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的、多层次的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模式研究

2016-03-28 14:38左春波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动态教学质量监控

左春波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长春 130052)



动态的、多层次的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模式研究

左春波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长春 130052)

[摘要]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改革永恒的主题,构建动态的、多层次的教学质量监控模式对提高地方高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动态的、多层次的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主体、监控原则、模式构建、有效实施对策四部分内容作出深入系统的分析,为地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持续改进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模式;对策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竞争成为企业乃至于国家之间竞争的实质。向社会输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重要任务。教学质量监控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一方面能够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及时纠正教师教学工作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则可以为地方高校今后教学管理工作持续改进提供借鉴。所以,针对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模式展开深入研究,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动态的、多层次的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模式主体分析

教学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指标,通常是由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教与学之下的课程质量、学科或者是专业质量、整个地方高校的教学质量所构成,涉及方方面面,所以其主体是多元化的[1]。主要包括以下五个主体:一是主导主体。地方高校教务处、院系教学质量管理机构,在整个教学质量监控模式之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对教学质量作出最终决策的决定性力量,发挥着主导主体的作用;二是专家主体。由各个院系的资深专家所组成的地方高校各级教学督导小组,对教学质量作出客观评价和打分,担任教学质量监控模式的专家主体角色;三是学生主体。学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直接对象,主要负责对每一位任课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成果、教学优势与不足作出最直接的打分和评价,并作为教学质量监控模式评定结果的重要参照依据;四是社会主体。由社会各个行业的专家组成资深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目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思维与理念作出客观评价,并肩负监督各个主体工作有效性、教学质量监控结果的真实性等职责;五是教师主体,对于整个教学质量监控模式从自身作出最直接的评价,反馈出地方高校教师的真实意愿和实际诉求,最终促使教学质量监控模式能够处于持续改进状态中。

2动态的、多层次的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原则

动态的、多层次的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旨在提高地方高校教学质量及管理水平,向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人才。动态的、多层次的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原则涵盖以下几方面。

2.1监控的目的性原则

构建动态的、多层次的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是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纠偏,通过教学质量监控对教学活动进行追踪与管理,找出偏离教学计划目标的误差,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从而确保教学的执行与目标相一致。(2)优化,通过教学质量监控,解决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标准在执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使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2]。

2.2监控的全员性原则

高校教学管理的核心是教学质量管理,而教学质量的高低与地方高校全体师生员工有着密切关联性,因而教学质量监控离不开所有人的参与。具有决策权的管理层是监控模式实施的关键、各个职能部门乃是核心、院系和教师则是前提与基础,而学生则是教学的主体对象[3]。每个人都是教学质量监控模式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有教职员工既是参与者、实施者,同时又是被监控的对象,他们所处的地位、所扮演的角色在不同的情况和条件下是互换的,在这个活动中角色是监控者,在另一活动中角色则是被监控对象。

2.3监控的动态性原则

地方高校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质量监控模式运用时必须坚持动态性原则,随时而动、随势而动。首先,地方高校任课教师年轻化趋势较为明显,其对于现代化教学理念及思维的接受及认可程度相对较高,往往会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来引导大学生成长与发展,并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应用在实践工作中。因而要针对此种情形及时对监控指标及目的作出动态调整,以保证监控模式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其次,由于国内外交流活动的日渐频繁,各种现代化、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逐渐被国内高校所吸收、合理借鉴,并应用到教学质量监控模式之中,使其符合地方高校发展目标及前行方向。

2.4监控的全过程性原则

教学质量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由于学生是当前教学管理工作的主体对象,学生在大学四年时间里所学到的知识内容、掌握的各项专业技能以及是否能够顺利毕业和走向社会都是评价教学质量的关键指标。因此,动态的、多层次的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模式必须具备监控的全过程性原则,对教学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与评价,继而做到事前监控准备、事中监控实施、事后监控整改,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监控循环[4]。

2.5监控的可操性原则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首先要遵照教育教学规律来确定监控的内容和方法,同时又要切合学校教学与管理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过程中,特别是设计具体评价指标时,即要考虑全面,又要便于操作,易于实施,尽量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更加科学、准确。

3动态的、多层次的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模式构建

根据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原则,动态的、高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模式就是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全体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并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与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从而达到促进师生共同协调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为此,构建了动态的学校、督导、院系、学生和教师五级教学质量监控模式。

3.1集中监控

集中监控主要是指地方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作为集中监控组织机构,根据各个地方高校关于本院校办学特色以及教学质量管理的具体规范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有效监督,最大程度地激发教师的工作潜能。同时,及时收集反馈信息,针对现行规则予以修订与完善,制定出符合地方高校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计划与目标。

3.2督导组监控

地方高校督导组是一个由多个领域专家所组成的、专门负责教学质量提升的组织机构。通常情况下该组织机构成员是由地方高校不同院系的精英以及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教授所组成。根据国内外最新发展环境变化动态调整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规划、教学计划;对日常教学秩序进行检查;深入课堂、实验室,随机听课并作出评价;了解师生对教学管理部门、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对相关意见进行分析整理,使之成为学校进行教学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

3.3院系监控

院系监控机构主要由院系负责人所组成,负责依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和指导思想,对本部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各环节教学质量检查进行统一、系统的领导管理。对本部门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指导、监督和检查。收集整理学生意见和建议,并将相应意见反馈给任课教师,以改进其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4学生监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对象,是整个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对教师所作出的评价也最全面、最客观、最为系统。为此,学校应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有效搭建教学管理部门、教师、学生等多方的信息沟通平台,通过学生信息员反馈对教学管理工作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各自查找自身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改进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3.5教师监控

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元化的,教师因素同样不容忽视。因而通过选拔各个院系专业素质扎实、教学能力突出、责任意识较强的教师组成教师监控机构,对全院系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客观评价,以达到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监控也体现在对学生学习质量的监控。教师不仅要关注自身的教,还要关注学生的学,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动态的、多层次的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模式有效实施的对策

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模式的构建,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为保障教学质量监控模式的有效实施,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树立全员质量监控意识

关注学校的发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职员工和学生的责任。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它不仅关系到师生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各级领导的工作业绩和切身利益,更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的关键[5]。因此,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充分认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对地方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起全员质量意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4.2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体系

健全和完善地方高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推动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使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做到有理可据、有法可依。有效的奖励惩罚机制,是工作顺利开展、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工作要求严格执行的保障。激励机制的出台,更有利于把传统的硬性管理引导向人性的梳理,激发广大教职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地维护教学质量建设,强化教学质量监控[5]。

4.3完善教学信息反馈系统

教学信息反馈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是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关键。通过全方位的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对收集到的教学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整理,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相关的被评价者和管理者,加强了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了教学工作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4.4搭建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化平台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信息化平台的建成,能够实现教学质量监控信息的集中管理、分散操作、信息共享,使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向数字化、无纸化、智能化、多元化方面发展。利用信息化平台,教学质量监控活动的所有参与者可以实时地进行信息交流与互动。监控信息反馈时间短、速度快、监控成本低、反馈结果准确,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监控的效率,促进了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现代化。

动态的、多层次的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模式是提高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学质量监控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而长远的工作任务,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发现,不断地改进,才能构建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模式。

[参考文献]

[1]李长熙,李建楠.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与提升研究述评——基于2004年到2013年国内11种教育类期刊的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4(10):50-58.

[2]罗正云.论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全面监控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7(11):54.

[3]陈先年.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J].教育教育学论坛,2014(11):112-114.

[4]艾训儒.高校院级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构建与动态管理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1(7):187-189.

[5]徐全忠.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与完善[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4(9):9.

[作者简介]左春波(1977- ),女,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教育教学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地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模式研究”(GH13319)。

[收稿日期]2015-10-19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02(2016)02-0098-03

猜你喜欢
动态教学质量监控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动态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