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永花
顺应论视角下的译员主体性研究
伍永花
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过程的核心是动态的顺应和选择,是语言使用者在一种顺应性介质中处理动态顺应选择的要求。意识凸显性是表示和顺应性介质相联系的意义生成过程的语言使用者的状态,它强调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过程中的主体性。口译是一种译员主体性活动。顺应论视角下的译员主体性不仅是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而且是其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语境制约性的辩证统一。
顺应论;意识凸显性;主体性;主观能动性;语境制约性
有关译者主体性的研究起源于对传统翻译研究原著中心论和作者中心论的质疑。传统研究迫使译者做“隐形人”,从而忽视了译者本身的作用。杨武能认为,忽略译者的主体性是译界见物不见人,轻视翻译家的弊端[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人之所以成为主体,是因为人是具有实践能力的、是客体对象的能动的改造者[2]59。吕炳华也认为,从哲学的角度看口译这项实践活动,必须承认译员的主体作用,因为口译也是一种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对象性活动。译员的主体性体现在“为实现讲话人的交际目的而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具有自觉、自律、能动、目的性强诸特点”[3]。袁莉认为,翻译过程是译者能动的理解诠释过程,是译者主体性的呈现,而译者则是翻译中唯一的主体[4]406。许钧认为,译者主体性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整个翻译过程,并影响翻译的最终结果[5]。因此,对译员主体性的研究有助于对口译研究的拓展,对口译实践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顺应论注重语言使用者使用语言时的认知过程操作,强调其动态性、顺应性和选择性。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语言本身具有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的特征。变异性提供了语言选择的可能范围,协商性和顺应性使语言使用者可以从语言的可选范围内有意识地、能动地、根据灵活的原则和策略作出选择[6]55。语言使用的所有动态性方面都要求在一种顺应性介质中加以处理,这种介质使人们可以变异地、协商地、顺应地使用语言。语言使用者的意识凸显性就用来表示和顺应性介质相联系的意义生成过程的状态[7]200。它强调语言的选择和顺应过程带有不同程度的意识凸显度,突出了语言使用者的意识主体性。
对于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而言,译员的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的主体性是他们交际成功的关键。译员只有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才能确保交际的顺畅和翻译目的的实现。在顺应论视角下,译员一方面要顺应理解源语,另一方面要协商选择译语,将发话人的意义传达给听话人。在这一认知操作过程中,译员在一定的语境制约下,动态地选择口译单位,能动地选择口译策略,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意识凸显性。顺应的动态性和意识凸显性突出了译员在口译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
译员的语言能力是能否完成口译的先决条件,它包含译员在任何一个语言结构层面的操作选择能力,从语音特征、遣词造句到语篇内外、语体结构,是译员表达的根本。顺应的动态性第一层意思是,顺应过程的展开发生在整个语言行为交际过程中,它强调语言表意功能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在顺应论视角下,译员在语言结构层面的操作选择包括严格意义上的结构,宏观至语码、语体的选择,微观至话语建构的全部要素(从语音结构、词素和词、小句和句子到命题结构及各种超句单位)的选择。但应该注意的是,不能把处在不同层面上的结构简单地看成是一个按线性顺序排列起来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加的集合,而是要联系语言选择对语言结构单位加以考虑[7]134。
这意味着译员具有足够的选择自主性和创造性,可以能动地处理发话人所建构的语音、单词、句子等要素,从而灵活地选择口译单位。这是因为,从顺应论视角看,发话人所建构的意义也不再是简单的语音、单词、句子等要素的线性集合体,而是其联系语境和语言选择需要建构的以“命题”为单位的意义模块。那么,译员就可以灵活动态地根据实际情况和语境需要,以意义模块为基础单位进行口译。口译单位不再是语言表面的单词、短语或句子,译员也不再是不同语言结构的被动接受体。
语言的顺应性使口译单位的动态选择成为可能,促进了译员主体性意识的建构。因为对听众而言,他们接收的也不只是语音、单词或语句的线性集合,而是联系语境选择和自身需要完成对全部或者部分意义模块信息的接收。
对于同一场口译,同样的口译文本,不同的译员有不同的译语产出。在对译语和口译策略的选择上,译员的能动性和主体性总会明显表现出来。比如,发话人在发言之前,尤其是即席发言之前,对于具体的表达和用词都是无法事先背好的,通常是边思考边回答。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冗余性信息和逻辑不清晰、过于口语化的信息。译员就不得不采取灵活的策略,能动地对冗余信息进行简洁化处理。同时,还要随时处理各种应急状况。译员的主体性在不断的分析判断、顺应选择的过程中体现出来。
(一)冗余信息简洁化
例1:自去年第4季度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严重影响,中国政府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政策措施。节能减排作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重要内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译文: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measures were integral to these measures and the government’s effort to restructure the economy.The results were encouraging.[8]108
例2:所以,尽管中国在降低能耗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但是我们努力克服各种障碍,争取到2010年完成降低能耗20%左右的目标。
译文:Therefore,despite many difficulties,we will try to overcome them and achieve our energy reduction target of 20%by 2010.[8]109
在上述两个中文例子中,部分内容在意义上彼此重复。译员通过使用代词或省略的方法对冗余信息进行了简洁化处理,既传达了讲话人想要表达的意义,又符合了英语目标受众的接收习惯。
(二)口语信息逻辑化
例3:也就是股东,所以你把自己定位定准,我股东能说的话我说,不是我股东说的话,我不说。所以我们是把企业的目标我要提出来,这么多投资下去,你应该的汇报有多少,这我应该提出来。然后要告诉他,我投资这个企业是做什么的,所以我们把业主定下来。
译文:Yes,I am a shareholder of the company,I will do what a shareholder will do.I will determine my expected return on investment;I will determine the core business.I will not do anything I’m not supposed to do.[8]171
例3是典型的中式口语化表达,代词灵活使用,短小句子并列,注重意义传达的“意会”。而英文是一种形合的语言,若是按照字面直接口译,行文会显得过散。因此,译者在顺应理解原文意思之后,动态地选择口译策略,顺应目的语受众的语言习惯,通过意义模块的方式将意义传递出来。
(三)应急处理能动化
例4:A few years ago,I used to use Norway as an example of a trading partner that had a size similar to China that has change lately.But it is not that the European Union could not survive without trading with China and the same way around.China could probably also survive quite well without trading with the European Union.
有人将这里的“size”想当然地译成了“面积”:“几年前,我总是用挪威做例子,因为它的面积和中国差不多,但是现在变了……”[8]38显然,这样的译文违反常识,是错误的译法。在口译现场,当译员无法确定某个语词的准确译文时,建议取其“泛指意义”。“面积”专指大小,是“size”的特指意义,其语境适用性小,容易出错;而如果译成其泛指意义“规模”,则语境适用性就增强了。再比如,讲话人说到了儿科医生,译员若想不起“pediatrician”,可以说“a doctor who treats children’s illness”。讲话人说到了树叶的沙沙声,译员若一时反应不过来用“rustling”,也可以用“sound”。数字处理也可以如此。如果听到讲话人说608.2亿,译员可译为600多亿。因此,在应急处理时,译员更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顺应的动态性第二层意思是指语言表意功能的动态生成过程是在种种策略的帮助下实现的。因为顺应过程中的结构对象变化、语境变化都使语言表意处于一个动态过程中,因此译员要动态地采用一定的口译策略让交际意义生成。这种能动地采取口译策略的过程就是译员主体性体现的过程,它使意义的生成和传递成为一个能动的动态过程。
口译单位及口译策略的能动选择是译员主体意识凸显度最高的时候。从顺应论角度来说,口译时译员的主动性选择顺应意识越强,意识凸显度就越高。因为特定策略、技巧属于“标记性”模式,“标记性”程度越高的东西,越能引人“注意”[7]213。顺应的动态性和意识凸显性强调译员在口译过程中的灵活性、能动性和主体性,在本质上与口译的即时性、不可预测性、内容多元性和广泛性的特点不谋而合。
顺应论认为,语境的变化使语言的表意处于一个动态过程中。口译交际也是一种动态行为,译员始终处在一个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不断变化的动态语境中。因此,译员动态地选择口译单位,能动地选择口译策略并不意味着译员的口译可以“随心所欲”,而是受到各种语境因素的制约。这种因素可能是社会、文化语境因素,也可能是语言语境因素。顺应论认为,心理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共同构成口译的交际语境。只有当理解和选择同时顺应发话人与听众的交际语境时,译员才有可能发挥其主体性作用,通过语言语境的信道作出正确的译语选择。
认知和情感因素是心理世界对译员主体性制约的关键。在口译实践中,发话人和听众处于不同的心智世界中,作为沟通桥梁的译员,首先要顺应发话人的认知和情感语境,构成互动性顺应;其次要顺应听众的认知和情感语境,解释社会性互动。社交世界对译员主体性的制约主要体现在文化因素的影响上。口译不是简单的译出发话人所说的字面或者语法意义就可以了,因为不同社会的文化会赋予语言一定的外延意义。译员要明白,发话人和听众可能处于不同的社交世界中,对发话人特定词条或语句的语法或者字面的口译未必能在听众中产生对等的理解效果。
因此,除了主观能动性外,译员的主体性还有其受动性的一面。也就是说,译员的主体性是在与客体对象的相互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我们不能只看到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在译员主体性中的作用,而忽略客体制约性在主体性中的作用[9]。
顺应论强调语境动态顺应、语言结构动态选择,以及译员的意识参与度在口译中的重要性。译员的意识凸显性贯穿于整个口译过程中。对译员在口译这一协商、选择、顺应过程中意识凸显性的研究是对译员主体性的认同。当然,译员只有尊重客观翻译环境,才能能动地操作整个翻译过程[10]。因此,顺应论视角下的译员主体性不仅仅是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而是其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语境制约性的辩证统一。
[1]杨武能.再谈文学翻译主体[J].中国翻译,2003(3).
[2]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吕炳华.译员主体性的体现[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1).
[4]袁莉.关于翻译主体研究的构想[M]//张祖毅,许钧.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1).
[6]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7]耶夫·维索尔.语用学诠释[M].钱冠连,霍永寿,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8]李长栓.理解与表达:英汉口译案例讲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9]陈大亮.谁是翻译主体[J].中国翻译,2004(2).
[10]仲伟合.译者的极限与底线:试论译者主体性与译者的天职[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7).
(编辑:文汝)
I159
A
1673-1999(2016)11-0077-03
伍永花(1981-),女,回族,硕士,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国际传播学院(江苏南京211172)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口译教学。
2016-07-11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顺应论视阈下的口译教学模式研究”(2015SJD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