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冰
试论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高 冰
以网络舆论监督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滥用网络舆论监督权利会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及名誉权、政府发出的声音少导致公民有情绪性、网络舆论监督法制保障不全面。在公共公开的网络平台上,网民不受任何限制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而造成的问题已影响到部分人的正常生活,因此得出完善网络舆论监督的措施与对策:政府维护公民的正当权利、主流网络媒体应正确引导监督方向、健全网络舆论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网络伦理道德。
网络媒体;舆论监督;对策方法
[作 者]高冰,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发展也有所突破。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基本上离不开网络,人们会在闲暇时刷微博、朋友圈等来更新自己的信息储备量,进行评论又或是转发,起到了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由此可见,网络监督已经是公众行使自己权利的一个非常便利的形式,并且在国家的发展机制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基本概念
现如今,我们对于网络舆论监督没有一个正确的定义。一方面,各界学者对于网络舆论监督的研究基本属于初步阶段;另一方面,网络舆论的监督方式各种各样,再加上网络的飞速发展,没有人能正确定义网络舆论监督。而我们所认为的网络舆论监督,是指以互联网为平台,通过网络技术、电子数据库、各种网络形式等,对于大家所了解的相关信息进行监督,它是一种过程。①喻国明:《解析传媒变局》,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第6-8页。所以,目前还没有正式的学术概念去界定网络舆论监督的含义。
(二)网络舆论监督的显著特点
网络活动是存在于一个自由的虚拟世界里,它有着良好的匿名保密性。在网络中,网民以匿名的身份出现在交流平台上,掩盖了网民的真实身份、性别、年龄、职业以及社会角色等,正因为这种网络隐秘性的存在,网民可以毫无顾虑地参与网络的政治生活中,进而才会有网络上敢于伸张正义的各种声音。人们在网络中畅所欲言,敢于揭露社会中的不合理现象以及政府官员们的腐败现象。
网络是一个公共公开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人们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公众吐槽揭露所有社会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使得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充满正能量。但是不得不说,网络舆论监督有利有弊,它是一把“双刃剑”,公开自由发表言论,给我们带来的有正能量,也有一些不能忽略的小危机。
(一)滥用网络舆论监督权利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及名誉权
公众们在网络舆论监督中,滥用网络舆论监督的权利,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网络中的部分群众缺乏足够的理性,每个人的道德意识以及法律意识也是参差不齐的,在面对具有强烈煽动性的事件时更容易情绪化,再加上互联网上有些人表面上正义,实际却有不良的动机,由此侵害了他人的个人隐私以及名誉权。再加上网络舆论惊人的传播速度,影响力也较大,导致对个人的名誉造成极大的损害,甚至会影响到个人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例如,公众都比较关注明星的私生活尤其是情感生活,人们通过网络平台发表自身的看法,滥用自身的权利,干涉明星的私人生活,发表的相关内容有时也会影响到他人的名誉权和个人隐私权。
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快得惊人。人类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但如果任由它与信息传播无底限附体,造成的危害也可能是无限的。
(二)政府发出的声音少,导致公民有情绪
政府、党政人员发出的声音少,加上网络的自由性使得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具有一定的情绪性。网络给公众搭建了一个自由民主的平台,网民们在这个媒介平台上发表自身的看法,根据自身的价值观去判断一个问题的好坏,进而发表评论,和网友们进行深度探讨。网民们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能让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看到,能引起注意,但是政府所发出的声音少之又少,进而导致网民们具有一定的情绪。
舆论也分为理性和非理性两部分。理性的舆论能带给大家以及社会正能量,非理性的舆论会起到消极的作用,负面舆论也将动摇网络舆论的导向性,偏离主流方向。加之政府的声音少之又少,公民自身难分辨正确的主流方向,导致公民有一定的情绪性。
(三)网络舆论监督法制保障不全面
现如今,人们面临的生活、工作压力与日俱增,迫切需要释放压力,再加上网络的隐匿性,人们就更加肆意宣泄自己的各种情绪。例如:网友们在网络上看到一个事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但是自己的观点没有被采纳又或者是没有得到自己想得到的结果时,就会用谩骂等方式泄愤,使得我们正常的舆论监督功能不能有序进行。这些不好的言论在无形之中就影响到了网络和谐,偏离了网络舆论监督的主流方向,民主的权利也就缺少了稳固的支点,所以可以看出网络舆论监督法制还是不全面。
网络在为人民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不便。针对网络的急速发展出现的诸如侵犯他人正当权益、网络舆论导向性偏差以及缺乏保障等问题,我国对于网络舆论的监督机制也在不断健全。对于网络这个巨大的交流平台,应从程序上更多采取协调管理的方式来保障公民的正当权利,进而完善补充我国的网络舆论监督系统。
(一)政府维护公民的正当权利
政府应当维护公民的正当权利。虽说网络媒体平台是个自由发表言论的平台,但是却也不能肆意发表过激言论,侵害他人的个人隐私权和名誉权,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媒体被称为立法、行政、司法之外的第四权,媒体这个第四权主要表现为发挥自身的特长,代表社会公众对立法、行政、司法进行监督,同时设法维护公民的正当权利。为了保障公民的正当权利不被侵害,希望相关管理、执法部门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有效阻止网络侵权行为,形成绿色上网。
(二)主流网络媒体应正确引导监督方向
从我国网络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网络自由、开放的特点使得网民可以在网络上发布消息,虽然有好有坏,但是但大多数人相对而言还是会跟随主流媒体和社会的大趋势。因此,在主流网络媒体上大力宣传正面的主旋律以及开展精神文明教育,引导人们的舆论导向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我国已经充分意识到网络舆论和意识形态的宣传作用。截至目前,大部分国家各级政府都在网上设立了自己的站点,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和精神。
同时,主流网络媒体应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在同行中起到表率作用,提高在网络舆论中的引导力。
(三)健全网络舆论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法律时刻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告诉公众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不对的,所有公民,不管是谁,只要触犯了法律法规,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是网络舆论监督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样也保护着网络的安全。
首先,政府要颁布《网络舆论监督法律法规》,使得网络舆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次,要对现有的监督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最后要完善网络的法律法规体系,查漏补缺,防微杜渐。只有健全和完善网络舆论监督相关法律法规,网络监督环境才能变得优良,使公众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进行理性监督,网络舆论监督发挥真民主监督作用。
(四)规范网络伦理道德
中国互联网协会之前发布的《文明上网自律公约》提出,“提倡互相尊重,摒弃造谣诽谤,促进网络和谐共处”“提倡诚实守信,摒弃弄虚作假,促进网络安全可信”。①新华社:《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文明上网自律公约〉》,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4/19/content_4449507. htm,2006-4-19。这两条要求所有的网民都要自觉践行自律公约,健全网络监督机制。
在网络平台,只有自己能决定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和谐网络社会交流平台要求公众要具有自律意识,只有人们能自觉做到自律,才能建成一种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网络也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针对网络急速发展中出现的诸如侵犯他人正当权益、网络舆论导向性偏差以及缺少保障等问题,我国对于网络舆论的监督机制也在不断健全,为此相关部门积极地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教导民众要有自身的维权意识并引导网民趋向符合社会发展的正确的舆论方向。不仅如此,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针对网络舆论的危害有了法律的制裁,这样我国的网络也就有了法律的保障,也使那些故意制造谣言、对社会造成不利影响的人不敢再铤而走险,污染网络宣传。
我国的网络发展在逐步走向成熟,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不少的问题,因此,网络的监督十分必要。针对网络发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我国正在从法律上不断建立健全网络监督机制,保障网络的安全、绿色运行;积极宣传红色、阳光的正面力量,使网络舆论有正确的导向,使每一位网民都成为宣传正能量的一员。虽然现阶段针对网络监督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是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国的网络监督机制会愈加完善,我国的网络也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1]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3]喻国明.解析传媒变局[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