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基于儿童视角与学科特点的数学课堂

2016-04-01 17:34黄红成
江苏教育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符合要求顶点线段

对数学教学的赏析,观者审视的角度不同、秉持的观点迥异和品评的口味径庭,呈现的评价也必然众说纷纭,而且这些纷纭的观点也经常影响听者对教学问题的判断、教学观念的建立和教学思想的形成。所以如何品味数学课堂,数学课堂需要怎样的韵味,又该如何构建数学课堂,是需要思索和践行的话题。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数学教学需要基于儿童立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是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和应用性等特点的学科。因此,数学教学需要关注儿童的视角和学科的特点来予以展现和教学,使数学课堂既能保有儿童的情趣,也能彰显教学的价值和学科的味道。下面就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的教学,简要阐述如何展现此种观念的方式与举措。

一、秉持儿童视角,追求有意思的数学教学

儿童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认识事物时也表现出个体差异与年龄特征。数学教学应该关注儿童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的志趣喜好,符合他们认识事物的特点,适时引入饱含趣味的教学素材,创设有意思的教学环节,来激发儿童参与学习的热情,诱发儿童积极思维的兴趣,使得儿童的学习需要得到积蓄,使得课堂中的数学学习能够真正发生。

1.增添情趣,激发主体参与热情

儿童的学习应该是个活泼的、充满情趣的过程。数学教学,其实并不枯燥也不乏味,而是充满着神奇和诸多情趣。数学教学的情趣,应该是儿童眼中的情趣,或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或是儿童心驰神往的教学场景,抑或是儿童烂若披掌的数学素材。对此,数学教学需要引入学生熟悉的话题、创设引学入胜的情境和施用合宜的方式,以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致。

在《认识三角形》这节课中,认识三角形的高是教学重点。如何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将高巧妙而自然地呈现出来?来看这样的教学片断。

师:表面看,三角形由3条线段围成。其实,每个三角形还隐藏了一些看不见的线段。例如这个三角形。看不见的线段,你能看出来吗?

(出示图1,学生稍作犹豫,随即出示图2)

师:现在呢?两个三角形一样吗?哪不一样?

学生跃跃欲试:不一样。高度不一样!

师:你们所说的高度,就是三角形的高。

(隐去图2)

师:谁来比画一下这条看不见的线段!

(学生指示)

师:你的意思是从哪开始?

学生边指边回答:这个顶点!

师:到哪?

学生边指边回答:这条边!

师:这条边叫顶点的对边。到对边的什么线段?

生:垂直线段。

师:谁来完整地说一说,这是一条怎样的线段。

学生叙述后,教师适时出示三角形高的定义。

对于学生来说,图形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生活中诸如长方形、三角形这样的平面图形随处可见,学生对这些常见的平面图形的特征都能有不同层次的认识和了解;说陌生是因为图形的组成要素等内容,学生通常还不甚知晓。所以,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的“表面”特征,知道了“3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后,教师打破学生的“已知”思维状态,一句“每个三角形还隐藏了一些看不见的线段”,来引发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和探究需要,诱使学生主动地将思维的触角向“未知”领域“漫溯”。随即在两个三角形“看不见”的线段的比较中,学生直觉地感觉到两个三角形的高不一样,进而发现和描述这条看不见的“高”。这样教学,一方面,既使得高的引出显得奇妙自然,使得概念的得出水到渠成,也突出了高与三角形边的区别和联系;另一方面,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也使原本乏味的教学环节变得有情趣有滋味,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

2.臻于意思,提升主体学习认知

数学之于儿童的吸引,不能少于色彩斑斓的画面和悦耳动听的声效,也不能仅止于表面的吸引和外在的感受,还需要重视数学知识本身,注重显现知识内在的文化,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来引发儿童积极参与学习,并由此强烈的学习需要,生发强烈的学习体验和实践感悟,让儿童感到数学问题饱有意思与存在意义。

就《认识三角形》这节课来说,可以围绕教学重点,拉长画高的教学过程。在学生完成画教材中三角形高的练习后,可以进行这样的演绎。

师:根据你画高的经验,如果顶点位置不变,像这样把底边“滑”到这,高的长度怎样?

课件演示:把三角形底沿下面平行线位置左右平移,形成形状不同的但高相等的三角形。

(学生依次判断)

师:如果顶点位置不变,像这样把底拉长,高的位置变不变?

演示:三角形底沿下面平行线位置依次向两边延长。

(学生依次判断)

师:如果这个三角形底上的高是2厘米,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底上的高是?

生:都是2厘米。

师:都同意?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处处相等。

生:把高移到一起比较。

(课件演示比较的过程)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如果底的位置不变,顶点在这?高还不变吗?

演示:依次变化顶点的位置。

三角形的高通常以静态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显得比较抽象和呆板。但是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将抽象的概念“动化”起来,借助移动底边和顶点的方式,让学生在有意思的判断中准确而全面地把握了高的实质和内涵。具体地说,首先平移或延长特定的底边,伴随着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感受到“不管底边在什么位置,也不管底边有多长,只要顶点到底边的距离不变,三角形的高都不变”;然后变化顶点的位置而固定底边的位置,在强烈的变化着的“高”的视觉冲击下,认识到“顶点和底边的距离发生变化,高的位置和长短都会发生变化”。可以说,这样的教学杜绝了枯燥和呆板,增添了趣味和意义,可以让学生感到高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可以变化的,增加了学生认识对象的空间和体验问题的机会。对三角形的高的属性形成更为丰富的认识和感悟,头脑中也留下丰富的活动表象和数学印记,同时也呈现了钝角和直角三角形中特殊底边上的高的“情形”,这样就为学生画好做了必要的暗示和积累了活动经验。endprint

二、彰显学科特点,追寻有味道的数学教学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凸显思维的训练是数学教学的表征和要务。数学教学通常讲求问题演绎的条分缕析和规律结论的严谨科学。因而数学教学应该突出表现和着力演绎问题推演的步步深入、规律结论的逐渐完善和概念形成的来龙去脉,进而彰显数学教学的学科味道和教学价值。

1.凸显思考,凸显学科价值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不管是计算教学、概念教学还是解决问题教学,都需要注重儿童数学思维的训练和发展。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应该赋予儿童分析、思考、讨论的机会,来显露儿童真实的数学认知,甚至迸发精彩的思维火花。可以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给予儿童推理、归纳、概括的时机,以呈现出问题的思维价值和知识的育人能量。

数学教学应该处处体现思考的味道。例如在《认识三角形》的练习阶段,教材设计了一道让学生“在方格纸上分别画一个底5厘米、高3厘米和底3厘米、高5厘米的三角形”的问题。对此,可以这样教学。

学生按要求画底5厘米、高3厘米的三角形。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的作品,并说一说你的画法。

(学生展示和说明)

师:想看看老师是怎样画的吗?先画5厘米的底,然后确定3厘米的高找到顶点,这样就连出一个符合要求的三角形。当然,也可以从这确定一条高,连出一个三角形。看一看,这个三角形符合要求吗?

教师演示画三角形的过程,学生观察和判断。

(出示图3)

师:看看这些三角形的顶点都在哪?

生:一条直线上。

师:在这条线上任意找一个点,是不是都能连出符合要求的三角形?为什么?

生:是的。因为这些三角形的底是5厘米,高都是3厘米。

师:既然这样,咱们能画多少个底5厘米、高3厘米的三角形?

生:无数个。

师:你能用这样的方法,再画一个底是3厘米、高是5厘米的三角形吗?

(学生画)

师:老师画的这个符合要求吗?你们画的跟老师一样吗?形状不一样,为什么都符合要求?

(出示图4)

生:符合要求。因为这些三角形的底都是3厘米,高都是5厘米。

师:那么你能画一个三角形,既符合这个要求也符合这个要求?怎样画?是个怎样的三角形?

(学生描述后,教师出示图5)

师:你说的是这个三角形吧!看它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

生:底是5厘米,高是3厘米。

师:还可以看成?

生:底是3厘米,高是5厘米。

师:不同的要求,却可以用同样的图形来表示。看来,问题之间是有联系的。要求虽然不同,但画出的图形可能相同。

创造性地进行习题教学,可以发掘习题的教学内涵,可以为学生提供思维的平台,也可以使课堂教学勃发出浓浓的思考味。上述教学片断中,对习题的处理,教师并没有只满足让学生画出符合要求的三角形,致使教学停留在浅显的操作层面,而是对所有符合要求的三角形予以对比,让学生发现“那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与底边连起来都是符合要求的三角形”“符合要求的三角形有无数个”,学生的思维和认识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升。然而对问题的研究到此也没有偃旗息鼓,而是继续往前进发。在让学生掌握画指定要求三角形方法的基础上,思考“能否画一个三角形,既符合前一个要求,也符合后一个要求”。显然,这个问题将学生的思维从操作层面推向了理性思维,继而让学生借助直观的画三角形的经验想到“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5厘米的直角三角形”来解决问题。在一次次的质疑和思考中,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习题彰显出了教学的价值,课堂勃发出了思维的味道。

2.展现逻辑,显现学科内蕴

数学是十分讲究逻辑性的学科。不管是结论的证明、过程的推演,还是知识的呈现、问题的分析,都需要关注问题间内在的逻辑联系。数学教学需要显现概念间蕴含的因果关联,需要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展现在儿童面前,让儿童感受到知识之间的来龙去脉和演变过程,以致能够促进儿童对知识内涵的把握和问题本质的认识。

知识间的联系,既是数学课堂应予以体现的教学内容,也是展现数学逻辑的重要资源。例如在《认识三角形》的课尾,不妨如此回顾和延伸。

师: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三角形有3条边、3个顶点和3个角。

师:3个顶点有什么关系?

生:三角形的3个顶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生:在同一条直线上的3个点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这是顶点的位置关系。想一想,除了研究顶点,三角形还可以研究什么?

生:研究它的角。

师:你的想法很有价值!来看这些用木条做成的角。

(出示图6)

师:你感觉哪组里的三个角可以合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判断后,动画演示。

师:除了顶点和角,还可能研究三角形的什么?

生:3条边有什么关系。

师:想象一下,哪三根木条能首尾相接围成一个三角形?

(出示图7)

(学生猜测后,动画演示)

师:三角形的3个角,三角形的3条边到底有怎样的联系呢!咱们以后研究!

课已终,但思不止。有内蕴的课尾,不仅是一节课教学内容的结束,也是学生产生新思考的开始。三角形3个内角和3条边长度之间的关系虽然不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但是却与本节课中三角形3个顶点位置关系同为三角形特征的组成部分。倘若仅呈现三角形3个顶点的位置关系而不提及角和边的关系,虽然未尝不可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似上述这般进行一节课的收尾教学,适时地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展,不仅可以再次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学习的兴致盎然,依然议论纷纷,而且能体现数学教学的思考意味,体现数学课堂的教学功能,让学生从一个问题进入另一个问题当中,从“已知”的思维状态又进入了“未知”的思维状态,同时还能彰显教者对教材内容的独特理解和智慧把握,显现出三角形顶点、角和边等三方面特征的内在逻辑关系,使课堂教学显得韵味十足、意味深长。

总之,儿童是课堂的主体,课堂应注重儿童的学习特点,关注儿童的学习心理,重视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迎合儿童的兴趣爱好,增添数学教学的趣味意义,构建充满活力和情趣的课堂教学;数学是思维的严谨学科,数学是讲求思维逻辑的学科,数学教学需要着力儿童思维的训练和发展,需要给儿童创造训练思维和体验成功的时空,需要让儿童感受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体会到数学思维的神奇与魅力。如此,只有兼顾儿童和学科的特点,才能发挥数学教学的功能,才能不断提升儿童的数学素养。

(黄红成,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225200)

责任编辑:赵赟endprint

猜你喜欢
符合要求顶点线段
一次函数助解线段差最大绝对值
缩写类微作文专项训练
线段图真好用
如何确定线段的条数
“图形的认识”复习专题
观察
位置不同,读法有别
删繁就简三秋树
分类思考 有序解答
数学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