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通识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2016-03-29 01:13张亚月上海大学社科学院哲学系上海200444
城市学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通识上海教育

张亚月(上海大学 社科学院哲学系,上海 200444)

上海高校通识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张亚月
(上海大学 社科学院哲学系,上海 200444)

通识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自由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内在的精神生命和道德力量以及在此之上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推展通识教育是提升高等教育水准的有效途径。近些年来上海高校中普遍开展了通识教育;鉴于对通识教育内涵与实施要点的理解深度不同,各高校间呈现出参差不齐的实施水平。在上海国际化程度日益增强、上海市积极提升高等教育水准的情况下,上海高校的通识教育当前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通识教育;上海高校;通识教育理念

在英国著名高等教育研究评估机构 QS (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的2015年亚洲高校排名榜上,上海高校的表现不俗,复旦、上海交大都继续占据较好排名(复旦 22、上海交大28);同济大学65名,比去年有大幅提升;作为上海市与教育部共管的上海大学表现也很是抢眼,排名由2014年的91名提升到72名,比国内多所著名985高校的排名还要靠前。华东理工排名99名,这使得上海进入QS前百名榜单的高校数量首次达到5所。

虽然如此,上海与同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香港相比,在此榜单上的差距还是非常悬殊——香港高校的排名虽然比去年有小幅滑落,但仍有3所大学名列前十,有6所大学跻身前50强。与上海正在不断崛起的国际影响力相比,上海还需要寻求与自身城市地位相称的高水平高等教育,上海也正在为此积极努力,寻求突破。作为提升上海高等教育的具体举措,上海国际合作办学的试点上海纽约大学已于2013年开始在全国招生;上海市新筹建的高起点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也于2014年开始本科招生;而原本市属的上海大学也在2013年升级成为部市共管高校,这些都呈现出上海高等教育发展的良好势头。

本文认为,上海若要继续大幅提升其高等教育水准,理应在通识教育方面下大力气寻求突破,这方面可以借鉴香港高校推展通识教育的成功路径。香港高等教育自上世纪后半叶以来开展了颇为成功的通识教育,这是香港高校在最近几十年里取得迅猛发展、得以整体崛起的关键因素之一。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于心智的开发和促进,尤其是促成受教育者主体性意识的勃发从而能够自主成长,这就需要于教育过程和机制中精神性因素的高度重视,而这正是通识教育的旨归。上海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除了大力投入硬件建设外,在“软件方面”也绝不可忽视,而通识教育正是这样一种能够为高校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并为高等教育输入创新精神和新鲜活力的软实力。

一、通识教育的理念及相关实践的引入过程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理念源自于古希腊城邦社会中对城邦公民施行的公民教育(Liberal Education,也译作自由教育、博雅教育)。通识教育在近现代成为欧美国家高等学校中普遍性的教育模式,其重点在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主体性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中国大陆高校自 2000年前后逐步引入通识教育理念和实践,在某些高校通识教育施行得比较成功到位。但也有些高校对通识教育的理解有失偏差、不能很好把握其精髓,在实践中更是偏离了通识教育的本质,而将其仅仅当成一种通才教育,即在原有专业学科知识之外再加上其他专业学科的知识。其实,培养宽口径的知识结构只是通识教育最表面也最形式化的目标,通识教育的总体目标或深层目标,远不止于此。

通识教育源于自由教育,其核心目标是关注学生自我生命的成长和内在精神的繁盛,而这是一切创造性能力的根源所在。通常来讲,通识教育往往包含以下几个具体目标:其一,培养学生广阔的基本知识结构(即前述“T”字型知识结构)和多元视野;其二,培养学生自由思考、自主选择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其三,培养学生内在的精神生命和道德力量,以及在此之上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综观这三个方面的目标,是逐级递升的,前者构成后者的条件;学生的内在精神生命、道德力量以及社会责任感,则是通识教育的旨归。

在中国两岸三地中,香港最早引进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这项事业。台湾开展通识教育略晚,但发展声势很猛。大陆引入通识教育最晚,风头也不似其在港台地区那般强健。从通识教育的实施内涵上来看,港台地区开展的通识教育与大陆相比更为接近通识教育的原义:“港台地区的通识课程比较强调人文性,诸如爱情、人生、宗教、职业规划、性别研究等课程得到重视。而且港台更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保存,强调世界文化课程的开设,力求使学生达到中西文化的共通。”[1]

香港的通识教育在两岸三地中历史最为悠久。从1950年代初,香港《华侨日报》上先后系列刊载介绍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的文章。之后由香港中文大学率先推行,其余高校跟进,很快就在香港实现了普遍的通识教育。从一开始引入通识教育之际,香港高校就对通识教育的内涵有着比较深刻的把握,而不仅限于打通学科界限这样的狭隘理解。由于香港高校的教师许多聘自欧美名校、其余也多有在西方发达国家接受教育的背景,因之教师群体对于实施通识教育的优越性有充分认知,容易在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根本理念上形成共识。以香港中文大学对其通识教育理念的表述为例:“通识教育课程旨在推行均衡教育,以扩展学生视野,训练抽象与综合思考的能力,使其处于瞬息变化之现代社会,能内省外顾,高瞻远瞩。”

香港通识教育的引入,奠定了香港高等教育成就的基础。香港高校在普及通识教育过程中,倡导自由开放的探索和创新精神,以深厚的文化典籍陶冶高校学生的情操,以人类整体的大文明观塑造开阔、多元的世界视点,这些因素不仅有利于培育学生,同时也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借助于通识教育对高教机构内在精神气质的培养、对学术氛围的营造,香港高校从高处着眼、从内在精神做起,得以迅速崛起;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香港高校能在短短几十年里获得了奇迹般的发展,这与其适时引入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以通识教育培本奠基之举密不可分。

台湾约在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通识教育;成立了规格较高的通识教育委员会,由台湾教育主管部门领衔介绍和推进,声势蔚然。台湾的通识教育理念,在充分引入西方自由教育理念的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给予高度评价,认定这是大学生全人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留和珍藏传统方面颇为用力,这使得台湾地区的通识教育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之根。香港高校的通识教育,同样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正面和积极的态度,因而港台地区的高等教育能够有效利用中华传统文化中深厚的文化养分、能够将源自古希腊的通识教育成功植入到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中。

受港台地区通识教育实践的影响,大陆高校的通识教育气氛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日渐氤氲,讨论通识教育概念和理念的文章开始在大陆流行。实践层面,大陆高校主要是在进入21世纪以后才开始陆续施行通识教育,先后有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一些著名高校开展了这一实践。最近十年来,其他许多有雄心和抱负、追求卓越的高校也都纷纷跟进。到今天,大陆通识教育的普及度已有相当规模,通识教育已经在大陆高校中蔚然成风。

二、上海高校通识教育开展状况研究

上海高校在 2005年前后迎来通识教育的迅猛发展期。据资料显示,同济大学从2004年起开始实行在按学科大类招生的同时,按学院或专业大类设置通识教育与基础课程。复旦大学于2005年全面铺开通识教育。华东师范大学于2006年首次在全校开设 10门通识课程。上海交通大学从2009年开始在通选课基础上开设本科生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上海大学也从2011年起伴随其大类招生的改革实践全面铺开通识教育课程体系。2013年招生的上海纽约大学,也明确表述其实施通识教育的宗旨。其他上海高校如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等,也都在最近六七年内,开设起了自己的通识课程。

在通识课程安排落实的形式层面,通识教育可以被理解为“通识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但这二者的组合可以有多种方式。美国许多高校采用的方式是:前一年或两年里不分专业地进行通识教育,后两年或三年里学生进入专业院系接受专业教育。上海各个高校在实施通识教育中选取了不同的组织形式,大部分采取了这种模式:不改变原有编制模式,只将新增加的通识课程体系结合进原有专业和学科课程体系之中,如同济、上海交大和华东师大等都采取了这种方式。但这种实施方式会使通识教育在较大程度上受到原有学院、学科和专业格局的束缚,通识课程的开设对于全校整体通识教育氛围的影响力度较小,原来固有的学科意识和专业界限也很难因为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而受到明显冲击。

在上海高校中,复旦大学和上海大学选择实施了最彻底到位的通识教育组织模式。复旦大学把大一新生混编到四大书院中,进行为期一年的通识教育,之后再按原招生专业(提供转专业机会)进行后面三年的专业教育。复旦大学堪称是上海高校中实施通识教育力度最强的学校,先后有王生洪、杨玉良两任校长大力推进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建设了完善的通识课程体系;通过“复旦学院”的机构设置,最大程度地落实了通识教育对学校整体氛围的影响力。上海大学同样也实行了“1+3”制,并以理工、经管、人文三大类别编制新生,先实行一年的通识教育(包含专业大类基础课),大二时再进入专业学院开始专业学习(辅以进一步的通识教育)。

复旦大学和上海大学所实行的这种较为彻底的通识教育组织形式,在大一阶段打破了原有的学院和专业界限、新生要在接受一年通识教育后再选择其专业流向,这会严重影响各个学院的生源状况,因此对各个学院各个专业形成强烈震动,也会对学校方方面面的既有观念和陈规形成冲击,促使全校方方面面因应通识教育的推行而发生教育理念上的重大转变。比如在上海大学,尽管还未形成自身关于通识教育的总体宗旨,对于通识教育的理念把握似乎还不够成熟,校内还有一些教师不能充分理解通识教育的意义与必要性,但因为通识教育的开展伴随着社区学院学生的大类分流、直接影响着各个学院的利益,所以各学院都积极行动、争相投身到通识教育的课程建设中,通过通识课程来有效吸引新生对本学院和专业的兴趣,以期在学生分流中占据优势。

实施通识教育的高校,其对于通识教育理念的把握和认知深度往往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实践层面的到位,其二是对于自身通识教育宗旨的归纳和表述,这两个方面会互相影响。华东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师范类高校,对于其通识教育的目标有这样的清晰表述:“通识教育是面向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开展的,以价值观念的传递、科学思维方法的确立以及完整人格的塑造为主要目标”。以工科为主的同济大学,其通识教育也形成了自身特色,表现在高度强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提出“让每个理工科生学点文学、历史”,努力让同济学生具备“工程基础、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四个方面的综合特质(“同济特色”)。上海交通大学作为一所以理工见长的高校,对于通识教育的认识也非常到位;该校在对通识教育的目标、任务、实施途径和方案等方面,有极为清晰完整的系统性表述;编制有《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选课手册》,其中明确表述了通识教育的指导思想:“着力于教育对象精神成长、能力提高和知识结构优化的非专业教育,其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和负责任的公民,亦即和谐发展的人。”不惟有此高屋建瓴的通识教育总体指导原则,上海交大还制定有周密细致的通识教育实践文件,比如有其通识课程遴选原则:(1)有利于学生了解人类最基本的知识领域和思维方法。(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3)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4)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前沿。(5)有利于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等等。

三、上海高校通识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上海市正大力投入高等教育建设,寻求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的突破,这是上海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良好机遇。通识教育必须在学校领导层面有深刻认识,要自上而下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全面透彻认识其旨归,这样才能确保通识教育不离其本质精神。而理解上的不深入、观念上的不到位、组织安排上的不得力等因素,均会对通识教育全面发挥效力带来负面影响。

大陆高校面临着不同的教育管理体制,这使大陆高校在开展通识教育中遇到了一些瓶颈。最主要的是由于文化差异以及理念认识上的不足,致使大陆高校往往将通识教育的深厚内涵简单化、稀薄化为通才教育;有不少大陆高校在开展其通识教育时,只将课程名称和内容进行简单调整,既没有确立起关于通识教育的总体宗旨,更没有触及教育整体思路的变革,这都反映出对于通识教育之宏旨的认知缺乏。

通识教育的成功实施,既需要从教育的基本价值和最高宗旨这一高度入手,又要落实到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营造符合通识教育理念的校园环境,是一个综合、系统、复杂的工程。只有理念和相关理论广泛普及、深入人心,才能促使教育体制和教育组织及其实施人员的内在精神气质形成相应转变;只有整个教育机制中的精神气质为之一变,方才能够营造出通识教育的恰当氛围,方才能够培育出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倾向。可以想象:在一个官场做派浓重、重行政轻教学科研、教师们都以当官为荣的高校里,教师们的科研精神和教学积极性必然不昌;在一个行政机关携权自重、行政人员对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都高高在上的校园里,学生身上必然难于培养出那种独立自主的人格和创新能力。因此,通识教育需要学校最高领导层面加强对通识教育之理念精髓的充分认知,以为通识教育的全面实施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整体氛围。

上海高校的通识教育整体上已渐成气候,开展通识教育的高校数量多,一些高校开展得也很有深度。但同时也仍面临着一些深层的问题,一些高校内部仍然缺乏这样的努力:积极改变以行政为中心的管理思维,杜绝行政权力通过资源分配等方式操纵学术事务、弱化甚至替代学术权力;尊重学术事务和学术权力,努力实现教授治校并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以学术研究和教学为重,营造高校内部民主、自由、平等、开放的学术共同体,以环境氛围来配合通识教育的内在追求,从而达成对于学生自主性的培育。通识教育来源于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其最核心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内在精神生命的成长并由此形成个体的道德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美国当代著名女哲学家纳斯鲍姆这样描述自由教育:“理想上,自由教育培养襟怀开放的人,他们不受偏狭惯习、教条主义、成见、意识形态的束缚,他们有着清醒的观点和判断,他们能够时时反思他们的行动,他们通晓自己在社会和自然世界中的地位……受到自由教育的人们,对自己的传统持有谨慎的怀疑态度,他们被训练成自为思考而不是盲从权威的人。”要达成这样的目标,甚至不能仅仅在学校内部下功夫,还需要相应的高校外部环境,如适度保障高校的办学自主权、避免因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官员的政绩驱动而过度干预高校的教学管理、改变当前高校围绕教育主管部门指挥棒转的局面。而这就需要上海的教育主管部门能够积极跟上时代的发展、真正按照国际化的教育管理规律来为上海高校提供更为优越的外部环境。

上海高校的通识教育目前面临着具体的挑战,那就是如何确保通识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不走样不变形,不偏离其主旨。在上海某些高校里,通识教育的组织与推进并非由文史哲政经等学科中人文素养深厚的教师来担纲,其对于通识教育的内涵掌握就难于深入;某些高校里甚至安排学校思政课程体系的负责人,转过身来负责通识课程的建设。由于眼界的不同、基本思维方法的不同,就很容易导致通识教育的低起点和偏离主旨,甚至会导致通识教育的思政化。以东华大学为例,在东华大学2010级学分制选课手册上可见,“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第一板块 “政治法律”中的内容为:“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5. 形势与政策”,这实际上是给原有思政课体系简单贴上了一个“通识教育课程”的标签而已。

上海市以各个高校分别、独立地开展通识教育而缺乏应有的指导,必然会出现良莠不齐甚至完全走样的情形。如何提高上海高校通识教育的整体水准,可以借鉴港台地区通识教育的开展过程。如前所述,香港地区在开展通识教育之前,先在思想和认识层面上进行了广泛的普及与探讨;台湾地区则有整体层面的高层次组织和推动过程:在1983-1984年台湾尚处于威权统治时期,就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组织了8位著名学者成立“大学共同科目规划研究专案小组”,以对之前所谓的“部定共同必修科目”提出改革构想,并积极建议实行通识教育。1984年,台湾发布了“大学通识教育等候科目实施要点”,通知台湾各公立、私立大学及独立学院实施通识教育选修科目,这是台湾地区通识教育的肇始。此后,台湾的通识教育得到了快速推进,大学逐渐取得课程自主的空间。在台湾通识教育实践中,对于传统文化的坚守、全球化的跟进等议题都有全面的视野,其内在精神既有自由教育的精髓,又很好地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深入的理论探讨与有效的组织推进,是港台地区通识教育成功开展的基础。上海各个高校在推进通识教育过程中各自摸索,尽管也有个中翘楚,但从整体层面来看并不能说成绩斐然。如果能够借鉴港台地区的经验,由上海市教育界和文化艺术界对于通识教育有研究的学者组成合力,共同对通识教育的主旨、要点以及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等做出充分讨论和相关规范,然后为高校提供若干指导意见(指导但并非统一部署),就可以有效避免当前上海高校推行通识教育中良莠不齐的局面。

相比较大陆其他地区而言,上海在教育意识方面一直较为先进,经常在国内开风气之先。例如:上海是国内首个开展高校间转学考试的城市;上海也是国内率先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借读费的城市。如今在国际化视野方面,上海仍然走在国内前列。上海纽约大学就是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大举措,其校长俞立中在接受访谈时说到:“在快速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对未来的年轻一代,他们必须需要有国际理念和全球化的视野,能够理解不同文化,并且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合作。”俞立中更明确指出:国际理念和全球化视野并“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的问题”;实际上,那是一个文化价值的问题,是基本教育思路选择的问题。上海纽约大学正是因为对其所要达成的教育目标有明确的认知,所以他们态度鲜明地选择了通识教育立场。俞立中说:“我们选择的是博雅教育,也叫通识教育。通过我们的教育,学生能够有对不同文化的世界文明的理解,打下人文的基础,同时能够有很好的批判精神和人文精神,又有一些最基本的能力培养……在人文、科学、技术之间能够融会贯通,能够有一个更加宽泛的知识面和视野。”[2]

对于当前正在追求高等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的上海而言,其国际化的城市发展战略为上海高校普及通识教育提供了良好契机。只有从国际化的视野来反思性地看待我们既有的教育状况,才能够真切地发现上海与香港等教育发达地区在高等教育内外部环境方面的差异,也才能够找准生长点来积极寻求发展。如何认识和推行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既是一个现实的挑战,又是一个值得珍惜的机遇。温家宝曾于2007年5月在同济大学演讲时指出:“一所好的大学,不在高楼大厦,不在权威的讲坛,也不在那些张扬的东西,而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要通过讨论与交流,师生共进,教学相长,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学术氛围,并不断完善和发扬,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这样,真正的大学就形成了,就会有一批有智慧的杰出人才出现,整个国家就有了希望。”等到上海高校中普及了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离塑造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的理想就不会太远了。

[1] 徐辉季, 诚钧. 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之比较[J]. 比较教育研究, 2004(8): 61-65.

[2] 俞立中. 将招收一批世界最优秀学生[N]. 东方早报,2012-04-06(A20).

(责任编校:彭 萍)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the Study on the General Education in Shanghai's Universities

ZHANG Yayue
(Philosophy Department of the Social Science College,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China)

The general Education is the thoroughfare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creativity and good character. During recent years the general Education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most of Shanghai's universitie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of level in understanding on the substance of General Education, the actual implementation level seems various between different universities. While Shanghai Cit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ternational and it is trying to lift its higher education level, there is a good opportunity for Shanghai's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their General Education.

general education; Shanghai's universities; the ideas of general education

G 640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6.02.021

2096-059X(2016)02-0088-05

2016-01-1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880161)

张亚月(1972-),女,副教授,博士,甘肃平凉人,主要从事伦理学、公民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通识上海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上海电力大学
题解教育『三问』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