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需出版与按需印刷概念辨析
——基于CSSCI数据库的研究

2016-03-27 23:57:50祝子民
传播与版权 2016年12期
关键词:外延学术论文术语

祝子民

按需出版与按需印刷概念辨析
——基于CSSCI数据库的研究

祝子民

通过定量研究和对样本论文的定性、对比分析,在揭示我国按需出版和按需印刷类学术论文的一般情况基础上,重点梳理、辨析按需出版和按需印刷两个概念。研究表明:目前学术界较为重视按需出版和按需印刷领域,而更加关注按需出版领域;在实际应用中,按需印刷术语的使用较按需出版更加趋于一致;按需出版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较按需印刷而言,更具有统一性。笔者认为,按需出版是利用先进的数字储存技术、数码印刷技术和网络传播技术,把出版物信息储存在互联网设备中,在读者需要时或根据读者的需求直接印制成印刷文本,做到“一册起印,即需即印”的出版方式;按需印刷作为按需出版的一个组成部分,通常指一种可“一册起印,即需即印”的基础性印刷方式,其外延涉及自出版和传统出版领域。

按需出版;按需印刷;概念;CSSCI

[作 者]祝子民,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一、文献综述及研究问题

就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所收录的文献而言,从1999年起,我国学者就有关于按需出版或按需印刷的研究,并且至此每年都有学术论文发表;而分别以整篇学术论文专门探讨按需印刷和按需出版则始于2001年和2005年[1-2]。这些文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按需出版和按需印刷:按需出版或按需印刷的理论探讨,包括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瓶颈以及路径展望等;按需出版或按需印刷的应用研究,包括其应用领域(我国图书馆及其文献资源建设、学术图书和学术期刊)和具体应用实例;按需出版或按需印刷的国外发展状况和经验介绍;其中以第一类为主①以“按需印刷”或“按需出版”为主题,搜索CNKI中CSSCI数据库,1999—2015年文献数量分别为:1、4、7、3、1、4、6、13、19、11、13、17、8、6、17、33、29。。

具体而言,周茹茹认为,我国的按需出版还处于起步阶段,且主要适用于“长尾理论”类新书、样书、短板书、断版书、小众类书和个性化书等[3];刘存勇等认为,中国的按需出版存在成本过高、书号限制、身份不明、版权不清和盈利困难等问题[4];田杰认为,按需出版使出版业朝着人性化、服务化方向前进,将不断促使数字出版和传统纸媒出版的繁荣[5];欧懿等认为,按需印刷和按需出版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典藏制度和读者服务模式,使图书馆能够取消保存本以及便捷实现馆际互借[6];李亚青认为,学术期刊的按需印刷能有效解决其因受众较窄、学术专业性较强而出现传统批量印刷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7];蔡玉沛等通过分析知识产权出版社按需出版历程和经历,进而探索国内按需出版的发展模式和产业链[8];肖叶飞介绍了美国的按需出版,认为其以定制性、个性化、小批量和及时性为基本特征,包括按需印刷服务和自出版两种业态类型[9]。

笔者经过精读文献后发现,学术界目前对于按需出版和按需印刷概念的理解存在较大分歧。然而,迄今为止,并没有任何专门针对按需出版和按需印刷概念辨析的系统性研究或总结。作为构建理论大厦的基石,概念的模棱两可不太利于学术研究和出版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拟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梳理、总结和辨析CSSCI数据库中的按需出版和按需印刷概念。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

本文主要根据CSSCI数据库进行定量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和对比研究。具体而言,为了更准确地研究按需出版和按需印刷的概念,本文以“按需出版”或“按需印刷”为篇名,在CSSCI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共获得文献43篇,排除3篇报道类文献,最后获得学术论文40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关于概念的定量研究,林刚和卢晓丽等已经作过有益尝试,但是他们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概念的内涵进行量化统计分析[10-11]。但是这并不适合按需出版和按需印刷两个概念的比较研究,因为这两个概念本身及其之间的差异性较大。由于概念包括内涵和外延两部分: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外延指具有内涵所反映本质属性的对象[12]。本研究着重对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分别进行比较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一般情况分析

首先,从总体上了解我国按需出版和按需印刷类学术论文在学术期刊的分布情况。按照发表量降序排列,共有14种期刊,前三位分别是《科技与出版》(8篇)、《出版发行研究》(7篇)、《中国出版》(6篇)(数据来源:CNIK;截止时间:2015年12月5日)。其分布情况表明我国按需出版和按需印刷类学术论文主要发表在新闻学与传播学下属出版类以及图书馆、情报和文献学类期刊上(其比例为7∶6),并且以出版类刊物为主,其刊载学术论文率占14种期刊的80%(32/40)。此外,在CSSCI所收录的9种期刊中,按需出版和按需印刷类学术论文涉及7种期刊,显示出出版学术界对其的重视。而从学术论文篇名中按需出版和按需印刷分布情况来看,题目中出现按需出版的论文26篇,出现按需印刷的有15篇(其中1篇出现按需出版和按需印刷),表明学术界目前更加关注按需出版的研究。

(二)概念分类分析

笔者对40篇学术论文的按需出版和按需印刷概念出现情况进行统计,发现无概念和有概念的论文分别为19篇和21篇,有概念的论文又可以分为只出现按需出版概念(11篇)、只出现按需印刷概念(7篇)和两个概念均出现(3篇)3种情况。此外,有2篇文章以术语“按需印刷出版”的形式出现。

从学术论文按需出版和按需印刷术语区分情况来看,对按需出版和按需印刷两个术语混用的学术论文最多,达19篇(47.5%),其中出自题目中含按需出版的学术论文15篇,占78.9%;而明确提出两概念无区别的学术论文最少,只有2篇(5%)。值得注意的是,明确提出两概念有区别和明确提出两概念无区别的学术论文均出自题目中含“按需出版”的26篇学术论文,而未提出区别且未混用术语的学术论文均出自题目中只含“按需印刷”的14篇学术论文。

进一步,对按需出版和按需印刷两个术语所对应的英文进行统计发现,对应英文学术论文17篇,按需出版分别对应publishing on demand、publish on demand、books on demand、on-demand publishing、printing on demand,其出现频次相应为7、5、3、1、1次,共17次;而按需印刷分别对应print on demand、printing on demand,其出现频次相应为13、3次,共16次(同一篇文章里可能出现多个英文术语,且可能存在交叉对应情况)。

可见,无论是从两个术语的使用情况还是其对应的英文术语来看,按需印刷的实际应用都趋于一致;相对而言,对于按需出版这个术语的实际应用还存在较大差异。

(三)内涵外延分析

进一步,笔者将14个按需出版和10个按需印刷的概念分别列出并比较后发现,同一期刊发表的不同学术论文除《编辑之友》中《基于长尾理论的按需出版浅谈》和《美国按需出版的运营机制与启示》关于按需出版的概念基本相同外(外延一个是图书,一个是印刷文本),其余都不相同。14个按需出版的概念中,有5个均大致定义为:按需出版是指采用数据处理技术、数字印刷技术,将出版物信息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根据需要随时直接印刷成书,省去制版等中间环节,能够一册起印、即需即印的出版方式[8-9,13-15];有3个定义为:按需出版是指出版社利用按需印刷技术来组织出版正式出版物的出版方式[6,16-17]。而10个按需印刷的概念除两个相同(按需印刷是建立在数字式信息远距离传输和数字式信息高密度存储的基础上,用计算机及其数字印刷系统将数字化图书直接印制成印刷文本的技术[17-18])外,其余均不相同。有意思的是,明确提出两个概念有区别的文献均认为按需印刷是一种技术,而按需出版是在按需印刷基础上发展的一种出版方式。而从按需出版和按需印刷两个概念之间来看,有一个共同的概念,正好是上文提及的文献[18]所定义的概念。

此外,从概念的外延来看,按需出版的对象均涉及图书,如短版书、断版书、特种书(专利文献、标准文献等),意见较为一致;而按需印刷的对象则颇为广泛,不仅包括按需出版的所有对象,还包括书目订单、产品宣传单、设计样本、手册、证卡、标书、报告等,但以图书和学术期刊为主[18-22]。

可见,就概念本身而言,按需出版内涵较按需印刷更加具有统一性,而外延相对较统一、范围更小。

四、讨论

在梳理、总结按需出版和按需印刷两个概念的基础上,笔者发现如下特点:(1)目前,学术界较为重视按需出版和按需印刷领域,而更加关注按需出版领域。(2)在实际应用时,按需印刷术语的使用较按需出版更趋于一致。(3)按需出版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较按需印刷而言,更具有统一性。对于呈现的这些现象或者说特点该作何看法和解释?也许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妨先借他山之石以攻玉。

首先,从按需出版和按需印刷两个术语本身入手,笔者在web of science上,按照标题检索“print on demand”,有论文30篇;“printing on demand”2篇;“books on demand”8篇;“publish on demand”3篇;“on demand publishing”11篇;“publishing on demand”1篇。此外,还有on demand printing,bespoke publishing or custom publishing等术语表示按需印刷或按需出版,可见国外也存在术语使用较为混乱的情况。John Akeroyd就认为,按需出版和按需印刷的概念相对较新且界定不清,但这有助于后人的进一步探究[23]。在该论文中,作者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on demand publishing和on demand printing为术语[24-27]。从实践角度来看,出现频次最多的是print on demand,on demand printing和on demand publishing,以成对术语来看,用on demand printing和on demand publishing较为合适。语言学角度,按需出版和按需印刷为偏正短语,出版和印刷为名词,以动名词形式翻译较妥,采纳on demand publishing和on demand printing较为合适。日本学者亀井雅彦也以此为术语[28]。

其次,从按需出版和按需印刷两个概念的定义入手,笔者分别选取1998年、2008年和2014年3篇论文[23,29-30](由于此领域应用性强,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探讨的学术论文较少,因而没有采用研究中文定义的方法)。John Akeroyd认为,按需出版是一种按照特定目标群体的需求或当其有需求时,努力创造出人们对已出版作品需求的出版方式。按需印刷是按需出版的一个组成部分,通常是指一种可小批量生产的基础印刷技术。按需出版的主要应用领域(外延)是高等教育的课程读本(按照课程要求汇编的内容、试题、课程信息、会议文件等读本)、再版档案文献和绝版书。Walt Crawford认为,按需印刷是一种按照需求或少量库存的要求以单册或小批量的方式生产图书的服务和系统。按需出版是一种完全通过按需印刷方式进行图书出版的出版流程。其领域从传统出版延伸到自出版。Kelly Gallaghe则认为,按需印刷是一种新的出版模式和价值创造,是一种根据虚拟图书馆书目以单册形式按需印刷图书的方式,其领域也包括传统出版和自出版。

可见,国外对于按需出版和按需印刷的理解与国内一样存在较大分歧。这并不能给讨论开始总结的3点现象或特点以解释,但可以给出参考(假设):可能由于国内关于按需出版和按需印刷的区别——按需印刷只是按需出版的一个组成部分——已被学者们接受了,在讨论按需印刷时,不需要涉及更宏观的按需出版,但反过来,讨论按需出版却需要涉及按需印刷。按需出版可能更多参考国外或国内学者已有概念,而对于按需印刷更注重从实践中总结。在我国书号申请实行审批制,受到严格管制,按需出版实际上已经变成按需印刷,而按需印刷则演变成一种印刷服务。

五、结语

由于按需出版和按需印刷既是对国外经验的借鉴,又是对自身出版产业的总结,并且还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领域,因而其复杂性可见一斑。就术语而言,笔者建议采用on demand publishing和on demand printing。就概念而言,目前还不能作定论,因为从不同角度出发都可以揭示其某种本质或特点。但笔者仍然给出一个理论上的意见:按需出版是利用先进的数字储存技术、数码印刷技术和网络传播技术,把出版物信息储存在互联网设备中,在读者需要时或根据读者的需求直接印制成印刷文本,做到“一册起印,即需即印”的出版方式。按需印刷作为按需出版的一个组成部分,通常指一种可“一册起印,即需即印”的基础性印刷方式。其外延涉及自出版和传统出版领域。

此外,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明白,概念自身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我们应该有一个整体出版流程观念,并在其模糊的边界地带进行思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文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给大家提供一个相对集中的思考和启发点:我们应该思考按谁的需求、怎样的需求,以及怎样按需等问题。目前,我国的按需出版是以读者的需求为考量的,但是作者的需求欠缺考虑,如自出版等形式,由于书号的限制,传统出版的强势地位,而只是形式上存在着。其次,有学者认为按需出版的需求不仅是指按照读者的时间、纸张、开本、字体、字号、封面设计等要求,还要按照读者的意愿增加、删减、重组文本印刷成册。我们看到,随着“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31]的实施和推广,以内容为基础服务为王时代中碎片化内容按需构成和整合的实现将推动按需出版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按需出版也将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再次,我国目前按需印刷设备技术有很大进步,但是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而要实现工业4.0模式意义上的按需出版,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1]熊力.输出的革命——按需印刷(Printing On Demand)[J].中国出版,2001(1):157.

[2]张志建.按需出版在科技出版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与出版,2005(4):71-72.

[3]周茹茹.我国按需出版的现状和问题[J].编辑学刊,2014(6):32-36.

[4]刘存勇,张涛甫.按需出版在中国的发展[J].编辑学刊,2013(6):66-69.

[5]田杰.按需出版的发展路径探析[J].科技与出版,2013(10):95-97.

[6]欧懿,燕今伟.按需印刷和按需出版及其对图书行业的影响[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5):36-40.

[7]李亚青.数字出版时代学术期刊的按需印刷[J].出版发行研究,2014(10):42-44.

[8]蔡玉沛,姚怡云.按需出版:发动未来出版的“绿色引擎”——以知识产权出版社为例[J].编辑学刊,2014(2):22-27.

[9]肖叶飞.美国按需出版的运营机制与启示[J].编辑之友,2014(2):105-108.

[10]林刚,石培基.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认识——基于对20个乡村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开发研究,2006(6):72-74.

[11]卢小丽,武春友,Donohoe H.生态旅游概念识别及其比较研究——对中外40个生态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旅游学刊,2006(2):56-61.

[12]张智光.概念内涵和外延的辩证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13-19.

[13]周林,朱振梅.试析图书按需出版[J].中国出版,2007(10):52-54.

[14]张红萍.基于长尾理论的按需出版浅谈[J].编辑之友,2010(12):26-27.

[15]文燕军.数字时代的按需出版发展探析[J].出版科学,2014(4):73-75.

[16]刘军,叶杭庆.按需出版中两种乱象的分析及图书馆的应对措施[J].图书馆建设,2013(7):88-90.

[17]王瑞玲.按需出版及其对图书馆的影响[J].图书情报知识,2006(1):53-56.

[18]任荣政.按需印刷在科技期刊出版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展望[J].中国出版,2010(9):55-58.

[19]李亚青.知识生产与传播转型期科技期刊按需印刷需防范的问题[J].科技与出版,2014(5):141-143.

[20]韩锟.学术期刊按需印刷出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编辑之友,2007(5):63-66.

[21]季苏园.谈谈网络时代的按需印刷[J].图书情报知识,2002(6):90-91.

[22]韩锟,黄翊彬.我国科技期刊按需印刷出版的可行性探讨[J].出版发行研究,2007(5):52-54.

[23]Akeroyd J.On demand publishing in higher education:the practicalities,benefits and issues[J].Program,1998,32(1):25-35.

[24]Line M.On-demand and on-line publishing and the bookseller:lifeline,death knell or irrelevant?[J].The Bookseller,1985:2629-2631.

[25]Singleton A.On-demand publishing[J].Aslib Proceedings,1970(12):561-582.

[26]Akeroyd J.Digital books? On demand printing and publishing[M].London:South Bank University,1994.

[27]Alexander GA.Custom book publishing and book printing on demand[J].The Seybold Report on Publishing Systems,1992(16):3.

[28]亀井雅彦.オンデマンド出版の現状と課題―リアルタイムパブリッシングeBookの試み―[J].日本写真学会誌,2004(1):49-51.

[29]Crawford W.Publishing?it?yourself:?Experiences?with?Po D[J].Online,2008(32):58-60.

[30]Gallagher K.Print-on-demand:new models and value creation[J].Pub Res Q,2014(30):244-248.

[31]王剑.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推动中国按需印刷产业腾飞[J].科技与出版,2015(8):13-17.

猜你喜欢
外延学术论文术语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系统医学(2023年18期)2024-01-10 01:57:20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系统医学(2023年13期)2023-10-26 04:04:08
学术论文征集启示
系统医学(2022年17期)2022-11-07 09:23:50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系统医学(2022年2期)2022-05-05 07:10:46
关于工资内涵和外延界定的再认识
入坑
意林(2016年13期)2016-08-18 22:38:36
爱情的内涵和外延(短篇小说)
唐山文学(2016年11期)2016-03-20 15:25:49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
新一代STE分子束外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