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技术的教育培训模式的探究

2016-03-24 08:55穆阳都松阳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培训模式网络技术教育

穆阳 都松阳

【摘要】本文阐述了网络技术作为一个时代的特征,对企业、国家、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着重分析了在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下,探究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多元化网络教育培训模式。

【关键词】网络技术 培训模式 教育

【基金项目】西安科技大学培育基金项目,应用型,2014035。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06-02

90年代初中国作为第71个国家级网加入Internet,经过40年发展和完善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现今科技信息技术与网络通信的发展,已将人类带入了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后工业时代。网络为我们构筑了一个新型的、数字化的生存空间,成为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乃至使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的重要推动力。2015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中也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作为“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

一、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是指计算机之间通过连接介质(如网络线、光纤等),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融为有机整体,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使人们能够透明地使用资源的整体能力并按需获取信息。最早应用于美国军事领域,随后扩展到其国内的学术机构,进而迅速覆盖全球,运营性质也由科研、教育为主逐渐转向商业化。

二、网络技术对培训模式的影响

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日益渗透,使现代教育技术领域中新兴技术日益增多,多类型、多功能、多形式的多元化的网络教育培训模式应运而生,由此给传统教育培训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现代教育培训正朝着打破时空界限、多向选择、以个性化为主的协作型教学模式发展。因此,在以互联网为格局的时代,我们有必要对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重新审视,不失时机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发展提升,不断探索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型教育培训模式。

(一)现代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是继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之后的第三代远程教育,应社会大众的教育需求而诞生,为一切有意愿者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与常规的学校教育相比, 打破对年龄、资历、行业、专业、健康程度的限制面向社会,使社会群体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大幅度增加,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二是借助多种媒体技术把教育资源和教育功能向整个社会延伸,使教学不受时间、空间、地域以及社会因素等影响,进行非实时(异步)教学,这种延伸性符合现代教育终生学习的理念。第三,由于网络教育一般面向社会在职群体,因此在课程设置、学籍管理、教育管理等方面要比常规的学校教育更加具有灵活性,较为适合成人学习者。现代远程教育不但以“远距离、开放性、多媒体、网络化”特点被大众群体所接受,同时,以持续性发展和规模效应为前提,设施一次性投入、教学资源共享、低成本高效益的功能,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贡献。

(二)慕课

“慕课”(MOOCs)汉译为“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把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课程视频免费发布到互联网上,将全球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分享到每一个需要的学习者手中,由高校的优秀教师主讲,政府或企业与其合作开发,以此充分保证“慕课”教育的质量,其特色就是名校和名师的吸引力。目前,国外“慕课”平台都已经有百万来自世界的学习者注册参与,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等“慕课”平台也脱颖而出。“慕课”有其自身独特的地方:首先,无需参加任何入学考试,无需缴纳学费,只需完成注册即可,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参与其中学习。其次,它不是教学视频的简单汇总,而是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的互动,学习者之间、讲授者与学习者之间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同伴互助行为和同伴评价活动,通过相互评价等方式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其视频形式一般短小精悍。例如,清华大学“慕课”平台中的《中国建筑史》课程,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5人组成授课团队,你看到的是老师们随着知识的点的变化,会带领学习者来到天津独乐寺、北京紫禁城、天坛、四合院等不同地方。提到纯木结构时,老师则带着学生们出现在距今1000多年历史的建筑——独乐寺观音阁,边走边讲,知识完全融汇到画面当中,整个授课视频更像一部优美的纪录片。第三是课程要素的完整性,课程包括了学习目标、教师、学习活动、时间安排、练习和作业、学习评价、学习成果证明等。“慕课”对优质课程资源的普及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实现了国际教学资源的共享。目前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炙手可热,但实际上在成人教育领域,尤其是非学历成人教育领域,具有独特的推广优势和可操作性。

(三)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是当今世界前沿科学之一。模拟人的感官功能,通过计算机虚构出三维空间,或是把其他现实环境编制到计算机中去产生逼真的多维信息空间,再借助多种专用设备让用户投入到该环境中,通过语言、手势等自然的方式与之进行实时交互,让使用者能够突破空间、时间以及其他客观限制,感受到真实世界中无法亲身经历的体验,具有沉浸性、经济性和安全性三大特性:首先,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用户可亲自动手发出对软件的指令而创设虚拟环境,系统中的多感知反应装置与传感器再将人类的视、听、动、触觉等多方感知通过虚拟场景反映出来,各地的参与者通过网络聚集在同一个虚拟空间里,既可以随意漫游,又可以相互沟通,还可以与虚拟环境交互。加强了用户的参与度,改变了用户仅仅作为观赏者的被动局面,具有“身临其境”的逼真性。其次,传统教学往往由于经费的限制,许多实验都无法进行或流于表面,而虚拟实训平台中得模拟装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装置的修改与添加,重复使用,使办学成本得到很好的控制,大大缩减了教育经费。第三,在虚拟实训环境中,使用者可以放心地去做各种实验,特别是对于某些事故和故障的再现与模拟,解决了那些耗时、高危、不可视、不可摸、不可入等实训课程开设难得问题,规避安全风险。虚拟现实技术始于军事和航空航天领域,近年来应用已扩展到工业、建筑、教育培训、医疗、文化娱乐、矿井地质、心理学等方面。其独特优势为微观世界、危险环境、不易重复的工作群体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方法。在国外,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煤矿及其生产系统的设计和规划、采掘工作面、矿井灾害的模虚拟、煤矿安全生产培训等诸多方面,大大降低了矿井生产安全事故给国家、煤企、矿工个人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

(四)APP客户端

移动互联网的热潮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使APP客户端上网的方式迅猛发展,世界五百强企业90%以上都拥有自己品牌的APP,2013年3月,根据移动广告网络调查显示,中国四分之三的用户,该月使用手机App个数达6个以上,其中27%的用户使用App数量多于21个。随着终身教育的理念与教育消费观念日的提升,用户在教育方面的花费意愿通常较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我国网络教育用户规模达到4000万,教育APP在3G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为中国教育机构创造了广阔的市场。新浪教育联合尼尔森调查公司发布的《2014中国教育类APP行业发展及用户行业研究报告》中指出,2014年教育类APP已超过7万个,占据手机应用商店中应用类型第二位;被调查群体中85.8%的现有用户表示未来有继续使用的意愿,56%的用户表示愿意为教育APP付费;同年70次的国内外在线教育行业投融资事件中,七成是和移动教育APP相关。可见中国教育APP市场的“金矿”潜力正在逐渐显现,将成为移动互联新的争夺焦点,也将会以一种全新的趋势影响着中国教育行业的发展。

在行业爆发式增长的态势下,企业人才竞争愈加激烈,岗位再培训、知识快速更新、技能的获取和提高以及素质的全面提升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大众对受教育形式的需求愈加灵活,形式开放、灵活、全面、便捷的非正规性教育培训模式将成为终身教育有效途径。网络技术对培训模式影响,为在线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产品发布平台,有利于教育机构对人才的培养,也是未来学习化社会大众求知的必然需求。

参考文献:

[1]任飞燕,乔欢.“ 慕课”时代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5(11)

[2]杨睿,范雯杰,孙景荣.虚拟实训平台的建设与思考[J].继续教育.2015(8).237

[3]梁媛.基于考生满意度调查的自考远程教育必要性分析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5(16)

[4]韩勇.虚拟现实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科技.2010(12)

作者简介:

穆阳(1984年6月-),女,汉族,陕西人,西安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助理工程师,硕士。

都松阳(1988年2月-),男,汉族,陕西人,西安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助教,硕士。

猜你喜欢
培训模式网络技术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