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关注课程转到关注文化,学校要从教育哲学的层面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校本课程的实施则要从课内走向课外,在文化环境中浸润,在实践磨砺中体验,在教学实验中内化。
【关键词】校本课程;学校文化;开发;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7-0013-02
【作者简介】顾苏云,江苏省苏州市景范中学(江苏苏州,215000)校长,苏州市特级校长。
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校本课程”已然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育多样化人才过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回眸新课改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面做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绩,我们深受鼓舞。然而,站在学校文化的高度审视,我们不难发现,校本课程在开发与实施方面仍有诸多问题有待探讨。而名为“校本”却没有校本文化个性,可能是最突出的问题。
笔者曾参与江苏省义务教育区域现代化先进区县验收工作并负责素质教育栏目的审核。在两个区域的验收过程中,笔者发现同样的问题:同一区域被抽测的多所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从内容到实施,除极少数为一校独有,其他不是相同就是雷同。确切地说,这些校本课程其实已被地方课程所替代,失去了“校本”意义。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县市地域文化特征鲜明,各校传承当地文化自觉性强;对校本课程的理解有失偏颇;为充数量而借鉴模仿等。而我以为,将校本课程孤立于学校文化之外,没有从学校文化的视角去审视、开发和实施是根本原因。
何为“校本”?郑金洲博士以“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做出了精当的解释。这暗示我们在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时,要将目光聚焦到学校场域,要与学校文化特色联系起来。一句话,要在学校文化视域下去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唯有如此,校本课程才真正拥有“校本”内涵。
那么,学校文化视域下的校本课程如何开发与实施?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略谈一二。
一、校本课程开发:从关注课程到关注文化
校本课程的“校本”性要求我们在开发之初将关注点放在研究校本特色上。这样的研究如何展开?不妨叩问三个问题,即:我(学校)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粗看这三个富有哲学意味的问题似乎与校本课程关系不大,但它恰恰是我们开发与建构校本课程的逻辑起点。如同一个人的身份认同首先来自于文化,校本课程的身份认同样首先来自学校文化。因为学校文化才是一所学校的特色标志,它不仅沉淀了学校以往的特色,还将彰显今后的别具一格。开发校本课程,找到这三个答案,也即找到了学校文化之本,由此开发的校本课程,方能展示“校本”特色。
江苏省苏州市景范中学在开发校本课程之初,曾反复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1.我是谁?我是景范,一所立足于北宋名相范仲淹一千年前所办义庄、义学旧址的学校。我们清楚,先贤范仲淹“忧国忧民”的胸怀成就了景范千百年的办学史,也是他“先忧后乐”精神的感召使义庄之地的办学行为延续至今。我是谁?我是景范。景范就是景仰范仲淹,传承义庄、义学文化,弘扬“先忧后乐”精神——这是景范校本课程的第一主题。
2.我从哪里来?我从拥有一千年历史的义庄、义学来,从七十七年历史的新学来。景范身后,留着太多太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义庄、义学的博爱、担当情怀;文正书院的文化气质;贯穿千年的“先忧后乐”核心价值观……造就了景范文化的独特境界。回眸中,我们看到了学校行进的足迹,找到了校本课程的编排线索:从《义庄碑刻》到《范仲淹事迹读本》;从《范仲淹诗文选》到《景范物语》;从文化主题类校本课程到“少年雅言堂”“追寻范仲淹足迹”等综合实践类校本课程……贯穿“先忧后乐”核心价值观的系列校本课程,才能给景范学子打上独特的精神底色。
3.我到哪里去?这不仅是对景范学校发展方向的追问,也是对千百个景范学子发展方向的追问,更是学校对国家办学要求的回应。从千年历史中走来的景范,既有立足本土、脚踏实地的意识,更有仰望星空、回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勇气。办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书院是我们的目标;培育“有担当、勤学问、能达用”的景范人是我们的任务;让人民满意是我们的追求。于是,我们开发了特色鲜明的校本文化课程,以此培养景范学子的“担当”精神;我们建构了融综合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为一体的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勤学问、能达用”。我们将以上两个系列的课程整合成“范学课程”。
“范学课程”,景范特色的校本课程,涵盖文化主题类和综合实践类。它从景范文化中来,又成为新时期景范文化的独特标志。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补充,它的“校本”性与学校文化个性是一致的。缺失学校文化个性的校本课程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真正的校本课程应是学校文化个性的文本表达。
二、校本课程实施:从课堂内走向课堂外
“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校本课程,应该“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王斌华《校本课程论》)。学校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当然实施者。
熟悉学校学生、熟知学校历史、深受学校文化浸染的老师,在实施校本课程时,无疑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大胆尝试的空间。在实施“范学课程”时,景范教师尝试了三种途径。
1.文化环境中浸润。《范仲淹事迹读本》《景范物语》等文化系列课程以故事的形式编撰成书。学生在课堂上、闲暇时,坐在教室内、校园中任何一处,通过阅读就能获得感同身受的教育。而在景范,我们还巧妙利用义庄、义学、书院三个旧址合而为一的地域环境优势,造就了“贤风范景”的校园文化场。让每一个角落都流淌着景范文化,让每一栋建筑、每一个景点、每一处设置都成为景范物化课程。学生们身处景范文化场,转身回眸间自然接受熏陶,景范文化随之走进学生内心。“文化主题类”系列校本课程就在这样的环境浸润中完成了实施。
2.实践磨砺中体验。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今天,很多学校的校本课程早已不再局限于文本。实施方法也已超越了听讲、阅读的教学模式。景范教师认识到,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走出文本、走向校外、走进社会。“范学课程”之“综合实践类”课程就是这样将课堂引向邮局、福利院、博物馆、垃圾填埋场、科技园等文化场馆及企事业单位。在实践中磨砺,在实践中体验,是景范校本课程实施的第二种方式。学生们在知识、能力方面的收获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3.教学实验中内化。怎样的教学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国内各地学校对此展开的研究如火如荼。景范在探索答案的过程中,选择了“书院式”教学实验作为突破口。
景范的“书院式”教学,来自对中华传统教育精髓的自觉传承和对景范本土文化的深情回顾。我们萃取书院教学的精华:重视环境熏陶、尊重学生差异、鼓励自主学习、倡导师生对话。强调“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地教,“学而生疑、学用并重”地学。以分层、分类、个别化为教学组织形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主动适应每个孩子的成长需要。“书院式”教学不仅是景范校本课程实施的途径之一,也是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的一种独特尝试,体现了景范对校本课程的深度理解。
“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王湛)。笔者以为,根植于学校文化的校本课程,在完成了以上所言的课程使命后,还有其独特的魅力:它是学校文化个性的文本表达;而独具特色的校本化实施,则是学校文化个性的生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