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的收入调节效应
——一个文献综述

2016-03-28 09:57王雯祖进元刘蓉
财政科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税率增值税分配

王雯 祖进元 刘蓉

减税的收入调节效应
——一个文献综述

王雯祖进元刘蓉

内容提要: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收入不平等已经成为一国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的掣肘。2008年金融危机,结构性减税成为主要措施之一;当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减税再次成为有力杠杆。作为政府调节收入不平等、缓解收入差距的重要机制和手段之一,税收始终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对税收调节收入不平等的再分配效应的传统研究大多忽视了不平等本身对税收的逆向因果关系,从而产生内生性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税收政策与收入不平等的双向影响关系,并在此理论基础上,对减税调节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理以及我国近几年减税政策的再分配效应研究进行了述评,最后进一步展望了未来缩小收入差距的税收政策方向。

减税税收政策收入不平等

一、引 言

税收是调节收入不平等的一个重要机制,它可以通过影响收入分配来弱化收入不平等。初次分配时,税收可以通过提高对高收入家庭的课税和税前扣除项目来平衡收入不平等(马斯格雷夫,2003);再分配时,税收可以为公共品和公共服务以及转移制度等筹资,以此改善贫困阶层收入状况(凯恩斯,2004)。减税作为税收分配效应的主要手段,已经成为国内外抑制收入不平等的首选政策之一。它可以通过直接减少相关群体的税收负担,来缓解收入不平等现象。然而,收入不平等的存在本身又会对税收结构、税收遵从等产生逆向因果关系,甚至直接影响减税政策对不平等的抑制效应。因此,深入研究税收和收入不平等的双向关系,不仅有利于我国减税政策的进一步完善,还有助于控制收入不平等、维系社会稳定与和谐。本文首先从税收制度、税收累进度等视角梳理了税收调节收入不平等的相关文献,然后进一步梳理了收入不平等对税收结构、税收遵从以及边际税率的逆向调节方面的相关文献,最后在此理论基础上,分别从个税、增值税、农业税等角度深入研究近年来我国减税政策对抑制收入不平等的作用与效果。

二、税收调节收入不平等

(一)税收制度

税收制度是需要改变收入分配时最常考虑的公共政策工具。然而,目前对于税收制度对日益增长的不平等趋势的作用几乎没有达成一致,对合适的税收政策对这一趋势的影响也始终存在争议。Poterba(2007)将税收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其中,直接效应来自于税收征缴,即当不同收入水平下的纳税人所缴纳的税款占其自身收入的比重各不相同时,税后收入分配就会不同于税前收入分配。而间接影响来自于税前收入分配中纳税人行为的变化,它可能会强化税收变化对税后收入分配的影响。在具体研究上,一方面,Gramlich(1993)等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税收和转移支付政策对于减少税前收入不平等的有效性已经被大幅降低。Sarte(1997)发现,短期内,财税政策对于平衡收入不平等可能是无效的。也就是说,收入不平等在政策变化的一段时间内会相对保持稳定,直到下降到一个更低的稳态。另一方面,Lindsey(1990)指出,20世纪80年代发生了很多税收政策变化,尤其是儿童抵免政策,被认为是缓解日益加剧的收入不平等的一种尝试,因为该政策的相关资金来自于对高收入群体征收的较重的税收收入。而Slemrod(1992)认为已有的研究计算都忽视了税收引起的税前收入的变化,在纠正这一偏误后,研究结果显示,给定外生的税前收入,所得税略微减弱了不平等。

除了对税收政策的宏观讨论外,还有部分学者从税基、税率等微观要素着手分析它们与收入不平等的相互关系。Aizenma和Jinjarak(2012)利用50个国家2007、2009和2011年的数据发现,更高的收入不平等和更低的税基相关,并且这一影响的经济规模很大,具体而言,在2011年,税基的减少量相当于GDP的2%,而这一低税基使得Gini系数相应增加了一个百分点。因此,拓宽税基并逐步缩减收入不平等,就更有可能构建更具有公平感的税收结构。现代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税率是控制经济的关键因素,它不仅影响着劳动供给、储蓄和投资,还影响由此产生的生产力和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Davies,1986)。因此,Altig和Carlstrom(1996)通过反事实实验考察了边际税率对收入分配的定量影响,结果发现,在一个合理的量化生命周期背景下,改变边际税率带来的扭曲对收入不平等具有相当大的影响。Atkinson(1996)则通过构建税率与收入不公平及劳动供给弹性的模型得出,在劳动供给弹性不变时,收入的不公平程度会随着税率的上升而上升。除了对整体收入不平等的研究外,也有学者专注于特定人群内部的收入不平等现象。Kim(2013)通过研究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逐渐出现并加剧的最高收入不平等(top income inequality)发现,伴随着这种不平等的加剧,对最高边际税率的大幅削减展示出其与最高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强相关性。计算结果显示,最高边际税率在1980到2010年间从70%到40%的减少量,可以解释三分之二的最高收入不平等增加量。

在我国,对于税收调节收入不平等的机制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一种是基于收入分配环节进行探讨:安体富(2007)指出初次分配时,增值税、消费税等流转税可以通过影响要素价格来实现对收入不平等的调节;再分配时,是由个人所得税等直接税种通过财政与公共支出来影响收入平等的状况;第三次分配则是由税收免除或优惠形成的经济激励机制来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另一种则是从税收的转嫁角度进行分析:杨森平和周敏(2011)则指出诸如消费税、增值税之类的间接税可以通过税负转嫁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收入不平等的调节。虽然对税收再分配效应的相关理论已经成熟化、系统化,但是由于缺乏相关数据,国内对这一主题多倾向于理论层面的定性分析,较难像国外学者那样通过数据构建模型展开定量研究。

(二)税收累进度

一般而言,具有累进性的税收可以更好地减少收入不平等。Sarte(1997)认为,给定收入分配的内生决定因素,税收结构的累进度和收入不平等程度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这种并不清晰的相关性主要依赖于我们对“累进度”的理解。如果更多的累进意味着,随着累进度的提高,即使在所有收入水平下,平均税率作为收入的函数都会逐渐增加,这样,在不考虑纳税人税收负担的情况下,收入不平等在长期就会和累进度呈逆向变化,即越高的累进会导致更严重的收入不平等;相反,如果更多的累进意味着税收负担应该转向更富裕的收入群体,那么收入不平等就倾向于随着累进度正向变化,即越累进,收入不平等越小①虽然作者在原文中并没有将这两种类型的累进度进一步明确化,但笔者认为可以将其类比于全额累进和超额累进。。Li和Sarte(2004)在Rebelo②Rebelo S T.Long Run Policy Analysis and Long Run Growth[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90.线性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对税制累进性与经济增长及收入分配的关系进行分析后发现,税制累进性程度的降低会导致有耐心的投资家庭与没有耐心的投资家庭③详见欧文·费雪的利息理论(Impatience Theory of Interest)。的收入出现两极分化。Young(1990)通过构建效用函数模型发现税制的累进性与公平牺牲紧密相关,税收累进性越高则公平牺牲越大。根据收入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较大的公平牺牲可以在相对较小的效用损失下收集充足的收入再分配的资金。Lambert(1993)指出,在所得税的设计过程中,即便需要对政治程序以及利益集团做出妥协和让步,但仍然要保证其累进性原则。Wagstaff等(1999)在对OECD国家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效用进行AJL④Aronson J R,Johnson P,Lambert P J.Redistributive Effect and Unequal Income Tax Treatment[J].The Economic Journal,1994:262-270.分解后发现,具有累进性的个人所得税可以有效地增强收入再分配能力,而较强的收入再分配效用可以明显地降低这些国家的Gini系数;而降低累进性则会导致纵向分配效应降低。

除了通过构建理论模型研究税收累进性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外,学者们也考虑通过具体数据来分析二者的经验关系。Bessho和Hayashi(2015)则通过构建离散选择模型(Discrete choice model),运用1997年日本家庭调查数据进行模拟运算后发现,低收入阶层为公共支出所付出的成本会随着边际税率的上升出现明显的下降,因此他们认为日本税制改革中增加整体税制的累进性是必要的。Iyer和Reckers(2012)将累进度分为名义累进度和真实累进度,并通过分析美国所得税体系在1995年到2006年间的收入不平等问题发现,在那一时段,收入不平等大幅增加,同时伴随有真实累进度的显著下降。由于美国的税收政策相对累退,并且社会福利供给的一般性较差,所以经过税收和转移支付调整后的收入不平等在美国比在欧洲更为显著。

当然,并非所有学者的研究结论都支持税收累进性。Bird和Zolt(2005)指出发展中国家由于受到较大比例具有累退性的消费税的影响以及征管不善与腐败的问题,具有累进性的个人所得税并不能发挥太大的作用。Foellmi和Oechslin(2008)指出在一个不完全封闭的信贷市场中,累进性的再分配政策会提升资本的利率,这会减少穷人通过借贷资本投资致富的机会,同时会增加富人的资本收入,导致收入不平等状况进一步恶化。Feldstein和Wrobel(1998)指出税收的累进性越高,则公司给予高技能人才的工资会远高于低技能工人,因为前者需负担更多的税收,这会导致名义收入不公。

(三)其他视角

Rixen(2011)从国家间税收竞争的视角出发,在关注商业税的基础上,研究发现税收竞争破坏了国内税收制度的完整性和分配原则,并进一步恶化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直接而言,税收竞争引起了不平等。Pfingsten(1986)引入了税收函数的不平等等价(inequality-equivalence)概念①给定税前收入,如果相对于社会既定的不平等状况,两种税收函数Ta和Tb是不平等等价的,那么税制改革中Ta和Tb之间的转换会使收入不平等程度保持不变,也就是说这一转换是分配中性的。,并发现实际税收函数Ta向不平等等价税收函数Tb的转换在分配上是中性的(distributionally-neutral),即对于两种税收函数,收入不平等情况是一样的。这对税收改革很重要,因为这一理论使我们可以在不改变不平等程度的前提下改变政府的税收产量。Golliday和Haveman(1977)以家庭为单位,验证了在实施家庭援助计划(Family Assistance Plan)或负所得税(negative income tax)以及相应的附加税融资安排下,Gini系数大约下降了0.01,即家庭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状况有所缓解。

由于税收的再分配效应与税收相伴而生,对税收调节收入不平等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最早对税收本身的探讨,因此国内外对这一主题的研究已经自成体系,趋于成熟,只是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学者们开始考虑从不同的视角开展发散性研究,因此在不同的假设条件下,使用不同的工具模型得出了不一致的结论,这也进一步推动了基本理论的深化与拓展,为税收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收入不平等对税收的“逆调节”效应

传统经济理论多关注税收对收入不平等的单向影响,往往容易忽视不平等是否也会逆向调节税收这个问题。随着这一领域研究的逐渐兴起,很多学者都提出税收和经济不平等之间存在的潜在逆向因果会在研究两者关系时产生内生性问题,从而导致结果偏误。

(一)收入不平等对税收结构的影响

Adam(2015)等利用全球85个国家劳动和资本的具体税负数据,采用实证研究检验了收入不平等对税收结构以及劳动和资本之间的相对税负的影响。结果证明了收入不平等和资本税之间的强正相关、和劳动税之间的稳健负相关。在这样的背景下,高度收入不平等的经济体会选择更多地依赖于资本税,而不是劳动税。Slemrod和Bakija(2000)研究了从不平等到累进度的因果联系,发现最优税收理论预测出日益增加的不平等应该增加累进度。此外,他们还解决了二者的逆向因果关系,即正是税收的变化导致了不平等的显著增加。Franko(2013)等发现由于经济自利性(economicself-interest)的存在,一国收入越不平等,选民越关注税收“劫富济贫”式的收入调节功能。①Franko W,Tolbert C J,Witko C.Inequality,Self-interest,and Public Support for“Robin Hood”Tax Policies[J].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2013,66(4):923-937.Freitas (2012)指出一国收入不平等程度越高,选民对收入再分配的渴望越强烈,而行政成本较低且调节能力较强的消费税等间接税的地位便越重要。

(二)收入不平等对税收遵从的影响

Feenberg和Poterba(1993)发现,通过将最高收入家庭的边际税率从50%降到28%,1986年的税改法案(TRA86)降低了这些家庭从事避税行为的动机。Sokoloff和Zolt(2006)通过研究收入不平等极为严重的北美和拉美国家的税制来考察不平等是如何影响税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的。Neckerman和Torche(2007)指出,当经济不平等增加时,中位收入一般会低于平均值,并且中位投票者从再分配中获得更多收益,这样,对税收、社会福利支出以及其他再分配项目的政治支持就会增加。Bloomquist(2003)从行为经济学视角对收入不平等与逃税行为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一般而言,行为经济学对税收不遵从有两个重要的解释:一是穷人迫于经济压力而逃税;二是富人为其支付的公共品代价(缴纳给政府的税款)感到不值,便产生了逃税的动机。这些解释表明一国的收入平等情况越严重,其公民逃税的动机会越强烈,税收遵从度越差。Bloomquist还利用标准个税逃税拓展模型证实了这一解释。此外,行为经济学认为税收督查的严格与否也会对逃税行为产生影响。Cerqueti和Coppier(2014)通过构建一个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后发现,一国收入不平等程度较低时,税收督查的人员会将纳税人视作自己人,便以较为宽容的态度执行任务,这会为偷税漏税等提供更多的机会,税收不遵从的可能性变大;而一国收入不平等情况越糟糕,则税收督查会越严格,税收遵从度也会得到提升。

(三)收入不平等对边际税率的影响

Kanbur和Tuomala(1994)发现内在不平等(inherent inequality)可以大幅改变最优边际税率的定性模式。具体而言,对于较低的内在不平等,在大部分范围内最优边际税率会随着收入下降;但对于足够高的内在不平等,最优边际税率会随收入增加。

目前,对收入不平等逆向调节税收这一主题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学者们已经开始从税收结构、税收遵从、边际税率等角度来考察这一逆调节行为。然而,由于起步较晚,并且缺乏对这一逆调节存在性质以及调节机制的理论研究,大多数学者仅局限于从不同视角去发现和验证收入不平等对税收的逆向调节。

四、减税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理与影响效应

(一)减税影响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理

Mirrlees和Adam(2011)较早分析了征税产生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较大的替代效应会减少人们的产出,不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与转移支付。故此,在一国对收入公平程度偏好一定的情况下,替代效应越大,最优税率应当越低。此外,由于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对边际税率的变动更为敏感,边际税率越高,其福利水平下降的也越快。Bartels(2005)指出,大部分美国人之所以会支持2001年到2003年间使很多富人受益的布什减税政策,并不是因为他们对收入不平等持冷漠态度,而是因为他们几乎都没有发现不平等和公共政策之间的紧密联系。因此,在研究了税收和不平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之后,抑制收入不平等的减税政策研究就变得更有吸引力了。

在主流经济学思想中,减税最基本的理论依据源自供给学派的理论核心——拉弗曲线(Laffer curve)。供给学派认为,减税会引起要素资源收益率的上升,从而使社会资源重新流向市场,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此时,在一个“向上流动”机制畅通的动态社会里,高收入群体的涓滴效应(trickle-down effect)就会自动改善低收入者的收入状况。那么,减税影响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理何在?是否在任何条件下的减税政策都会抑制收入不平等的恶化呢?从政治立场出发,为了使对高收入人群的减税具有合理性,必须对低收入群体也执行减税,这就使得减税政策通常或多或少的具有全面性。在讨论税收政策应该是针对低收入群体展开还是应该具有普适性时,Korpi和Palme(1998)提出了“再分配悖论”(paradox of redistribution),即社会政策越是只针对穷人的利益,并关注通过平等的公共转移来创造平等时,就越不可能减少贫困和不平等。当一刀切地降低边际税率时,高收入群体可以相对节省更多的收入,这就激励了高收入群体在降低税率之后努力赚取更多的应纳税收入,这就使得从这部分人群中征缴的税款的下降会小于降低税率带来的收入的减少量。此时,给定他们努力增收动机的大幅增加,政府获得的税收收入会比之前高边际税率背景下的收入显著增加,这也是拉弗曲线的结果。因此,一方面,当税率按照相同比例下降时,高收入群体激励效应的增加会达到最大。这种激励效应结构的变化会产生两种副作用:第一,收入不平等状况会恶化;第二,高收入纳税人会缴纳较大份额的所得税。另一方面,由于这种激励效应的存在,全面性减税将倾向于增加高收入群体的纳税份额,而减少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的纳税额。当降低税率的同时增加个人减免或标准抵扣时,这一结果就更有可能发生(Gwartney和Lawson,2006)。Lindsey(1987)第一个指出,美国1981年最高税率的降低正好和IRA报告的最高1%的收入群体收入的大幅增加是同一时期。他认为减税是造成此次不平等增加的主要原因。

除了降低税率,其他减税政策的作用机理与效应也大有差异。Brixi和Swift(2004)分析了比利时存在的“失业陷阱”,即在某种情况下,工资净收入会持平于失业津贴,甚至会更低,此时找工作对失业者并不利。这样就会降低劳动供给,抑制潜在经济增长,同时大量人群保持失业状态会使不平等状况进一步恶化,引起社会动乱。在这样的背景下,比利时政策制定者针对低工资人群引入了所得税税收扣除政策,有效地降低了低工资人群的税收负担,从而打破了“失业陷阱”,这项颇有成效的减税政策后来也被纳入到比利时个人所得税改革中。Rixen(2011)在研究国家间税收竞争与不平等的关系时发现,OECD的发达国家利用“减税并拓宽税基”(tax cut-cum-base broadening)政策来应对国际税收竞争,而这一政策影响了税负在一国内不同纳税群体的分配。在商业领域,税负被高利润的跨国企业转移到中小企业,同时从可移动经济体转移到不可移动经济体,即劳动力税负增加而资本税负减少,并且经济体逐渐开始更多地依赖消费税。

(二)我国减税政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效应

最近几年,由于国内收入不平等的日益加剧已经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建设,对缓解收入不平等政策机制的讨论也逐渐增多,财税政策的再分配效应也成为热点议题,其中,通过减税政策来缓解国内收入不平等这一主题更是吸引了大部分学者的研究兴趣。

1.个人所得税减负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效应

个人所得税的调整直接影响着纳税群体的税负大小,从而影响收入不平等程度。对于个税减负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研究主要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目前的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可以有效抑制收入不平等。如安体富(2007)认为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提升可以提升税收的累进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是十分有利的。第二种观点较为中立。如伍晓亮(2013)等认为免征额的提升要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免征额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收入不平等的缩小。曹静韬(2011)等认为我国个税若能结合地区状况区别制定起征点,并将起征点与减少税率级次、调整税率级距结合起来找到最佳结合点,这样的减税政策才会改善收入分配的状况。第三种观点,即个税减免不能有效抑制收入不平等,已经成为大多数学者的观点,他们主要从免征额的提升和税率的改变两个层面来展开研究。

在免征额提升方面,杨志安和郭衿(2011)指出提高免征额不利于提升个人所得税在国家整体税收中所占的比重,降低了个人所得税的调节能力。白彦锋和许嫚嫚(2011)发现免征额提升后个人所得税对居民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并没有得到加强,较高的免征额反而惠及了高收入群体。而对于免征额提升为什么会对收入不平等的调节产生不利影响,学者给出了以下几个解释。第一种解释指出免征额的提升使个税平均税率的降低程度远大于累进性提升的程度,最终不利于抑制收入不公。岳树民(2011)等在2007年抽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计算和模拟了不同免征额条件下中国个人所得税的MT指数①MT指数由Musgrave和Thin于1949年提出,该指数旨在通过比较税前和税后收入Gini系数的变化来测度税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及K指数②K指数是由Kakwani于1977年提出的测量税收累进度的一种方法,通过税收集中度与税前收入Gini系数的差异来反映,相当于税前收入分布洛伦兹曲线与税收分布集中曲线所围成的面积的两倍。这两个常用的测度税收累进性的指数数值后发现,累进性会随免征额的上升而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至于使累进性达到最大免征额的数额,岳希明(2012)通过测算得出恰好为我国目前税法规定的3500元。随后他们进一步将2009年城镇住户收入数据代入MT指数公式后再次发现,这次的个税减税政策虽然提高了个税的整体累进性,却大大降低了个税的平均税率,最终导致MT指数数值的下降,弱化了个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不同于岳希明等使用的时点数据,徐建炜等(2013)使用1997~2011年时序数据进行了测算,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第二种解释为免征额的提升会导致税收不公,从而影响收入公平程度。徐静(2014)等使用Kakwani的分类方法测算后发现,新税制下我国税收不公程度上升的同时,个税收入再分配能力下降。他们认为,由于我国个税的征收模式采用的是分项征收法,工资薪金所得的免征额的上升与对应税率的调整会恶化同水平但不同来源的收入所承担税负不同这一不公平状况,同时还会为一些收入来源广的纳税人提供更多减免机会。这些可能会导致高收入者比低收入者缴纳的税额更少,或实际负担的税率较低,进而加重了收入不平等。第三种解释立足于人力资本角度。魏福成(2014)通过构建一个人力资本积累的世代交叠模型后发现,所得税中过高的费用扣除额会加剧人力资本的分配不公,从而扩大收入不平等。第四种解释立足于劳动者供给激励方面。万相昱(2011)微观模拟了个人所得税制度改变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首先,随着工薪所得税扣除标准的上升,税制的累进性遭到破坏;其次,当扣除标准提升到5000元以上时会显著地刺激高收入者的劳动供给,③尹音频等(2013)认为此次个人所得税改革主要是对中低收入阶层的女性劳动者的劳动供给产生极大的刺激。使其增加劳动供给获得更多收入,加速了收入不平等的扩张。同时,随着扣除标准的进一步提高,最高收入群体和中等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即扣除标准的提升并没有对高收入阶层造成约束反而导致了财政损失,不利于政府再分配职能的发挥。在税率调整方面,陈建东(2014)等指出此次设立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级次偏多,对中等收入阶层的级距过密,而且边际税率的设定对高收入阶层几乎没有起到调节作用,违背了当前我国“提低、扩中、限高”的收入分配政策,导致个税调节收入不平等能力下降。

目前,我国学者从多个角度对个税减负对收入不平等影响的结果及原因都做了比较充分的论述,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然而,由于受到收入数据来源不足的限制,部分学者直接使用城镇家庭实际收入或总收入作为税前收入,而这些收入并不一定就是课税对象,因此容易造成结果偏误。同时由于数据的不准确,也无法进行国际比较。此外,虽然有部分文献研究个税的省际再分配问题,但是对于个税减免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这一议题,我国学者目前仍局限于全国收入,对地区间收入不平等调节的探讨还较少。

2.增值税转型与“扩围”的改革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效应

增值税的转型与“扩围”是我国进行结构性减税的重要政策,但我国学者关于营改增对收入不平等影响的探讨较少,且已有的研究多立足于实证分析。首先,就增值税转型而言,聂海峰和刘怡(2009)利用投入产出表和城镇家庭消费支出数据发现,由于增值税易于转嫁的性质以及贫困家庭承担的增值税比重高于富裕家庭,此次转型虽然使不同收入家庭的增值税负担有所降低,但是对Gini系数的影响并不显著,并且通过测算发现增值税的累退程度略有增加。陈烨(2010)等从投资的替代效应出发,指出消费型增值税会对投资产生极大的刺激并会导致资本对劳动产生替代效应,最终恶化了资本与劳动在国民收入中分配不公的状况。他们通过设置一个凯恩斯和剩余劳动力状况下宏观闭合的CGE模型,并运用中国统计年鉴2007至2009年的数据实证研究后发现,此次增值税转型可能会造成多至444万人数的新增失业,降低了劳动者的福利水平。其次,就增值税“扩围”而言,平新乔等(2009)通过构造增值税与营业税对价格的转移模型,运用中国城市不同收入阶层支出结构数据测算后发现,营改增可以增加每个阶层的福利,但是低收入者增加的福利总小于高收入者福利水平。随后,程子建(2011)利用平新乔的研究方法进一步发现,交通运输业的营改增具有累进性,生产行业的改革具有累退性,但总体而言此次改革对居民消费的支出、福利增加的影响具有累退性。赵颖和王亚丽(2013)则运用微观模拟的方法对1995至2010年城镇居民消费的数据进行测算后发现,增值税扩围使流转税的逆向调节作用减弱,降低了流转税对城镇居民收入的恶化程度,有利于抑制收入不平等。由于增值税的转型与“扩围”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我国学者对此研究还比较少,并且集中在对减税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的层面上,对减税影响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制缺乏理论研究。

3.取消农业税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效应

我国取消农业税的背景之一即是农民负担过重、城乡收入不平等严重。首先,在农业税取消对总体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效应方面,周批改和陈建兰(2007)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国家取消农业税后,农民的税费负担得到减轻,城乡之间居民收入不平等扩大的趋势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其次,在农业税取消对农村内部阶层收入不平等影响方面,钟甫宁(2008)等通过构建非观测效应纵列数据模型,并使用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农业税的减免最终会导致土地价格或是土地租金上升。而一些拥有较多土地的富裕农民家庭会通过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或是出租获得更多的收益,加剧农村阶层内部收入不平等。此外,还有部分学者从消费角度分析取消农业税对收入不平等的调节效应,因为消费公平也是衡量居民收入公平程度的重要方面之一(刘尚希,2010)。韩立岩和杜春越(2012)利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收入差距、借贷水平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地区及城乡差异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的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利好影响,但这种影响程度取决于农业在经济中的重要度。因此,取消农业税作为一个旨在调节收入不平等的减税政策,其调节效应却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诸如地区差异、农业经营方式、农业的地位等等,这也使得其政策效应被部分弱化。

目前,对取消农业税对收入不平等的调节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证层面,并且所使用的数据多来自于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使得研究结论不具有可比性。

五、简评与启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收入不平等已经成为一国实现福利最大化的主要障碍之一,这使得税收的再分配效应日益突出。本文在梳理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后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首先,在公共经济学领域,从税收再分配效应的基础理论出发,对于税收调节收入不平等这一主题,国内外的研究都已经趋于成熟,且自成体系。对于收入差距影响税收政策这一逆向关系,国外已经从不同视角逐渐展开了相关研究。虽然目前还相对零散,缺乏系统性,但也不乏创新性研究。然而,国内对这一视角的研究却相对“空白”。

其次,在减税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理和效应研究层面,除了供给学派围绕拉弗曲线这一核心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框架以外,其他学者大多从不同视角切入,根据相关理论分析推导出相应的结论,略显零散。而国内学者几乎很少涉足这一理论领域,而是直接将税收的再分配效应视为“常识性”理论基础推进其他研究。

再次,对于抑制收入不平等的减税政策研究,国外文献大多研究美国的情况,并多以1986年税改法案(TRA86)为案例进行效果分析。利用相关数据进行的定量研究较少,而通过理论建模的定性分析较多。并且大多研究工资收入上的不平等、或者是发生变化的应纳税收入,而非整体收入。由于最近几年减税已经成为国内的热点议题,因此国内对抑制收入不平等的减税政策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国内研究基本都忽视了收入不平等对税收政策的逆向作用,并且在研究方向和侧重点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漏洞”。第一,在我国个税减负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方面,国内学者多集中于研究免征额的改革,没有考虑到纳税扣除项对个税调节能力的影响。对于税率调整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研究也相对比较少。第二,国内对于增值税改革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的研究较为匮乏,并且已有文献也多为实证研究。在理论方面较多的研究增值税作为间接税和流转税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而鲜有增值税改革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虽然高培勇(2012)指出营改增是提升直接税比重的前奏,但后续也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这也为我们进一步展开研究指明了方向。

[1]安体富,任强.税收在收入分配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J].税务研究,2007(10):22-27.

[2]白彦锋,许嫚嫚.个税免征额调整对政府税收收入和居民收入分配影响的研究[J].财贸经济,2011(11):66-73.

[3]曹静韬,郝如玉.个人所得税减税的最佳策略[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6):52-54.

[4]陈建东,许云芳,吴茵茵,等.个人所得税税率及级次设定探究——基于收入分布函数的视角[J].税务研究,2014(3):34-40.

[5]陈烨,张欣,寇恩惠,等.增值税转型对就业负面影响的CGE模拟分析[J].经济研究,2010,9:29-42.

[6]程子建.增值税扩围改革的价格影响与福利效应[J].财经研究,2011,37(10):4-14.

[7]高培勇.多重目标宏观经济政策布局下的中国结构性减税[J].中国市场,2012(50):31-33.

[8]韩立岩,杜春越.收入差距,借贷水平与居民消费的地区及城乡差异[J].经济研究,2012(S1):15-27.

[9]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佩吉·B·马斯格雷夫.财政理论与实践[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10]刘尚希.消费公平,起点公平与社会公平[J].税务研究,2010(3):14-17.

[11]聂海峰,刘怡.增值税转型对收入分配的影响[J].税务研究,2009(8):44-47.

[12]平新乔,梁爽,张海洋,等.增值税与营业税的税负与福利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2009(9):41.

[13]万相昱.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灵敏度分析:基于微观模拟途径[J].世界经济,2011(1):93-106.

[14]魏福成.个人所得税对劳动收入不平等的影响[J].税务研究,2014(7):35-38.

[15]伍晓亮,郭春野.对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作用的再认识[J].税务研究,2013(1):32-34.

[16]徐建炜,马光荣,李实.个人所得税改善中国收入分配了吗——基于对1997~2011年微观数据的动态评估[J].中国社会科学,2013(6):53-71.

[17]徐静,岳希明.税收不公正如何影响收入分配效应[J].经济学动态,2014,6:60-68.

[18]杨森平,周敏.调节城乡收入差距的税收政策研究——基于我国间接税视角[J].财政研究,2011(7):72-74.

[19]杨志安,郭矜.公平分配视角下的个人所得税改革[J].税务研究,2011(12):23-27.

[20]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财政理论与实践[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21]岳树民,卢艺,岳希明.免征额变动对个人所得税累进性的影响[J].财贸经济,2011(2):18-24.

[22]岳希明,徐静,刘谦,等.2011年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J].经济研究,2012(9):11.

[23]赵颖,王亚丽.增值税“扩围”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影响分析[J].财贸研究,2013(1):86-94.

[24]钟甫宁,顾和军,纪月清.农民角色分化与农业补贴政策的收入分配效应——江苏省农业税减免,粮食直补收入分配效应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8(5):65-70.

[25]周批改,陈建兰.取消农业税对农业劳动者的影响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7(5):59-63.

[26]Adam A,Kammas P,Lapatinas A.Income inequality and the tax structure:Evidence from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15,43(1):138-154.

[27]Altig D,CarlstromCT.Marginal taxrates and income inequalityin a life-cycle model[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89(5):1197.

[28]Aronson J R,Johnson P,Lambert P J.Redistributive effect and unequal income tax treatment[J].The Economic Journal,1994:262-270.

[29]Atkinson A B.Public economics in action:the basic income/flat tax proposal[J].OUP Catalogue,1996.

[30]Bartels L M.Homer gets a tax cut:Inequality and public policy in the American mind[J].Perspectives on Politics,2005,3(01):15-31.

[31]Bessho S,Hayashi M.Should the Japanese tax system be more progressive?An evaluation using the simulated SMCFs based on the discrete choice model of labor supply[J].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2015,22(1):144-175.

[32]Bird R M,Zolt E M.The limited role of the personal income tax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5,16 (6):928-946.

[33]Bloomquist K M.Tax evasion,income inequality and opportunity costs of compliance[C].Proceedings.Annual Conference on Taxation and Minutes of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Tax Association.National Tax Association,2003,96:91-104.

[34]Brixi H P,Swift Z L.Tax Expenditures—shedding Light on Government Spending Through the Tax System[M].World Bank Pub-lications,2004.

[35]Cerqueti R,Coppier R.Corruption,evas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a game theory approach[J].IMA Journal of Management Mathematics,2014:dpu019.

[36]Davies D G.United States taxes and tax policy[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37]Feenberg D R,Poterba J M.Income inequality and the incomes of very high-income taxpayers:evidence from tax returns[M].Tax Policy and the Economy,Volume 7.MIT Press,1993:145-177.

[38]Feldstein M,Wrobel MV.Can state taxes redistribute income?[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98,68(3):369-396.

[39]Foellmi R,Oechslin M.Why progressive redistribution can hurt the poor[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8,92(3):738-747.

[40]Franko W,Tolbert C J,Witko C.Inequality,self-interest,and public support for“Robin Hood”tax policies[J].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2013,66(4):923-937.

[41]Gramlich E M,Kasten R,Sammartino F.Growing inequality in the 1980s:The role of federal taxes and cash transfers[J].Uneven tides:Rising inequality in America,1993:225-249.

[42]Gwartney J D,Lawson R A.The impact of tax policy on economic growth,income distribution,and allocation of taxes[J].Social Philosophy and Policy,2006,23(2):28-52.

[43]Iyer G S,Reckers P M J.Decomposition of progressivity and inequality indices:Inferences from the US federal income tax system [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2012,31(3):258-276.

[44]Kanbur R,Tuomala M.Inherent inequality and the optimal graduation of marginal tax rates[J].Th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94,96(2):275-282.

[45]Kim J.The Effect of the Top Marginal Tax Rate on Top Income Inequality[R].KAIST Working Paper,2013.

[46]Korpi W,Palme J.The paradox of redistribution and strategies of equality:Welfare state institutions,inequality,and poverty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8:661-687.

[47]Lambert P J.Inequality reduction through the income tax[J].Economica,1993:357-365.

[48]Li W,Sarte P D.Progressive taxation and long-run growth[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4,94(5):1705-1716.

[49]Lindsey L.Estimating the Behavioral Responses of Taxpayers to Changes in Tax Rates:1982-1984.With Implications for the Revenue-Maximizing Tax Rate[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87,33:173-206.

[50]Lindsey L.The Growth Experiment:Howthe NewTax Policy Is Transforming the US Economy[M].Basic Books(AZ),1990.

[51]Mirrlees J,Adam S.Tax by design:The Mirrleesreview[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1.

[52]Neckerman K M,Torche F.Inequality:Causes and consequences[J].Annu.Rev.Sociol.,2007,33:335-357.

[53]Pfingsten A.Distributionally-neutral tax changes for different inequality concepts[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86,30(3):385-393.

[54]Poterba J M.Income inequality and income taxation[J].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2007,29(4):623-633.

[55]Rixen T.Tax competition and inequality:The case for global tax governance[J].Global governance,2011,17(4):447-467.

[56]Rebelo S T.Long run policy analysis and long run growth[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90.

[57]Sarte P D G.Progressive taxation and income inequality in dynamic competitive equilibrium[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97,66(1):145-171.

[58]Slemrod J,Bakija J.Does growing inequality reduce tax progressivity?Should it?[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0.

[59]Slemrod J.Taxation and inequality:a time-exposure perspective[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92.

[60]Sokoloff K L,Zolt E M.Inequality and taxation:Evidence from the Americas on how inequality may influence tax institutions[J]. Tax LawReview,2006,59(2):08-08.

[61]Wagstaff A,Van Doorslaer E,van der Burg H,et al.Redistributive effect,progressivity and differential tax treatment:Personal income taxes in twelve OECD countries[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99,72(1):73-98.

[62]Young H P.Progressive taxation and equal sacrifice[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0,80(1):253-266.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责任编辑:邢荷生)

Income Adjustment Effect of Tax Reduction——A Literature Review

Wang WenZu JinyuanLiu R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economy,income inequality has become an obstacle for the further economical growth and social stability.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many countries took the structural tax cuts a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reduce the inequity,and China is no exception.As an important fiscal tool,tax cuts have always played a key role in narrowing the income gap.However,the previously 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distributive function of tax and inequity have ignored how the inequity influence the taxation and its function.That will lead to an endogeneity problem.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mutual influence between tax policies and income adjustment,and then makes a review of the mechanism on the income adjustment effect of tax cu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ina.Finally,we take an outlook on the future tax policies narrowing the income gap.

Tax Cut;Tax Policy;Income Inequality

H2

A

2096-1391(2016)06-0065-12

*作者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减税政策的可持续性与社会福利效应研究:基于税制板块联动效应的视角”(项目编号:71473199)的资金资助,感谢匿名审稿人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但文责自负。

猜你喜欢
税率增值税分配
5月起我国将对煤炭实施零进口暂定税率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契税的计税依据是否包含增值税?
国外增值税与国内增值税的比较
中国自7月1日起取消13%增值税税率
从黑水城文献看西夏榷场税率
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Excel 巧算个税及土地增值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