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变压器》核心课程及数字资源建设的实践研究

2016-03-24 08:55肖俊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实践研究

肖俊

【摘要】《电机变压器》作为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学生学习《物理》、《电工基础》后的专业类基础课程。据笔者研究,现阶段我国部分技工院校在这门课程开设中还存在各种问题,一方面是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很多学生很难把电路的基本理论和电机、变压器的运行原理相结合,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又是技工院校实验实训教学设施的落后,教师教学方法的落后,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质量不高。为培训电气自动化人才,我们必须对《电机变压器》核心课程实施数字化资源建设,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电机变压器》 数字资源建设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99-02

新课改的实施对技工院校《电机变压器》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课程改革下,为了更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技工院校的专业教师必须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转变传统学习方式,加强对《电机变压器》核心课程数字资源建设,促进技工院校专业课程的有效实施。本文将对《电机变压器》核心课程及数字资源建设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分别从:数字资源建设必要性分析和如何构建《电机变压器》课程数字资源建设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数字资源建设必要性分析

当今的教学理念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边教边做、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这样学生学的过程也是做的过程,教师教完了,学生也学会怎么做了,所学的理论能及时得到实验实训结果的印证,技术掌握了,技能也得到了提高,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我表达的能力。

在教学改革之前,很多技工院校也做了多种的探索和讨论,强调毕业设计中的实用性、企业生产的可操作性等。这些探索和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增长了学生学习操作的兴趣,在通过对学生的教学反馈上,体现了我们的教学改进效果。但就总体思路上并没有突破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训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仍然平而不尖,还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我国部分院校的教师教学年限较长,教学经验相对丰富,这些教师在教学课堂上一如既往地采取传统教学方法,教学观念没有与时俱进,接受不了新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学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趋势,无法从根本上提高《电机变压器》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无法达到教学目的,无法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现代职业教学的理念中,传统教学理念及模式都已经过时,不能再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为了帮助技工院校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取更多操作技能,我们必须充分构建数字资源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充分破解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普遍现状,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为我国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数字资源建设实际上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教师与教师间、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尤其是对于技工院校的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充分解决了“纸上谈兵”的教学现状。在整个教学实施环节中,直观实验和抽象知识交错出现,实践和理论交替进行,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的模式,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并行的目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市场竞争力。

二、如何有效构建《电机变压器》课程数字资源建设

(一)加大投资,引进先进理实一体化教学配套设施设备

《电机变压器》是技工院校教学中一门基础性的专业课程,其内容较为抽象,理论性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渗入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理论知识,推进理实一体化教育理念的应用。在引入先进理念的同时,学院也要建设一套与之相配套的电机变压器实训教学设施设备。配套设施设备包括两方面,第一方面:购买先进的课桌椅,为了更好地推行理实一体化,学院要重新配置实验实训类课桌椅;第二方面:引进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软件,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在课堂上运用PPT、Flash动画讲解的教学方式也已经逐渐普及,但是这些都只能辅助理论教学的开展,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参与,需要引进师生“互动型”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相应的教学软件。

(二)更新观念,培养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师师资队伍

教师必须要认清传统模式的教育和现代理实一体化教育的区别,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增加教师间团结协作的能力。在现阶段的职业教育中,由于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操作是分开进行的,所以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基本不存在,每个教师的教育理念又不相同,安排的教学活动也千差万别,各有特点,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统一实践活动与理论知识。技工院校的教学行政主管部门要注意提高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实训教师的理论水平,培养一支精专业、高技能的“双师型”的教师师资队伍。技工院校要定期举办理实一体化教师培训,让教师在培训中认识到实践与理论相统一的重要性,帮助教师树立理实一体化的教育理念,取长补短。同时还可以在学校内举办教师理实一体化教学比赛,让实训老师和理论老师相互配合完成指定的教学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加强教师之间的默契,促进教学活动中的交流,将理实一体化的教育理念灌输到教师的心中,灌输到教学的过程中。

(三)反思教学,开发理实一体化标准教学模块和任务

在传统的技工院校专业教学活动中,实验实训课程和理论课程是分开进行的,导致在推行理实一体化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当前,我国大部分技工院校在开展专业课程时未能给课程实践教学留有机会,导致很多实践课程被理论灌输所替代,尤其是作为教学基础和重点的《电机变压器》课程,其实践性被严重忽视,无法促进该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据此,技工院校必须更新课程体系,开发和设置理实一体化的标准模块和教学任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要融合理论课程与实验实训课程,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国家职业技能培训的标准下,开发该课程的一体化教学的模块,创新该课程的一体化教学任务的设置。其次,要设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考试制度,加强电气自动化专业知识和实验实训知识的组合考察,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灵活安排课程的教学进度,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技工院校教师要加强教学反思,认真记录课堂中学生反应出的教学问题,在实践中完善理论知识,帮助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建立一体化专业课程的学习方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实践,培养学生理实一体化创造思维人才

实践教学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和不足,发挥对书本理论教学和课堂教学的整合作用。推行理实一体化要求强化各类实践教学,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独到的创新能力,不轻言失败、不轻言放弃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与人沟通、与人协调的能力、以及良好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发展的过程,每一个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存在差异性,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该及时给他们安排一些拓展任务,如对学习成果的完善和提高,也可以让他们依照自己的兴趣或疑惑,继续进行与教学任务相关的深入探究,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教师要有耐心、恒心,利用学习小组内同学间的交流和语言,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理顺知识脉络。

三、结束语

技工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是文化基础薄弱,为了促进学生实践技能水平的提高,技工院校应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电机变压器》作为一门以实验实训为主的专业基础课程,仅仅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说教是不可取的,理论知识没有进行实践操作,是不能帮助学生提升操作能力的,技能知识没有进行理论分析,是不能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知识的。这就是要构建数字资源建设的主因。

实践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教师在《电机变压器》课程教学中,不仅为学生讲解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能从实践中感受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技工院校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发展得更加顺利和稳定,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技术型人才,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徐衍亮,王秀和,韩雪山. 我国高校的电机课程的设置及其教学研究[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3,02:36-38+46.

[2]王铁军,方芳,饶翔,吴旭升. 电机学课程改革的技术要点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2011,21:187-188.

[3]谢宝昌,刘长红,王君艳,冯琳,侯国平. “电机学”课程体系的优化[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04:18-20.

猜你喜欢
实践研究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