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场域中规训技术的运用、抗拒及其规制
——以学术沙龙为案例

2016-03-28 19:16乔元正余玉龙
重庆高教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行政权力规制

乔元正, 余玉龙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科学技术研究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高校场域中规训技术的运用、抗拒及其规制

——以学术沙龙为案例

乔元正, 余玉龙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高校作为封闭场域为规训技术的运用提供了空间。规训技术的有效运用得益于行政权力的天然权威,与压迫的、通过暴力和肉体惩罚实现的前现代权力迥异,高校行政权力规训技术的运用是非压迫的、温和持续的、毛细血管状的,具有生产性、网络化、隐匿性的特征。它使用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和检查等技术手段,从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强化对教师身体的控制。以学术沙龙的举办为案例,教师表现出批判、调整或投机3种抗拒形态,致使政策目标难以达成,治理实效性低下。为避免规训技术的滥用,行政部门应当顾及学术组织的松散连接特性,不宜推行整齐划一的政策目标,必须科学地划定权力之间的边界,决策前、决策中和决策后应分别采用参与型、协商型和监督型的共同治理方式,做好共同治理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规训技术;规制;抗拒;行政权力;学术权力

一、规训技术概说:本质、特征及其运用策略

(一)规训技术的本质及其特征

“规训是对人进行生产与再生产、规格化和标准化的权力技术。”[1]在福柯眼中,规训是“近代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权力技术,既是权力干预、训练和监视肉体的技术,又是制造知识的手段”[2]375。高校规训技术的存在与运用有效地提高了科层管理的效率,教师及其团队的学术活动在空间和时间双重维度上完全暴露在行政权力的层层监视之中,教师肉体本身也被规训了。就负面效应而言,规训技术的运用无疑加剧了行政与学术权力之间的疏离,导致教师的疲于应对和学术环境的浮躁,这与学术自由的理念背道而驰。

对高校场域中行政权力进行技术性解析,一个重要维度是学术活动的“空间政治”。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主张空间是政治的,“国家利用空间以确保对地方的控制、严格的层级、总体的一致性以及各部分的区隔”[3],行政权力也利用空间来对教师和学术加以区分和控制。通过有计划地组合或分割空间,使得圈定(enclosure)空间里无序的个体变成了有序的多元体,这有利于对教师及其学术活动的监视与改造,使其朝向权力预设的结果发展,空间规训使得“教育空间既像一个学习机器,又是一个监督、筛选和奖励的机器”[2]163。

高校作为封闭场域为规训技术的运用提供了空间,规训技术的有效运用得益于行政权力的天然权威,与压迫的、通过暴力和肉体惩罚实现的前现代权力迥异,高校行政权力规训技术的运用是非压迫的、温和持续的、毛细血管状的,它使用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和检查等技术手段,使教师在不知不觉中被行政权力以极其简单的方式实现管理。高校行政权力规训技术的运用具有以下特征:

1. 生产性

规训既是权力干预、训练和监视肉体的技术,又是生产知识的手段。与前现代权力使用暴力手段不同,行政权力不是被动地禁止而是通过提高学术生产力的各种技术,如讲座、评奖、项目申报等,将学术团队和教师个人置于无休止的“学术秩序”之中,并借此生产与再生产符合强势权力利益的某种“学术秩序”。教师个体力量被削弱并失去了批判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权力的规训,权力与知识的共谋关系使教师们驯从于权力运作机制而不自觉。

2. 网络化

行政权力处于关系场域之中,网络关系之中的权力无孔不入,时刻都在发挥作用。“层级监视”体现了权力的网络化特性,行政管理让教师和学术组织暴露在“权力的眼睛”之中,并对其学术活动进行时空分配,“每一时刻进行具体的控制和有规律的干预”[4]。这种筹划创生策略对教师的时空进行了安排和调节,致力于学术时间的不断积累和学术成果的持续增长。如对学术团队进行力量编排,不同职称和年龄的人员组合搭配,以期发挥团队效应并不断提高学术生产力。

3. 隐匿性

行政权力规训技术的最大特征是具有隐匿性,规训机制中的权力“固执而坚定地存在着,似乎没有起源,也没有终结,它玩弄着一种关系游戏,在监视者和被监视者之间不断地发挥效应”[5]。微观权力运用“凝视”的方式,使教师及其学术活动始终处于“可见性”之中,组织起来的教师们被发现、了解、监视和控制。高校场域中的规训者以管理者的角色出场,并在道义上宣扬其合理性,他们以知识性的方式仔细地观察教师及其习惯和历史,权力不是以强迫命令的方式运作,而是以温和持续的日常状态出现,从而更具隐匿性。

(二)规训技术的运用策略

学术生活对教师身体有一种塑造力量。福柯指出:规训权力的运作与特定机构(学校、工厂、监狱等)对时空的精心设计以及各种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联系在一起,身体不过是权力执行的容器和终端。通过对教师身体的政治解剖和意识形态规训,以及学科分等和知识准入等权力分层技术的运用,符合国家意志和社会需要的知识学科被挑选和征用,教师的顺从性不断正强化,最终完成对身体的规训。换言之,主流知识或学术话语体系是在知识、权力和身体的相互碰撞和斗争过程中生产的,是“经由各种知性和政治技术的配置所筑成的政治理性领域”[6],知识作为“权力的眼睛”是体制化和权力规训的产物。

知识与权力的共谋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和维持学术秩序的重要基础,它们在学术生活中交织成无所不在的网络结构,权力通过对教师身体的规训不断生产和再生产符合统治阶级意志的知识,并不断产生新的更有效的权力技术。行政权力在高校场域内部建构了“全景敞视主义”的监控模式,教师及其活动暴露在“权力的眼睛”之下。规训技术策略的运用主要有三种: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和检查。

1.层级监视

规训权力构建了一个金字塔式的监督人员机构,即遍布学校的行政科层管理机构,其运行机制是无处不在的监督。科层管理机构形成了纵向的层级监视网络:最底层的是科员,然后是科长、处长,学校则是各种行政人员的总后台。以学术沙龙的举办为例,会议举办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都要事先备案,会议举行过程中也有行政人员的参与,教师会后需要向行政部门提供会议纪要。一种明确而有规则的监督机制被纳入了教师学术实践的核心。一方面,层级监视技术在时空双重维度上实现了对教师身体的规训;另一方面,作为增强高校管理效能的内在机制,层级监视技术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学术科研活动的发展。

2.规范化裁决

高校场域内的规范化裁决主要是指行政部门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情况进行判断,然后根据是否完成及其质量情况进行奖励或惩罚。在规范化裁决中,行政部门首先要制定规范或标准,以课题结题为例,从结题时间、经费使用,到有无标注基金资助名称、文章发表的数量和级别等都进行了详细规定。规范包括了对违反规定行为的惩罚,比如超期未结题将减少经费拨付,文章数量或级别不够不予结题等。通过规范化裁决技术的运用,行政部门可以甄别学术品质、划分学术能力或技巧的等级并标示出差距,从而为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3.检查

检查是层级监视和规范化裁决的技术结合,检查体现为一种认识关系和权力关系,其作用在于“显示被视为客体对象的人的被征服和被征服者的对象化”[2]208。检查是一种综合的管理方式,行政部门在检查过程中进行各种规律性监视,在预先规定好的时间和地点对学术组织及其活动加以监督,再将监督结果与事先制定好的标准进行比较,这种比较可以实现规范化裁决所具有的分类和规训功能。

二、规训技术的抗拒:以学术沙龙活动为案例

抗拒形态是指教师面对行政部门的权力规训,呈现出来的外显行为或内在态度,包括言语冲突、逾越规范、破坏秩序等行为表现,以及隐藏于内心的反抗心态。通过这些方式,教师可以宣泄他们对学校管理或行政与学术权力互动的不满,或表达个人欲求与学校刚性管理之间冲突的矛盾心态,这些不同的行为或心理状态称为教师的“抗拒形态”。

根据高校行政部门管理实践中遭遇的抗拒情形,可以区分出三种“抗拒形态”,即批判型、调整型和投机型。以举办学术沙龙为例,某高校为活跃社科研究氛围、增进学术交流,制定了《学术沙龙管理办法》,要求学术团队每月至少举办2次沙龙活动并将会议纪要报送管理部门,行政部门派人员参会并根据实际效果确定资助额度。学术沙龙可以视作行政权力对教师身体及其团队活动的规训,“每月至少2次”并报备沙龙举办的时间、地点是层级监视技术的运用,行政部门派人员参会并根据实际效果确定资助额度则是检查和规范化裁决技术的综合运用。

(一)批判型

教师在对高校场域各方力量强弱做出评估以后,会决定采取配合还是抗拒的策略,并考虑以何种方式应对行政权力的规训要求。学术资本雄厚且具有行政职务的教师,面对管理部门的刚性规定往往会把抵触情绪立即表达出来,显现出不耐烦或批判性的言语行为。

管理人员:喂,是N老师吗?您好!我是A,《学术沙龙管理办法》已发您邮箱,请在近期举办1次团队沙龙活动,并做好会议纪要。

N老师:嗯,你好!我没明白你的意思……

管理人员:是这样,学校出台了《学术沙龙管理办法》,请您的团队每月举办不少于2次的学术沙龙。

N老师:我最近很忙,没有时间……况且每月2次有点多吧。(质疑地)

管理人员:麻烦您抽空看一下邮件,多给我们提提建议。(恳切地)

N老师:好!先这样吧……我再问一问你们领导。

从上述对话中可以看出,N老师以“我最近很忙,没有时间”直截了当地拒绝了行政部门的要求,而且对每月2次的活动安排提出质疑。面对行政权力对教师活动空间的规训,学术资本雄厚且具有行政职务的教师显示了不完全服从的能动性。不完全服从意味着给自己留有余地,他们意识到规训权力无法撼动,也明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力量对比的悬殊,因此试图在与决策层的进一步沟通中寻找抗拒的空间,比如“我再问一问你们领导”,直截了当的批判已经暗示了抗拒的雏形,他们在试探规训权力底线的同时拿捏着抗拒的分寸。

(二)调整型

面对行政权力的规训和要求,采取调整型策略的教师并不会被管理人员牵着鼻子走。学校规章制度林林总总,并不是管理部门一旦要求,教师就会立即响应并照章行事。相反,在教师与规章制度有意无意地冲突之后,这些规章制度才会逐渐发挥效用,才会对教师产生影响和意义。

与当面直接拒绝的抗拒方式不同,调整型教师会根据情势变化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决策,即服从还是拒绝的决定。这类教师对学校政策的目标和价值总体上是认同的,他们本身就是学校各种政策的受益者,承担着多项课题且拥有充足的研究经费,即所谓的科研大户。然而,他们对学术活动开展的方式方法并不完全赞同,比如对每月举办2次的刚性要求,认为教研活动中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就已经足够,没必要再另外举办学术沙龙。

管理人员:Y老师您好!我是A,我现在已经在××楼第××会议室了,没有看到你们呀……(纳闷地)

Y老师:哦,A老师你好!有什么事情吗?

管理人员:××楼第××会议室不是有你们团队的学术沙龙活动吗?我过来学习一下。

Y老师:哦哦,实在抱歉,我们这次活动因事取消了,改到下次一起吧。

管理人员:可是……您并没有事先通知时间变更的呀。(尴尬地)

从上述场景对话中可以看出,Y老师显然并未对学术沙龙活动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连时间变更如此重要的事情都没有提前通知,才发生了“放鸽子”的尴尬事件。这是行政部门和教师双方都没有预想到的,这样推测的依据在于行政部门充分相信Y老师会如期举办沙龙活动,而Y老师并没有想到管理部门真会派人参加,忽略了行政部门权力规训技术的实际运用,即检查和层级监视。Y老师及其团队与学校管理层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不想因此处于被动地位,他们后来及时调整策略,相继举办了几场沙龙活动并邀请管理人员观摩学习,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投机型

“识时务者为俊杰”,面对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投机型教师倾向于选择顺应和妥协,而不是反抗与抵触。他们期望在妥协过程中谋求利益的最大化,即使利益没有得到满足也可以全身而退,而不必与行政部门发生正面冲突。采取投机策略的教师学术资本并不雄厚,需要行政部门给予政策和经费上的支持,明显的抗拒并不利于教师个体成长和团队发展,趋利避害的本能促使其选择了权且利用式的“积极配合”或免受惩罚式的“消极抗拒”。

管理人员:H老师,正好您来了,学术沙龙活动准备得怎么样呀?

H老师:嗯,正好有个学术会议在下周举行,到时会有大范围的讨论,可以算一次吧。

管理人员:这当然好啦!

H老师:活动有经费支持吗?

管理人员:这个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您先把沙龙办起来再说吧!

从上述场景对话中可以看出,投机型教师对开展学术沙龙似乎并不抵触,相对活动本身而言,他们更加关心有无经费的支持。这种直白的利益诉求已经暗示了两种可以预料的结局,即有经费支持学术沙龙就会办下去,没有经费支持便没有办下去的可能。事实上,在“权且利用”并争取利益的策略没有奏效的情况下,H老师及其团队选择了“消极抗拒”的行为,由于没有经费支持,在以学术会议形式举办1次沙龙活动以后便没再坚持下去。

批判型、调整型和投机型3种抗拒形态均采取了权宜变通、迂回抗拒的策略,教师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并试图从规训网络中寻找逃逸的空间。高校场域存在依附于不同类型资本的权力之间的矛盾,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冲突的过程中,拥有雄厚学术资本的教师凭借“知识与权力的共谋关系”彰显其不完全服从的独立性,而那些缺乏学术资本并期望获得学校支持的教师往往屈从于现实。尽管并不完全认同行政部门政策的价值和意义,但在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和检查等规训技术的作用下,他们会选择“权宜”或“变通”的策略,表面上接受活动空间中的身体规训,私下却巧妙迂回地进行抗拒。他们“既能在行动的边界上不违反形式上的合理性,但又能实现自己主观策略性的介入,结果可以造成形式上的名实相符和实际上的名实分离”[7]。

三、规训技术的合理规制:原则与方法

(一)科学划定边界,做好制度安排

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避免权力规训技术的滥用,关键是要明晰各自职责,科学地划定权力的边界。高校场域权力冲突不断、治理时效性差的根源在于权力主体权责不清,越位错位现象普遍。尽管行政权力在维系场域权力格局、协调各方关系、保障学术权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科层管理体制关注的是公共责任和可预见的结果,而非学术研究的创新和专业价值。行政部门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必须顾及学术组织的松散连接特性,强行推行整齐划一的政策目标,必将戕害学术自由权利,达成的不过是虚假的统一。

划定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边界,明晰各自领域的作用有两方面要求,即理念层面和制度层面。在理念层面,应当充分意识到“学术”既是高校的本质,也是学术组织与官僚体制的逻辑边界,必须充分尊重教师在学术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和合法权利,使学者充分享有学术权利,真正成为学术的主人。在制度层面,为确保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在各自领域内作用的可操作性,高校应当积极推动内部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尽快制定并完善高校章程,在范围明确、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做好共同治理的制度安排。

(二)构建“我-你”关系,充分对话协商

“规训”及其技术运用本身并无褒贬之意,不具感情色彩。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场域中从事学术研究的教师,往往受到行政指令的干预和技术理性的支配,教师的研究方向、项目来源、经费资助甚至学术活动举办的时间和地点等,事无巨细都牢牢控制在政策制定者、学科专家等潜隐规训者手中,教师成为既定政策程序的被动执行者,专业自主权和平等对话权湮没在微观权力的层层规训之中。面对违背学术自由原则、忽视教师个体自由和内在发展的“规训”,教师们表现出怠惰心态或者抗拒行为,消极配合、适时调整甚至当面批判,其真正原因在于教师并不认同政策为他们预先设定的角色。

政策是以主体间对话协商的方式建构起来的文本,教师在政策中扮演的角色应当是通过对话双向建构的,而不是单向赋予的。没有经过充分协商的政策不仅缺少合法性,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在政策制定之前,通过对话协商,高校行政部门和教师可以超越各自思维的局限,以“头脑风暴”的方法激发新的观点和创意,最终达成共识。对话双方是一种“我-你”关系,拥有平等的权利和能力,而不是消极的对象性存在。行政部门和教师在开放、自由和问题导向的对话氛围中,以平等的地位双向互动、协商沟通、及时回馈,而不是以牺牲对方利益为代价的设计、占有和控制,对话双方是彼此依存和互利共赢的关系。

(三)教师参与治理,营造共治氛围

学术团体与科层组织构成了高校场域的二元结构,也就是说高校场域内部同时存在学术和行政两类行动者。从理论角度分析场域权力结构时,行政与学术两类行动者往往是分开的,它们有着不同的文化价值和运行机制。学术研究具有持续性、渐进性和周期性,需要宽松自由的环境。与此相对,行政科层组织追求目标效率、注重绩效考核,其运行方式具有强制性[8]。然而,实践中的学术事务是在行政和学术两类行动者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处理的,决策制定是“包括确定先例(precedent)的教授到加强现存模式的行政人员等在内的许多不同的人参与的过程”[9]。

高校是利益相关各方的共同体,由基于行政权威的管理体系和基于专业权威的教师体系构成。共同治理是为促成两个体系达成共识、形成合力而设计的结构和过程,而不是“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的简单责任划分,行政部门要充分倾听教师意见,教师也要参与治理。为避免规训带来的负面影响,决策前、决策中和决策后应分别采用参与型、协商型和监督型的共同治理方式。决策前,行政部门吸收教师代表参与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发挥其决策咨询的作用;决策中,行政部门和教师仍然可以通过对话协商表达自身的政策倾向和利益关切;决策后,可以通过公开方式接受学校公众的监督。行政部门要与教师达成“一切为了学术”的共识,以协商民主的精神营造大学共同治理的氛围。

四、结语

综上所述,规训技术的运用旨在征选有用的“身体”和“学科”,然而放任其渗透弥漫,学术自由不彰将是必然的结果。教师在时空双重维度全面受训而疲于应付,只能塑造出缺乏理性与创新精神的驯顺灵魂和肉体。面对违背学术自由原则、忽视教师个体自由和内在发展的“规训”,教师们表现出怠惰心态或者抗拒行为,消极配合、适时调整甚至当面批判,他们并不认同政策预先设定好的角色。因此,行政部门应当顾及学术组织的松散连接特性,不宜推行整齐划一的政策目标,科学地划定权力之间的边界,以对话协商的方式做好共同治理的制度安排。

参考文献:

[1]王小红,杜学元.学校规训教育与人的异化——福柯规训理论透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5):22-24,96.

[2]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3]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55.

[4]余清臣.福柯的教师观[J].教师教育研究,2004(11):37-40.

[5]汪明安.福柯的界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96.

[6]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力[M].刘健芝,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55.

[7]翟学伟.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关系与权力的历史社会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92-293.

[8]袁飞.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统一、冲突与平衡[J].高等教育研究,2015(7):25-27.

[9]玛丽·亨克尔,布瑞达·里特.国家、高等教育与市场[M].谷贤林,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71.

(责任编辑吴朝平)

The Application, Resistance and its Regulation of Discipline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aking the Academic Salon as an Example

QIAO Yuanzheng, YU Yulo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China)

Abstract:As the closed fields,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vide the spa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gulation technology.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the regulation technology is beneficial from the natural authoritative of administrative power,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oppressive pre-modern power reached by the violence and penalty. The operation of regulation technology for administrative powe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non-oppressive, tender and constant, capillaries form,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ductivity, internationalization, hidden form. Through the hierarchical observation, normalizing judgment and examination and etc., the administrative power takes control of teacher’s body from space-time dimensions.Taking academic salon for example, teachers perform three kinds of resistance types. They either criticize, adjust or perform as a speculator. The policy goal is difficult to be achieved and the governance efficiency is also not high. Therefore, in order to avoid abuse of discipline technology,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should care for the loose connection of the scholarship organization. It is improper to make the unified policies and purposes, and a boundary should be drawn between powers, and implement co-governance should be adopted before, while and after the policy decision in the form of participation mode, dialogue and negotiation, and supervision model, in order to do well in the system arrangement of co-governance.

Key words:discipline technology; regulation; resistance; administrative power; academic power

收稿日期:2016-01-09

基金项目: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高校‘去行政化’的知识社会学分析及其破解机制研究”(M15JC054);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高校‘去行政化’的知识社会学分析及其对策建议研究”(2015N008)

作者简介:乔元正(1983—),男,山东泰安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助理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DOI:10.15998/j.cnki.issn1673-8012.2016.03.009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012(2016)03-0056-06

余玉龙(1977—),男,湖北麻城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引用格式:乔元正,余玉龙.高校场域中规训技术的运用、抗拒及其规制——以学术沙龙为案例[J].重庆高教研究,2016,4(3):56-61.

Citation format:QIAO Yuanzheng, YU Yulong. The application, resistance and its regulation of discipline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aking the academic salon as an example[J].Chongq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016,4(3):56-61.

■ 高教管理

猜你喜欢
行政权力规制
政府信息获取权滥用的规制探索与优化
主动退市规制的德国经验与启示
论我国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发展和完善——从抑制性规制到激励性规制
保护与规制:关于文学的刑法
政府部门行政权力下放路径研究
我国高校二级学院治理模式的现状及问题探讨
完善监督机制防范拆迁领域职务犯罪
建立健全三大机制 确保高校二级学院权力健康运行
论公共利益的法理学相关概念辨析
内容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