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生产企业的纳税筹划案例解析

2016-03-29 20:09石勤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545006
福建茶叶 2016年4期
关键词:生产企业纳税筹划案例分析

石勤(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545006)



茶叶生产企业的纳税筹划案例解析

石勤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545006)

摘要:我国农业税经过改革之后,目前茶叶生产企业只需要和其他企业一样按照规定缴纳增值税和所得税。不过,茶叶生产企业的纳税问题要根据企业的类型来决定。我国茶叶生产企业的类型很多,所以在进行纳税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本文就不同类型的茶叶生产企业的纳税筹划问题进行分析,并举出案例对该问题进行解析。

关键词:茶叶;生产企业;纳税筹划;案例分析

目前我国的茶叶生产企业类型很多,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基地型的茶园,第二种是初制加工工厂的类型,第三种是精制加工工厂的类型,这三种类型各自有不同的纳税方式。在这三种大类型中,又可细分为很多小的类型,例如茶叶初制加工工厂又可以分为单纯的初制加工厂,茶叶基地加初制加工厂,以及基地和农户种植为一体的初制加工厂等。本文将结合实际的案例对三种茶叶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分析。

1 基地型茶叶生产企业适用税收政策

基地型茶园属于较为单纯的类型,可以归为单纯的种植业,其税收政策也比较单纯。根据我国税法规定:种植企业是不需要缴纳增值税的,并且企业所得税也会减半征收。同理,基地型的茶叶生产企业税收政策也依照上述规定执行。显然,根据条例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对这种类型的茶叶生产企业是持帮扶政策,税收上的优惠能帮助这种类型企业更好的发展,赢得更多的利益。

2 初制加工厂适用税收政策

初制加工厂类型的生产企业与基地型企业相比,其税收政策要相对复杂一些。因为,茶叶初制加工厂按照类型必须划分为农业初加工企业。根据企业所得税的相关规定,这类型的企业将免除企业所得税的征收。但是茶叶初制加工厂又分为很多类型,包括:单纯的初制加工厂、基地及初制加工厂形式、基地农户以及初制加工工厂、基地社员以及初制加工工厂等四个类型,针对每种不同的类型,所征收的增值税也有所不同。

2.1单纯的初制加工厂

单纯的茶叶初制加工厂企业是只进行茶叶加工的企业,没有自己的茶园,原材料鲜茶叶的来源主要是采用收购的形式,获取茶叶进行初制加工。单纯的初制加工厂主要生产各类毛茶,最终销售的茶叶是通过收购其他茶园的鲜茶叶加工后再进行销售,应该缴纳增值税。值得说明的是,这类茶叶初制加工厂,在收购茶叶时应当对茶叶进行筛选,若其收购的并不是茶青而是毛茶,在进行加工和包装之后再销售的这种情况,是不予享受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的。

2.2基地及初制加工厂形式

第二类为基地与初制加工厂的共同体形式。这种形式的茶叶生产厂家不仅拥有自己的茶园,能够自己种植茶叶,还能够对自己产出的茶叶进行初加工,从而销售出毛茶。这种情况的茶叶生产厂家,根据增值税的规定,企业加工生产的产品如果是来源于自己的,就不需要缴纳增值税。这就是说,自己有茶园的初制加工厂,其生产原料来源于自己茶园的就不用缴纳增值税。不过,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公告,对于两种不同的所得要分开进行核算,其中一种优惠是对茶叶生产企业的所得税进行减半,另一种则对于茶叶生产企业免征所得税。在核算的过程中要分清楚,严格按照政策来享受应有的优惠。

2.3基地、农户与初制加工工厂

这类企业虽然自身拥有茶园,可以自己种植,但是自己茶园产出的茶叶不能满足加工的需求,还需另外收购茶青来加工。这类情况较为复杂,同时含有免征增值税和应征收增值税两种形式。所以这类情况必须由企业对自身的两种毛茶销售情况进行核算,才能够正确的缴纳增值税。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情况也会出现上述所说的优惠问题,需要企业根据自身所占的部分进行核算。

2.4基地、社员与初制加工工厂

这种类型的企业属于合作社的形式。根据规定,对于合作社成员生产的农产品将和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一样,免收增值税。基于这种形式的政策,可以看出政府对于农村合作社的形式是给予鼓励和扶持的,当自产的茶叶不能满足销售需求时,成立合作社是非常可行的方案,可以得到税收政策的优惠。这些政策也能够积聚种植茶叶的小农户,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由小型企业带动周围农户共同致富。需要说明的是,免征增值税的范围仅限于销售合作社成员生产加工的农产品,对于收购社员的农产品部分还有待进一步的明确。

3 精制茶叶生产企业加工厂适用税收政策

精制茶叶生产企业不属于初制茶叶生产企业,并且存在很多混合模式,所以在税收政策上存在很大差异。

3.1对销售额的减税免税项目进行核算

按照增值税的规定,纳税人兼营业的免税以及税务优惠的情况应该分别进行核算。若未对这些项目核算清楚,将不予优惠和减免,所以茶叶精制加工企业一定要将企业的项目核算清楚,以便能够享受到应有的优惠政策。很多精制加工企业混合了茶园、农户、初制、精制等多种形式,在税收方面也会更加复杂,核算起来较为麻烦,所以这种类型的茶叶生产企业必须清楚的认识自身的税收形式,避免税务征收发生错误。

3.2对茶叶生产企业不同税率货物进行核算

按照增值税的相关规定,纳税人如果生产有不同税率的货物,应当对不同税务的货物进行分别核算,如果未经过核算,在税收时将会按照最高税率货物的标准进行征收。精制茶叶生产企业由于自身的产品比较复杂,在核算货物的税率时一定要细致,避免核算不当造成税务不清的情况,按规章制度缴纳税款,并使得不同的货物征收相应的税务,为企业节省经济支出。

3.3分别核算优惠项目的所得

根据所得税的相关规定,企业享受不同项目的税收优惠时,应当分开进行核算,并且对企业的期间费用进行合理的分摊,对于没有分开核算的企业,将不能享受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企业在核算优惠项目时,一定要分开进行核算,才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

4 纳税筹划案例分析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选取了某茶叶生产企业进行分析。该企业在2013年8月份的销售总收入为200万元,不过其销售的茶叶产品并不单一,而是有很多类型,其中自产自制的毛茶的销售收入为80万元,用自己生产的毛茶精制加工出的精制茶的销售收入为60万元。在成本的核算中,当月的总成本含税为136万元,其中自生产毛茶所用的成本含税为40万元,用自生产的毛茶精制加工部分的销售成本含税为50万元,这50万元中包含初制38万元,精制12万元,精制成本含税为1.2万元,除此之外在外部购买的毛茶为46万元。

4.1筹划前的税收

筹划前,在对该企业进行税收核算中,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8.53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7.18万元,增值税应纳税额为11.35万元。在不考虑其他情况下,该企业的总收入为181.47万元,销售成本为128.82万元,利润总额为52.65万元。其中,自产的毛茶部分所得为20万元,精制茶以及外购的茶所得为32.65万元,根据相关税收法律的规定,该企业种植以及初步加工所得分别占60%和40%,应缴纳的所得税为38.65万元,应纳所得税额为9.66万元。本月所需缴纳的税务合计为21.01万元。

4.2筹划后的税收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有很多税收优惠政策不能享用,缴纳的税款比较高,如果该企业成立茶叶精制厂,有独立的法人,那么就可以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上述案例进行筹划之后,该茶厂当月应纳增值税为0.92万元,收入总额为178.1万元,销售成本为118.02万元,利润的总额为60.08万元,精制茶厂应纳增值税为1.97万元,应纳税所得额为1.03万元,应纳所得税额为0.21万元,合计为9.9万元,与筹划前相比税款降低了很多,从而说明了税收筹划的重要性。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茶叶生产企业必须对自身的类型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在对税收的计算过程中要分类进行核算,保障自身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在本文案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将对该茶叶生产企业的税收进行筹划之后,为茶叶生产企业节约了大量的税款,筹划前后税款的节税率高达52%,所以各种类型的茶叶生产企业对自身的税收进行筹划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并且在筹划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成本以及费用问题,并且要提前进行规划和计算,力求达到节税的目的。合理的对筹划方案进行取舍,根据相应的税收法规,指定出符合自身企业实际情况的筹划方案,依据法律对自身企业的形式进行调整,为自身企业谋求适合发展的企业形式与道路,对于自身企业的项目要核查清楚,各项税收及优惠政策要明确,从而达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晖洪.茶叶生产企业的纳税筹划案例分析[J].税收征纳,2012,03: 33-34.

[2]邹灵涵.促销活动中的纳税筹划与涉税风险管理[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88-90+119.

[3]王晓丽.我国企业增值税的纳税筹划[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23:138+167.

[4]王丽花.纳税筹划失败案例所带来的思考[J].经济师,2011,03: 198+200.

[5]艾连珍.浅谈煤炭生产企业的纳税筹划[J].当代经济,2012,23:28-29.

[6]姜欣.集团公司税务筹划探析——以某国有企业集团为例[J].经济管理,2007,23:71-76.

[7]肖瓛瓛.浅议纳税筹划在企业中的作用[J].经济研究导刊, 2012,07:26-27.

作者简介:石勤(1978-),女,河南南阳人,硕士,讲师、财税经济师,研究方向为税收实务、财务会计。

猜你喜欢
生产企业纳税筹划案例分析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及税收筹划
浅议精细化工生产企业成本控制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中小企业纳税筹划探析
税务会计师在中小企业的作用及认识探究
纳税筹划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