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桃
基于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对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的建议
陈桃
摘要: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思想品德的重要影响源之一。本文通过对长春市中学生上网情况的抽样调查,形成了对网络与中学生学习、人际交往、思想道德品质的相关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使网络成为学校德育新方式,有的放矢地更新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的内容,以及“反客为主”地发展网络环境下学校主体性德育的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学校德育;调查
课题名称: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研究”(GH13628)陈桃/长春教育学院政史地系讲师,硕士(吉林长春130061)。
学校德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已经成为青少年思想品德的重要影响源之一,对于信息辨别能力有限的青少年学生来说,网络信息来源的多元化会对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和冲击。网络时代学校德育挑战与机遇并存,在这种背景下,调查和研究网络对学校德育的影响成为学校德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需要。
(一)调查对象
笔者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式,选取长春市两所初中和两所高中进行调查。在初、高中两个学段的学校各选取一所重点校和一所普通校,随机选择班级进行整群抽样,调查对象的性别、学习情况等分布较为均衡,抽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共发放问卷625份,有效问卷581份,有效率为92.96%,其中初中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53.12%,高中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46.88%。
(二)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了问卷的方式。在制定问卷时,首先搜集了青少年网络使用情况的相关资料,在对其进行整理和归类的基础上,与学生直接进行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访谈,进而确定了问卷的基本结构和题目。
问卷包含五个维度,分别是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网络使用情况,以及网络与学习、人际交往、思想道德品质的关系。其中,网络使用情况、网络对学习和人际交往影响的调查目的是为获取网络对学生思想道德影响的间接信息。
对网络使用情况的调查主要是了解网络在中学生中的普及程度;对网络与学习的调查主要了解网络对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从而评估网络作为学生学习工具和学校德育途径的可行性;网络与人际交往的调查主要是根据对中学生网络主要活动的预测、以人际交往作为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的理论为依据,考察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学生的交往活动与道德修养的双向互动;网络对思想道德品质的影响主要侧重于调查青少年学生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具有典型意义的道德认识,进一步分析这种认识对现实道德行为可能产生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获得信息,在问卷中设计了针对调查对象自身经历或体验为指向的问题,此外,还设计了调查对象能够以第三方身份提出意见或建议的问题。
调查采取了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集中、匿名填写问卷的方式。
(三)统计方法
调查取得的数据进行录入审核后,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得出统计结果。
(一)网络使用情况
1.网络接触水平。所有被调查的581名学生全部有过上网经历,网络普及率达100%。网龄在5年以上的为27.6%,网龄在3-5年为48.2%,网龄1-3年的为18.1%,网龄不到1年的为6.1%。每周上网时间(含手机上网,下同)在1-3小时的学生为21.7%,4-6小时的学生为59.1%,19.2%的学生每周上网时间超过6小时。
2.上网设备。随着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电子产品普及,中学生上网方式也日趋多样。从调查结果来看,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成为中学生最喜欢的上网设备。对“你有哪些可以上网的电子产品(可多选)”这一问题,72.7%的学生会使用手机上网,39.1%的学生通过平板电脑上网,25.9%的学生使用笔记本电脑上网,23.2%的学生使用台式电脑上网。接入网络更加便捷、以智能手机为主的移动网络终端已经超越传统终端成为中学生最重要的上网设备。
3.上网目的。对“你上网一般干什么(可多选)”这一问题,将选项按被选次数由多至少依次排列是:查看微博或微信78.3%、聊天(或即时通讯)71.2%、观看或收听视频或音频67.9%、查找学习资料66.7%、资讯浏览57.5%、网络游戏46.7%、网上阅读39.1%、购物28.1%、邮件11.9%。中学生上网目的已经由以游戏为主的娱乐应用变为网络社交、信息获取与网络娱乐并重,同时又涉及了互联网的诸多应用形式。可见,网络对于中学生来说,既是一种交往、学习、娱乐的工具,也是一个可以演绎现实、接入现实的虚拟世界。
(二)网络与学习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中学生认为网络环境对学习的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即网络对学习是有帮助的。但进一步从“网络对学习有什么帮助”这一问题的具体回答来看,45.3%的学生认为查找资料更便捷,25.4%的学生认为有利于自主学习,15.7%的学生认为通过网络可以找到作业的答案,6.4%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反而耽误学习,7.2%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在网络环境下,中学生已经接受了使用网络来辅助学习。
(三)网络与人际交往
对“你认为网络生活方式在人群中流行起来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39.2%的中学生选择了可以“通过网络交友”。在列举经常浏览的网站(或客户端)时,调查对象选择最多的是QQ、微信、人人网、微博等社交网站或社交平台。结合78.3%的学生选择查看微博或微信、71.2%的学生选择聊天(或即时通讯)等上网目的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通过传统终端还是移动终端的方式上网,借助网络实现人际交往、维系现实人际关系都是中学生上网的重要目的。
(四)网络对思想道德的影响
对“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素质?”这一问题,选择诚实守信、不违法的学生占45.3%,选择可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但不能伤害别人的学生占41.6%,认为网络是虚拟的、互相欺骗很正常的学生占13.1%。对网络上各种不良诱惑的抵制,22.8%的学生选择完全可以,53.7%的学生觉得自己应该可以,选择不一定的占13.8%,认为不能抵制的学生占9.7%。可以看出,大多数参与调查的中学生认同网络环境和现实生活一样应该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规则,但也有不小比例的学生认为网络是虚拟世界,可以忽略这些规范和规则。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就中学生对网络规范了解情况进行的随机访谈能够看出,中学生对网络规范的认知程度并不高。
(一)网络为中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中学生的兴趣与关注点都十分广泛,而网络上的海量信息资源为其获得学校、书本之外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说,互联网为中学生的求知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广阔的空间。同时,网络带来的学习方式变化对中学生以网络操作为中心的信息技术水平提出新的要求,而这也正是网络作为中学生辅助学习工具能否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
(二)网络为中学生提供了多样的人际交往途径并影响其交往方式
网络的开放、平等、自由以及网络交往的广泛、即时、便捷吸引着中学生不断参与其中。QQ聊天、空间、微博、微信朋友圈的评论和转发等网络交流,为他们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互动的、多样的途径。网络弥补了中学生在现实中无法完全满足的交往需求得到弥补,深刻影响着他们的人际交往方式。但是这种在网络空间实现的“满足感”也很容易被放大,反过来影响中学生参与现实生活的积极性,需要积极引导。
(三)网络对中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并存
网络作为学习工具或交往途径,要经过“人—机”也就是从人到机器的操作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是主动者,浏览什么信息、获取什么知识、与什么人交流可以由操作者自主决定、自觉判断,为中学生自主意识的发展提供了机会。网络中展示的丰富信息和广阔空间增加了中学生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拓宽了视野,网络发表言论和抒发情感的顺畅为他们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提供了平台。
与此同时,对于纷繁的网络信息和多元的价值观,中学生也需要自觉的评价和思考,判断其价值取向,这对辨别能力尚不完善的中学生来说,无疑是决定网络带来的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的分水岭。而网络中的人际交往是以符号化为特征的,在不受物理时空限制的表象下削弱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往。这会使习惯于网络交往的中学生回到现实生活后反而容易与人产生距离感,对现实生活难以融入、漠不关心。在网络中,对现实社会的是非判断因为网络技术的屏障和主体的隐匿而变得模糊,相对于现实社会,道德约束弱化的网络空间更容易出现道德行为的失范。
(一)变“堵”为“疏”,使网络成为学校德育的新方式
上网已经成为一件越来越普及、便捷的事,当网络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中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和不容忽视的学习工具,单纯因为网上信息良莠不齐而封堵、阻挡中学生与网络的接触,显然是很难实现,也是得不偿失的。当代学校德育不应该回避网络,而是要变“堵”为“疏”,发挥网络的独特优势,使网络成为学校德育新的方式。
1.利用网络丰富的信息充实学校德育资源。利用网络可以便捷地查找各种资料,收集德育案例、素材,及时了解德育相关动态。同时,能够使学校德育变得更加丰富和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时代特色。对学生而言,网络中的信息不仅涵盖了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还有大到国际交流、小到市井百态的国内外热点新闻,以丰富、即时、形象的特点将德育关联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校德育不再受形式单一、知识量有限的教材限制。
2.利用网络开放平台拓展学校德育时空。传统的学校德育活动总是在教室或其他相对封闭、特定的环境中,而开放的网络平台使学校德育不再受特定的时间和场所限制,延伸了学校德育的时间和空间。人们常说,学校德育效果“一学期赶不上一假期”,主要原因就在于学校和家庭、社会之间的德育环境不同,而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拆掉”了学校德育与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围墙”,使学生有可能随时随地置身于德育环境中,学校德育的社会化程度将大大提高,德育效果也可以在不间断中得到深化。
3.利用网络交往方式增加学校德育的双向互动。网络环境下,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单向信息传播的方式,不仅难以及时了解学生真实的思想状态,显然也与网络沟通的交互性之间存在落差。在网络中,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有针对性地选择个性化的德育方式。借助网络,学生与教师更容易实现平等的沟通和交流,他们会以一种更积极的状态接受教育,学校以更开放和宽容的方式开展德育活动。
(二)有的放矢,更新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的内容
如果网络时代学校德育的内容只注重德育知识的灌输,脱离学生现实情况,缺乏对学
生情感、心理方面的关注,无疑将是滞后的。应对网络带来的新问题,学校德育要有的放矢地更新内容。从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入手,在传统德育内容的基础上增加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法规教育和网络心理辅导等新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面对网络中的多样信息和多种行为选择时做出正确的鉴别与取舍;树立网络法律意识,用更理性的态度使用网络资源,自觉规避风险,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加强网络心理健康辅导,增强心理承受与适应能力,树立正确的网络人际观,正确认识人际关系变化的原因,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参与人际交往。
(三)“反客为主”,发展网络环境下的学校主体性德育
网络信息在丰富学校德育信息资源的同时,伴随海量信息进入学生视野的也有与德育目标背道而驰的负面信息。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是被动接受对德育效果产生的消极影响,还是让学生学会主动辨别信息、去伪存真获取有价值的资源?答案当然是变被动为主动。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思想道德实际,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其正确地甄别和选择信息、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对他们而言,在网络多元的文化冲突和意识形态中,学会如何“过滤”信息比掌握如何获取和记忆信息更为重要。在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无论是将网络作为德育平台、丰富德育内容,还是发展主体性德育都是一种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大众传媒的价值影响与青少年德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115-226.
[2]汪琼.解读《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7):3-7.
[3]王小燕.对主体性德育的理论思考[J].教育探索,2011(1):125-126.
[4]卢旭.学校德育的三大深层矛盾[J].中小学德育,2013(10):10-12.
[5]王国珍,罗海鸥.新加坡中小学网络素养教育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4(6):99-103.
责任编辑:段旭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531(2016)03-0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