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呈祥,褚百凤,邓有余,范超跃,殷 艳,刘伟丽,申胜辉
(桃江县农业局,湖南桃江413400)
桃江县农业气象灾害分析及其应对措施
符呈祥,褚百凤,邓有余,范超跃,殷 艳,刘伟丽,申胜辉
(桃江县农业局,湖南桃江413400)
摘 要:在分析桃江县近年出现的主要农业灾害的基础上,通过对光、热、水条件,农业基础设施,耕地利用障碍因素等形成农业灾害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了防灾减灾的措施: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保护和提升耕地地力,运用科技防灾避灾减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桃江
桃江县地处湖南省中部偏北,地理坐标为111° 36′~112°19′E,28°13′~28°41′N。桃江县自然资源丰富,素有“中国竹子之乡”、“茶叶之乡”、“有色金属之乡”和“建材之乡”的美称,是国家确定的山地综合开发示范县、商品粮基地县和瘦肉型猪基地县。
桃江县属于雪峰山余脉向洞庭湖过渡的山丘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日照1579.6 h,年平均降水量1400~2000 mm,年平均气温16.6℃。有充足的光热资源,且温度适宜,雨量充沛,有利于发展农业。桃江县常年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红薯、茶叶、豆类、柑橘等各类农作物。
1.1 桃江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危及农业生产的长远发展,全县农业生产遭受的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繁,除水旱大灾外,还常有泥石流、低温冻害、高温逼熟、大雨洗花、病虫害等其他灾害,自然灾害中发生最频繁最严重的是水灾,由于肥沃表土被冲刷,沙石淤积,使耕地肥力大受损伤,四五年内不能恢复。
春旱、夏旱和秋旱是桃江县农业主要干旱灾害。主要农作物播种的关键季节在3~4月,但近年来,在作物生长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时候,降水量偏少,满足不了农作物生长需要;夏、秋季节,如遇上雨量偏少或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就会发生夏旱、秋旱,甚至夏秋连旱。有些地方“年年有灾年年救,年年救灾年年有”,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
1.2 桃江县农业灾害损失情况
每年全县因灾减产粮食5万~10万吨,特殊年份如1995、1996、1998、2002、2011、2013年损失量都在10万吨左右,每年造成的直接农业经济损失多达上亿元,间接损失更是不可估量。如2013年7月份连续1个月高温干旱,全县农作物受灾十分严重,截止8月5日,全县18 733 hm2农作物受旱,其中7780 hm2出现重度干旱,3110 hm2干枯,旱灾经济损失达21 900万元;2014年7月份的强降雨,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11 450 hm2,成灾面积6940 hm2,绝收面积4500 hm2,农业损失达13 530万元。
2.1 桃江县光、热、水条件影响
桃江县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为16.6℃,变幅在16.2~17.5℃之间。无霜期较长,为226~291 d,平均263 d,年均日照总时数为1579.6 h,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02.7 kcal/cm2,光热资源比较丰富。年均降水量为1553 mm,年际变化在1041.9~2255.7 mm之间,平均干燥度为0.9,相对湿度为82%。降水在4~6月比较集中,占全年的42%,7~9月偏少,只占全年雨量的24%。降水量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在季节分布上,夏秋偏多,冬春偏少;在地域上,西南部偏多,东南部偏少,西南部较东南部年降水多400 mm左右。
表1 1957~2013年桃江县降水、日照和气温变化情况
2.2 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桃江县相当部分水利设施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由于年久失修,沟管渠道淤积。尽管近年来对病险水库、塘坝维修加固力度加大,但仍有部分带病运行,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如桃江县浮邱山乡荷塘竹老洞水库是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小二型水库,建成时可灌溉石迹坪、龙家湾、廖家洲三个村的200 hm2粮田,由于没有及时修整,蓄水能力大减,目前仅只能灌溉石迹坪一个村的70 hm2粮田,灌溉能力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水利设施陈旧和不配套,在关键时刻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
2.3 耕地分布与障碍因素影响
桃江县现有耕地44 044 hm2,耕地分布与地貌相似,灌溉水田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平岗丘地区与中部冲积平原区,容易产生洪涝灾害;水利设施差、水源不足的丘岗地区,土层浅薄,保水保肥性能差;旱地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地势较高的丘岗山顶部和低山丘陵的缓坡地带,土层瘠薄,灌溉困难,受旱严重。
桃江县耕地障碍因子较多,望天田和旱地所占比重较大,分别占耕地面积的9.65%和16.45%。水田中,洪涝型、渍害潜育型、干旱型、质地障碍型稻田还占一定比重,产量差异很大。据调查,全县有低产田11 130 hm2,占耕地面积的25.55%,单产比平均水平低10%左右,这些均影响着农业生产发展与农作物的产量。
2.4 农业生态环境脆弱
环境污染严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由于工业三废的不达标排放和农药、化肥、农膜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据第二次土壤普查统计,1982年全县农田污染面积仅为132 hm2,而目前已达1300 hm2,由此每年损失粮食达1000 t左右。据统计,目前全县三废的排放量仍然很大,其中工业废水302.52万吨、废气675 232万m2、废渣19 400 t,对全县耕地质量影响较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对化学工业的依赖性不断加强。据统计资料显示,2014年全县化肥用量达11.3万吨,农药达460 t,其中有机农药在60%以上。由于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只有30%~50%,有一部分残留在土壤中,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桃江县的防灾减灾工作要取得好的成效,必须根据影响全县农业生产的因素,采取综合措施,统筹兼顾,努力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双赢,这是当前全县上下都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做好这项工作需重点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3.1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桃江县是湖南省主要粮食产区之一,过去主要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农作物品种单一,且不太具备抗灾能力。要增加经济效益,必须在节水的前提下,优化作物品种,提高种植质量。因此要因地制宜,选准项目,把发展抗旱、高效、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作为种植业调整的主项。在东南部相对湿润的地区种植玉米、花生等,在中部减少玉米种植面积,扩大抗旱、经济价值高的花生种植面积;在西北部大力发展花生、杂粮等种植项目。同时,要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加大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发展项目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适应桃江县气候条件的种植业产业结构。
3.2 保护和提升耕地地力
一是发展绿肥种植。种植绿肥是中低产田土培肥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近10多年来,全县绿肥面积逐年减少,由最大面积的近26 400 hm2,下滑至低于6600 hm2。恢复和发展绿肥生产,扩大绿肥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二是发展油菜生产。在一季稻种植区,推广“稻—油”模式,开展水旱轮作,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三是平衡施肥。对“瘠薄培肥型”和“培肥中产型”两种低产类型的耕地,要根据土壤养分特点,结合作物的需肥规律,因土施肥、缺素补素。
3.3 运用科技防灾避灾减灾
桃江县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地区,干旱、低温阴雨寡照、洪涝、大风、冰雹等农业气象灾害对水稻生产影响很大,农业、气象、水务部门应高度重视,摸清灾害发生规律,综合分析,及早制定防灾减灾技术预案,及早作好思想、物质、技术准备,增强农民防灾抗灾意识。并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和灾害发生规律,选用丰产性稳产性好、抗性强的优良品种,合理安排好播、栽期,避开灾害性天气或时段的影响。
3.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整合涉农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水利设施陈旧和不配套局面,利用农闲时节疏通沟管渠道,加固病险水库、塘坝,建设高标准良田,提高农田抗灾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锡钢.湖南省干旱灾害分析及减灾对策[J].东北水利水电,2008(26):65-68.
[2] 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气象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12.
[3] 余金龙.陕西省干旱灾害特征及旱灾易发地区研究[J].陕西水利,2010(1):51-52.
[4] 彭向阳,何 君.湖南农业灾害及防灾减灾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2):8-9.
[5] 张金凯.湖南省吉首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J].北京农业,2014(27):163-164.
[6] 刘建军,沈俊峰,王小玲.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以常德市鼎城区为例[J].作物研究,2010,24(1):73-75.
作者简介:符呈祥(1975-),男,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1599698280@qq.com。
收稿日期:2015-12- 04
文章编号:1001-5280(2016)02-0191-03
DOI:10.16848/j.cnki.issn.1001-5280.2016.02.20
中图分类号:S42
文献标识码: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