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大理念引领高等教育现代化

2016-03-28 19:16石健壮黄志兵赵聪环
重庆高教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策略

石健壮,沈 曦,赵 丽,黄志兵,伍 宸,赵聪环

(1.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 北碚 400712; 2.湖北大学 教育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2;3.湖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2; 4. 宁波教育学院 科研处, 浙江 宁波 315010;5. 上海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上海 徐汇 200234; 6.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32;7.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北京 海淀 100875)

以五大理念引领高等教育现代化

石健壮1,沈曦2,赵丽3,黄志兵4,5,伍宸6,赵聪环7

(1.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北碚400712; 2.湖北大学教育学院, 湖北武汉430062;3.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北武汉430062; 4. 宁波教育学院科研处, 浙江宁波315010;5.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上海徐汇200234; 6.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浙江杭州310032;7.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北京海淀100875)

摘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大理念引领高等教育现代化,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在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创新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要释放内生育人功能,发挥好文化发展、社会服务等外衍功能;以协调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要协调好区域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内外关系以及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以绿色促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要以人的发展为核心,营造文明生态环境,创新体制机制;以开放提升高等教育现代化,要重点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以共享助推高等教育现代化,要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配置优化、创建学术共同体、追求“个性化”的教育、完善评价机制等。

关键词:五大理念;高等教育现代化;策略

以创新发展理念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

石健壮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创新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任务和使命。以创新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从其内生功能来看,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知识生产方式;从其衍生职能来看,需要创新文化生产理念和社会服务方式。

一、创新与高等教育现代化

于中国文化传统而言,创新自古有之。中国文化经典《周易》谈天地变化之道,人类自当效法,即谓之“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1]。《礼记》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2],如此等等,绵延数千年。在西方,创新这一概念首先由美籍经济学家、奥地利人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概论》中提出,此后逐渐在社会各个领域产生广泛的影响。

近代以降,面临国运衰落和民族危亡,国人救亡图存和变革图强的创新精神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在那个时代中,无不以创新思想为先导,其次才是创新制度与实践。教育领域同样如此。事实上,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国教育传统中,创新一直是贯穿其中的生命主线。可以说,一部中国教育史,就是一部蕴藏着丰富的创新理念和创新精神的历史。

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于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这些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人才,而人才培养关键在教育。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任务与使命。因此,用创新理念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二、以创新释放高等教育的内生功能

从高等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程看,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与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相伴相生的。高等教育具有两大内生功能:一是人才培养,二是知识生产。在此意义上,体现出教育是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关系着国家的兴旺发达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相适应,需要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供给和智力支持,需要以创新引领国家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价值导向和知识生产的实践需求。因为无论是人才培养抑或知识生产,缺乏创新要素的参与,高等教育便难以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之“高质”要求,国家现代化建设也无从谈起。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知识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大力提高教育质量,这需要以创新的思维、勇气和智慧,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知识生产方式为核心,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研究最新成果,全面革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教学要素,努力实施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授受“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在此基础上,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以效益与质量为追求,视人才培养和知识生产为根本,充分释放高等教育的内生功能,扎实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

三、以创新发挥高等教育的衍生职能

高等教育担负着文化生产的职责,同时承担着社会服务的职能,二者共同构成高等教育的衍生职能。

高等教育的文化生产以文化传承为基础,以文化批判为手段,以文化创新为导向,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引领职能。近现代以来,人类崇尚科学之风日盛,科学理性和工具理性急剧膨胀,价值理性日渐萎缩。高等教育领域的人文社会科学受到不同程度的冷落。科学理性和工具理性大行其道,现实中的价值问题、道德问题被忽视,培养了一批单向度的人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呈现了文化与科学此消彼长式“一条腿走路”的困境。以创新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就是要培育知识人与道德人的价值统一,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精神生活的高层次文化人。就我国现时而言,这样的人,不仅应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更应具有主体精神与价值原则,能够承担和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建设,同时也符合高等教育现代化文化生产的价值诉求。

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是高等教育存在与发展的社会与价值基础。曾经盛行的“读书无用论”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使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产生了种种质疑。然而,纵观世界范围内的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对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当前,以创新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需要认真分析其服务方式的变化。事实上,高等教育社会服务方式的发展正呈现出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复杂的态势。高等学校智库正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及其他官方组织决策的重要机构。中国政府也支持民办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加快建立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高等教育服务社会方式的变革预示着高等教育要想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有所作为,就必须以创新的视野和思维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高亨. 周易大传今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8:8.

[2]阮元.十三经注疏 [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16.

以协调发展理念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

沈曦,赵丽

协调是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协调发展理念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重点在于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协调高校内外部关系,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一、高等教育发展不协调的主要表现

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存在一些不协调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不协调。东、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梯度差异,同一省域内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学科结构和布局结构失衡。二是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发展不协调。民办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地方高校在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待遇悬殊。三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不协调。高校人才培养中重“物”不重“人”,重知识传输、技能培训或职业训练,轻人文精神、人格养成的状况并不鲜见。

二、处理好四对关系

以协调发展理念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处理好发展中的几个重要关系。其一,数量与质量。高等教育现代化既包括数量的发展更强调质量的提升。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从数量向质量转变,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二,精英高等教育与普及高等教育。50%以上的适龄青年有机会有条件接受高等教育,是为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等教育的高质量的概念……必须是一个由效率及质量保证的概念,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的现代化。”[1]设置质量域限,确保质量底线是普及高等教育的任务,拥有一批一流大学和有国际影响的一流学科,培养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才是精英高等教育质量的体现。其三,本土化与国际化。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建立在本土基础上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其四,传统教育教学手段与高等教育信息化。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传统高等教育和大学的生存样态,但手段始终服务于目的,信息化不会也不可能颠覆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

三、以协调发展理念促进高等教育现代化

(一)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在国家层面上,要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缩小高等教育发展的地区差异和学校差异。在省域层面,统筹高等教育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层次类型、学科专业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协调[2]。第一,统筹省域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如加大省域内高等教育发达地市与高等教育薄弱地市的结对帮扶和对口支援力度,扶持基础薄弱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优化那些定位于服务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区域布局;跨省域高等教育联动发展等。第二,统筹推进各类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处理好“高原”与“高峰”、重点与一般、集中度与覆盖面的关系,既保证重点高校、重点学科优先发展,又保证各类高校和学科的全面提升。第三,统筹推进民办高等教育与公办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做好对民办高校的分类管理和业务指导,加大对民办高校的政策、资金和项目的支持力度。第四,统筹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在招生制度、联合培养、学制衔接、就业深造等方面,打造职业教育人才立交桥。

(二)协调高校内外部关系

就高校外部而言,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政策指导、社会支持和法律保障,理顺政府、高校、社会团体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在高校内部,高等教育现代化呼唤健全的管理制度和顺畅的运行机制,要求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搞好“系统层级的治理、大学层面的治理和基层学术的治理”[3],处理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领导和管理者与师生员工之间的关系。高校之间要加强主体协同,如建立教学科研协作体,互帮互扶,共享发展成果,同步实现现代化。

(三)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形成结构合理、系统完善的高等教育事业及其促进社会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协调统一。人本价值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体价值,人的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践中,首要的是突出人的地位,把丢失和被遗忘的人性找回来。“回归人性”有3层含义[4]:一是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人的主体精神、主体意识与主体价值;二是善性,向善是人的天性,应依据人的天性实施顺应自然的教育;三是人性的唤醒,复苏远离的、沉睡的人性。培养和谐发展的学生,要求高等学校在加大资金投入,在不断升级和完善各项硬件条件的同时,重视通识教育、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将促进人的自主、自由、个性化的全面发展落实到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等各类活动中,营造育人为本的文化环境,达到人与文化的双向建构,从而实现人的现代化。

[1]眭依凡.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理性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4(10):1-10.

[2]丁晓昌.推进省域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3(12):6-10.

[3]周光礼.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4(9):16-25.

[4]尹达,徐凤.高等教育现代化:本质内涵、时代特征与实现路径[J].山东高等教育,2015(11):19-22.

收稿日期:2016-04-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创新治理机制研究”(71473139);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知识资源配置的大学与产业协同发展机制研究”(15NDJC082YB);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层学术组织变革下地方高校协同治理研究”(G15JY-20);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机制与共建基地的研究与实践"(2015220);湖北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201405)

作者简介:石健壮(1983—),男,山西吕梁人,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研究 ;

DOI:10.15998/j.cnki.issn1673-8012.2016.03.018

[中图分类号]G649. 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012(2016)03-0118-10

沈曦(1971—),女,湖南长沙人,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赵丽(1976—),女,湖北武汉人,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工学博士,主要从事材料科学及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黄志兵(1980—),男,湖北洪湖人,宁波教育学院讲师,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伍宸(1985—),男,四川宣汉人,浙江大学国际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国际化、比较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赵聪环(1983—),女,河北保定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引用格式:石健壮,沈曦,赵丽,等.以五大理念引领高等教育现代化[J].重庆高教研究,2016,4(3):0-0.

Citation format:SHI Jianzhuang, SHEN Xi, ZHAO Li, et al. Lead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with five concepts[J].Chongq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016,4(3):0-0.

■ 高教时论

主持人语: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大理念,5大理念成为“十三五”时期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发展理念。高等教育现代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有效手段,必须坚持5大理念的指导,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而促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顺利实现。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一批中青年学者,围绕5大理念和高等教育现代化,并具体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以笔谈形式组约了5篇文章。石健壮从创新角度、沈曦和赵丽从协调角度、黄志兵从绿色角度、伍宸从开放角度、赵聪环从共享角度,分别探讨了5大理念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姜朝晖

猜你喜欢
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几何创新题的处理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数据分析中的避错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唱反调”的策略
价格调整 讲策略求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