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美版字幕中称谓词翻译的失与得

2016-03-28 12:31石春让付秀丽
昌吉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美版甄嬛传源语

石春让 付秀丽

(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西安710061)

《甄嬛传》美版字幕中称谓词翻译的失与得

石春让 付秀丽

(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西安710061)

美国版《甄嬛传》字幕中称谓词的翻译存在语义的流失与补偿现象。流失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语义不对应的称谓词。在翻译称谓词时,有意识地补偿语义,可以展现出称谓词蕴含的语义信息和使用者的价值观,补偿的方法有对源语称谓词的内涵信息进行保留、对源语称谓词的直译信息进行增译、转化源语称谓词等。

《甄嬛传》;字幕;称谓词;翻译

前言

电视剧《甄嬛传》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中国观众,也被美国影视界译介到了到英语世界。76集的电视剧《甄嬛传》被翻译成了7集的电影《甄嬛传》。如何将中国的优秀影视作品译介到英语世界是很有研究价值的。近期,《甄嬛传》的字幕翻译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及热烈讨论。[1-2]

《甄嬛传》中有大量的称谓词,这些称谓词为剧情的发展,人物的刻画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反复观看美版《甄嬛传》,发现其中称谓词的翻译有一定特色。本文拟归纳分析《甄嬛传》字幕中称谓词翻译的失与得。

一、《甄嬛传》中的称谓词

(一)《甄嬛传》中称谓词的界定

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称谓词,从某种意义上讲,称谓词是特定民族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表达方式。这些词语在具体语境中反映了交际参与者的身份、地位和相对应的社会文化因素。

《甄嬛传》是一部生动、清晰描述清代中国社会状况的电视剧,里面存在着许多不同类别的称谓词。本文将《甄嬛传》中的称谓词界定为:能够体现不同交际场合交际参与者各自身份、地位、修养、神态、情感及相互之间关系的专有名词。

(二)《甄嬛传》中称谓词的类别

通过自建小型汉英平行语料库,我们对《甄嬛传》字幕中的称谓词进行穷尽式检索,经过分析发现,《甄嬛传》中的称谓词主要包括四种:亲属称谓、等级称谓、尊他语和自谦语。

1.亲属称谓

在中国古代,一个朝代的皇宫内发生的故事本身就是以皇帝为中心的皇族大家庭内发生的故事。《甄嬛传》描述了一个中国古代宫廷斗争的故事,故事中的许多人物之间存在亲属关系。这些亲属关系有长幼之分,亲疏之别,所以亲属称谓本身就是称谓词,如太后、舒太妃、皇额娘等。

2.等级称谓

《甄嬛传》描述了中国古代宫廷斗争的故事,参与宫廷斗争的不仅限于宫廷内部人员,也涉及宫廷外的许多人。在宫廷内,以皇后为首的妃嫔们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关系,她们的官阶名称本身也是称谓词,如曹贵人、安常在等。宫廷外的许多人成为皇帝的官员,与皇帝形成等级关系。这些人的官职名称有鲜明的等级差异,因而这些官职名称本身也是称谓词,如:王爷、果郡王等。

3.尊他语

尊他语是指说话人说话时抬高对方所用的词语,如称对方为“您”,称对方的母亲“令堂”,称对方的父亲“令尊”。与皇帝有关的称谓都冠“龙”字,如“龙体”、“龙脉”等。

4.自谦语

自谦语是指说话人说话时降低自己所用的词语,如皇帝自称孤、朕、寡人,妃嫔自称臣妾、妾身,大臣自称微臣、下官、奴才,一般人自称不才、草民、在下、奴才、鄙人、小人等。

(三)《甄嬛传》中称谓词的特征

1.反映等级差别

称谓词与民族政治、文化制度有巨大关系。中华民族长期以来主要遵循儒家思想,形成了独特的政治、文化制度。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提倡“仁”“礼”之道,讲究“三纲五常”。也就是说,人们非常信奉君上臣下、男尊女卑的理念,自觉地在日常言语中使用称谓词。相应地,称谓词的使用也把人们分成了不同等级,高低尊卑。

2.反映宗法礼制

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宗族礼法制度,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宗族式家庭。也就是说,人们的社会关系非常看重同族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而同族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又形成了鲜明的亲疏差别,具体表现就是讲究辈分、区分长幼、区分嫡庶、区分内外归属等。

三、字幕中称谓词翻译的意义流失

通过对自建小型汉英平行语料库中的语料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我们发现,《甄嬛传》字幕中称谓词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甄嬛传》中的称谓词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其翻译绝不是简单的字面翻译。但是,《甄嬛传》美版字幕中的许多称谓词翻译只是简单的字面翻译,这些字面翻译使称谓词所包含的文化信息流失了,甚至造成不同具体语境下的语义失误。因为电影是由许许多多个场景组成的,所以电影中的具体语境就是不同的电影场景。下面以《甄嬛传》高频出现的称谓词的翻译来分析说明其在不同的电影场景中的语义流失。

“臣妾”是《甄嬛传》中非常常见的一个自谦词。这个词含有非常丰富的中国文化信息,该词首先表明妃嫔在皇帝面前的恭谦态度,其次说明妃嫔内心深处对皇帝的热爱与尊重,再次还反映了中国古代妇女“知书达礼”,遵从“三从四德”,拥有所谓的美德。但是,在美版《甄嬛传》的字幕翻译中,“臣妾”被简单地译成“me”和“I”或者省略不译。

例(1):皇上去看华妃,闻了闻华妃身上的香味,华妃对皇上说:

皇上独独喜欢臣妾的欢宜香,臣妾日日都用。

译文:Your Majesty grants Huanyi incense to me exclusively and I use it everyday.(本句中“臣妾”被译为“I”)

例(2):皇上问及甄嬛的小字是什么时,甄嬛回答说:“臣妾没有小字。”

译文:I don't have a nichname.

例(3):皇宫刚刚选秀结束,皇后对皇上道喜说道:“臣妾前来恭喜皇上,贺皇上又得佳人。”

译文:Congratulations,Your Majesty,Several fine beauties will be added to the harem.(本句中“臣妾”省略未译。)

上述例子中,“臣妾”被简单地译成“me”和“I”或者省略不译,使得汉语语境中的自谦信息消失殆尽。

在《甄嬛传》中,含有“龙”的称谓词也是非常常见,如“龙体”、“龙脉”等。“龙”在中国古代代表皇帝,“龙体”、“龙脉”等称谓词主要用于与皇帝有关的场景中,表示皇帝至高无上,地位低的人对皇帝的无限尊崇。但是,在美版《甄嬛传》的字幕翻译中,该词的翻译却远远没有表现出此词所蕴含的深层意味,许多情况下只是简单的用“you”来翻译或者只是用普通的词语来指代。

例(4):春节期间,皇帝一家用餐,皇上看到摆放的梅花,想起纯元皇后,于是说:“出去走走。”皇后对皇帝说:“天寒地冻的,皇上还是保重龙体吧。”

译文:It's freezing cold outside.You should care for your health.

例(5):皇上晋甄嬛为贵人,甄嬛推辞说:“臣妾一与社稷无功,二与龙脉无助,实在不敢领受皇上天恩。”

译文:Firstly,I have made no contribution to the nation.Secondly,I have be gotten no heirs.I don't deserve to receive such great imperial grace.

上述例子中,在中国古代,含有“龙”的称谓词是专门用来表达对皇帝的尊称,“龙脉”专门用来指皇帝的子嗣,这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但是,译文使得这种特有的文化信息损失了。

此外,在《甄嬛传》中,还有一些常见的称谓词,比如“奴才”、“奴婢”、“您”等词,在翻译时也被简单地译为“I”或“me”等词,导致原有的表达等级森严、谦尊分明的信息流失了。例如:

例(6):华妃刁难甄嬛,甄嬛的贴身丫鬟对甄嬛说:“奴婢是心疼小主。”

译文:I'm so sorry for you.

例(7):皇上听到甄嬛的弹琴声,对太监说:“停,这是湘妃怨。”太监回答说:“奴才不懂这个。”

译文:I know nothing of that.

例(8):太监小允子剪了小主甄嬛的头像,甄嬛夸他手巧,小允子回答:“奴才手拙,剪不出小主的花容月貌,下次剪个更好看的再给小主。”

译文:I'm clumsy,unable to make a cutout of your beautiful face.I will make a better one next time young mistress.

例(9):甄嬛第一次见到皇上,不知道是皇上时猜测说:“您是王爷?”

译文:You are one of the nobles?

四、称谓词翻译的意义得偿

我们知道,汉英两种语言起源于不同文化,汉英两种文化的价值观在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汉语文化强调自谦尊他,强调宗族制度和辈分君臣礼仪,而英语文化强调平等,重视个体,突显自我,崇尚自由。显然,汉英两种文化的差异导致两种语言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导致两种语言在何种语境中使用称谓词,如何使用称谓词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

汉语不同语境中的称谓词在英语中就会存在语义空缺,这往往导致译者在翻译时找不到完全的对等词,不可能在各个层次(语义、语用、语法、逻辑和文化)都体现出源语的内涵。如果不考虑各方面对等而对这些词语进行直译,会令不了解中国社会文化背景的读者无法理解,甚至歪曲了原意,使语义变得晦涩,不符常情。

在《甄嬛传》中,不同场景中的称谓词表达着不同信息,反映着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美版《甄嬛传》中一些场景里的字幕中称谓词的翻译取得了与源语语义等值的效果,换言之,字幕中称谓词的翻译较好地补偿地源语所包含的语义和文化价值观。下面我们举例分析。

(一)直译源语称谓词内涵信息

通过直译源语称谓词的内涵信息,使得源语称谓词的原有信息得以保留。

例(10):夏常在欺负安陵容,甄嬛上前阻止。甄嬛对夏常在解释说:“今日汉军旗大选,姐姐这样怕惊动了圣驾,若是龙颜因此震怒,又岂是你我可以担当的。”

译文:They now audition the Han Army of the Eight Banners.Your behavior may disturb His Maj⁃esty.If His Majesty vents his wrath,there is noway for us to make amends.

在此例中,“圣驾”与“龙颜”都是对皇上的尊称,在译文中,作者使用英语中的对应词His Maj⁃esty来直译,将这两个尊他词所指代的“皇上”这个真正的含义翻译出来,使得原语中隐含的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相关信息得以保留。

例(11):甄嬛与安陵容等一起走到顺贞门,下人见到后说:“给小主请安,小主吉祥。”

译文:Bow to the young mistresses.May good fortune be with you.

在这个例子中,“小主”是下人们对甄嬛与安陵容等的尊称,将其直译成young mistresses,既语义清晰,又明确表达了原文呈现的“下人”与“小主”之间的等级差别,比较恰当地表达了原文的内涵信息。

(二)增译源语称谓词

增译就是在直译源语称谓词的基础上,再给其增加一些信息。

例(12):皇宫选秀那天,甄嬛做自我介绍,皇上问及甄嬛的“嬛”是哪个字。甄嬛背了两句词,皇上问这是否是蔡伸的词,甄嬛回答说:“是!”

译文:Yes,sir.

在这个例子中,甄嬛回答说“是”,直译就是“yes”,可实际上这个“是”字包含了甄嬛对皇上表达出谦卑的态度。即在甄嬛眼中,皇帝是主人,自己是下人。译者增译“Sir”这个词,对源语称谓词在特定语境下的直译信息造成的缺失进行补偿。

例(13):两位下人拜见甄嬛后,甄嬛说你们两个起来吧,下人回答说:“是,谢常在。”

译文:Yes,mistress.Thank you.First attendant.

这个例子与例(12)有异曲同工之妙。下人们的回答表明,他们把甄嬛当成真正的主人,同时也表明自己是地位低下的人。

(三)转化源语称谓词

转化就是根据语境把源语称谓词用其他词或表达方式表述出来。

例(14)安陵容不小心把水碰撒在夏冬春身上,夏冬雪生气地说:“你是哪家的秀女啊?拿这么烫的茶水浇在我身上,想作死吗?”

译文:What family are you from?How can you pour hot tea on me?You must be punished!

在这个例子中,“秀女”这个称谓词没有被直译出来,而是用What family are you from?中包含的信息巧妙地表述出来。同时,原文中后面句子中省略了的称谓词在译文中被you这个称谓词补译出来,使得译文语境信息清晰显豁,语境意义自然通顺。

例(15)皇上:惠贵人,这么好的景色岂可辜负?

不如你陪朕一同去看看吧。

惠贵人:是,臣妾遵旨。

译文:Emperor:Lady Hui,how could I miss such a wonderful sight?

Why don't you walk with me sowe may enjoy it together?

Lady Hui:With pleasure,Your Majesty.

皇上赏梅花开放,便邀请惠贵人一同前往观赏。汉语中,惠贵人回答是自谦用语,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完全吻合。但是译文却将自谦语转化成尊他语,并将与之相邻的信息“是”转化成英语“With pleasure”。这种转化简洁、贴切,完全符合英语语言语境、文化语境和交际语境。

五、结语

汉语影视剧字幕中称谓词的翻译虽然是一个小问题,却是翻译研究的重要分支之一。本文讨论了《甄嬛传》字幕中称谓词的翻译语义的流失与得偿。流失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语义不对应的称谓词。从理论上讲,汉语中的称谓词在英语中属语义空缺的,则该称谓词是不可译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不断探索,找到语义相近的对应词。在翻译称谓词时,有意识地补偿语义,可以较好地充分地实现语义转换,展现出称谓词蕴含的语义信息和使用者的价值观,得偿的方法有对源语称谓词的内涵信息进行保留、对源语称谓词的直译信息进行增译、转化源语称谓词等。

长期以来,国内已有一些学者对称谓词的翻译作了较多的研究,也有一些学者对字幕翻译作了较多的研究,但是少有人对字幕中称谓词翻译进行专门研究,希望本文有助于提高汉语影视剧字幕英译质量,从而更好地把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剧译介给西方读者。

[1]陈爱松.美版《甄嬛传》对外宣翻译应用变译理论的启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139-141.

[2]廖方波.《甄嬛传》影视用语汉英翻译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2):96-98.

H059

A

1671-6469(2016)-04-0090-04

2016-05-20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翻译过程语料库的汉英翻译单位认知研究”(15BYY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石春让:(1969-),男,陕西西安人,西安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付秀丽:(1988-),女,河北承德人,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美版甄嬛传源语
“得心应手”策略下的儿童水墨画教学实践——以浙美版五年级下册《映日荷花别样红》一课为例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9册《第13课 拼贴画》教学设计
小动画,大学问——浙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会动的“画”》教学实践与研究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美版混合动力Accord——混动新模式
《甄嬛传》在美遭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