:‘振鹭于飞,于彼西雝。我客戾止,亦有斯容。’朱熹集传:‘言鹭飞于西雝之水,而我客来助祭者,其容貌脩整,亦如鹭之洁白也。’”则,《玉篇》:“法也。”《尔雅·释诂》:“则,常也。”《疏》:“谓常礼法也。”《周礼·天官·冢宰》:“以八则治都鄙。”《郑注》:“则,法也。”南北朝时期,“容则”已常用于文献中,犹容典,礼容之典则。《北齐·魏书》:“进止彧美风韻,善进止,衣冠之下,雅有容则。博览群书,不为章句。”后为历代所沿用,《北史魏本纪第一》:“景安妙闲驰骋,有容则,每梁使至,恒与斛律光、皮景和等对客骑射,见者称善。”又,《北齐书·元景安传》:“于时江南款附,南贡相寻,景安妙闲驰骋,雅有容则,每梁使至,恒令与斛律光、皮景和等对客骑射,见者称善。”稚,幼稚,亦小也,晚也。《谷梁传·僖十年》:“骊姬有二子,长曰奚齐,稚曰卓子。”朱,大红色。《诗·豳风·七月》:“我朱孔阳,为公子裳。”此句言美女仪容闲雅,动有法则,秀異于人,年又幼稚,颜色瓷白也。
靡颜腻理,遗视矊些。(《楚辞·招魂》)
按:靡,致,细也。《呂氏春秋》:“靡曼皓齿。”注云:靡曼,细理弱肌美色也。又,《司马相如·上林赋》:“靡曼美色于后。”《注》:“张揖曰:靡,细也。”颜,面容,脸色。《诗·郑风》:“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腻,滑也。《汉语大词典》:“遗视流盼;含情而视。”首引《招魂》例。蒋骥注:“遗视,流盼也。”“遗视”在后世文献中亦常见, 三国魏阮籍《詠怀》之二七:“倾城思一顾,遗视来相誇。”南朝梁沈约《日出东南隅行》:“中有倾城豔,顾景织罗纨。延躯似纤约,遗视若回澜。”另,王逸注:“偷偷地看。”矊,《扬子·方言》:“南楚江淮之闲,黸瞳之子谓之矊。注:黸,黑也。矊,言矊邈也。”形容目之清澈,迥然见其瞳子。此句言诸美女颜容脂细,身体夷滑,心中矊脉,安详审谛,志不可动也。
此上是楚国美女五官方面的描述,定是眉毛又细又弯又长,略施青黛,眼睛能夠流光溢彩,面容饱满有福相,耳朵勻称,牙齿洁白整齐,嘴唇红润,且施粉描黛。外貌的美可以给人赏心悅目之感,美无定论,“蛾眉”、“美目”、“朱唇”成了美人儿的代名词,以至于当今现代人们对美的追求也是如此。且先秦《诗经·卫风·硕人》就有载:“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眉眼”在日常生活中承担著交流情感、传递感情的功能,“蛾眉”到底是什麼一种眉形?“蛾眉”,眉毛状似蚕蛾,我国是世界公认的蚕桑发明国,古代种桑养蚕是妇女的主要活动,早先人们有很强的生殖崇拜,在眉毛下画几个圆点象征蚕卵。我们且可看出,饰唇之风,古已有之,那麼先秦楚人,以何物点唇呢?《释名·释首饰》:“唇脂,以丹做之,象唇赤也。”这可见得,古人最初制作口脂的原料是朱砂。楚人通过涂脂、擦粉、点唇、描眉等妆点出殊美的五官,可见南楚对修饰美的重视和对绚丽的热爱。楚人喜欢从大自然中获取万紫千红的颜色,作为点缀自己的审美来源,包括《楚辞》中所言的“香草,菊、女萝、江离、芙蓉、杜若”等,这些花草颜色或浓或淡,都体现了楚人对绚烂的热爱。当然,一个人的美非只体现在五官上,体态举止宜当合时合宜。
姱容脩态,縆洞房些。(《楚辞·招魂》)
按:姱,《康熙字典》:“好也。与夸通。姱修,美行也。”《文选·鲍照〈舞鹤赋〉》:“引员吭之纤婉,顿脩趾之洪姱。”李善注:“王氏《楚词》注曰:‘姱,好也。’”修,康熙字典:“又长也。”《诗·小雅》:“四牡修广。” 縆,王注:竟也。《补》曰:“縆,与亘同”《广韵》:“亘,通也。”《汉语大词典》:“洞房 幽深的內室。多指臥室、闺房。《楚辞·招魂》:‘姱容脩态,縆洞房些。’唐沈亚之《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市言唯恐田园陂地之不广也,簪珥羽钿之不侈也,洞房绮闼之不邃也。’《老残游记》第九回:‘搬来搬去,也很费事,不如竟到你洞房里去弹罢。’”《楚辞章句》将该句释为“多意长智,群聚罗列,竟识洞达,满于房室也。”笔者以为,可理解为“美好之女眾多,其貌姱好,修长体态,来往穿梭于闺房之中”。
小腰秀颈,若鲜卑只。(《楚辞·大招》)
按:小腰:细腰。《墨子·兼爱中》:“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楚国风俗以细腰为美。秀颈:修长的颈项。鲜卑:即“师比”、“犀比”、“犀毗”,指胡服的衣带或带钩。鲜卑本指神兽,古代鲜卑人因崇尚它,而把鲜卑作为部落的名称。少数民族的女子大多以此瑞兽作为装饰衣带的图案来束腰见细。
此上为楚国美女体态方面的描述,颈项修长,要有细长的小腰,俊美的容颜,曼妙修长绰约的身材,秀丽佳妙仪态万方。楚人尚修长,在审美习俗上以壮大为美。《楚辞》中对女性的描写,无不令人感受到她们的修长之美,楚人以修长、壮大为美,是有著历史和民族的原因的,楚国当时被中原各国所征讨,正是因为楚国处在被欺辱被讨伐的地位,培养了楚人勇猛作战和誓死抵抗外侮的精神,楚国需要的是一种强健的体魄和壮大的身体,这在审美理念上,便是对壮大之美的崇尚。此外,这种崇尚修长、壮大美的理念,似乎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早先《诗经·卫风·硕人》有载:“硕人其颀,衣锦褧衣。……硕人敖敖,说于农郊。”“颀”,长也。《郑笺》:“敖敖,犹颀颀。”《诗经》、《楚辞》时代的审美理念都以“修长、硕大”为美,另,《诗经·鱼藻之什·白华》:“啸歌伤怀,念彼硕人。……维彼硕人,实劳我心。”尚有诸多文献用例皆可印证。古代女性举步轻搖、婀娜多姿的修态容易被男性所欣赏,这种古已有之的以修长身段为美一直源远流长至今,细细品琢,这其实是一个文化传承。古人审美不但注重外在美,亦重视內在美,封建社会的礼仪制度对女性有很高的品性要求。
弱颜固植,謇其有意些。(《楚辞·招魂》)
按:王夫之通释:“弱颜,含羞之意。”又,《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四年》:“珽(祖珽)求见,自辨,且言:‘臣与元海素嫌,必元海谮臣。’帝弱颜,不能讳,以实告之。”胡三省注:“见人辄自羞而颜有怩忸者为弱颜,今人犹有是言。”植,王注:志也。《管子·法法》:“上无固植,下有疑心,国无常经,民力必竭,数也。”尹知章注:“植,志。”又,汉祢衡《鹦鹉赋》:“容止闲暇,守植安停,逼之不惧,抚之不惊。”又,隋沙门灌顶撰《国清百录序》:“答长者之恩。明珠照夜。报隋侯之德。斯固植妙行于前修。”“固植”已在文献中常见,乃“心志坚固”之意。另,《东汉文纪》:“阙丘子曰:‘西施之徒,姿容修雩。弱颜回植,妍誇闲暇。’”《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阙丘子曰:‘西施之徒,姿容修雩。弱颜回植,妍誇闲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弱颜囘植,妍誇闲暇。”謇,王注:“正言貌也。”又,《新唐书·魏征传》:“帝曰:‘当今忠謇贵重无踰征,我遣传皇太子,一天下之望,羽翼固矣。’”此句言美女內多廉恥,弱颜易愧,心志坚固,不可侵犯,则謇然发言,中礼意也。
比德好闲,习以都只。(《楚辞·大招》)
按:比德,王逸注:“比其才德。”王夫之通释:“比德,同心。”《汉语大词典》引王夫之通释。另,《国语·晉语八》:“君子比而不别。比德以赞事,比也。”《孔丛子·记义》:“昔者虢叔、闳夭、太颠、散宜生,南宮括五臣,同寮比德,以赞文武。”朱熹集注:“好闲,谓美好而闲暇。”习,通晓,熟悉。《战国策》:“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都,《正韻》:“美也,盛也。”《诗·郑风》:“洵美且都。”《前汉·司马相如传》:“车从雍雍,闲雅甚都。”笔者以为此句可释为“美女能夠同心同德,美好而闲暇,习于礼节,有美好的品行。”
易中利心,以动作只。(《楚辞·大招》)
按:《尔雅·释诂》:“平、均、夷、弟,易也。”注:皆谓易直。《疏》:“易者,不难也。”又《庄子·刻意篇》:“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中,心也。《史记·韩安国传》:“深中宽厚。”《汉语大词典》:“易中,和悅其中。中,內心。”引且首引《大招》例。王夫之通释:“易中,和易其中。”利心,王逸注:“心意和利。”蒋骥注:“易,直;利,和也……言本和直之心,而形于举动也。”“中”、“心”相对为文,指內心。动作,行为举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法行可象,声气可乐,动作有文,言语有章。”《呂氏春秋·去尤》:“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不窃鈇也。”宋张载《张子语录》下:“可以行,可以止,此出处之时也。至于言语动作,皆有时也。”此句言美女用志滑易,心意和利,动作合礼,能顺人心,可以自侍也。
长袂拂面,善留客只。(《楚辞·大招》)
按:袂,《玉篇》:“袖也。”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泰部》“袂”:“《礼记·深衣》:‘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释文》:‘袪末曰袂。’《仪礼·聘礼》注:‘纯袂为口缘。’按:析言之则袂口曰袪;统言之则袪亦曰袂也。”《易·归妹》:“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王弼注:“袂,衣袖,所以为礼容者也。”《史记·苏秦列传》:“临菑之塗,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拂,《广韻》:“拭也。”又,李白《扶风豪士歌》:“梧桐杨柳拂金井。”善,善于。《论语·季氏》:“大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孟子·告子上》:“奕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史记·刺客列传》:“秦皇帝惜其善击筑。”《汉语大词典》:“留客, 使人流连忘返。”引且首引《大招》例。此句言美女善工舞,揄其长袖,周旋屈折,拂拭人面,芬香流衍,眾客喜乐,留不能去也。
此上是为楚国美女性格品质方面的描述,虽然略带含羞,但心志坚固,有坚强的品性,能夠同心同德,通晓礼仪,心意平和,善解人意,行为张弛有度。古代女子须有“三从四德”,《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即《招魂》所说的“固植”,意为有坚固的心志,嫁人后矢志不渝,即使丈夫死了也不能再嫁。楚人也是认为这是女性应有的品性,若沒有坚固的心志不会被社会所认同。这种观念在封建社会一直根深蒂固,女性嫁人后应该和夫君同心同德,不能三心二意。另,《周礼·天官》:“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工。”“长袂拂面,善留客只”其实就是说的“妇工”,“妇工”不只包括女工、持家等方面,还要有擅长的技能,能歌善舞,楚人擅歌舞与尚巫有很大关系。《国语·楚语》:“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楚人为了祈福免災,常使巫执羽起舞坛前以娛诸神,这在楚地乃一种风尚,使得诸多女性习于起舞以展示美态。“內外兼修”实则楚美女的标准,正如《离骚》伊始所云:“纷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拙文赘述了《楚辞》中的美女形象,从五官、体态、性格三个方面简以述之,帮助我们管窥了楚国的人文一隅,《楚辞》可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值得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挖掘!
[1]洪兴祖撰,黃灵庚点校.楚辞补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2]王夫之.楚辞通释[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3]张崇琛.楚辞文化探微[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4]姜亮夫.楚辞通故[M].济南:齐鲁书社,1985.
[5]王生铁.楚文化概要[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
[6]张正明、刘玉堂.荊楚文化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7]赵逵夫.楚辞语言词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8]罗竹风.汉语大词典[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2016-03-15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 金华,321000
殷晓杰(1979- ),女,山东胶南人,现任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陈春雪(1992- ),女,山东东阿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I207.233
A
1008-8091(2016)02-008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