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企业冠名班”育人模式的常态化建构

2016-03-28 07:36张军王素珍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冠名校企协同

张军,王素珍

( 滁州 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高职“企业冠名班”育人模式的常态化建构

张军,王素珍

( 滁州 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企业冠名办班是校企深度合作下高职院校不断创新和丰富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双赢的有效途径。有必要从目标价值、理念创新、范式转换、教育机制、文化整合、实施保障等方面积极促进校企双方的自觉认同与合作,协力打造“企业冠名班”育人新常态,进一步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目标。

校企协同;冠名班;构建;运行

当前,在开放办学、注重内涵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冠名班”已然成为高职院校不断丰富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作为校企深度合作、致力校企双赢的一种育人实践,如何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建立和打造“企业冠名班”的新常态,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一、明确育人目标,牢筑企业冠名班认识论基础。

“企业冠名班”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校为主体,通过校企观念的转变以及校企文化的整合,在遵循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目标相统一的前提下,校企深度合作,资源共享,协力培养人才的一种合作育人模式。通常由高校与企业签订用人合同,在遵循学生自愿的前提下,择优选拔,冠以企业的名号组成班级,经过严格的培养和训练,实现学生与企业员工之间的无缝对接,最终按协议安排学生入企就业。其核心是充分利用校、企两种不同社会范式的教育资源,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专业理论与技能培训有机结合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能力。[1]有助于弥补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存在的创新能力薄弱、实践能力不强等方面不足;有利于解决高职生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本行业实际工作相脱节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亦有助于提高高职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

二、丰富教育理念,深化企业冠名班育人理论基础。

(一)凸显“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同步

高职生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但他们的知识结构依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成才观、职业观有待于进一步改造,需要学校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手段,在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升其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现代文明职业人。为此,只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为区域、行业发展服务”为宗旨,积极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要求,彰显“能力本位”的育人理念,不断将“冠名班”的外部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部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与社会需求同步。

(二)坚持密切联系实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马克思明确指出:“在按照各种年龄严格调节劳动时间,并采取一定措施的条件下,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2]正是在此视域下,“企业冠名班”人才培养模式追求理论知识教育密切联系生产经营实际,倡导理论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用学习生活为中心的“生活指导书”代替以追求文字为中心的传统教科书,主张把社会发展需要、个人成长需要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安排的主要依据,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

(三)基于系统论、协同论的协同教育理念

系统是由若干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和某种特定的秩序联结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的整体性协同可以促进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间同向合作、相互配合,从而减少或避免内耗,产生“1+1﹥2”的效果。[3]“企业冠名班”坚持学校与社会紧密协作,整合多方有利因素和最大限度地配置育人资源,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课外生产实践、校内学习和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面向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开放性的实践机会,进而解决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之间的不对称问题,促进人才规格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三、转换教育范式,强化企业冠名班施教基础

(一)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企业冠名班”由理念形态向实践形态的成功转化,需要校企双方的全程参与。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应是在校企深入合作的基础上,由双方共同结合专业要求和人才需求完成。企业应从新技术的运用、未来发展对员工的新要求等角度出发,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并协同学校结合专业课程教学要求,结合实际工作和生产实践,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使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训过程的实施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促进学生学有所获、学而善用,不断提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校企共建课程体系,注重实践提升

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受传统观念影响,高职院校的课程结构往往偏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内容也比较陈旧,教学方法呆板单一,针对性不强、灵活性不足,往往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满足不了企业的人才需求。因此,“企业冠名班”课程体系的建设应在校企双方的共同参与下,结合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设置专业课程,拟定课程计划,完善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培养职业人才的实践基地,通过大量创新型、开放型实验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职业思维,使学校的课程设置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符。

(三)建立协同考核、约束机制

完善“企业冠名班”人才培养机制,应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校企协同考核、评估、激励办法,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鼓励发展有利于校企协同育人体系建设、有利于提高学校内涵、有利于提升师生职业文化素质的文化生产与创造活动,并予以全程兼顾、即时监督、定期考评。要注重日常管理的育人导向,使符合“企业冠名班”人才培养体系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企业冠名班”人才培养价值导向的行为受到制约。

四、完善教育机制,拓展企业冠名班育人渠道。

(一)推行“双元制”教育模式

“企业冠名班”人才培养注重推行“双元制”教育教学模式。其一,主要在于利用高校得天独厚的教育教学资源、实验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负责向学生传授专业学科理论知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等。其二,主要是充分利用企业先进的设备、技术以及专业实践资源,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这凸显了学生的“在校生和企业实习生”双重身份,学生既可以系统地接受学校的理论知识教学,又可以有效接受企业生产现场的实践训练,积极成长为专业型、技能型、职业型复合人才。

(二)实施“双师型”教学

“企业冠名班”作为校企深度合作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需结合行业企业需求,把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融入到学生的课堂教学中。在这种育人模式下,通过校企双方互派优秀教师、企业行业能手,互学互通,互促共进,实施双师型教学。由此,既可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触及企业的前沿技术,又可进一步结合相关专业的最新动态以及发展方向,结合生产现场的一个个真实案例,使课程内涵和课程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充实,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产实际,进一步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三)坚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多方联动

“企业冠名班”人才培养模式符合了学校、家庭、社会相统一的现代教育要求,但要获得广泛认同,还必须使“企业冠名班”的内涵、原则、要求、目标为广大学生及家长群体自觉认知。首先,高职院校要结合行业特点突出不同行业的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突出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教育,增强学生对专业行业知识的感性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自觉的行为准则。同时,在推进学生职业技能内化的过程中,应以技能型复合人才培育理念引领家长树立培养“现代文明职业人”的教育导向,重视强化学生的职业感、荣誉感、危机感和责任心。另外,应与社会认同、社会主流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行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丰富的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增进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认知,自觉增强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意识和能力。

五、坚持文化互融,开辟企业冠名班育人特色路径。

艺无止境,以文化人。“企业冠名班”模式育人的成功与否,最根本的就在于校企双方对文化传统观念的转变。就企业而言,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直接动力和关键支撑,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前进的、持续的原动力,企业文化价值理念本身应符合并服务于优秀人才培育和成长。就高职院校而言,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是走向社会,为企业所用。而高职文化作为高职院校在其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并被全体成员所普遍认同、内化、奉行的精神要义及通过制度架构在主体人和其他实体物上的人文化的成果体现,[4]终是体现在实在的育人成效上。因此,校企双方应转变传统观念,建立和完善育人文化的同构机制,积极开辟学生对职业文化、行业文化内化的特定路径,把优秀的行业企业文化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中,推进校企文化融合,为高素质高技能职业人才的成长提供优良环境和深厚土壤。要突出思想内涵,精心组织各种普适性的职业技能竞赛,深入开展“校企文化协同”课外主题实践活动,把企业文化融入到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和日常生产实训当中,使校企文化的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使行业企业的规章制度、员工守则等转化为学生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让大家在蕴含企业文化价值的优秀校园文化中受到熏陶、得到启迪,不断丰富精神世界、增强职业技能,推进社会角色的转换,全面成长成才。

六、强化保障机制,确保企业冠名班持续有序运行。

“企业冠名班”持续有序运行不仅需要强化校企双方的主体地位和社会的广泛认同,更需要政府的坚强引导与政策支撑。

(一)健全管理机制

高职院校作为校企协同育人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和健全“企业冠名班”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应处于主导地位,当积极协同企业一线的资深专家、社会知名人士、工商界代表等,牵头成立校企协同育人委员会,积极构建社会思潮引领机制、矛盾化解机制,逐步形成“校行企”多方协同长效机制,营造校企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促进“企业冠名班”有序、规范、高效运行。

(二)完善政策、法律、经费保障机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鉴此,地方政府可制定企业参与校企协同的实施细则,制定专门法规,进一步明确“企业冠名班”校企双方的权利、义务及其相互关系,以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为校企协同的运行营造外部条件。[5]同时,“政校行企”可通过设立教育资金,为“企业冠名班”的正常运行提供相应保障。如,通过企业提供教育奖助学金,为实习的学生和实践的教师提供适当的劳动报酬;通过广泛吸纳社会资本,以捐资助学等形式投入到“企业冠名班”人才培养中,等。但政府还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政策的执行、资金的使用予以监管,确保形成一个协同、高效的校企合作育人保障体系。

“企业冠名班”育人模式的完善及其长效运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关系学生成长需要,关系社会发展需求。只有从多方面积极促进校企双方的良性认同与自觉追求,不断打造和健全这一育人模式有序运行的新常态,促进学生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内化水平的整体提升,才能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育人目标,实现多方共赢。

[1]李春燕.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策略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0:78-81.

[2]张云飞.《哥达纲领批判》思想诠释[J].前线,2015(03):05.

[3]黄祥嘉.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科研管理绩效提升策略[J].中国高校科技,2014(11):28.

[4]石芬芳,胡类明.基于高等教育层类视角的高职文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07):10-15.

[5]洪贞银.浅析德国“双元制”对我国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的启示[J].理论月刊,2010(05):147.

G712

A

1671-5993(2016)01-0011

2016-01-04

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项目“校企深度合作视角下企业冠名办班的高职办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BCB12057)。

张军(1976-),男,安徽安庆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副处长,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STS。

王素珍(1978-),女,山东茌平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教师,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冠名校企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云南盐业再度独家冠名2018上合昆马
浅析体育场馆冠名合同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数亿元抢综艺节目冠名,企业到底图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