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谦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外语系,安徽芜湖 241003)
昆德拉《庆祝无意义》中的哲学思想探微
赵谦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外语系,安徽芜湖 241003)
2013年11月,在沉寂了十年之后,当代世界文坛大师米兰·昆德拉推出了新作《庆祝无意义》。这部充满奇思妙想的小说简洁灵动、寓意深刻,秉承了昆德拉长期以来思考并践行的小说艺术,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同时,《庆祝无意义》也是一部有着丰富哲学内涵的佳作,它承载了昆德拉对于悖论、渐变和无意义等诸多哲学命题的深度认知。解读小说中的哲学思想,不仅能加深我们对该作意义的理解,也能为全面理解昆德拉的小说创作提供启示。
米兰·昆德拉;《庆祝无意义》;悖论;渐变;无意义
捷克裔法籍作家米兰·昆德拉是最受中国读者青睐的当代外国作家之一,他曾获得过以色列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欧洲文学奖等重量级文学大奖,并先后六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2010年,在第五届国内外国作家富豪榜的评选中,昆德拉以600万元人民币的版税收入位列第九,反映出了其作品在中国图书市场中的超高人气。昆德拉早期的作品都是以捷克文写的,如《笑忘录》《生活在别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等,这些作品都是首先在法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关注。其中,创作于1984年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昆氏小说中最富盛名的一部。该作在国内先后被湖南籍作家韩少功和南京大学著名学者许钧翻译成中文出版,是最受中国学界关注的昆氏代表作品。移居法国后,昆德拉很快便成为法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此后,昆德拉开始用法语创作小说,这些作品主要包括被法国读书界称为“遗忘三部曲”的《慢》《身份》和《无知》以及《小说的艺术》《帷幕》《相遇》等。昆德拉的作品大多将政治、哲学和性爱融入到精心设置的情节之中,在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背后隐藏着耐人寻味的深刻哲理。2013年11月,在沉寂了十年之后,昆德拉推出了新作《庆祝无意义》。该作首版为意大利文版,应作者要求,该作低调出版,直至2014年4月,才推出法文版。《庆祝无意义》的法文版于4月3日在法国上市,第二周就登上当地图书销量榜的前三位,同时在230家独立书店联合排行中占据首位,至今已重印多次,销量超过10万册。2014年7月,著名文学翻译家、傅雷翻译出版奖得主马振骋将该书译成中文,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新作的书名与以往的作品颇有区别,欢乐、戏谑的意味更为浓厚。马振骋表示:“该书译名是几经考量后才最终定下来的,这一译名对应小说内容,乃至昆德拉关于小说的阐述。”[1]160
对昆德拉而言,小说正是在笑的面目之下探寻未知,是喜剧的、史诗的写作。该作的出版,距离昆德拉上一部小说《无知》的出版整整相隔了十年的时间,因此具有非凡的意义。为了回馈广大读者多年以来的厚爱,阔别文坛十载,昆德拉带着《庆祝无意义》华丽回归,这部充满奇思妙想的小说简洁灵动、寓意深刻,秉承了昆德拉长期以来思考并践行的“小说艺术”,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小说传承了昆德拉经典的七部分式,“里面有我们熟悉的昆德拉气息,多声部轮唱、彼此交织的故事、梦的插入、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主题的统一性。”[2]19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是一部热闹非凡的人间喜剧,而文字背后却隐藏着作者冷静洞察世间万物的智慧。
矛盾是昆德拉最感兴趣的一个论题,他所有的小说作品中都无一例外地涉猎了这一主题,这也使“悖论”成为了其小说创作的一个经典母题。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昆德拉就对“轻与重、肉与灵、偶然与必然、梦境与现实以及谎言与真实”[3]54
这五对矛盾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在《笑忘录》中,“记忆与遗忘、天使与魔鬼是小说中蕴含着的双重矛盾主题,它们互相交织,推动着情节的发展。”[4]68定居法国后的昆德拉依然对悖论有着浓厚的兴致,在其“法国周期”的作品中,他揭示了回归产生的一系列伦理悖论,由此引发了对于诸多伦理问题的理性思考。在新作《庆祝无意义》中,昆德拉再次将目光聚焦于无处不在的人生矛盾,他重拾了他在其它作品中经常讨论的矛盾主题,如玩笑与严肃、生与死等,这也加深了该作的哲学内涵,为我们了解昆德拉矛盾哲学的流变提供了启示。早在1965年,昆德拉便完成了其小说创作的处女作《玩笑》,小说的主人公路德维克因为无意间的一句玩笑引发了严肃的政治风波,人生命运也因此改变。玩笑与严肃这一对矛盾“伴随着路德维克的一生,也是整个小说情节发展的一条主线。”[5]73在《庆祝无意义》中,玩笑与严肃这对矛盾主要是通过斯大林和下属讲的“二十四只鹧鸪”的故事呈现出来。斯大林曾经是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因为他的威严导致了开会时的严肃气氛。为了缓和紧张的氛围,斯大林和身边的小团体说了一个“二十四只鹧鸪”的故事。他声称,在一次狩猎时,曾发现有二十四只鹧鸪停在一棵树上,而当时他的枪里只有十二发子弹,于是便开枪打死了其中的十二只。接着,他赶回去取了十二发子弹,然后回到树边,将剩余的十二只鸟击毙。很明显,这只是一个荒诞的玩笑。斯大林讲这个笑话的本意不是要愚弄大家,而是想改变一下沉闷的气氛,使会谈变得轻松一些。然而,在那个独裁专制的年代,人人都畏惧斯大林的地位,加上他在说故事时一本正经的神情,让玩笑转化成为了严肃,引发了下属对他的误解。在昆德拉看来,玩笑与严肃的关系是辩证的。一方面,面对与抵抗一切不公命运的方式是不必认真对待,以玩笑的态度面对荒诞的世界。而另一方面,玩笑有时也是危险的,它会让人陷入两难的境地。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在不同的场合下改变自己的言行。该玩笑时玩笑,该严肃时严肃,这样才能减少麻烦。
生与死是每个人必须直面与思考的问题,小说中,通过阿兰母亲的自杀事件,昆德拉对这一矛盾论题进行了论述。因为一次意外,年轻的阿兰母亲怀上了身孕。她并不爱那个男人,而且两人的性格迥异,无法在一起生活。心烦意乱的她一时想不开,便来到了偏僻郊区的一座大桥上,准备投河自尽。然而,当她的身体接触到了冰冷的河水之后,生与死这一对矛盾就开始在她的思维中纠缠。生活就是这样,生虽无欢,但死却不易。正当她挣扎于死亡意志与生之召唤的矛盾之际,一名青年人跳入水中来营救她。求死的她最终生还并放弃了寻死的念头,而救人的青年却丧生于河水之中。古今中外,无数的学人对生命存在的价值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西方学者阿尔贝特·史怀泽就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哲学。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余华在《活着》中,通过福贵的悲惨经历,向读者展示了生命的意义,由此衍生了“活着”哲学。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它的唯一性凸显了其价值与珍贵。因此,我们应该热爱生命,珍视生命的价值。同时,我们也应该正确地看待死亡,将其视作生命中的一个必经过程,就如美国诗人迪金森在诗作《因为我不能停下来等待死神》中表达的那样,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去面对死亡。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这才是正确的生死观。
此外,小说中还有很多其它的矛盾论题,如通过阿兰在路上与一名女子相撞的小事,引发了对于撞人与被撞、道歉与被道歉之间微妙辩证关系的讨论。昆德拉一针见血地指出:“事实上,两个人都既是撞人者也是被撞者。可是,有一些人立即自发地把自己看成撞人者,从而像是有罪的人。另有一些人立即自发地总是把自己看成被撞者,从而维护自己的权利,准备着指控别人,让他受罚。”[6]48
诚然,昆德拉的论述有理有据,它深刻地揭示了事实的本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时候,孰是孰非,很难明断。然而,笔者以为,在现实生活中,承认自己是撞人者,主动向他人道歉往往会化解很多无端的争吵,让小事化无,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胡适先生曾讽刺过的“差不多先生”身上的那种不计较得失的思想在当今社会,还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昆德拉1929年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是音乐学院的教授。受家庭氛围的影响,昆德拉自幼便十分爱好文学。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随即获得巨大成功。然而,与许多其他捷克作家一样,昆德拉参加了1968年“布拉格之春”的改革运动,由此受到了政治牵连。迫于国内政治环境的压力,他于1975年移居法国。初到法国的昆德拉,面临着两种文化差异带来的巨大困境,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艰难地生存着。这些复杂的经历让昆德拉不得不面对比常人更多的人生矛盾,这也是他如此关注矛盾论题的重要原因。人的一生有无数的矛盾,遇到矛盾时,我们不能刻意回避,应该勇敢地面对。矛盾得以缓和后,我们不要纠结于矛盾之中,应该迅速地调整好心态,去面对后面的生活。只有树立正确的矛盾价值观,我们才能活得潇洒,活得精彩。
作家丰子恺在散文作品《渐》中,开篇便对人生的渐变过程进行了精彩的阐述,他指出:“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在不知不觉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年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7]148确实,世间万物都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发展之中,所有的一切都会随着时光的流逝发生悄然的变化。无论是春夏秋冬的四季变迁,还是生老病死的人世轮回,都是在渐变中完成的。“渐”是“变”的过程,“变”是“渐”的结果,而“时间”则是“渐变”发生的前提条件。在现实生活中,“渐”有时会让“变”具备某种欺骗性。如,人们每天都照镜子,却不太容易发觉自己容颜的老去,这是因为一天时间带给人的改变是微小的,很多人在“渐”的欺骗下,活在自己编织的梦幻中。然而,倘若在街上偶遇多年未见的旧友,则通常会惊叹各自容颜的改变,由此感叹岁月的无情。人性格的改变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英国作家王尔德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道林,正是在亨利的教唆引诱下,一步一步地由一名纯洁的少年渐变成为一个十恶不赦的恶魔。古今中外,多少文人才子面对时光流逝,发出了声声无奈的叹息,感慨物是人非,无法掌控“时间”这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在《庆祝无意义》中,昆德拉数次将视角转向“渐变”这一哲学论题。小说中,夏尔在与拉蒙的对话中提到:“你的祖父跟一些知识分子一起签了一份请愿书,支持进步的大英雄斯大林。你的父亲,我想,已经对他有点怀疑了,你那一代对他更加怀疑,到了我这一代他变成了罪犯中的罪犯。”[6]25
此处,昆德拉以斯大林这一历史人物为例,来展现“渐变”的作用。这位曾经显赫一时的大英雄,最终被历史的渐变所吞噬,沦为了一个千古罪人。接下来,昆德拉又提及了欧洲许多城市名称的变迁。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总算幸运而存活下来的那个世纪,发疯似的爱给城市改名。把察里津改为斯大林格勒,后来把斯大林格勒改为伏尔加格勒。把圣彼得堡改为彼得格勒,后来把彼得格勒改为列宁格勒,最后列宁格勒又改为圣彼得堡。把开姆尼茨改为卡尔·马克思城,后来卡尔·马克思城改为开姆尼茨。”[6]29“渐变”是一个万古不变的法则,对于这一点,昆德拉有着深刻的认知。小说开篇,阿兰看到了街上的少女们个个都在超低腰长裤与T恤之间露出肚脐。当然,此处昆德拉是要引出对于肚脐隐喻意义的探讨,但同时这也折射出了人们穿着理念的改变。就在数十年前的欧洲,人们都穿着保守的服饰,不敢暴露身体的敏感部位。而经过了数十年的时间,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渐变”,穿着暴露也逐渐被接受并成为一种时尚。此外,在聚会中,一片羽毛从天花板飘下,这引起了夏尔的关注。此处,羽毛隐喻了人在社会中漂泊不定的渐变状态。最终,羽毛在众人的目光下落在了拉弗朗克的指尖上,象征着人生的终结,也预示了聚会的散场。当然,“渐变”这一哲学理念本身是中性的,因此我们也不要过分钻牛角尖,从而对其产生恐惧心理。换一个视角,“渐变”也能带给我们一些正能量的激励。如古语中的“水滴石穿”“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阐述的也都是量变最终会引起质变的“渐变”过程。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要总是沉溺于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而是应该坚持梦想,脚踏实地,在“渐变”中实现自己人生的飞跃。
在《庆祝无意义》中,昆德拉阐述了自己对于“无意义”的深刻理解。小说开篇,主人公阿兰走在巴黎的一条街道上,看到很多穿着低腰裤、露脐装的女人。看着她们裸露的肚脐,阿兰既觉得迷人,又感到困惑,情色不再以女人的大腿或乳房而是以女人的肚脐作为诱惑的中心,这意味着什么呢?其实,这一看似无厘头的开场蕴含着精妙的构思与丰富的哲理,与小说名中的“无意义”互相呼应。在两性世界中,男性天生就对女性的身体充满了渴望,而女性也利用这一点来诱惑和征服男性。女性穿着低腰露脐的服饰,其目的是为了吸引街上男性的目光,引起他们对性的遐想。而大街上来来往往的男人和这些穿着暴露的女性毫无关联,因此她们的行为是“无意义”的。换个角度,从男性们的视角来看,他们看见了女性们的肚脐,这小小的圆圈勾起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性欲,而这些女性与他们素不相识,只能远观不可亵玩,而他们却花费了很多的精力去进行无聊的幻想,而这本身也是“无意义”的。再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肚脐的形状是一个圆圈,而这也隐喻着我们的人生。每个人的一生都类似于一个圆形的旅行,从无知中开始,又从无觉中走向结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管人生多么辉煌或是暗淡,终将陷入无意义的死亡。
除了肚脐外,小说中雅马邑酒的隐喻也与“无意义”有着直接的关联。酒象征着一种逃避现实的力量,它可以暂时麻痹人的神经,让人从“无意义”的状态中解脱出来。然而,雅马邑最终被打碎,这也喻示了一切试图摆脱“无意义”的行为皆是徒劳。随后,昆德拉围绕着卢森堡公园这个舞台中心,引出了阿兰、拉蒙、夏尔、凯列班四位主角并逐一介绍了他们各自的生活故事,由此展开了整个小说的主要情节。小说中,阿兰终日沉溺于和幻想中的母亲对话,探讨一些“无意义”的问题。拉蒙退休后便过着百无聊赖的生活,对一切事物都失去了兴致,生活越来越“无意义”。夏尔也因为“无意义”的工作而不能去照顾病重的母亲。凯列班则是一名失业的演员,他为了在生活中扮演不一样的角色而冒充巴基斯坦人,并胡编乱造了“无意义”的语言来哗众取宠。所有人的生活都充斥着“无意义”,他们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只是在浑浑噩噩中虚度年华。一方面,世间一切皆为“无意义”。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无意义”的言行有时却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以小说中的达德洛与卡格里克为例,他们都希望在聚会中能有一段艳遇。达德洛思维敏捷、妙语连珠、巧舌如簧,他自以为可以使女性折服,却以失败而告终。而卡格里克的行为却恰恰相反,他只是不停地低声说着无意义的话,而叫人舒服的是不用对它作任何回应,因此让女性卸下了提防之心,也使交流变得放松。最终,“无意义”的言语击败了高明的幽默,卡格里克如愿以偿,成为了猎艳的胜利者。同样,语言不通的凯列班和达德洛太太的女仆居然也能相处融洽,最终他也轻易地俘获了女仆的芳心。
在现实世界中,无论你是富贵还是贫贱,美丽或是丑陋,所有人最终的归宿都无一例外地指向了死亡。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所有的功名利禄都是浮云般无意义的存在。当然,“无意义”也绝非一无是处,我们“要为世界戴上漂亮的面具,那么不如学会爱上‘无意义’,从‘无意义’里获得启示,获得智慧的钥匙。”[8]62在经历了人生的起落后,年近九旬的昆德拉早已参透人生的“无意义”,他意识到了人的渺小以及生命的脆弱,因此世界观不免有些消极的想法。但昆德拉笔下的“无意义”,“不是灰心丧气的,而是说生活就是这个面目,你别把它看得太重。”[9]71
在小说最后,昆德拉在对肚脐意义的总结中指出,肚脐连接着脐带,象征着新生的婴儿,因此也隐喻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的获得,这也许便是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吧!因此,我们不应该消极地看待生命中的“无意义”,正如昆德拉所言:“无意义,我的朋友,这是生存的本质。它到处、永远跟我们形影不离。甚至出现在无人可以看见它的地方;在恐怖时,在血腥斗争时,在大苦大难时。这经常需要勇气在惨烈的条件下把它认出来,直呼其名。然而不但要把它认出来,还应该热爱它——这个无意义,应该学习去爱它。”[6]127
《庆祝无意义》是昆德拉沉寂十年之后推出的又一力作,它在继承昆德拉写作特色的基础上超越了先前的作品,将其小说创作推向了另一个高峰。新作一经出版,便引起了读书界的广泛关注,意大利《共和报》等多家报纸刊文高度赞扬了该作,《文化全景》更是认为昆德拉借此达到了小说艺术的巅峰。熟悉昆德拉以往作品的读者都知道,在一部小说中加入一些“不严肃”的部分,一直是他孜孜以求的目标,而该作无疑将这一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部充满奇思妙想的作品里,昆德拉兴致盎然地讥笑了侵蚀我们时代的严肃精神,让我们在狂笑中漂浮,为世间的无意义狂欢。同时,《庆祝无意义》也是一部有着丰富哲学内涵的佳作,它承载了昆德拉对于悖论、渐变和无意义等诸多哲学命题的深度认知。解读小说中的哲学思想,不仅能加深我们对该作意义的理解,也能为全面理解昆德拉的小说创作提供启示。十年磨一剑,王者复归来,相信该作会成为昆氏小说作品中的又一传奇,也将成为世界读书界和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
[1] 编辑部.文坛扫描[J].文学教育(上),2014(10):160.
[2] 编辑部.阅读推荐[J].中国民商,2014(10):19.
[3] 赵谦.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矛盾哲学[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54-60.
[4] 赵谦.记忆与遗忘,魔鬼与天使:《笑忘录》中的双重矛盾主题变奏[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8-72.
[5] 赵谦.米兰·昆德拉《玩笑》中的哲学思想新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71-76,96.
[6] 米兰·昆德拉.庆祝无意义[M].马振骋,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25-127.
[7] 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2)[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148.
[8] 富冬青.应该爱上的“生命之轻”:读米兰·昆德拉的《庆祝无意义》[J].文艺争鸣,2014(9):159-162.
[9] 吕晔.探讨《庆祝无意义》中“肚脐”的象征意义[J].教育教学论坛,2015(32):71-73.
Philosophical ldeas in Kundera’s Celebrating MeaningleSS
ZHA0 Qian
(Department of Humanity and English,Anhui Business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Wuhu 241003,China)
After a decade of silence,Milan Kundera,the contemporary master of the world literature,published his new work Celebrating Meaningless in November,2013.The novel is full of smart thinking.It has inherited“the art of fiction”which Kundera has set for himself and undoubtedly would become a rare masterpiece in the world literature.At the same time,the novel contains many philosophical ideas,including contradictions,gradual change as well as the meaninglessness of life.The analysis of these philosophies will not only help us in the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novel,but also offer us clues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Kundera’s novels as a whole.
Milan Kundera;Celebrating Meaningless;contradictions;gradual change;meaninglessness
I106.4
A
1009-0312(2016)02-0011-05
2016-02-27
2014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当代文学中的动物伦理学思想”(14WWB004);2015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米兰·昆德拉小说中的符号隐喻研究”(2015KYR09);2014年安徽省省级特色专业建设“商务英语”(2014tszy067)。
赵谦(1982—),男,安徽芜湖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世界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