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计划”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

2016-03-20 23:34秦培涛赵闪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卓越计划卓越思政课

秦培涛赵闪

(1.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安徽合肥 230601;2.安徽大学 哲学系,安徽合肥 230601)

“卓越计划”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

秦培涛1赵闪2

(1.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安徽合肥 230601;2.安徽大学 哲学系,安徽合肥 230601)

“卓越计划”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学与卓越人才培养标准相匹配,而目前卓越班的思政课教学存在着改革相对滞后、协同创新性不够、质量监控体系不够完善、实效性不强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到卓越人才培养的质量。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应从推进教学改革、加强协同创新、构建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增强教学实效性等四个路径寻求解决之道。

卓越计划;思政课;教学改革

为了国家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的现实需要,亟需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此,教育部2010年6月启动和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卓越计划”背景下思政课教学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亟需加强思政课的教学改革。

一、“卓越计划”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提高卓越人才政治素质的客观要求

政治素质是人才培养的底线和试金石,“卓越计划”要求工程师不仅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还应具有超强和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社会道德、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卓越人才培养的第一要务是培养过硬的政治素质,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崇高的理想信念,要爱国爱民,心系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作为我国大学培养出的卓越人才,一定是具备为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社会责任感强,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不断追求卓越的专业技术人才[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才,而不是专营“一己私利”的人才。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能够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目前,思政课教学的标准和要求是根据普通人才培养的标准而设计的,而作为国家重点培养的卓越人才应该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这就亟需思政课根据卓越人才培养的标准、要求和特点做出相应的配套改革。

(二)思政课教学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思政课教学创新发展围绕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让思政课真正进学生的“头脑”,真正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要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思政课必须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实际有效结合起来。而“卓越计划”为思政课教学创新发展提供了契机,这就要求思政实践课教学必须与社会实习有效结合起来,思政课理论教学必须与工程师的工程意识、工程精神和社会责任有效融合起来。这将加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同时也实现思政课教学的创新发展。

二、“卓越计划”背景下思政课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思政课教学改革相对滞后

高校思政课应根据“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及需要做一些相应的配套改革,以达到“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要求。目前,实行“卓越计划”的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大多还是根据传统人才的培养模式统一授课,没有按照卓越人才的培养标准和要求对高校思政课进行系统的改革。卓越人才比普通人才的培养有更多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而根据传统的人才培养标准进行思政课教育是达不到卓越人才培养标准的,势必会影响到卓越人才的培养质量。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相对滞后严重影响到卓越人才培养。因此,应加强针对卓越人才培养的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将思政课教学纳入到卓越人才的培养方案和体系中,努力探索和建立统一而具有特色的卓越人才思政课教学模式。

(二)思政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协同创新不够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学面对的是来自不同专业的选课学生,这就为思政课的协同创新设置了难题,也限制了思政课教学空间的拓展。教学制度的设计和安排决定了思政课课堂教学只能处在独立运行的“隔离”状态,根本不可能实现与不同专业的有效结合;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也仅仅围绕本课程体系的范畴进行,很少与卓越计划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思政课与企业的文化和人才培养需求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还未实现校内教学和企业教学的有效对接;思政课的教学方式、方法及考核与卓越人才的培养方式、办法及评价有很多地方不一致,达不到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

卓越计划要求思政课教学质量应符合卓越人才培养的标准,在质量监控体系中各指标的依据应该是根据卓越人才的标准制定的。而今,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各指标大多还是沿用传统人才的培养标准,亟需进行科学性的论证和更新。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监控还有很多不规范,有的环节和过程甚至缺失质量监控,制度建设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亟需对实践教学环节加强质量监控和科学管理,以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卓越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有些高校没有将教学质量监控的结果与规范管理很好地结合起来,质量监控结果的使用没有和监控对象的利益结合起来,没有通过质量监控结果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制度建设和科学管理。

(四)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不够

近年来,在国家有关政策和配套措施的大力支持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教学效果整体向好,大学生思想进步加快,政治素质、政治觉悟和政治意识提高明显。但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多元文化的社会影响和市场经济在中国的迅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过去思想政治教育无处不在、无所不为,现在它无处安身,软弱无力。无论在社会中,还是在人们的心灵中,其实际生存空间在萎缩”[2]。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反思,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怎么样?是不是有些思政课流于形式,没有深入到大学生的头脑中去?现今,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对思政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理论性强而实践性弱、有些教师的基本功不很扎实等等。出现的种种问题严重影响到思政课的实效性,一些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接受度、认可度比较低。据有关调查,“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态度为:‘不喜欢’的占42.7%,‘喜欢’的占38.2%。喜欢思政课的理由,选择‘考试会影响我的成绩’的占44.6%,选择‘老师的上课方式能吸引我’的占27.7%”[3]。也有学者指出:“高校思想政治课课堂上常有学生埋头看小说、用耳机听英语,甚至不乏逃课者。这令人深思”[4]。

三、“卓越计划”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大力推进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

做好“卓越计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仅一方的力量难以支撑来自于多方面和多层次的系统改革。因此,必须加强统一规划和布置,统筹各方力量共同致力于思政课的教学改革。

首先,高校教育管理者要加强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规律性的科学认识。严格按照卓越人才的培养标准制定科学、系统而详尽的培养方案,应更加注重卓越人才人文素养的培养,深刻认识高校思政课对卓越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投入专项资金支持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尽快研究和掌握针对卓越人才培养的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规律,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在“卓越计划”中的引领功能,实现思政课与专业课的有效融合。

其次,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组织建设。成立专门的“卓越计划”下的思政课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包括教务处教学管理人员、院系分管教学人员、思政课教师代表、合作企业或联合办学单位负责人、业内专家等。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卓越计划”下的思政课教学与改革,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组织“卓越计划”下思政课教学的研讨会、座谈会、示范课和公开课,鼓励和组织思政课卓越班的主讲教师参加“卓越计划”的师资培训,提高其授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最后,加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保障。高校应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工作规程、教师教学工作规程、课堂教学评估制度、领导和教师听课制度、教学内容评价制度、实践教学评估制度、同行评议制度、学生定期反馈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教学事故认定制度、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度等。”[5]

通过制度建设保证卓越人才的培养质量。除了建立教师的教学管理制度外,高校还应根据卓越班学生的特殊性,建立更加灵活的、科学的、差异化的学生选课制度、学习管理制度和成绩评价制度。

(二)加强思政课与“卓越计划”的协同创新

“卓越计划”是为了打破传统的高校育人方式,将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有效地结合起来,重在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应用人才。这种以突出“学校和企业双主体”为中心的全新教育模式,要求思政课与专业课、学生实习、企业实训必须尽快实现协同创新,改革不适应协同创新要求的各种观念、制度、机制,彻底改变各学科、各专业“各自为政”的不良状态。

首先,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卓越计划”教学共同体。学校应从“卓越计划”的长远建设和发展来科学而系地规划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树立协同创新的理念,通过制度建设保证协同创新的可能性和选择性。“卓越计划”的有效实施离不开高校、教师、学生、政府、企业等多方的共同行动,建构教学共同体能够持续保证并提高高校卓越人才培养质量。“教学共同体又可称为人才培养共同体,主要是指按照人才培养与人才成长规律要求,理应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各个行为主体组成的联盟。”[6]“卓越计划”教学共同体的组织构成主要包括思政课教学部、专业教学部、学生处、企业等,各教育主体互相协同,并各自发挥优势。“卓越计划”教学共同体的授课教学由“规训”转为“对话”,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规训式”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卓越人才培养的要求,“规训的教化以消解个体的理性自律而造成被动的‘器’,成为工具和奴才。过多的规训,其结果就是失去自我、没有自我的奴性人格的养成”[7]。师生对话探究问题的学习方式能够增强“卓越工程师”班的学习主动性,培养真正的创新性人才。

其次,拓展教学空间,构建思政课与企业实训协同创新的新模式。思政课教学区域不能被限制在有限的校园内,应覆盖到卓越人才培养的全程中。企业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重要场域,不仅要担负起卓越工程师专业和实用技术的实训,还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覆盖。这就要求建立思政课与企业实训的协同创新机制。思政课教学应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着重结合企业人才培养的标准和需求,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系统的改革。应加强校内与企业思政课教学的有效对接,同时要注重发挥思政课的引领和渗透功能。

最后,加强师资管理与培训,构建卓越班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协同创新机制。没有一流的师资就没有一流的卓越人才,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必须配备高素质、高能力的优秀教师,卓越工程师班的思政课教师除了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娴熟的教学技能外,还应具备思政课教学与专业课相结合的能力。这就需要建立卓越课程师资档案,选拔一批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定期参加卓越课程教学培训,提高其授课水平和能力。搭建卓越工程师班的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交流合作平台,双方能够互相交流和学习授课经验,为协同创新创造机会。学校“卓越计划”领导和管理小组可定期组织开展卓越工程师班教师集体备课、协同创新交流座谈会、成果展示汇报会等,大力支持卓越人才教学名师工作室建设,打造一批卓越人才培养的骨干和精英。

(三)构建和完善思政课教学的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和核心因素,只有建立科学和完善的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才能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质量。“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标准,是对思政课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最重要的依据。”[8]因此,应根据卓越人才培养标准和要求,建立专门的“卓越计划”下的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首先,制订完善、合理的针对卓越人才培养的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是建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指导方针,制定思政课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并系统优化课程体系、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根据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制定科学的、明确的、具体的和操作性强的思政课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各教学环节可分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企业实训教学、课程设计、论文设计等环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主要包括教学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将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环节质量评价标准作为卓越计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文件,并严格贯彻实施。

其次,建立专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监控中心。由于卓越人才与普通人才培养标准和要求不同,因此,要建立有别于普通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体系。为了更好地提高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质量,应建立专门的质量监控中心。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监控中心的组织构成包括:专家组、行政管理组、督导组及监控运行组。专家组是由学校聘请专家组成的卓越班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和纠正教学过程存在的质量问题,并结合教学质量监控中信息反馈结果的科学分析,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行政管理组由分管校长、教务处分管领导、二级学院、系分管教学领导组成,主要负责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的管理。督导组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并认真负责的老教师或退休教师组成,主要负责所有教学活动的监督、检查工作及教学质量改革的落实情况等。监控运行组主要由教学质量信息的技术管理人员组成,主要负责教学质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储存、分析、处理等技术工作。

最后,建构思政课教学的全程监控系统。为保证思政课总体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各教学环节质量评价标准的有效执行,应建构一套科学的教学质量全程监控系统。教学质量全程监控系统包括教学质量信息管理系统、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教学质量督导系统、教学工作评估系统等。教学质量信息管理系统主要任务是对教学质量标准的执行信息进行管理和使用,通过对教学质量标准执行信息数据的反馈、收集、整理和处理,分析教学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方案。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主要包括学生评教、教师评教和督导组评教三部分,采用网上评价和书面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和职称晋升的依据,让教学质量评价与教师的个人发展结合起来。教学督导系统主要有学校和院系两级督导人员组成,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指导和督查,形成督查的详细记录,并及时反馈到学校和院系的教学管理部门。教学评估系统主要是每年度对思政课的教学工作、教学水平及优质(精品)课程进行全面评估,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标。

(四)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实效性是思政课教学的生命,“教学实效性是思政课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没有实效性,思政课教学就会失去应有的意义”[9],思政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马克思主义进大学生的头脑。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是指“根据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思政课教学中以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知与行的能力为核心促进其思想品德全面发展的实际效果”[10]。要增强“卓越计划”下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应着重从教育对象、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更新教育理念,充分了解教育对象。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教育质量,它引领和指导整个教学的全过程。要转变思政课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教师的角色不是站在讲台上高高在上的“训话先生”,而是充分尊重学生、娓娓道来的“良师益友”,思政课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卓越班的思想政治道德状况、爱好和偏向、接受能力、身心特点、成长需要等方面的内容,重点研究卓越班学生对思政课接受和认同的规律。“思想接受是接受主体因其需要,据其知识、经验、情感,对外来的思想信息的反应、选择、加工、整合、内化、外化、践行的连续认识、反应过程。”[11]只有知己知彼,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

其次,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卓越班的学生比较重视专业的学习,而对于思政课重视不够,关注度也低。“出于对泛政治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不少学生提起思想政治教育就反感。高校思政课难教、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难做、‘两课’教师难当是有目共睹的”[12]。出现此种局面的重要原因就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和方法不得当,缺乏吸引力。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不是随意的,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教育对象的特点及实践中的效果等方面来确定,应遵循启发性、生动性、系统性、耦合性、民主性等原则,其根本宗旨就是教学方法的设计不单为“教”和“学”服务,还要为“教”与“学”的互动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把“教”与“学”有效地统一起来,才能改变“教是教、学是学”“教与学脱节”的尴尬局面。在授课中有针对性选择几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如讲授式、启发式、专题式、互动式、体验式、案例式、情景式等方法。

最后,加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思政课课程体系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课堂教学是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深化。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教学的亲身体验能够深化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助于理论知识进大学生的头脑,能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很多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建设比较好,而由于实践教学的组织难、评价难和经费难等问题,出现“课堂教学强、实践教学弱”的现象,这严重影响到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高校应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经费建设和师资建设等四个方面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同时,通过教学内容的主题设计,让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够有效地衔接起来;通过质量标准评价体系和组织管理制度的完善,让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够有效地统一起来。

[1] 梅进禄.“卓越计划”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改革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130.

[2] 郭凤志.德育的现代困境、归因分析及其超越[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77.

[3] 郑敬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整体构建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147.

[4] 董洪亮.让思政课入脑又入心[N].人民日报,2009-12-11.

[5] 郑葵阳,蔡红星,王一波,等.借鉴TOM理论构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J].中国高等医学育,2008(11):30.

[6] 马骁,毛洪涛,陈秋生.完善教学共同体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0(19):30.

[7] 刘铁芳.从规训到引导:试论传统道德教化过程的现代性转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6):8-14.

[8] 赵丽梅,杨秀华.“卓越计划”下的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研究[J].林区教学,2012(11):36.

[9] 张玉瑜.增强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路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4(9):71.

[10] 王洪波.承载使命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J].中国高等教育,2013(Z2):38.

[11] 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8.

[12] 贺彩艳,冯东飞.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研究[J].黑河学刊,2011(8):97.

Cours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 ground of“Excellent Plan”

QlN Pei-tao1ZHA0 Shan2

(1.Marxism School,Anhui University,Hefei230601,China;2.Philosophy Department,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601,China)

“Excellent Plan”requires course teaching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match with the standards of excellent talent training,but today,the course teaching exists some serious problems,such as lagged reform,insufficient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imperfect quality control system,incapable effectiveness,which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excellent talent training.Thus we should seek the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Excellent Pla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eaching reform

G641

A

1009-0312(2016)02-0116-05

2015-11-04

2013年安徽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卓越计划下的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研究与实践”(2013szxm012)。

秦培涛(1976—),男,山东日照人,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卓越计划卓越思政课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依托“卓越计划”构建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卓越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