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希院长在全国财政科研宣传工作研习班上的讲话

2016-03-28 03:32
财政科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决策者财政民众

刘尚希院长在全国财政科研宣传工作研习班上的讲话

(2016年9月29日)

财政科研宣传工作最重要的是把我们科研的成果、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让大家知道。不同于网络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学术性杂志的传播是研究性的,是发布研究成果的地方,也是大家系统地去了解、深入地去认识我们国家改革发展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及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重要平台。今天我们需要深化对宣传工作的认识,要从单方面的宣传层面深入到双边多边的沟通层面。因为宣传是单向的,而沟通是多元的,是互动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意识到财政科研宣传工作它的实质是沟通。在当今信息化社会这是值得深入挖掘去研究的一个问题,特别是财政沟通。今天我想借此机会,就“如何通过加强财政科研宣传工作,促进决策者与民众沟通”,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加强决策者与民众沟通是应对风险社会的需要

自从有了人类以来,不确定性与风险始终与人类相伴。在很长时间,这些风险大都局限于个体或局部范围,对人类的影响并不大。但最近几十年以来,人类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迅速加剧,并呈现出全球化趋势,对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预示着人类进入了“风险社会”。风险社会的特征是: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风险呈网络关联、传染性大;风险构成重大威胁、不堪承受。在现代社会,风险与以往相比有着质的变化。现代风险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例如环境和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政治风险等,相互交织、相互联系,形成了网状结构,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这些风险网络以一种震荡波的形式影响着全社会、全人类。社会中所有的成员都无法幸免,不管你是穷人还是富人,也不管你是在庙堂还是在江湖。风险一旦转化为实际的危机和灾难,它的涉及面和影响程度都将大大超过传统社会的灾难,有的风险甚至是毁灭性的。更为严重的是,风险引发的危机和灾难,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社会恐慌,将通过高度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迅速传播到全社会,并将引发更大的恐慌,造成社会动荡。

在风险社会,加强决策者与民众沟通极其重要。在风险面前,决策者与民众所掌握的信息和对信息的看法是有差异的,加强决策者与民众的信息和看法沟通的正向反馈,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应对风险的能力;反之若沟通不畅或者是负向反馈,则容易形成两个“舆论场”和“行为场”。也就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你做你的”、“我做我的”,这不但不利于化解风险,反而会加剧风险,这种倾向对社会来说是极其危险的。

财政的问题不仅仅是财政部门的问题,也是国家治理的问题,是涉及到老百姓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里定位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句话我们要反复的领会,深入的琢磨,为什么这么表述?这对我们理解财政部门的职责,准确定位我们的工作,深刻认识财政宣传工作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二、财政科研宣传是决策者与民众沟通的重要渠道

在风险社会,化解公共风险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一头连着“国家治理”,一头连着“国计民生”;一头连着各级“决策者”,一头连着亿万“民众”。可以说国家治理方方面面“千条线”、“万条线”,都汇集到财政这“一条线”。打个形象的比喻,古语说“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我可以加上一条,“那秤杆就是财政”。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好比秤钩上挂的任何东西,这些都是通过财政这个秤杆传导到老百姓(秤砣)的。

对财政的重要作用理解深刻了,我们也就能对财政科研宣传工作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把财政比作秤杆,那财政科研宣传就是秤杆上的“秤星”。国家治理的意图能否得到体现,老百姓对国家治理是否理解和满意,那都是通过秤杆(财政)上的秤星来体现的。秤星不准,国家治理的意图与民众的期望之间就会存在误会,沟通就会出现问题,会加剧风险。

习近平同志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新闻工作的48字方针,其中包括要“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这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的意图,会汇集到财政上,这些意图要通过财政科研宣传,传导到民众,让民众理解和支持。而民众的各种愿望和诉求,也要通过财政科研宣传反馈给决策者。习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如果决策者都对人民在向往什么不了解或了解不深入,我们的奋斗目标也可能偏离方向。

所以,把全国财政科研宣传工作搞好,那对财政事业是一个很大的推动。“沟通”这个概念大家都知道,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单位与单位之间需要沟通。同样,国家治理中政府需要和老百姓沟通,财政科研宣传就是促进沟通的重要渠道。

三、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财政科研宣传工作

财政与社会的沟通事关到我们这个党能不能长期执政的问题,关系到这个政权能不能稳固的问题。目前来看,财政的宣传我觉得在我们整个宣传体系里严重的不够,这是因为我们整个社会对财政的重要性、基础性认识不到位,亟需加强财政的宣传工作。

做好财政科研宣传工作,加强决策者与民众沟通,要做到“牢记使命,准确传递,提升嗅觉,创新方式”。

牢记使命,就是要有高度的责任感。300多年前,明朝诗人顾炎武曾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言拿到当今风险社会更是特别贴切。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处在风险当中,也都是风险的化解者。西方经济学中有“经济人”假设,即每个人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社会也能实现福利最大化。“经济人”的概念实际上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在风险社会,实际上是存在一个类似的“风险人”假设,即每个人在追求自身风险最小化的同时,社会也能实现风险最小化。当然每个人追求自身风险最小化并不是只关注个人风险,而是要关注社会整体风险,因为个人的风险与社会整体风险是相连的。个人追求自身风险最小化实际上就是每个人、每个组织牢记自身的使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开篇点题,我强调了财政科研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能不能做好这项工作,就看我们是不是有高度的责任感,完成国家和民众赋予我们的使命。

准确传递,就是要力求财政科研信息和传递对象的科学性、准确性。在古代,一斤是十六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财政科研宣传工作作为财政(秤杆)上的秤星,准确是生命所在。财政科研宣传工作如果不准确,折损的是“国运”,愧对的是“老百姓”。很多时候我们的决策者并不是非常清楚地了解基层的生产生活状况,而我们的民众却是工作在第一线、生活在第一线的人,他们对事情的了解可能更为清楚。将这些信息,通过我们的归纳、加工、提炼,通过各种途径准确地传递给决策者,可能会给我们的决策者带来很多启示,有利于决策者更好地决策。

提升嗅觉,就是要提高财政科研宣传工作的敏锐性。当今时代,既是风险社会也是信息社会,信息大爆炸是突出特征。每天打开“朋友圈”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信息。实际上信息太多并不是一件好事,其中很多都是“信息污染”和“信息垃圾”。很多有用的信息实际上是淹没在这些“信息污染”和“信息垃圾”当中的。这就需要我们增强财政科研宣传工作的敏锐性,提升嗅觉,在海量的信息当中找出有用的、关键的信息传递给决策者和民众。那怎样才能提高敏锐性呢,我认为还是要有风险意识,要从国家风险治理的角度,找到“风险点”和“风险源”。因此财政科研宣传工作要少些“风花雪月”,多些“居安思危”。

创新方式,就是要顺应现代沟通和宣传的新趋势。财政科研宣传工作的关键在于“影响力”。影响力从何而来,首先是要发掘和提升好的宣传素材和宣传作品。“酒香不怕巷子深”,作品好,传播力自然就强。所以首先一定要把好作品关。《财政研究》和《财政科学》两刊及其他宣传平台除了要继续做好采编平台,发挥好采编平台的作品筛选功能,还要主动出击,围绕重大宣传主题组织好的作品。强调“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同时我们还要强调“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我们要利用最接近决策层的优势,将我们所掌握的重要信息传递给决策者。各级财政科研和宣传部门,基本上都是各级财政部门的“智囊团”和“情报员”,充当了“军师”的作用,这个作用不但要继续发挥好,还要加强。二是要将重要的信息和知识传播给基层的广大财税干部,全国的财税干部,少说也有几百万人,每一个财税干部,对整个社会来说,就是财税科研宣传的“火种”。要让每一个财税干部都能够了解财税基本理论知识,及时掌握国家财政等方面的大政方针政策,这是扩大我们宣传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财政研究》和《财政科学》等平台要再做些工作,努力将两刊变成研究和学习的重要平台,为全国广大财税干部学习提供有理论高度的、内容丰富的素材。

编者按:根据财政部党组关于财政科研工作要更好“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现实服务”的指示要求,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和财政部关于2016年中心工作的安排,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于2016年4-5月就“企业成本与负担问题”展开大型调研。

调研组选择东、中、西、东北地区12个省份进行了重点深度实地调研,了解了各地企业的运行状况,以及地方政府全面落实“降成本”的具体措施及面临的现实困境,梳理出当前制约实体经济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深入剖析企业成本和负担高企的原因及其症结,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成果。本刊从2016年第8期起将分4期陆续刊登深度调研成果,以供学界和实务部门深入了解和探讨“企业成本与负担问题”。

猜你喜欢
决策者财政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热浪滚滚:新兴市场决策者竭力应对通胀升温 精读
基于灰色强度偏好的冲突分析图模型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最关键”的施工力量——决策者、执行者与实施者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
决策者声望寻求行为、团队努力与团队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