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中国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研究
——以协商民主建设为中心

2016-03-27 23:57孙孝伟王惠德
传播与版权 2016年12期
关键词:基层组织微信群众

孙孝伟 王惠德

新媒体背景下中国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研究
——以协商民主建设为中心

孙孝伟 王惠德

当前,中国基层社会综合治理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新媒体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自治主体信息的不平等,推动了基层群众的政治表达,促进了公民社会的成熟。以新媒体为平台,通过协商民主推进中国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的途径,包括组织政治选举,实现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规范基层群众的政治参与,以维护基层社会的政治稳定。

新媒体;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协商民主

[作 者]孙孝伟,历史学博士,营口理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副教授;

王惠德,营口理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教授。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加剧,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带来一系列不稳定因素。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均提及“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在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中,在重大政策的引导下,通过逐步实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动中国基层社会的综合治理,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中国基层社会综合治理面临的问题

基层社会治理,是指“基层社会的治理主体以相对平等的身份,就基层社会公共事务进行合作共治的一种治理模式。”[1]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是在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实现的,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中国基层社会行政主义的管理模式日益失灵,但尚未全部退场

改革开放前,与计划经济体制保持一致,我国基层社会实行了一整套行政全能主义的管理模式,单位在社会管理、社会保障、资源控制、资源分配上是唯一组织形式,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诸方面,吸纳社会成员,形成强大的人身依附关系。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成员的流动、利益诉求的多元、人身依附的松弛,使行政全能主义的管理模式日益失灵。

(二)中国基层社会的决策和监督的民主性日益体现,但公民社会不成熟

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层群众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意识逐渐增强。在一些基层组织中,民情恳谈会、民事协调会、民意听证会、民主评议会对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发挥一定的作用,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民主性体现。

但是,因长期专制制度的影响,在基层社会,人民群众习惯于被控制和被领导,形成了臣民心理、无监督意识和批判精神。因此,民主协商进程中,基层群众民主权利的行使不充分。公民文化缺失,公民意识淡薄,公民能力弱,公民社会不成熟,是我国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主要障碍。

(三)中国基层社会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日益增强,但理性的政治参与机制尚未建立

在基层组织中,有人民民主的原则性规定。在基层社会的管理中,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也在日益增强,但是,基层社会的理性政治参与机制尚未建立。因此,非理性的政治参与不断涌现。

按照美国政治学家赫尔德的观点,“民选政府一般都力图确保现有秩序最平稳延续的可能性,那么,他们除了安抚那些最强有力、最能有效调动资源的人以外,几乎别无选择”[2]。因此,长期以来,基层政府作为行政体系的一部分,出于维持稳定的需要,未能得到根本的改革。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以人民为本的观念,未能成为基层政府公务员的行政理念。再加上以GDP为中心的市场经济发展路径的影响,基层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未能得到根本的改善。所以,城管执法、征地拆迁、棚户区改造带来一系列问题,群众越级上访、集体上访、个体上访的政治诉求的表达,以及因上访无效而集体抗议,甚至积累成群体性事件的情况经常出现,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难题。

二、新媒体对协商民主进程的推动作用

新媒体是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利用数字科技和互联网技术,通过手机、电脑、电视等媒介终端,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并初步实现传播者与接受者多元实时互动的媒体组织形态。[3]新媒体通过博客、播客、QQ、微博、微信、论坛、社区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对于基层组织的协商民主进程具有推动作用。

(一)新媒体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信息的全覆盖,改变了基层社会治理中自治主体信息的不平等

上述对综放支架优化的研究与应用反映了对酸刺沟顶板结构特点、顶板运动规律及支架选型技术认识的深化和实践深入过程。各项支架优化方案依次在酸刺沟煤矿3个综放工作面应用,支架优化选型技术实施生产效果见表4。

新媒体以互联网为基础,其终端是无限多的信息来源。海量的信息,廉价的储存,即时的获取,平等的共享,超越时空,打破了利益相关的一方或多方,如政府和公司等,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锁,改变了自治主体因信息不对称而地位不平等的状态,从而削弱了精英阶层的话语权,增强了基层群众的话语权,实现了话语权从政治精英、经济精英、文化精英向普通群众的转移,从而推动利益相关方的平等协商。

(二)新媒体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层群众的政治表达

新媒体具有开放性、平等性、离散性的特征。新媒体的开放性,使基层群众不需要面对传统媒体的把关人的限制,通过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方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使其直接呈现在利益相关方的面前。新媒体的平等性,消解了现实生活中的权力、金钱,地位、关系的影响,消除了政治表达中的心理障碍,实现了政治表达中的人人平等。新媒体的离散性,使基层群众的政治表达以光的速度实现多对多的传播,能够使利益相同或相似的基层群众在短时间内形成共识,从而加速决策过程,满足基层群众的需要。

(三)新媒体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民社会的成熟

新媒体提供了新的信息储存和信息传播渠道,增强了基层群众的政治表达意愿和政治表达能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联动,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为中心,实现了基层群众与党、基层群众与政府的合作,推动了深层次的理论探讨,进而推动了法律、制度层面的深刻变革。信息储存和信息传播中的信息共享,推动了基层群众与思想界、学术界的双向交流甚至是多向交流,实现了思想的提升和知识的更新,为法律、制度层面的更深层次的变革准备了条件。同时,新媒体的存在,使基层群众同步关注同一热点问题,探索事实的真相,参与问题的解决,表达个人的观点,监督利益相关方的实时动态,提高基层群众的公民权利意识,培育公民文化,为公民社会的成熟奠定基础。

三、以新媒体为平台,通过协商民主推进中国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的途径

(一)组织政治选举

目前,电脑和手机等新媒体工具在社区和村镇的普及率很高。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的融合,推动QQ、微信、微博、短信深度介入市民和村民的日常生活。相对稳定的收入,使社区和村镇集体以及市民和村民家庭能够负担上网费用。大功率Wi-Fi的出现,实现了大范围的同步资源共享,为新媒体政治选举提供了条件。

利用新媒体在基层组织中开展政治选举,是电子政务的一种形式。目前,在上海市、河南省信阳市、湖北省麻城市、江苏省盐城市、浙江省台州市和衢州市、广东省河源市的一些社区和村镇的基层选举中做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在利用新媒体组织政治选举的过程中,社区和村镇能够发布法律、法规,组织动员宣传,推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为政治选举的进行做好准备工作。同时,以QQ群和微信群为基础,在民主协商和公开博弈的基础上,组织市民和村民提出自己的候选人。在政治选举的过程中,组织候选人阐述自己对基层政务和事务的具体意见,以及对基层组织中与民生相关的问题的解决方案,接受选民的提问和质疑。同时,候选人能够通过QQ群和微信群,公开拉选票;选民能够在理性思考后,选出能够保障自身利益的候选人。

为防止索贿、行贿、受贿等选举腐败现象,以及与基层组织政治选举有关的群体性事件的出现,基层组织政治选举应由党组织掌握全局,网络警察与网络媒体合作监控。具体来说,就是由党组织建立QQ群和微信群,网络警察负责后台监控,网络媒体负责现场直播,并保存相关资料。因务工、经商、探亲、访友而不在本地的选民,也能够通过新媒体参与基层组织政治选举,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样,在基层组织的政治选举中,候选人的资料全部公开,选民能够在深层次了解候选人的基础上作出选择,能够保证选举的公平、公正、公开,保证基层组织政治选举的合法性,提高基层组织政治选举的效率,在基层组织中真正实现民主选举,为基层组织综合治理的全面展开奠定基础。

(二)实现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以往的基层组织协商民主决策,市民和村民代表以中、老年人为主,青年人往往没有时间或没有兴趣参加;制定的管理制度所针对的问题,都是一些积累起来的旧问题,不是随时出现的新问题,反应不够及时便捷。而且,制定的文件,在执行的过程中,因为群众不能即时监督和提出修改意见,也会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新媒体的出现,为民主决策的即时和民主监督的有效,提供了新的路径。

以电脑和手机为工具,基层群众通过博客、播客、电子社区、网络公共论坛表示自己的意志,提出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诉求。这些意志、意见、诉求,与博客、播客、电子社区、网络公共论坛等新媒体平台的展示同步,是在QQ群和微信群里的随时和即时的表达。这种表达,与公共环境中因心理压力或心理障碍而被权力或权威所左右不同,是在个体环境中个人对公共事务的所思所想的本真的展示。同时,新媒体环境下的协商民主的运作,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实现全民的全时段和全方位的协商,通过民主决策的途径,为实现民主决策的合理化创造条件。为保证基层民主协商的秩序,要求工作QQ群和微信群由党组织建立,基层群众的QQ和微信由个人实名制注册,网名制展现,从而实现网络表达的合法化和决策参与的合理化,保持基层民主协商的真实性。

收集国家、省、市、县有关的法律法规,基层群众在博客、播客、电子社区、网络公共论坛、QQ群和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上提出的意见,以及在民主选举过程中的候选人的观点,民主协商过程中利益相关方提出的方案,建立数据库。这样的数据库,按照信息公开的原则,注册用户在检索和查阅上具有平等的权利。在实际的政治监督中,注册用户的范围应覆盖全体基层群众。这样,街道、社区、镇、村等基层政权和基层自治单位的领导集体的权力,将直接在基层群众的随时和即时的监督下运行,保证权力的公开化和透明化,保障基层民主的平等性和真实性,为基层社会权力运行的清廉和高效,创造基本的条件。

(三)规范基层群众的政治参与,维护基层社会的政治稳定

目前,基层社会的治理难题,是在基层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增强的情况下,基层政府与基层群众的联系不多、解释不够,以及对基层群众的政治参与规范不力有一定的关系。这就需要基层政府加强与基层群众的联系,取得基层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规范基层群众的政治参与,维护基层社会的政治稳定。

在新媒体背景下,需要在政治选举和政治协商的过程中,向基层群众普及基本知识,推动基层群众增强基本意识,实现自主性政治参与对动员性政治参与的替代,满足群众当家作主的愿望。同时,需要在政治选举和政治协商方面,向群众宣传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法律、法规等文件,说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渐进性,以及社会主义法治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取得基层群众对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配合,保障基层群众政治参与的有序进行。

对于新媒体环境中的民粹主义语言支持下的群体极化现象,应采取措施,引导基层群众在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协商、民主决策的过程中保持理性的思维状态。一是由党组织建立和管理新媒体平台,如QQ群、微信群、博客、播客、电子社区、网络公共论坛等,传播正能量,保持正方向,引导基层群众,用渐进式的方式解决基层组织长期积累的重大问题。二是在QQ群、微信群、博客、播客、电子社区、网络公共论坛中,注册用实名,发言用网名。一方面,管理者能够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防止非本基层组织群众影响本基层组织的政治参与;另一方面,发言者以网名发言,保持新媒体平台上的平等地位,能够消除因年龄、性别、工作、宗教信仰、社会地位等带来的心理障碍;三是在现实的政治集会中,由群众推举,产生一个知识全面、语言温和、作风稳健的意见领袖,在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协商、民主决策的过程中,引导基层群众,保持群体的理性思维状态,防止群体性事件的出现。[本文系2015年辽宁省高校统战研究项目“关于利用新媒体加强基层组织协商民主建设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5-GXTZC22)]

[1]史云贵,屠火明.基层社会合作治理:完善中国特色公民治理的可行性路径探析[J].社会科学研究,2010(3):48.

[2]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318.

[3]邵敏.对统战成员“新媒体从业人员”的概念和范畴的思考[J].上海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4):56.

猜你喜欢
基层组织微信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