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芹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昆明 650033)
从公民素质教育的视角探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
朱玉芹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昆明650033)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每一个成长中的大学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但是如何让核心价值观真正融进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成为大学生成长的精神动力,成为大学生的坚定信念,这应是每一个教育者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从现代公民素质教育的三个主要内容出发,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融入其中,使大学生成为具有科学精神、理性思维与规则意识的合格公民。
关键词:公民素质教育; 大学生; 核心价值观
0引言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有关论述很多,但更多的是从实践的层面来论证。在此,笔者试图从公民素质教育的视角来探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问题。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这些基本素质的核心内容包含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而公民素质教育也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一脉相承。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多种原因,部分大学生公民意识相对脆弱,公民素质并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因此,应重视大学生的公民素质教育,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落到实处。
1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
1)科学精神的内涵和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科学精神是人类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方法原则和行为规范[1]。从价值观念上讲,科学精神的内涵包括创新求异精神、实事求是精神;从方法原则上讲,科学方法的内涵包括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实证原则,以严密的逻辑推理为基础的理性思维;简言之,科学精神的深刻内涵可以概括为求真务实精神、追求真理精神、敬业献身精神、开放合作精神和宽容抗挫精神[2]。因此,科学精神的内涵和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代表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自身发展的完善,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科学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有其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精神气质,科学精神就是科学作为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会发散到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对人们的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产生深刻影响。没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就不可能深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崇尚科学精神,有助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极大发展,有助于提高人的素质。
2)科学精神教育和核心价值观建设最终都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精神无疑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更应该是大学生不可缺少的必备素质。令人遗憾的是,对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育,教育者有所忽视。从学术领域到普通消费领域,从教育者到受教育者,从精英阶层到普通民众,浮躁之风仍然存在,大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难免受其影响,部分大学生变得功利,只关心自己的得失,成为背离科学精神的利己主义者。而科学精神和核心价值观最终都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精神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应该成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首先,大学的教育凸显科学精神的地位,避免单调乏味的灌输,教育者真正投身教育,研究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其次,营造培养科学精神的良好文化环境,文化是科学精神培养的基础,良好的文化应是积极向上、包容自由、开放和谐的文化,避免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2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维
1)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需要理性思维。理性是指人类具有的自觉的、有目的、有意识的主观心理活动,以及人类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一种认知意义上和人性意义上的理性[3]。理性思维就是以理性的方式去观察、思考和行动。人类独有这种理性思维,在理性思维的指导下,人类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就是建立在理性思维基础上的。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离不开理性思维。
我国传统文化向来看重“情”,而对“理”的重视不够,理性思维的欠缺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向更深层次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的公民素质教育里,更需要理性思维,在润物细无声的环境中,融入理性教育,教会学生客观、公正地思考问题。英国哲学家、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过: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并不是那么公正且富有理性的,而是要受到强烈的主观愿望和个人感情的影响。如果教育者具有了理性思维,受教育者也将会继承这样的理性思维。理性思维之真谛就在于人们能以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思考问题。
2)培养大学生理性思维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今天,中国有两个百年目标等待着去实现,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2050年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国家面临着许多艰巨任务,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这些任务的完成与价值观都有密切联系,这些任务的完成更有待于大学生群体。青年大学生是什么样,国家就会是什么样,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会影响到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好的价值观促进社会的发展,坏的价值观阻碍社会的发展,应当将更多眼光集中于理性在今天的价值与意义,以及如何进一步培养理性思维的问题上,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培育与弘扬理性思维的浓厚氛围。这需要培养大学生几点理性思维:①整体性思维,看问题切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从整个系统内部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角度出发看待事物的层次结构和发展规律,倡导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不仅要分析某一特定事物的具体内涵,还要分析研究它对其他事物的影响,这样才能全方位掌握事物的本质。整体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觉悟。②精确思维,即看待问题要从不同角度深入观察并仔细钻研,进而做出精确描述和准确判断。它倡导人们在看待客观事物时,要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下进行周密思考和精确计算,不能盲目地从表面现象做出粗浅判断,对任何的细枝末节都不能放过。③创新思维,大学生更应该具备创新思维,敢于打破陈规,在网络时代,新事物层出不穷,带给人们一个崭新世界,大学生要善于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只有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新环境,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敢于竞争才能使自己在现代社会立于不败之地,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
3树立大学生规则意识
1)规则意识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规则是指约束人们言行、要求人们普遍遵循的各种规范和准则,各种法律、章程、规程、习俗、习惯等都是规则的具体表现。而规则是秩序的前提和保障,“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要建立一种良好的社会秩序,首先要有规则,一个社会的运行、维持与发展依赖于无数的规则,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交往行为都遵循这些规则来协调。这就需要人们树立现代规则意识,人们规则意识的强弱与否,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具备现代性的重要标志。而规则意识应成为大学生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①有规则意识的大学生将来走入社会才能更好地将规则意识传扬出去,良好的规则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②树立规则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条件,文明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没有一定的规则,整个社会的安定就会受到威胁,每个公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就不能正常进行。如果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随心所欲、各行其是,整个社会就会处于无序状态,更谈不上和谐文明。③树立规则意识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人们在解决了温饱后会对生活质量产生更高、更多的需要。所以,树立规则意识是提升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④树立规则意识是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一些规则意识缺失的现象,人们制假、造假等行为属于缺乏规则意识,大学生迟到旷课、上课玩手机、乱扔垃圾也都是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国家,也是一个全民遵守规则的国家。
2)树立大学生规则意识,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树立大学生规则意识,使规则意识深入人心,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必须做到以下几点[4]:①加强规则教育,养成良好习惯。教育的目标不仅要使学生知道规则的内容,还要理解规则的深刻内涵,在理解的基础上内化吸收,并进一步付诸实践。②营造遵守规则的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氛围。规则意识的树立仅仅依靠家庭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一个人人遵守规则的良好环境下,
社会才会文明进步,人才能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因此,不仅要在思想观念领域加强法治、规则教育之外,还要加强推进社会的法制建设,加大对社会中“守法”行为的褒奖、“违法”行为的惩处的力度,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崇尚法治、尊重规则的社会氛围。同时,在大学校园里还要注重培育大学生的规则意识,自觉遵纪守法,服从学校管理。③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规则意识。规则意识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每个人都应当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大学生在校可以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过程中体会到什么是符合规则的言行,什么是不符合的,从而提高自身素养,带动他人,影响社会。做一个合格公民,就必须遵守社会规则,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唯有如此,整个社会文明水平的提高才有了坚实基础。
4结束语
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主力军,是引领社会思潮的知识分子,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群体。大学应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风向标,大学要培养出既是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是能适应现代化和全球化发展需要的优秀公民。大学教育者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现代公民素质教育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每个大学生的精神动力和坚定信念。
参考文献:
[1]金俊岐, 宋岐东. 三十年来我国科学精神研究的社会维度概论[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9(5): 51.
[2]陆平. 理性思维: 文化自觉的一个基本特征[J]. 长白学刊, 2006(5): 104-106.
[3]王宏德, 马洁琼. 我国现代公民素质培育——兼论德法公民教育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5(2): 124-128.
[4]袁贵仁. 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131.
Discussion on Construction of Core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tizen Quality Education
ZHU Yuqin
(Kunming Metallurgy College, Kunming 650033, China)
Abstract:Socialist core values have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for each growing college student. But how to make the core values into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and everyday life, and become their spiritual force and firm belief, should be an important subject for each educator. This paper discusses three main elements of modern civic quality education, hoping that students could become qualified citizens who are with science spirit, rational thought and awareness of rules.Key words:citizen quality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core values
中图分类号:G 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434(2016)02-0082-03
作者简介:朱玉芹(1978-),女,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
收稿日期:2016-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