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琪,李 华(湖南农业大学 国际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家校联动新平台视域下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
——以湖南农业大学国际学院为例
伍 琪,李 华
(湖南农业大学 国际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摘 要:家校联动是实现学校、家庭教育共同管理的新途径,是培育大学生成才的重要环节,同时也可以为实现家校共同管理新理念提供保障.在当前高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需要转变,教师面对的对象不仅只是学生,还要面对学生家长,并得到家长的理解与合作.家庭教育联动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教师需要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共同推进高校学风建设.
关键词:家校联动;高校学风建设;思考
大学生学风建设是高校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个永恒主题.高校学风是大学生多种综合风貌的集中体现,学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所高校的教育质量[1].伴随着现代社会的改革与发展,高校的教育体系逐渐成为了一项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一起建设的系统性工程.家校联动新平台便是改进高校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以及推进家校共同教育新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学风建设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家校联动不仅能够凝聚学校和家庭的合力,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更能够深化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的理念,提升高校学风建设的实效性[2].本文将以湖南农业大学国际学院为例,深入阐述在家校联动新平台体制下,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1.1 高校学风建设具有迫切性
当前,大多数高校学生的学风问题较为突出,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旷课、迟到、早退、课堂纪律松懈、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等方面.并且,涉及的学生数目多,范围广,覆盖整个高校各个年级,各个专业的学生.造成了师生双向不满,老师经常抱怨学生懒散的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到老师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同时学生也经常抱怨老师教学水平低下,不够认真.学风建设中的这些严峻的问题,迫切要求高校寻找一种新的制度来促进高校学风建设朝好的方向发展.
1.2 高校学风建设具有繁重性
当前在大学生学风中出现的问题有着很多深层次的原因,影响因素也各有各的不同,既有社会因素,又有学校因素及家庭因素[3].在某一程度上,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是影响高校学风的重要因素.从学校因素角度来看,学校不仅只是讲授知识,提升智力,培育技能,还需要建设良好的性格,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完善个性.在高校学风建设上,学校不但要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并且要重于实施.但长期以来,高校在推进素质建设过程中,将较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学生考试成绩方面,从而忽视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从家庭来看,家庭因素应该是学风建设的坚实后盾.但家长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的想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真正目的是培养能力、熏陶情操,使得很多学生对于学习目的的认识形成歪曲.从这些因素来看,学校的影响因素要通过寻求新的管理体制来改变,而家庭因素则需依靠学校新制度的引导.良好的高校学风建设是需要学校和家庭双方的共同沟通与协作才能实现.因此,高校学风建设的任务相当艰巨.
1.3 高校学风建设具有创新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学风建设必须不停地输入新的内涵并赋予新的理念.因此,高校学风建设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即秉承历史,又具有新时代的创新性.因此,大学生学风建设必须在内容,形式、手段、机制、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才能保证学风建设的与时俱进.通过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的新体制——家校联动新平台,便是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一种创新体制.
2.1 有利于实现信息共享,使家校共同掌握学生动态
提升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实效性,首先要将教育建立在充分认识学生的基础上.这就需要在新生入学后尽快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特长爱好,未来规划,品行特征,学习习惯等各种材料,以便高校辅导员快速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才能更好的管理高校学生的学风建设.对于家长而言,学校将学生在校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这样使得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子女在校期间的情况,促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同时也能针对大学不同时期的情况,给予子女鼓励与建议,为子女的成长成才提供精神支撑.
2.2 有利于促进高校转变管理形式
家校联动新平台能有效率的增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从而推动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转变.由于过去的高校学风建设管理形式过于依赖学校,以致高校管理出现了较多的欠缺.在家校联动新平台下建立的家校共育的新型管理形式能够有效的补救传统管理形式的欠缺,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强对学生心理的情感交流,提高学风建设工作的感染力与影响力[4].
2.3 有利于形成合力,提升教育质量
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家长和学校都具有共同的教育目标,因此二者应该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在家庭和学校合作过程中,家校双方能够及时获得学生的在校情况和学习动态,帮助学生纠正不好的学习习惯、排解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使学生度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大学生生活.因此需要将高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二者的优势充分并灵活地结合起来,共同制定大学生的学风建设的目标、计划、内容、方式等,使得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高校学风建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以达到促进学风建设的总目标.
3.1 依托家校联动平台,实现家校信息共享
为了顺利有效地开展家校联动,学校应通过结合时代性与前瞻性,实效性与可操作性的途径,创造出一个家校联动教育的新局面.湖南农业大学国际学院围绕学生的学习、日常行为、出国等几大方面形成了稳定有效的家校联动平台.采用“家长座谈会”、“致家长的一封信”、“温馨电话”、“短信平台”、“家校联系卡”等多种形式实现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无缝对接和相互促进.
同时,学校应鼓励和引导家长以全新的、积极的、新姿态的角色出现,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同时,发挥优秀家长的带动作用,与学校共同思考如何建设先进的高校管理体系,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新特色.国际学院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更好引导学生树立出国留学目标;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情况,更好促使学生成长进步;建立教职工联系家长制度,共同提高学生雅思成绩;发挥家长资源,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开设“家长论坛”,邀请家长做学术报告,增强学生专业学习兴趣.
3.2 创设家校联动的多途径,设立家校共育平台
教育本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5].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家庭教育,怎样处理好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高校教育的效果.所以说,让家长走进高校,为学风建设改革提供意见,是势在必行的,也是进行家校联动的一个好途径.学校与学生之间搭建以育人主体和育人项目构成的家校共育平台,家长全程参与监督,并提供学生的情况,共同实施构建家校联动机制的创新模式.它可以有效实现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了解,从而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理解,达成二者之间的相互合作.
第一、明确育人主体.育人主体由湖南农业大学国际学院全体教师、学院领导、班主任、辅导员、管理人员五个部分组成.为了充分发挥育人主体的导向作用,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实现学院目标管理,学院建立并实行《湖南农业大学国际学院关于实行教师辅导制度的暂行规定》,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加强我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落到实处,制定了《国际学院教职工党员联系学生制度》.
第二、落实育人项目.通过家校紧密联系机制,学校在每学期的期末通过短信平台的方式将学生的学业成绩发送给学生家长,及时沟通学生在校情况.每年在大一新生入校报到时召开新生家长座谈会.院长、书记亲自主持,向新生家长介绍出国流程、所学专业、学生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回答家长提出的问题.每年召开大二、大三出国学生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出国手续安排、行前准备、签证申请等方面的内容,回答家长提出的问题.
3.3 根据学院特色,创建个性化家校联动平台
湖南农业大学国际学院作为一所以出国留学为特色的新兴学院,实行中外合作办学,分阶段跨国界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三年在国内完成英语及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语言达到要求(雅思成绩合格)后,赴国外大学继续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国际学院为学生配备了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优秀外籍教师.并定期选派教师代表赴国外大学进行培训.国际学院现已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部分优秀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并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利用家校联动机制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将这些与出国留学相关的有效信息提供给有需求的家长,听取家长的想法与建议,为国际学院出国留学方面的制度提供改革的建议.
高校学风建设是一个广泛而又复杂的系统,各方面都要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形成正确的的学习荣辱观.家校联动是实现学校、家庭教育共同管理的新途径,是培育大学生成才的重要环节,同时也为实现家校共同管理新理念提供保障.因此,建设学习型校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需要学校和家庭多方联动,搭建家校联动新平台,为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董伟英,赵珺,胡滨,闵跃.大学生学习问题与学风建设情况调查分析——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09(07):85-88.
〔2〕王磊.家校联动推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研究[J].教育管理,2013(10):168-169.
〔3〕孙马.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9(07):36-38.
〔4〕梁成山.家校联动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1):168-169.
〔5〕夏侯建兵,刘俊英.当前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高校辅导员,2015(2):6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6-0208-02
收稿日期:2016-03-12
基金项目:2014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对策研究”(14C07);2015年湖南省优秀辅导员团队建设项目“家校双驱联动育人辅导团队”(15F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