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加明
文眼:撬开文本资源的支点
——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
曹加明
小说,尤其是经典小说,犹如莽莽林海,其内容丰富深邃。贸然进入者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更有甚者,是一叶障目。那么,应该如何进入《林黛玉进贾府》这样的经典小说文本,确定小说的教学内容呢?笔者以为,我们需要珍视看似寻常的文眼这根纲,纲举目张;以文眼为教学支点,撬开文本资源,语文教学才不至于因小失大,更不至于两手空空。
那么,何为《林黛玉进贾府》这篇经典文本的文眼呢?走马观花的同学往往在阅读时,步履匆匆,过而不见;还有的同学是见而不奇。因而,此刻就格外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加以关注,进而深入文本。正如孙绍振先生所说的:“一个称职的语文老师,要在学生忽略掉的、以为是不言而喻甚至是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精彩,而且揪住不放。”[1]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思考——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文本透露了没有?学生经过斟酌比较后,最终聚焦于“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一句中的“不同”一词。可以说,这个词正是总览全文的文眼,提起此文的总纲。黛玉也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笔者“揪住”这个貌似寻常的“不同”一词,继续引导,那么这个看似寻常的文眼是如何总领全文的呢?即这一根总纲是从哪些角度提起全篇的呢?通过阅读、探讨、梳理,我们可以发现诸多“不同”。
林黛玉的外祖母家不同于寻常人家,首先是物质层面的不同:所在的城市街道、府第、家居陈设、一般饰物等。而这些正是揣摩未来黛玉生活的独特外在环境的重要教学内容。
黛玉“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贾府地处东南名城金陵的繁华街道上,其政治经济地位可想而知,是不同寻常的。
黛玉先看到的贾府府第是“敕造宁国府”,那么,西行不远处应该是“敕造荣国府”了,“敕造”一词,乃皇帝下令建造,可以想见,对于封建大家族贾家来说,是何等的荣耀!
荣国府正房大院“正面的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气派不凡。
贾政所居的“正经正内室”堂屋,抬头迎面是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是“荣禧堂”三个斗大的字,后面是“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由此可见,贾府乃深受皇帝倚重的开国元勋之家,至今已经将近百年。地位之尊贵,自然与一般人家不同。
“再看贾政室内的其他器物,有大紫檀案桌、古铜鼎、随朝墨龙大画、金蜼彝、楠木交椅、乌木联牌的錾银对联以及王夫人正室东边耳房内的文王鼎匙箸香盒、汝窑美人觚等等。”此处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在此不厌其烦而又极有耐心地罗列这些器物,并不是卖弄文字,而是借此显示贾府的政治地位高、经济实力强。
王夫人正室东边耳房内的普通饰物,作者在不经意间借黛玉之眼写了 “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半旧的弹墨椅袱”。为什么都是“半旧的”呢?启发学生思考寻常文字“半旧”所包含的深意。学生通过讨论,不难得出作者借此写出了——贾家是个百年望族,既不同于新贵暴发户,又暗示了贾家已经不再有开国之初的赫赫之势。
紧扣这些不同的物质层面,展开教学,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引领学生走近宝黛的生存的独特环境,从而更好地感知他们的内心世界。
贾府不仅仅是物质层面不同,制度理念、行为方式也不同。那么,这些不同是靠哪些细微的文字体现的呢?
林黛玉在进贾府之前,与前来接她的贾家仆妇的短暂相处中,已经感受到了“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地位级别较低的三等仆妇,已是不凡了,那么贾府内的其他仆妇呢,贾府的各级主子们呢,显然是可以想见的了。
林黛玉坐轿进荣国府时,抬轿子的轿夫“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为何不进正门呢?这样的细微之处,是作者无心的闲笔吗?引导学生探讨:林黛玉这个嫡亲的外孙女来了不能够走正门,那么谁来了才可以走正门呢?经过探讨,学生慢慢会感受到:林黛玉无职无权,又是晚辈,何况此次前来是寄人篱下,在封建等级森严的贾府只能走角门了!这一点,敏感的林黛玉自己能感觉不到吗?
进入角门后,先前的轿夫,“便歇下退出去了”,“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教师可以激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换轿夫呢?先前的轿夫直接抬进内院,岂不省事?仔细揣摩,不难发现,在这样的一个地位显赫、门第森严的大家族,怎么能够让外边的轿夫等外人轻易进入内院呢?而且换上的是“衣帽周全的小厮”,自然是贾府家内的小厮。
在王夫人处,黛玉发现,丫鬟们“妆饰衣裙,举止行动,果与别家不同”。这样的丫鬟,自然不是先前的三等仆妇了,可见,贾府内部即使是丫鬟,都是分为三六九等,等级何其明显,规矩何其不同。
在贾府,哪怕只是贾母处的寻常的一顿晚饭,是“王夫人进羹”,“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之后,众人才依照辈分、长幼依次就坐,“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以备用,“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贾府的实际总管王夫人、长孙媳妇李氏、执行总管王熙凤都亲自伺候。饭毕,各有丫鬟捧茶上来,接着“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让人漱口。普通一餐,等级多么明显、程序又是多么复杂,岂是寻常人家或无立锥之地的贫者所能想象?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看似寻常的细节,去发现看似平淡的文字中所蕴藏的丰富信息。
在黛玉眼里,从先前迎接自己进荣国府的三等仆妇,到迎、探、惜春三姐妹的丫鬟以及王熙凤的丫鬟仆妇,到王夫人身边的丫鬟,再到贾母身边的丫鬟,都是不同寻常的仆妇丫鬟,等级有别,装束有异,行为举止各守本分职责。
迎、探、惜春三姐妹“钗环裙袄”,衣饰自然不同于贫寒之家;三姐妹,或“温柔沉默,观之可亲”,或是“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其仪容内蕴,也决非小家碧玉所可比拟,因为这是诗书之家、礼仪之府的琴棋书画长期浸润的结果。
王熙凤出场时的装束华丽富贵自不必说,因为可以想到的是,这些装束本是她家居的衣饰。贾府其他的人,也都是日常服饰而已。不同寻常的是,作为封建时代的女子,王熙凤“放诞无礼”,没有丝毫恭肃之态,一则是从小养成的性格使然,二则,更是其嫁入贾府后的特殊地位和恃宠而骄的内心状态决定的。对黛玉连珠炮似的发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先吃什么药?”既在贾母等人面前显示了自己对黛玉的关心;也不露声色地告诉初来乍到的黛玉,自己乃是府中的主事之人;还向在场的仆妇丫鬟们显示其在贾母心中乃至贾府不同寻常的地位,以立威行事。
王夫人在王熙凤忙于展现自己的时候,不失时机地提醒王熙凤——“月钱放过了不曾”,其实既是关注王熙凤的办事能力和效率,也是不忘提醒王熙凤和众人,自己才是贾府的事实总管。紧接着在得到王熙凤早已预备好了给林黛玉的裁衣服的缎子,并“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对王熙凤的未雨绸缪及对自己的尊重很是满意,于是“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王夫人的含而不露初步展现。
初见贾母之后,贾母向林黛玉介绍众人是“当下贾母一一指与黛玉”,辈分有别、长幼有序,丝毫不乱。晚饭时,“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子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此时,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可见,在贾母心中,等级观念很是清晰。
宝玉回来向贾母请了安之后,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等到宝玉向王夫人也请了安,又回到贾母这里之后,贾母才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此处,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宝玉第一次过来时,黛玉就在贾母身边,贾母为什么不介绍宝黛二人相认呢?经过思考,学生会发现,贾母的观念中,晨昏定省是绝不容忽视的,哪怕家里来了客人,也必须是向母亲请安后,才见客人,而且林黛玉还是贾母口中的“外客”。
有这样一位老祖宗主政贾府,封建的纲常礼教是绝不会紊乱的!宝黛二人的自由爱情的最终结局也就可以预知了。
黛玉从自己母亲哪里听说的宝玉是——“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帷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的宝玉。
黛玉眼里的宝玉,“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但其在听说黛玉没有玉之后,“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此举动也足以让初次见面的黛玉见识了他“有时似傻如狂”的一面。
如果说贾府这间封建的铁屋子里还有一丝光亮的话,无疑就是宝玉了——这可以说是黛玉在贾府众人中最大的不寻常的发现了!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此句,教师不妨启发学生揣摩“却”、“便知”等词的用意。琢磨之后,学生会对宝黛爱情悲剧结局有一些预知。
王熙凤在贾母面前,说黛玉“标致”,认为黛玉的“通身气派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虽不无奉承之意,但也还是比较符合事实的。因为黛玉的气质神采,以王熙凤的犀利之眼观之,不会视而不见。
王熙凤进来后,“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向黛玉介绍王熙凤时说:“你只叫他 ‘凤辣子’就行了”,而黛玉却“以‘嫂’呼之”。在贾母处吃晚饭时,黛玉对王熙凤拉着她坐较为尊贵的位置,是十分推让。这些举动,体现出黛玉知书达理的一面,贾母、王熙凤等应该是看在眼里的。
其实,类似的让座之举,在王夫人那里,黛玉亦有体现。此外,婉辞大舅母邢夫人的赐饭,也足以体现黛玉的懂礼。应该说,初次见面众人眼中的亦是“自与别人不同”——“年貌虽小,举止言谈不俗”,知书达理。
初次一见宝玉,黛玉便“吃一大惊,心下想到:‘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而宝玉见了黛玉,也是“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宝黛二人可说是心有灵犀。这也正是宝黛二人后来相知相恋的基础。自此,他们在“风刀霜剑严相逼”中,开始心心相印、惺惺相惜的人生旅程。
可以说,正是“不同”这个文眼提起了《林黛玉进贾府》中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所见与“被见”的总纲,教师引导学生以此文眼为支点,就可以撬开文本资源,文本教学资源的开发就不至于无从下手。
小说教学,在内容选择上,如果能够紧扣看似寻常的文眼,以文眼为教学支点,撬开文本资源,并以此为纲,张开诸如“物质环境、制度理念、人物”等目,依托语言细处,纲举目张,庶几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到文本的较深处,去发现看似寻常的文本语言所蕴含思想的魅力和人性的光芒!
注释:
[1]孙绍振:《名作细读》(修订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87-188页。
(作者单位: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
编辑:金润根
责任编辑: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