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茶与中国传统文化

2016-03-29 20:09刘晓静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066100
福建茶叶 2016年4期
关键词:茶事礼义儒家思想

刘晓静(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066100)



漫谈茶与中国传统文化

刘晓静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066100)

摘要: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陆羽所著《茶经》是世界上最早的茶著作。儒、道、佛三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三家的哲学理念与茶文化不断交集、融合,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茶文化特色。

关键词:茶;文化;传统文化

我国是茶的发源地,也是最早种植茶的国家,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茶文化展现出丰富多样的内容形态。儒、道、佛三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与茶文化不断融合,三家既分别作用于茶文化,又共同交集。可以说,中国茶文化与儒、道、佛三家的哲学理念不可分割。《茶经》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茶的著作,著作中对茶事内容及茶文化有着详细的介绍,从种茶、采茶、烹茶、品茶等,每一项茶事活动都有着丰富的技艺和规范。在茶文化盛行的唐宋时期,茶事活动也十分活跃,无论是王室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十分热衷于茶事活动,这一时期也正是儒、道、佛三家理念相融合的代表时期。儒家重在中和,道家讲求平静、自然,佛家以空为精神内涵。从三家的哲学理念可以看出,茶文化所展现出的百态凝聚了三家的哲学理念,形成了综合的文化形态。

1 茶文化与儒家思想

茶文化与儒家思想的融合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古代,茶的用处较为广泛,既可作为祭祀用品,也可以作为婚礼聘礼,由茶的内在含义进而联想到更多礼义,因此,在婚嫁中多用茶作为礼义之物,取茶坚定不移之义。在儒家思想中,礼所包含的内容也十分广泛,其中既包括伦理,也有政治,民俗等。在《礼记·典礼》中写道:“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由此可见,在古代社会生活中,十分重视礼义观念,对礼义道德有着严格的规范。在茶文化中,礼义理念也有所融合和体现,例如《茶德》中提到了“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其中也提到了茶是待客之礼,以此表达敬意,规范礼义,这种礼义也逐渐成为民间最为普遍的风俗。除此之外,在古代官场上,茶礼也成为一种等级式的礼义,虽然古代官员对茶并没有达到特别的衷爱,但是茶作为一种礼义代表,进茶、进汤等饮茶待遇代表着不同的官员级别。随着茶礼的不断变化,茶礼的形式也逐渐虚化。

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中和,即强调事物的适度与恰当的中庸之道。这一思想也在茶文化中得到展现。例如《茶经》中提到泡茶要选涓涓活水,而非急流之水和死水。这种不急不慢的流水状态,正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中和适度,也是儒家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现。在茶事活动中,煎茶是最初的一道工序,需要用火,此时之水需要文火,即不旺不息的状态,候汤时的最佳状态是开水烧至四周环沸,饮茶时的第一次泡茶之水用来暖盏而不饮用,第二次的水才是最佳饮品。饮茶的量也要适度。凡此种种,都充分体现了中和之意。此外,茶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也讲求以和为佳,从茶中体会其性情,使人清新恬适,十分符合中庸之道,茶道中提倡社会与人的和谐相处也是儒家思想倡导的理念。这里的饮茶之道不仅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同时也与儒家思想中的中和理念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特色。

除了儒家的中和思想,茶文化中也体现出了另一种雅士之美。在唐代饮茶盛行时期,饮茶被文人雅士所追捧,他们寄情于茶,将茶作为抒情达意的载体,以饮茶展现风度之美。文人雅士以饮茶修身养性,通过茶道来展现人的风度与修养,更将此上升为一种高洁素雅的思想品质。在许多茶著作中,都对这一思想进行了介绍,充分展现了茶文化的精神内涵,茶被寄予了深刻的儒家思想理念,即修身养性、自尊自省、敬业高尚等。

2 茶文化与道家思想

在茶文化中,道家思想的体现是十分明显的。可以说,道家思想与茶文化的融合是最早的,也是最密切的。道家的核心思想是安静、养生,讲求天人合一的自然之感。在古代,茶最早是作为药物出现的,史料记载有神农尝百草的典故,在《说文解字》中也有茶与药草的关系介绍。因此,茶与道家思想的融合形成了最早期的茶文化。在唐代《食疗本草》中提到,茶有祛热解痰,除好睡,消宿食等功效。茶与道教之间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茶事与道教的养生之道十分匹配。人们能够从饮茶中解除疲劳、排除杂念,以获得更为放松的心情。

茶与古代士子的思想也有着紧密关系。在古代,一些有知识的士子心怀抱负却不得志,因此以归隐山林来逃避现实的黑暗,隐逸于山水之间,虽然生活清苦,却以此来换取心灵的安逸与超脱。他们整日与山水诗画相伴,与好友相邀品茶,享受清风幽雅,茶成为隐逸者最钟爱的饮品。茶性微寒、味甘苦,这些都与隐逸者的心态十分相近。饮茶给了他们无穷的启示,使他们对美好生活和理想有了更多的追求和向往。在罗禀的《茶解》中写道“山堂夜坐,汲泉煮茗,至水火相战如听松涛,清风满怀,云光艳敛,此时幽趣,故难与俗人言也。”文中描述了一幅生动的茶事图景,既有山水景色,也有煮茶品茶场景,仿佛是人间仙境,诗人讲求与投缘之人品茶共赏,只有真正爱茶之人才有此体验。其中既展现了自然之风趣,也写出了作者的心灵之感与清雅之美。除了归逸士子,官场人士也饮茶,但由于处于名利场内,饮茶仅仅作为一种交际手段,他们无法全身心投入到饮茶和品茶中,难以从中感悟茶的深厚思想内涵。

道家思想讲求天人合一的自然之趣,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中的自然是指顺其自然,而非故意为之。这种自然观念也充分融入到茶文化中。茶是自然之物,生长于川谷之间,集天地之灵气,与茶相匹配的是山中之泉,即自然之水。所以,茶的品质以及茶性都与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不同地域的茶体现出不同的茶性特点,在寒冷的山谷所产之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而江南之地气候温湿,茶叶与泉水相匹配。因此,茶的生长环境只有与自然相符,展现其原始风貌,才称其为好茶。在采茶和制茶过程中,也强调天和自然,追求自然的情趣。例如在灵一的《青山潭饮茶》中写道:“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诗中描绘了一幅自然山水图,诗人与自然相融,品茗赏景,展现出天人和一的自然风貌,令人流连往返。从诗句中,可以感受到饮茶之人希望可以充分享受自然之趣,无论现实境遇如何,都可以不受世俗拖累,而一心回归自然,努力去追求理想的美好。这也是古人对茶的诠释与推崇,以茶之本真反映自然,追求纯粹的观念。

由此可见,茶文化与道家思想结合十分紧密,茶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道家思想的推动下,茶文化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发展。

3 茶文化与佛教思想

茶文化与佛教思想渊源颇深,古代就有“茶禅一味”的说法。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佛教有着特别的修行活动,例如不饮酒、吃素、吃午不食等等,这些清规与茶文化有了更多的交集,很快融合在一起。佛教规矩中有僧人坐禅修行的活动,僧人在活动之后往往疲惫和饥饿,这就使茶发挥了它的效用,茶中既有丰富的营养,又能提神醒脑、修身养性,因此,也成为了佛教僧人最佳的饮品。在古代典籍记载中,茶能够清心明目,陶冶情操,同时还可以助消化、抑性欲,因此,茶十分符合佛教的道德观念,被佛教奉为上品。

在东晋时期,佛教饮茶就有记载。《晋书·艺术传》中提到,东晋敦煌人单开道在昭德寺修行坐禅诵经时经常以饮茶方式来提神醒脑。可见,佛教的坐禅修行与饮茶有着密切关系。在唐宋时期,饮茶之风盛行,寺院也不例外,有的僧人对饮茶达到了痴迷的地步,有的甚至只将茶作为唯一饮品,可见其对茶之钟爱。这一时期人们到处煮茶品茶,形成了饮茶风俗。宋代僧人饮茶已经非常普遍,饮茶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茶经》的作者陆羽出身于寺院,对茶也达到了痴迷的地步,他对茶文化的贡献是巨大的,为后人研究茶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佛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空”,从哲学角度来看,是无味即有味的思想。在《北堂书钞》中提到无味如茶,可见,佛家思想中所提到的无味是有味的极致,只有对佛家思想有所体悟,才能真正感受其“空”的思想内涵。

古代“茶禅一味”的说法与佛教境界相通,其核心在于以一种从容的心态来应对世界万事万物,自由自在,心无旁骛地应对各种变化,这也是佛教思想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此外,“悟”也是茶与佛教融合的体现。在茶事活动中,无论是煮茶、饮茶,还是品茶,虽是普通活动,但是正是这种平常之事,能够给人以不同的精神体验,不同的人在饮茶活动中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悟,懂茶之人能够悟出茶文化之境界,不懂之人则难以进入茶之境界,感受其高雅。可见,凡此种种体验正是“悟”之体现。因此,对于饮茶之人,只有不断地修炼自我,提升个人的品性,领悟佛教思想中的“空”的精髓,才能升华精神,这也是茶文化的精神特点所在。例如佛教《坛经》中提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悬,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其中所强调的是自身的修行,只有真正领悟到佛教的核心思想,才能有所感悟。

佛教作为外来文化,有其自身的思想内涵和文化特点。在佛教进入我国后,通过与道家、儒家思想的不断融合,共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例如在《考槃馀事》中描述了“坐香习禅”与“饮茶益思”,其中对饮茶的领悟,对焚香的感受是完全相通的,二者之间所传达出的文化思想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意境与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孙立群.中国古代的士人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廖宝秀.也可以清心——茶器·茶事·茶画[M].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2012.

[3]张明学.道教与明清文人画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8.

[4]杜觉民.隐逸与超越:论逸品意识与庄子美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5]张美娣,阮浩耕,关剑平,等.茶道茗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75.

[6]杨昆宁.中国茶文化艺术论[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6: 60.

[7]朱自振,沈冬梅,增勤.中国古代茶书集成[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刘晓静,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猜你喜欢
茶事礼义儒家思想
《荀子》文化演化思想发微——兼论礼义起源问题
茶事春秋
记丁俊之教授的茶事人生
《国语·周语》“奉礼义成”辨析
麟溪水长流
崂山茶事
英语语言中的茶事活动研究
儒家思想与书法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悫:在礼义中涵养性情的君子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