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主阴哲学中的女性隐喻及其英译
——以辜正坤《道德经》英译本为例

2016-03-24 05:11:22闫小斌
长春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道德经英译隐喻

王 岩,闫小斌

(1.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英语系,福州 350000;2.福建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州 350000)



老子主阴哲学中的女性隐喻及其英译
——以辜正坤《道德经》英译本为例

王岩1,闫小斌2

(1.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英语系,福州 350000;2.福建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州 350000)

摘要:以隐喻认知理论为基础,以辜正坤《道德经》英译本为语料,旨在研究女性隐喻在老子主阴哲学中的运用。研究发现,正是运用了大量的隐喻才得以使《道德经》抽象的哲学思想走下“不可理喻”的神坛,特别是女性隐喻在诠释老子主阴哲学思想时所起的连贯作用,所选取的辜译本在《道德经》主阴哲学的译介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

关键词:《道德经》;主阴哲学;隐喻;英译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老子的传世之作,承载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鲁迅曾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可见,对《道德经》的英译本研究可以发挥其文化传播功能。对《道德经》英译本的研究可谓是汗牛充栋、规模日益扩大,研究视角呈现多样化以及研究方法不断推陈出新,研究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地延伸。然而,以往的译本研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广度方面,研究范围过于狭窄。譬如对重点字词、章节的研究过于集中化,其他的章节甚少涉猎到。对译者的选择上也较为单一,仅仅局限于选择非常有名的译者,致使研究很难创新,不利典籍英译的发展。深度方面,研究层面过于局限。《道德经》的英译涉猎的方面是多元化的,从语言层面到哲学、政治、意识形态、文化诸方面都有涵盖。因此,本选题拟从老子哲学的某一方面,即其哲学中主阴的这个特征,以认知语言学中隐喻认知这个较新的理论视角来切入,进行一次尝试性的研究。隐喻也即暗喻,和明喻相对,在传统语言学中只是一种修辞方式。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就有诸多学者对国外的认知语言学及隐喻认知理论予以介绍并借鉴,逐渐意识到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段,应该作为一种认知工具来帮助人类认识世界。自此,隐喻不再受限于修辞学的范畴,而是纳入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视线,隐喻认知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认知语言学看来,隐喻是认知抽象概念的需要,是人类思维得以表达的工具,是认识事物的方式。隐喻的地位也因此得到了提升,从修辞学的研究对象演变成了诸多学科热衷研究的内容,如哲学、翻译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的鼻祖,老子以他深邃的思想著就了《道德经》这样一部旷世之作。其思想和著作对世人影响极其深远。《道德经》虽短短五千言,但其中的隐喻性的思维及隐喻性的语言却比比皆是,老子通过隐喻来言说他的“道”,读者通过隐喻来理解他的“道”。可以说,“没有隐喻也就没有我们对《道德经》哲思的理解”[1]。近些年,学术界对《道德经》所彰显的女性特质的推崇给予了更多的关注[2]57。通过女性隐喻对《道德经》的精髓予以分析,对我们理解老子的主阴哲学思想很有必要,进而提高《道德经》译介的质量。

1老子的主阴哲学

老子哲学中有一宝贵的思想价值,那就是对女性特质的尊崇,而老子对女性特质的尊崇又来源于老子对道的俯仰察识。如《道德经》开篇第一章的“有,名万物之母”,老子认为,道与天地万物的关系犹如母与子的关系。母字和子字也见诸多数章节,举两例为证:章五十二中“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其殆”;章四中的“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道”乃天地之唯一根源,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的这种崇尚阴柔的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受了上古时代人们对女性生殖能力崇拜的影响。老子之“道”起初是建立在对女性生殖力的敬畏上,进而将女性的这种繁衍后代能力扩而充之,用以观察宇宙万物的产生过程,于是有了可道而非常道的“道”这一核心哲学概念。除了用“母”字喻“道”外,书中亦用女性生殖器或母体形容“道”,如《道德经》章六“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在此章中老子将“道”比之为谷神(女性生殖器)和玄牝之门(女阴)[3]14。正是女性的生殖能力才使人类繁衍生息,因而女性是伟大的,是值得尊崇的。老子主张用阴、用柔。所谓用阴柔,即不用刚强,不是勉强而为,而要顺乎“道”[4]40。老子贵柔守雌的话语在《道德经》中比比皆是,如:“万物负阴而抱阳(章四十二)”;“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章六十一)”;“知其雄,守其雌(章二十八)”;“天下莫柔弱于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章七十八) ”。

老子将女性的诸多美德哲理化,用他对女性诸多美德的歌颂来反对那些身处上位的统治者,将女性的特质升格为一般性的思想原则,来启示这个世界的伦理道德精神:处下,不争,贵柔,守雌,致虚,守静,无为。显然,《道德经》中贵柔守雌、尊母重牝的思想,与遵守宇宙规律是一致的。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老子之哲学其实是一种主阴哲学。

2《道德经》中的隐喻

2.1隐喻认知理论

隐喻是跟明喻相对照而言,是一种没有喻词的比喻。传统意义上一直将其划分为修辞学研究范畴,很少单独将其加以研究,只是将其与明喻进行平行研究居多。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两者属于一种比照关系。随着东西方学者对隐喻的不断研究,隐喻从传统的修辞学研究对象进入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视野。在认知语言学看来,隐喻除了它的传统修辞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有力工具而发挥作用[5]25。“隐喻是从一个范畴域向另一个范畴域的结构映射,即从始发域向目的域的映射。”[6]3-4换言之,人们通过较为具体的熟悉的范畴域去构建起其不太熟悉的抽象的范畴域,从而实现对后者的理解。

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与约翰逊,在其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出人类的思维是基于隐喻认知的,形成了他们的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的隐喻认知理论。莱考夫认为,在日常语言中运用得相当普遍的隐喻不再只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手段,而是作为语言的常态存在[7]14。莱考夫和约翰逊将隐喻分为三种类型: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

2.2女性隐喻

老子的主阴哲学可以说是一种女性隐喻的认知过程,按莱考夫和约翰逊对隐喻类型的分析,可以看出主阴哲学中采用了结构隐喻和方位隐喻两种类型。所谓结构隐喻意指通过一个概念来建构另一个概念,两概念的认知域是不同的,但其结构保持一致,即各自的构成成分有着规律性的对应关系[8]23。老子中“道”的哲学概念就是通过“母”这一概念建构起来的,“道”与万物的关系和母与子的关系形成规律性的对应关系,如章五十二“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就以“母-子”的结构隐喻论及了“道”与“万物”的关系。所谓方位隐喻也叫空间隐喻,是意指参照空间方位而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8]26。方位隐喻不是概念构建的过程,而是在同一个概念系统内部,参照内外、深浅、上下、前后、中心-边缘之类的空间方位词来阐明其存在的关系。如老子在论及大小诸侯国应当和平相处的“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主张,在三十一章论及用兵打仗时所言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及表达对战争的看法时柔弱胜刚强的“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道理,都体现了这种空间隐喻的妙用。

3《道德经》中女性隐喻词的英译

3.1结构隐喻

如前所述,老子借用了母与子的关系诠释了道与万物的深层次关联。老子思想中有浓重的母性崇拜意识[9]96。《道德经》中“母”字的出现频率颇高,老子借用母字来言说他作为哲学的最高概念所提出来的“道”。

第一章便以母字来直截了当地说:“有,名万物之母。”辜正坤将其译为:“The word Existence(Being) may be used to designate the mother of all things.”[10]59

二十五章又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辜译为:“There is a thing integratedly formed and born earlier than Heaven and Earth. Silent and empty, it relies on nothing, Moving around for ever. We may regard it as the mother of all things. I do not name its name, so I name it as Tao.”[10]131(有一种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生成前就已存在。无声又无形,独立存在而永不改变。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可以说是像母亲一样生成了天地。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给它取个表字叫做道。)

与“母”对应的“子”也出现多次。如:

章十“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辜译为:“Though concentrating on breathing exercises(Qigong) to be supple, can you finally become as supple as a baby?”[10]83(聚结自然之气以达到柔和的境地,能像婴儿那样纯真吗?)

章二十八“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辜译为:“Content to be a stream in the world, you will be accompanied by the eternal virtue, and return to being a baby.”[10]141(充作天下的溪沟,与永恒的德分不开,回复到婴儿的状态。)

章四十九“圣人皆孩之”,辜译为:“The sage helps them return to the childhood state.”[10]203(圣人却要使他们都回归到婴儿般无知无欲的纯真状态。)

章五十二“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辜译为:“The universe has a beginning(Tao),the beginning functions as the mother of all things. If you know the mother, you can get to know her children(all things);if, while knowing the children, you keep the mother, you will be a sage all your life.”[10]213(天下万物都有原始,这是天下万物的根本。已经知道了万物的根本,就能认识万物本身。已经认识了万物本身,又守住它的根本,那就终身都不遭危害。)

章五十五“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辜译为:“A man of prodigious virtue is just like a newly-born baby.”[10]225(蓄德深厚的人,如同新生的婴儿。)

老子赋予道以母性,用母与子关系来言说道与万物间的关系, 揭示出道同母亲一样有着孕育生命的共同特性。

3.2方位隐喻

如前所述,方位隐喻在《道德经》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老子通过一系列的“柔与刚”“弱与强”“阴与阳”“雌与雄”等相互对立的概念来揭示事物间存在的关系。老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一个总特征是“贵柔守雌”。老子所说的“柔弱”,不是常人理解的“软弱”,而是他所特别崇尚的坚忍不拔,无坚不摧的“柔韧”,老子口中的“柔弱”有着深厚的生命底蕴,以及绵绵不绝的生命张力。正是这种“柔弱”之道构成了天下万物生生不息之源泉。老子将“柔弱”与“刚强”相对比,女性为雌、为柔,男性为雄、为刚,以此来观照男女。但对比之目的绝不是凸显之一而隐没另一,而是从矛盾转化的角度来说明他所洞悉出的事物发展变化之规律——盛极必衰,物极必反。老子在诸多章节中都旗帜鲜明地亮出其“贵柔”思想。如:

章三十六“柔弱胜刚强”,辜译为:“The supple and weak overcomes the rigid and strong.”[10]165章四十“弱者道之用”,辜译为:“Being weak is the function of Tao.”[10]181(道在发挥作用的时候,用的是柔弱的方法。)

章七十六“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辜译为:“Thus the hard and strong is of the dying sort; the supple and weak is of the living sort. Thus the strong and big is inferior to the weak and supple.”[10]291(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有生命力的一类。坚强的东西总是处于下降的趋势,柔弱的总是处于生长发展的阶段[11]143。)

章七十八“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辜译为:“Nothing in the world is more supple than water, yet nothing is more powerful than water in attacking the hard and strong. That he weak is more powerful than the strong, that the supple is more rigid than the hard, yet no one so far can put the knowledge into practice.”[10]297(天下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的了,但是攻击坚强的东西却没有什么能胜过水的。弱胜强,柔胜刚,天下没有谁不知道这个道理的。)

章六“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辜译为:“Tao never dies; it is a deep womb, and the opening of the womb is called the root of heaven and earth. It exists for ever, and its use can never be exhausted.”[10]73(道这个生养天地万物的神物长存永在,就叫做玄妙的母体。玄妙母体的产育之门,就叫做天地的本根。)

章四十二“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辜译为:“The Yin and Yang keep acting upon each other and thus things keep changing and unifying themselves.”[10]187(万物都包含着阴和阳,阴阳两气交互冲荡就生成新的和气。)

章五十五“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辜译为:“It does not know sexual intercourse between the male and female, yet its little penis often erects itself.”[10]225(还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但小生殖器却自然勃起,这是精气充足饱满的缘故。)

章六十一“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辜译为:“The female always conquers the male by motionlessness, because the motionless female always takes the lower position.”[10]245(雌柔永远以安静胜过雄强,因为它安静,所以最适宜居守下位。)

谷神、牝、静、柔、弱、阴等这些充满女性阴柔特质的词见诸《道德经》中的诸多章节,足以说明老子的主阴哲学思想。老子通过对“道”的雌性隐喻及对女性品质的推崇,表达了他对女性价值的肯定[12]10-12。女性外表看似柔弱,但恰恰是女性如水这般的柔弱,成为宇宙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整个宇宙就被这位“道母”默默生育着、滋养着、繁衍着。

4结论

以上认知隐喻对《道德经》所作的分析说明,隐喻起到了贯穿整个文本的作用。《道德经》借助了大量的隐喻来阐释其抽象的哲学思想,女性隐喻贯穿着老子以“母”为核心的整个主阴哲学。老子将女性之德加以提炼升华为可以指导客观世界的一种普遍规律,从而形成了他有着鲜明个性的主阴哲学。本研究以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认知理论为基础,对《道德经》中主阴思想相关章节句子进行了梳理,并结合辜正坤之译本进行文本释义的研究。“贵柔守雌”是老子主阴哲学的核心思想,老子通过大量的女性隐喻来使其抽象的、玄之又玄的哲学理论变得具象化。辜正坤译本很好地译介了老子的这一主张。纵然在几千年后的今天,研究老子的主阴哲学对现世的诸多问题仍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同时对深化理解《道德经》的“道”之哲学及中国典籍的译介有些许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洪卫.《道德经》主阴思想的认知隐喻分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

[2]詹石窗.道教与女性[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张玉春,金国泰.老子注译[M].成都:巴蜀书社,1991.

[4]南怀瑾.老子他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5]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陈家旭.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7]莱考夫·乔治,约翰逊·马克.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何文忠,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

[8]Lakoff George,Johnson Mark.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9]殷国明.老子与中国远古女性崇拜意识及其流变:古典论文阅读札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10]辜正坤.老子道德经[M].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1]陆元炽.老子浅释[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

[12]刘玮玮.老子性别平等观及其现代意义[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10-12.

责任编辑:柳克

Feminine Metaphor in Lao Zi′s Worship-Yin Philosophy and Its English Translation—A Case Study on English Version of Tao Te Ching by Gu Zhengkun

WANG Yan1, YAN Xiaobin2

(1.Department of English, Fuzhou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and Trade, Fuzhou 350000, China;2.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0, China)

Abstract:The thes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etaphor cognition, with Gu Zheng-kun’s version as the researching material,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metaphor in Lao Zi’s worship-yin philosophy, concluding that it is due to the extensive use of metaphor that Tao Te Ching is easily understandable, in which the feminine metaphor plays a coherent role in interpreting Lao Zi’s worship-in philosophy.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ao Te Ching by Gu Zheng-kun serves as a bridge to spread Chinese culture to the western world.

Keywords:Tao Te Ching; worship-yin philosophy; metaphor; English translation

收稿日期:2015-12-20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2013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13082S)

作者简介:王岩(1979- ),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讲师, 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闫小斌(1979-),男,山西侯马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二语习得、英语语言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907(2016)05-0050-04

猜你喜欢
道德经英译隐喻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摘要英译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摘要英译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2:04
《活的隐喻》
民俗研究(2020年2期)2020-02-28 09:18:34
要目英译
社会科学家(2020年8期)2020-02-21 08:28:30
要目英译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语文知识(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4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剑南文学(2015年1期)2015-02-28 01: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