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岩,杨砚舒
(吉林建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130021)
家庭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预防
胡晓岩,杨砚舒
(吉林建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130021)
[摘要]青少年犯罪问题的预防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产生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其中家庭环境因素最为明显。家庭是一个人生活和成长的首要场所,直接决定和影响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这就要求在实际预防工作中,逐步消除家庭诱因。
[关键词]家庭因素;青少年犯罪;影响;预防
青少年犯罪是世界各国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是各国政府与警方关注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热点问题。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若家庭环境中涵盖较多不良因素,很容易使青少年思想产生腐蚀,进而引发青少年犯罪。
一、家庭环境的相关概述
青少年犯罪除体现在未成年人犯罪方面,也包括成年人中的青年犯罪。致使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可细化为不同的概念,具体包括家庭环境、家庭结构、家庭功能等。若从地理意义角度出发,家庭环境包括硬环境、软环境两方面。硬环境多体现在父母经济状况、文化程度、是否为单亲家庭等方面,而软环境表现为家庭成员的宗教信仰、亲密程度等方面。从内容角度划分,家庭环境表现为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从内部环境看,家庭中的基础设施、父母生活与工作规律等对青少年的影响较为明显。外部环境指青少年家庭所处的地理位置,如周边的环境是否有益于青少年成长等。
除家庭环境外,家庭因素还包括家庭结构与家庭功能。家庭结构主要指家庭成员构成情况,可分为常态、非常态两种类型家庭。常态家庭多指家庭成员较为齐全的家庭,子女能够得到父母给予的正常教育与呵护。非常态家庭包括典型的单亲家庭、再婚家庭或父母双亡家庭,这些都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社会发展中,逐渐衍生出另外一种类型的家庭结构,即病态家庭,主要指子女接受的家庭教育多为负面内容,家长会将自身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灌输到子女头脑中,使子女的成长受到影响。家庭功能主要指个人生存发展中家庭带来的作用,主要包括经济功能、精神功能以及教育功能等,不同功能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不同[1]。
二、青少年犯罪受家庭因素影响分析
(一)青少年犯罪受家庭环境的影响
关于青少年犯罪受不良家庭的影响,主要可从家庭关系、家长品行两方面进行研究。家庭关系方面存在的矛盾问题多表现在父母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以暴力家庭为例,父母关系往往以厮打、吵骂以及指责等为主,在这种环境下子女很少能得到父母的关爱,充斥心理的主要以失望、忧虑与恐惧等情绪为主,长此以往会出现性格孤僻、自卑感较强以及逃避心理等。部分青少年的日记会出现“父母经常吵架”“闹离婚”等字样,他们心理受到的创伤极多。从父母与子女关系角度看,由于父母与子女两代人在心理特征、性格、兴趣等方面有较多差异,若在沟通中无法做到相互包容与理解,便会出现不协调现状。许多青少年倾向于表面听从父母教育,将怨恨与心事埋于心中,通过其他方式如寻朋觅友等使心理获得平衡。在家长品行方面,不良品行多表现为行为不检点、“一切向钱看”、赌博、欺诈甚至吸毒等,青少年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其人生观与价值观会趋于不健康,年龄较小的儿童受父母品行的影响更为明显[2]。
(二)青少年犯罪受家庭功能的影响
家庭功能主要包括经济功能、精神功能以及教育功能等。
首先,关于经济功能。主要体现为生产功能与家庭消费功能两方面。以生产功能为例,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较多的农村家长倾向于进城务工,子女因留守家庭而处于无人管教的状态,或与父母一同经商,原本应接受到的教育被过早步入社会所取代。国内外大部分抢劫案件、群殴流血事件多以学生群体为主,为社会带来的危害极大。这些学生多因缺少父母的爱护与教育而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再如消费功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部分家长为使其虚荣心得到满足,不适当地满足子女的物质要求,造就出一批贪图享受、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的青少年群体。一旦青少年消费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便会出现经济犯罪活动。
其次,关于精神功能。部分家长忽视子女教育而外出娱乐,甚至将亲朋好友请到家中开展娱乐活动等,使子女在该环境下形成较多不良习惯。家庭成员所营造的情感氛围过于淡化,使青少年难与父母进行适时沟通。青少年不具备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便会在内心出现狂暴情绪、悲观心理以及孤僻逃避心理等,进而衍生为犯罪行为。
最后,关于教育功能。家庭教育环境主要分为自由放任、粗暴生硬以及娇纵溺爱三种类型。其中,自由放任多表现为因父母外出务工、父母文化程度较低或父母忽视子女成长等而造成的教育缺失问题,子女在成长中形成的不良品质将很难被改变。粗暴生硬主要表现为父母对子女采用打骂、体罚或训斥等手段,使子女的抵触心理、恐惧心理等逐渐增强,长此以往形成粗暴、冷漠的性格。娇纵溺爱教育环境又被称之为“亲情过剩”,主要指父母一味满足子女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需求,对子女的缺点往往进行袒护,由此造成青少年形成意志消沉、好吃懒做等恶习,一旦自身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便会走上犯罪之路。
(三)青少年犯罪受家庭结构的影响
家庭结构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多体现在家庭结构变化、不良家庭结构等方面。以家庭结构变化为例,若青少年成长中发生家庭变故,出现分居、单亲、再婚等状况,青少年成长便会受到影响,因家庭教育的缺失而走入犯罪之路。在不良家庭结构方面,以单亲家庭为例,青少年很难享受到父母双方的关爱,由于所处环境缺少温暖或过于麻木,便会产生心理失衡问题。在再婚家庭,部分子女与继父或继母多保持“礼貌”关系,不利于青少年成长[3]。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具体路径
(一)加强对青少年犯罪预防的重视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父母面临的经济压力逐渐提高。城市中的双职工家庭、农村父母进城务工等,使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部分家长对子女教育的认识不足,将教育推给学校,导致家庭教育缺失。为预防青少年犯罪,家长要对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给予足够的重视,提高对家庭预防重要性的认识,确保青少年在接受学校与社会教育的同时,能够受到相应的家庭教育,以此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优化家庭环境、功能与结构
首先,对青少年家庭环境进行优化。家长需不断增强法律观念与法律素质,通过对相关法律的学习,强化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真正履行家庭预防的职责。家长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与教育素质,改善教育方式,切实引导子女的成长。其次,对家庭结构进行优化,主要表现在提高家庭婚姻质量、遵守家庭伦理道德等方面。另外,在家庭功能方面,要对消费功能进行适当的调适,且尽可能避免将社会中的不良文化思想带入家庭中。这样才能达到综合治理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目标[4]。
四、结语
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是国内外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实际预防中,应正确认识青少年犯罪中家庭因素产生的影响,确保家长对青少年犯罪预防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在家庭环境、功能以及结构等方面进行优化,使青少年犯罪问题得到有效的预防。
[参考文献]
[1]张慧.家庭教育缺失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96-97.
[2]何玲玲,韩琴.浅析家庭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3(27):151-153.
[3]崔克龙.论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其预防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3(28):259-260.
[4]卢国强,尹红霞.浅谈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0(4):30-32.
[5]刘芹.优化家庭功能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关键[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5):16-20.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02(2016)03-0073-02
[作者简介]胡晓岩(1963- ),女,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学校德育研究;杨砚舒(1985-),女,硕士研究生,从事青少年人格发展研究。
[收稿日期]2015-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