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昭(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渭南714000)
茶文化教学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引入及意义解析
苏昭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渭南714000)
摘要:我国茶文化发展历史悠久,作为我国最传统的文化之一,它对于学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将茶文化引入学生素质教育中,从而发挥茶文化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茶文化教学;学生素质教育;引入;意义
茶文化是我国的一种文化传承,是在饮茶过程中的逐渐形成的文化特征,其中包括茶道、茶书、茶具等等。作为我国传统的文化,茶文化也可作为学生素质教育进行引入。因此,文章中笔者针对茶文化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对其引入方式以及意义进行了研究。
1.1教师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了解茶文化
茶文化是我国传承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教师在将茶文化引入素质教育时,可以让学生事先对茶文化进行了解。利用课堂上或是课外时间,教师将学生分组,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对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对茶道、茶艺等等相关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课下以小组的形式对茶的产地、茶的种类、茶文化在我国的发展历史等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了解,让学生能对茶文化产生一定的兴趣,为今后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例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事先查找有关于茶文化的种种资料,比如一些古诗句之类,唐朝陆羽的《茶经》中有关于茶文化来源的描写:“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可以了解到我国的茶文化是从神农氏时期开始的[1]。教师通过茶艺的相关视频资源的播放,让学生对我国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这也是促进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过程。
1.2通过学生对茶艺的学习,促进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茶文化作为我国代表性的文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进行茶文化教学时,可以将茶艺作为基本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对茶艺的学习,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茶艺在我国同样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相传茶艺是萌芽于唐朝,在宋朝将其发扬,明朝时期对其进行改革,清朝时期达到茶艺的鼎盛时期。我们对于茶艺的理解基本上来说就是“茶”与“艺”的结合,将一杯茶泡出艺术感[2]。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将茶文化进行引入时,主要以茶为主,在教学时不仅要将泡茶的基本技艺进行教学,同时,还要让学生对茶艺中蕴含的茶德、茶礼、茶理进行了解,对茶的不同泡茶方式进行学习,掌握茶艺的基本技法。
另外,学生学习茶艺的基本礼仪也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茶艺的教学之外,提高学生茶艺基本礼仪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学生需要在泡茶时注意自己的站姿、手型等等,通过基本礼仪的掌握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另外,在学习的同时,也要对茶艺解说进行学习,如何通过优美的语言对品茶者进行解说,让其对茶艺有深刻的了解,从而体会茶艺的境界。教师通过对学生茶艺的教学,让学生对茶艺基本礼仪进行了解和学习,可以真正使学生素质水平得到提升,实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
1.3教师通过组织茶文化相关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时,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茶文化的相关教学,还要组织茶文化的相关活动,提高学生对于茶文化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间的茶艺比赛,或者是以“茶”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书法竞赛、舞蹈竞赛等等,设置一定的奖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茶文化学习的兴趣,在茶文化教学中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
另外,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对市面上的茶进行调查。教师通过结合学生专业的不同,让学生根据专业走向进行茶的调查。以经济管理系为例,教师组织相关的市场调查,对于经济管理系的学生来说,可以对茶的品牌、销售方式等等进行调查。学习外语的学生可以对国外的茶文化进行了解,将其了解的情况进行整理,分析我国茶文化对于国外茶文化的影响。
2.1学生通过学习茶文化,有助于提高自身素养
学生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中,不仅在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了解,通过课堂上对茶艺的不断实践,也逐步提高了自身的动手能力[3]。真正进行茶艺的过程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学生在进行学习实践茶艺的过程中要具有一定的茶艺精神,提高自身的素养。通过现阶段教学的信息技术化、以及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提高学生学习茶文化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了解在进行茶艺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和气质。
一般情况下,茶艺者不仅要具备茶艺的基本礼仪,泡茶的基本常识也同样重要。例如泡茶水的选择、茶具的选择等等。学生在学习茶艺的过程中,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将自身的气质进行提升,练就心平气和的心态,将自己性格中的浮躁去除,学生通过对茶艺的学习,形成更加平和的心态。在我国现有的博大精深茶文化的内容中,其自身就蕴含着大量可以用来教育青年为人处世的文化,例如我国少数民族白族中的“三道茶”,其在泡茶的过程中经过“一苦二甜三回味”三道工序将青年为人处世的精神进行分析。学生通过对于茶文化的学习,不仅可以掌握茶艺的技巧,而且可以经过茶文化精神的熏陶,对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内涵进行感悟,这不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同时也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水平方法。
2.2学生通过学习茶文化,有助于提高自身专业知识
教师在素质教育中将茶文化引入,其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解,而是让学生通过对茶的制作、加工、储存方法的学习,对茶自身所具备的养生效用进行了解[4]。因此各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茶文化的同时,可以在茶文化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以经济管理系为例,学生通过了解茶自身的价值,可以对市场中与茶相关的产品进行了解,从而将商品的价值进行研究。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理工科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茶文化的接触不多,通过课程中对于茶文化的学习和了解,不仅丰富了知识层面,在学习的同时也学习到平时专业课中学不到的知识。学生在学习茶文化的同时,在今后对茶饮用的过程也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将我国传统的文化进行发扬。
2.3学生通过学习茶文化,有助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尤其是在文化传承方面。我国存在很多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中国的茶文化在文化的发展中更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5]。现阶段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社会中的重视程度已经出现下滑的趋势,尤其是在年轻人群体当中,由于国外文化的流入,一些学生对于国外文化的了解更胜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在教育中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十分必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入茶文化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宣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茶文化为例,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学生对于茶文化知之甚少,更不要说了解茶文化的起源,更有甚者还认为茶文化是源于日本。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茶文化的教育必然是一件漫长的历程。我国的茶文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与我国代表性的儒家、佛教以及道教等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同时在我国传统的民俗、戏曲以及书法艺术、绘画艺术上也具有一定的关联。教师在教学中对茶文化的引入,让学生对茶文化进行系统的学习,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同时在学习茶文化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于相关学科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水平。
2.4学生通过学习茶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品位
教师在进行茶文化教学的同时,可以发现茶文化自身涵盖了我国大量的传统文化,其中基本的包括我国传统的茶具,还包括我国传统的服饰图案、音乐、以及相关的古诗词等等。学生学习茶文化,不仅是了解我国传统茶文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自身欣赏品味的过程。茶文化自身不仅具有一定的欣赏性,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质,学生要彻底的了解我国的茶文化,必然要将自身的素质修养进行提高。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茶文化的同时,要教导学生学会运用真情实感,尤其是在茶文化实践的过程中,将茶文化真正的文化魅力进行展示,从而实现提高自身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茶文化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将茶文化进行引入,不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有效策略。文章中笔者针对茶文化在教学中,对其引入方法以及意义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从提高自身素养、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品位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从而也进一步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进行了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妍囡.浅谈茶文化教学在中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职业技术,2013,12:110.
[2]朱海燕,萧力争,刘仲华,徐仲溪.高校茶文化教学现状及茶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探研[J].教育教学论坛,2012,23:154-156.
[3]朱海燕,萧力争,刘仲华,曾斌.茶文化教学中素质教育实施的途径探研[J].教育教学论坛,2015,35:20-22.
[4]李翠英,余有本,周天山,王荣花.基于素质教育的茶文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09:173-174.
[5]张学连.浅谈茶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开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5:58+75.
作者简介:苏昭(1984-),男,陕西咸阳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学生管理、教学管理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