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洧(湖北美术学院基础部,湖北武汉430050)
透过宋朝茶事绘画分析其文化意蕴
邓洧
(湖北美术学院基础部,湖北武汉430050)
摘要:茶文化的发展,茶画和茶书成为文人墨客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宋朝四大书法家都写过茶书,其中苏子的《啜茶帖》和米芾的《道林帖》经常为茶人谈及。本文首先阐述了宋朝茶事绘画兴起的原因,并介绍了宋朝茶事绘画的题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宋朝茶事绘画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宋朝;茶事绘画;文化意蕴
宋朝是我国茶文化的巅峰时期,文人雅士对茶颇为推崇,饮茶成为高雅的标志。宋朝盛行饮茶之风,茶画茶诗这类艺术作品更是不胜枚举。透过宋朝茶事绘画,观者可以在其中领略文人墨客相约饮茶的乐趣,品味历史长河中的一泓清泉。宋朝的茶室绘画种类很多,涉及范围较广。茶画不仅属于绘画体裁,同时也是茶文化发展的产物。我们通过研究宋朝茶画艺术作品,可以更好地发扬和传承茶文化。茶事绘画是描绘茶事活动的茶画。就绘画题材加以区分,茶事绘画属于人物画。宋朝茶事绘画中描绘了不同阶级不同地区人们的饮茶习惯,这对于茶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1.1宋朝茶艺的影响
茶艺是汉族茶文化的体现,发源于唐代,并在宋朝得到较大的发展。茶艺在饮茶活动中形成,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茶艺涉及的方面较多,主要包括择水、选茗、茶具选择以及烹茶等。虽然说起来较为简单,但事实上茶艺十分考究,是一门大学问。由于茶艺背景会影响到茶客的饮茶活动,所以茶艺背景需要根据茶艺的种类进行区分。茶艺汇聚了冲茶、泡茶和饮茶等多种技巧,是饮茶风俗习惯的体现。茶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仅是生活艺术也是舞台艺术,同时更是一种人生艺术。宋朝茶文化较为成熟,从日常层面和文化层面推动了茶艺的发展。据历史记载,宋朝茶饮技艺的种类极为丰富,比如冲茶、点茶、分茶和斗茶等。当然,这些饮茶方式在插画中也有所反映。不同于唐代的煮茶方式,冲泡方式在宋朝更为常见。所以,这种饮茶方式对茶具的外形和功能等都有着一系列的影响。宋朝茶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茶事绘画的发展。
1.2书画名人的推动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宋朝有着明显的“重文轻武”趋势。事实上,这也正是宋朝的国策之一。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儒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给士人阶层的审美情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饮茶在宋朝是一种高雅之举,满足士人阶层的审美情趣。由于茶文化的发展,茶画和茶书成为文人墨客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宋朝四大书法家都写过茶书,其中苏子的《啜茶帖》和米芾的《道林帖》经常为茶人谈及。宋朝上层社会也对茶事活动较为看重,这一点从宋徽宗赵佶编著《大观茶论》的史实中可以看出。《大观茶论》举世闻名,其对于茶文化的发展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由于上层社会的重视,贡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除此之外,苏东坡写过很多与茶相关的诗词,并被传诵至今。宋朝文人蔡襄所著茶书是四大家中最多的,因此也被当时的茶人称作“茶博士”。蔡襄的著作《茶录》在茶学界的影响力仅次于茶圣陆羽的著作《茶经》,其历史地位可见一斑。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斗茶歌》描述了斗茶活动的细节,比如茶具的选择和茶水的挑选等。《斗茶歌》同样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正是因为这些书画名人对茶的热爱之情,他们才写出脍炙人口的著作。总体来说,书画名人主要推动了茶事绘画的发展。
1.3市民阶级的兴趣
茶肆在宋朝较为常见。茶肆俗称茶馆,是宋人的品茗之所。茶肆正是茶文化发展的结果。随着茶馆的发展,其功能不断完善。宋朝茶馆从最开始的饮茶之所到后来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交流的地方。茶馆主要是店家独立经营的,茶馆接纳任何阶层的茶客。在《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任何人都可以进出茶馆。在诸如杭州的大都会,还有专门的茶司。茶司背着装满茶水的茶担,在街市上向过往行人兜售茶水。茶司满足了寻常百姓解渴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茶肆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宋朝茶肆是我国现代茶馆的雏形,对于茶馆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较大的影响。宋朝的茶俗包括“以茶待客”,这也为当时的市民阶级所接受。宋朝饮茶之风盛行,茶不仅成为睦邻友好的表现,同时也融入当时的婚姻习俗之中。茶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1皇室场景
宋朝茶事绘画有着多种题材,其中有专门描绘皇室场景的茶画。宋徽宗创作的茶画就属于这类风格。宋徽宗编著过《大观茶论》,足见其对茶的热爱。宋徽宗在位期间,经常在皇室内举办茶宴。他在《文会图》中就向人们呈现了一副宫廷茶宴图。从文人雅士的神态、场景的布置以及细节的把控上来说,《文会图》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也因此得到了较高的评价。饮茶意境和高雅氛围都在该画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后人能够从中感受到宋朝茶文化那种别样的精致和儒雅。
2.2茶文化名人
茶在宋朝是高雅的象征,因此也受到了文人雅士的亲睐。宋朝著名画家刘松年创作了很多此类题材的茶画,比如备受推崇的《撵茶图》和《卢仝煮茶图》等。在他的笔下,既有贤人雅士,也有寻常百姓。每一幅画都栩栩如生。值得指出的是,刘松年等画家还画过以茶文化名人为题材的茶画。这些茶文化名人包括“茶圣”陆羽和“茶仙”卢仝在内。茶文化名人对于茶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他们的饮茶趣事也经常被作为茶事绘画的内容。除此之外,宋朝画家钱选也创作过此类茶画,比如《卢仝烹茶图》等。在《卢仝烹茶图》中,卢仝席地而坐,神情悠哉地传授着烹茶技巧。
2.3民间百态
茶事绘画中也有描写民间百态的作品。宋朝时期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内兴起,民间茶文化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刘松年创作的《茗园赌市图》就属于这类茶画。宋人讲究斗茶,这幅茶画很好地反映了民间的斗茶活动。和以往的茶画相比,《茗园赌市图》选取民间百态作为题材,打破了茶画题材的限制。除此之外,刘松年和赵孟頫分别创作过《斗茶图》,他们让民间的斗茶风俗跃然纸上,给人带来了美的享受。总的说来,民间社会的饮茶风俗被作为茶画习俗,这是难能可贵的。
2.4其他题材
除了上述三种常见的题材之外,宋朝茶事绘画还涉及其他题材。茶画在当时还被作为墓室壁画使用,这一点从考古学家发掘的《宋人宴乐图》中能够得以体现。壁画以墓主生前的生活为主要内容,当然其中也包括对茶具和饮茶习俗的刻画。通过观察壁画,我们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宋朝社会饮茶风俗。另一幅作为墓室壁画的作品《进茶图》也很好地反映了这一点。和纸上绘画有所不同的是,壁画的侧重点会随着时间和地域发生改变。壁画的面积较大,所表现的内容更为广泛,有利于宋朝历史研究工作的推展。还有的茶画被工艺师刻在石砖上,比如《洛宁乐重进画像石棺进茶图》和《妇女烹茶》等。从这些独特的插画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宋朝茶文化的发展情况。
3.1体现了茶道思想
茶画还原了那个年代特有的饮茶之风,向人们展示着人与茶之间的交流。茶道被茶人称作品茶活动的美感之道。茶画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古韵古风的饮茶礼仪,同时还能够从中体悟到茶道的精神。茶画体现了“和、静、怡、礼”的茶道思想。“和”主要指的是饮茶时的中庸之美与谦和之仪;“静”指的是茶人的心静如水和物我两忘的态度;“怡”指的是怡然自得和雅俗共赏的身心感受;“礼”指的是个人茶德与民族精神的体现。比如,宋徽宗赵佶的《文会图》描绘了文人雅士相约饮茶的情况,人与自然在画中达到高度统一,体现出茶道“和”的思想。钱选创作的《卢仝烹茶图》将茶仙卢仝的悠然自得描绘在画纸上,毫无疑问这幅画体现了茶道的“和”与“怡”的情操。在刘松年的《茗园赌市图》中,民间斗茶活动的细节跃然纸上,这反映出寻常百姓积极快乐的心态。人们在饮茶中表露出和乐奋进的情感,这正是茶道中的“怡”的思想的体现。当然,在其他茶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以茶待客”之道,这正是“礼”的思想所在。茶礼仪被记载在茶画中,更加体现出茶道的思想。茶画中对茶具、茶器和烹茶顺序等都进行了刻画,而这正是茶礼仪的表现。除此之外,画家从容冷静的人生态度也在一笔一划中得以展现,而这恰如其分地透露出茶道中“静”的内涵。
3.2体现了宋人的审美心态
宋朝茶画不仅体现了茶道思想,同时还展现了宋人的审美心态。茶画的发展与变化会受到审美理念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诸如《茗园赌市图》在内的茶画中,民间饮茶习俗在画纸上被刻画得栩栩如生。茶馆内“斗茶”的情景是该幅作品的主题。寻常百姓的衣着和举止、茶馆内的陈设以及人们的生活神态等都可以体现出当时人们的审美心态。描述文人墨客的茶画则将当时文人的状态、茶具的考究以及宋代独特的艺术氛围表现在我们面前。“茶”不再仅仅是人们解渴的饮料,而成为一种文化象征。文人墨客将其作为刚正廉洁的象征,更是说明了这一点。当时的士人们追求一种隐逸的心灵境界,很多茶画的作者正是这些文人雅士,他们借助茶画表达自己的情怀,展露自己的人生观。正是这种对茶的热爱,他们才能够画出如此生动且富有文化价值的茶画作品。
综上所述,宋朝茶事绘画的题材内容较为丰富,主要体现了茶道思想和宋人的审美心态。宋朝茶事绘画中描绘了不同阶级不同地区人们的饮茶习惯,这对于茶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书城.宋代绘画史[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2]陈洙龙.山水画技法与要点答问[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3]刘墨.中国画论与中国美学[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4]潘天寿.中国绘画史[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11.
[5]沈冬梅.茶与宋代社会生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邓洧(1978-),男,湖南石门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