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德育审视*

2016-03-28 19:53郭紫怡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高校

郭紫怡



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德育审视*

郭紫怡

摘要: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体现了高校德育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发展对高校提出的重要任务。从德育的角度来审视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深度探讨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从而揭示出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德育属性,以此来指导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德育审视

郭紫怡/河南警察学院讲师,硕士(河南郑州450000)。

探讨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内容与含义,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解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德育属性,更准确地把握德育与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指导我们开展生态文明素质教育。

一、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含义及内容

1.生态文明的含义。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我们现在正经历的是第四个阶段: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更高阶段,是社会文明形态的一种新类型。它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文明形式,共同构成了社会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要求人类在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转变观念,改变不正确的处理方式,树立正确观念。

2.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含义。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丰富了高校的德育内容,强调了目标体系,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实现全面发展。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指的是高校把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以行为方式、意志强化、信念培养和生态情感认同的养成作为着眼点,把生态价值观确立为重点,把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人才作为教育目的。[1]

第一,在当今时代,每个人都是社会一分子,要实现人和社会全面和谐发展,需要生态文明观的指导,因此,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体现了社会、自然和人之间的发展教育观念;第二,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是一种社会性的教育活动,它的教育对象为大学生,目的是培养具备生态文明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因此,生态文明时代提出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新任务;第三,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更加强调知、情、意、信、言的高度统一,这个过程需要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共同参与,共同完成,最终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生态价值观,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第四,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确立的重点是生态价值观,它是价值观构建与文化传递的教育过程,过程会使受教育者已经了解、接受的文化结构之间发生冲突,对受教育者的原始观念产生影响。所以,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就是使受教育者重新构建、重新认识符合自身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和文化结构。

3.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内容。首先,世界观教育是以生态价值观和自然观为主要内容的。我们对社会、自然、人生的理性和全面认识是世界观建立的基础,也决定了我们的自然观、价值观和人生观。[2]高校培养学生树立生态价值观和自然观,是引导其世界观的基础,也是高校开展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次,生态文明知识教育。向全社会传播生态文明、生态文化的主要渠道是教育,也是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生态文明观的前提。再次,生态道德信念、意志、情感的培养。在正确的生态观念支配下,生态价值观的引导下,大学生能够接受并内心认同教师所传播的生态文明知识。在此基础上,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注重生态道德信念、生态道德意志、生态道德情感的强化与培养,才能更好地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最后,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随着生态文明价值观的确立,人们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因此要把培育生态文明行为作为基础工程,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的价值观和低碳、绿色和节约的文明理念,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通过这些生态文明养成教育,大学生的习惯与行为才能得到体现与检验。

二、高校开展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现状

目前,高校通过对大学生传授知识,促使其对生态环境现状有所了解,对生态科学常识有所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生态价值观,使其对人与自然有了新的认识,重新构建了生态价值观,从“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现状调查数据”可以看出,49.76%的学生对“生态文明”比较了解,56.22%的学生听说过“沙尘暴形成的原因”,81.3%的学生认为“个人的行为对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很重要,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学生具备了生态认知,虽然认知层次浅,但能够意识到自身行为对环境和自然的影响很大。其次,生态文明行为趋于“向善”。数据显示,有53.38%的学生认为刚吃过的冷饮包装“一定扔进垃圾桶”,31.27%学生认为“如果离垃圾桶近就扔进垃圾桶”,只有6.3%的学生认为“扔到哪里都可以”,有66.71%的学生表示会注意节水节能,20.51%的学生会积极劝导他人节水节能。最后,生态文明实践教育的成就。一些高校开展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活动采取了多样的实践措施,取得了很好成效。通过调研可以看出,“他们了解生态知识的途径”,47.12%的学生通过“课堂和老师”,19.71%的学生通过“专题讲座”,56.21%的学生参加了“生态环保社团”。

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虽有成绩但还是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与不足。首先,生态文明价值观亟待确立。虽然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意识、生态认知有所增强,但就整体而言,他们对环境与生态的认识,对社会、自然、人之间的关系还缺乏正确认识,文明意识有待增强。对于“生态文明反映的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72%的学生回答“人与自然”,17.34%的学生理解为“人与社会”,9.4%的学生认为“人与人”,1.3%的学生回答“不知道”。其次,注重理论传授,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性、全面性和系统性。目前,很多高校注重传授理论知识,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生态文明知识通过“专题讲座”和“课堂或老师”来了解的,缺乏生态文明的实践教育环节,并且教育内容零散,不全面也不系统,甚至缺乏人文教育内容。这样,大学生只能浅显地学到涉及环境和生态的知识,严重限制了思想的更新与进步。再次,教育方法的单一、实践教育的缺失。有43.83%的学生认为“实践教育环节缺乏”,50.31%的学生认为“生态环保意识需要加强”,36.37%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要涉及生态文明建设”;最后,缺乏社会、学校、家庭的系统教育。任何一个教育目标的提出都是针对社会而言的,不能缺少与社会的联系,与家庭的联系,更不能忽视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作用与影响。因此,开展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使社会和家庭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承担着使命与责任。

三、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德育属性

从德育的角度来审视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深度探讨高校的德育工作与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深刻揭示出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德育属性,以此来指导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探索。

基于德育的视角,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属性:第一,具有德育的和谐属性。在自然、社会、人良性循环和谐共生的基础之上,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自由,显示出高校德育工作的和谐属性。第二,具有德育的价值属性。这种价值观念和生态意识隐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影响其信念培养、意志坚强、情感认同和行为践行。引导大学生确立发展观、自然观、人生观及生态价值观,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价值属性。[3]第三,具有德育的系统属性。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着眼于在教育过程中对教育主体知、意、信、情、行的和谐统一,注重社会外部的教育环境和校园内部的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协调。从信念、意志、情感来强化和激发学生的价值认知,促使他们对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有所了解并产生认同,从而自觉践行生态文明行为。第四,具有德育的实践属性。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以价值观为宗旨,以情境为纽带,以问题为中心,展现高校德育工作的实践属性,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质的人才和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是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目的。

四、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与学校德育的关系

1.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是高校德育的发展与创新。虽然“以人类为中心”的传统思想影响了我们,但是面临新形势,需要积极建设文明社会,需要德育的发展与改革,需要转变思想观念,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不仅丰富了高校德育的内涵,也对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提升提出了高要求,要求受教育者保护环境、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资源、珍惜资源,养成良好的生活消费方式。

2.高校德育资源为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提供支撑。目前,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丰富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具备德育属性,而当前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可以利用德育资源开展教育活动。一是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可以利用校园的德育资源,开展相关课程,形成课程体系。除了有关专业课程外,将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渗透到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当中。二是德育的发展过程是根据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双主体性的建构来完成的。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完全可以参照德育的发展过程,增强素质教育的时效性。三是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开展既要传授理论知识,更需要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任务不仅仅在学校,还包括社会和家庭,需要它们有机结合,形成系统。四是利用奖惩、陶冶、榜样等德育方法,通过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德育课堂等方式开展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五是借鉴和利用德育管理资源,以及德育评价资源等开展生态文明素质教育。

五、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德育实践探索

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只注重理论是不够的,要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探索,并且以德育为指导重视大学生的价值观培养。重点加强课程建设,强化教育的有机结合,拓展教育平台,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完整的生态文明教育工程。

1.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生态道德价值观念培养。高校德育的发展与创新是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以引导大学生树立相应的科学观、自然观、人生观和生态价值观为重点,来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其一,利用课堂讲授,培养生态认知,树立正确观念。在一定目的下,通过课堂传授知识,也正是因为目的性,所以可以选择理论知识进行讲授,从而具有时代性、合理性又全面的教育内容,大学生通过思考,重构自身价值,树立正确生态文明观。其二,组建环保社团,加强宣传教育,强化道德观念。高校环保社团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展宣传活动,即实现宣传教育目的。环保社团举办的一些实践活动,例如:植树、清扫校园等,强化道德意识,培养道德信念,外化道德行为,渗透文明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其三,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提倡并落实理性消费方式,反对追求物质享受、盲目从众等不合理消费,因为这些不道德的非理性消费方式,最终会危及后人的生存发展。其四,加大法律法规的约束。通过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法律法规,来引导、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做到守法、依法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

2.构建完整的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系统工程。德育作为系统工程,既要注重系统外部与内部的环境关系,又要注重各个内部要素的关系。高校德育工作的属性要求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以德育属性为指导,构建完整的教育系统工程。[4]

第一,课程体系建设。加强课程体系的发展与建设,有利于提高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规范性和系统性。其一,建设学科课程。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课程建设,包括其他学科中有关环境、生态的内容以及专门的学科课程,即间接和直接的教育课程。对于间接的教育课程,无须改变课程结构,无须增加师资力量与财力,只需根据本身的教学方式所涉及的生态与环境的相关内容开展学习。而直接的教育课程,除专业教育外,缺乏针对性的课程体系,知识零散、不全面、不系统,因此需要学校和国家教育部门共同建设。其二,建设隐性课程。相对于显性课程,德育的隐性课程存在于校园文化、学校制度和校园课程这三大领域。因此,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隐性课程主要从校园文化和学校制度来进行建设的。在精神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和物质层面等校园文化方面和教学组织形式、规章制度、管理制度、领导体制和素质教育等学校制度方面,都可以作为安排对象来建设隐性课程,对大学生的行为、思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三,建设实践课程。将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学校活动和课外活动等形成实践课程,这也是课程建设的重点所在。这样可以将知识“变活”,使大学生得到信念、意志的培养和感情上的体验,实现自我教育。第二,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实践性、系统性和整体性,要求高校正确处理社会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和家庭教育系统之间的关系,有效形成教育合力,体现和谐属性。首先,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学校是社会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人才、进行学生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相对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更具有专门性;其次,拓展社会教育。学校是素质教育的主体,重在确立观念和学习理论,也要发挥社会教育的影响,强化实践教育的作用。最后,补充家庭教育。任何教育都离不开家庭的作用,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与家长的潜移默化、言传身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3.全面加强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一是从物质层面建设校园生态文化。无论是花草树木的种植、校园环境的绿化,还是街道的整洁、校园内物品的陈设等等,都要呈现出积极、和谐、向上的生态意义,彰显校园的文化特色。以利于大学生树立生态平衡的文明观念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生态意识,从而做到保护自然、热爱生命。二是从行为层面建设校园生态文明。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引下规范自己的行为。作为教师,要做学生的榜样,在行为上起到价值引导作用。作为学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热爱自然,从行为上做一名“生态人”。三是从制度层面建设校园生态文化。通过制定校规来形成制度约束,促使教师和学生在生活中和工作中以此作为指导,规范自己的行为与实践。四是从精神层面建设校园生态文化。这需要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科学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生态价值观,从而体现校园生态文化的生命力和凝聚力,这也是校园生态文化的核心。总之,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无论自然景观、人文气息、功能布局还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育人功能上,都要使新时期大学生享受优美环境,感受到愉快、舒心与自由。

4.切实加强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高校承载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高校德育必须与时俱进,展现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首先,加大教师的专业培训。使教师具备生态文明观念,掌握生态文明知识,实现知识全面化、系统化,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其次,鼓励教师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理论知识对教师队伍建设固然重要,但要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关键是社会实践。最后,加强教育资金投入。国家教育部门要投入专项资金,为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物质基础,尤其是为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才能保证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参考文献:

[1]陈丽鸿,孙大勇.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16-78.

[2]崔建霞.公民环境教育新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19,34,46-54.

[3]余志健.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教育[J].教育探索,2007(3):67-69

[4]王景明.高校德育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J].教育探索,2008(11):98-99.

责任编辑:丁金荣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531(2016)03-0015-04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视阈下理性生态人的培养”(2014CZX016)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