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6-03-19 23:45韩波勇
港口经济 2016年9期
关键词:广州港国际航运南沙

韩波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广东广州510545)

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韩波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广东广州510545)

本文从货运吞吐量放缓、主要参与全球航运价值链低端的服务、珠三角港口群恶性竞争等三方面对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困境;竞争;对策

2015年9月,《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对外公布,标志着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正式提上日程。《行动计划》提出:广州将主动适应新常态,将建设智慧型国际航运枢纽和“互联网+航运+金融”新业态作为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两大战略支点。经过近一年的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与上海、香港等国际先进航运中心比起来,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困境与不足。

一、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1.广州港货物吞吐量近几年增长趋势放缓,与国内主要港口相比竞争力明显下滑

从相关统计数据看出,广州港近十年货物吞吐量保持稳定增长,但从2012年至今的4年来看,广州港货物吞吐量增长趋势放缓,并有下滑趋势。2012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3.7亿吨,增长24.6%;2013年货物吞吐量4.5亿吨,增长21.6%;2014年货物吞吐量5亿吨,增长率进一步下降至11.1%;2015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严重下滑,仅仅只有4.5亿吨,同比下降10%,位居国内第四,全球第五。据2016年1-6月的统计数据表明,广州港货物吞吐量2.6亿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5.4%,集装箱吞吐量868.96万TEU,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1.3%。从2016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来看,虽然货物吞吐量有显著的大幅增长,但是这种增长只是基于2015年大幅下跌之后的正常恢复性增长,并且从全国港口排名来看,广州港上半年在国内主要港口中的排名降至全国第5名,排在上海港、深圳港、宁波—舟山港、青岛港之后。上海港上半年以1784.8万标箱吞吐量稳坐第一,吞吐量是广州港的2倍;深圳港以1143.56万标箱的吞吐量位列第二,吞吐量大幅领先广州港20%以上。以上数据充分说明,目前广州港货物吞吐量增长趋势放缓,相对国内其他主要港口的竞争力明显下降,与各港之间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2.广州港航服务业尚处于全球航运价值链低端

如果从硬件水平和货物吞吐量来说,广州港可以算是世界级的港口,但是从航运服务业的角度来讲,与伦敦港、新加坡港、上海港,甚至临近的深圳港、香港港口相比,依然处于劣势。新加坡、伦敦、上海等国际航运中心主要提供高端航运服务业,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被称为知识性国际航运中心[1]。而广州航运服务业多集中在附加值较低的下游产业链,主要从事的是低知识含量、低技术含量、以实体物质为主的装卸、仓储、检验以及运输等基础航运服务,而作为知识、技术、人力资源、信息等资本密集型、附加值高的中、上游产业则处于发展初期,甚至有些领域尚属空白[2]。目前为止,广州尚缺乏国际先进的船舶管理企业,国际航运代理业也处于发展初期,航运金融服务市场还很不完善,依然处于探索阶段,与深圳港相比,现代航运物流业发展依然处于落后的地位。

3.珠三角港口群竞争激烈,成为制约广州航运中心发展的因素之一

目前珠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世界级规模的港口群,形成了以香港、深圳、广州三个大港口为枢纽港,珠海、惠州、东莞、中山、江门、新会、肇庆、佛山等60多个中小港口共同发展的格局。而香港、深圳、广州的港口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间距不到50公里,使用共同的航道,货源腹地高度重合,导致珠三角港口群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3]。

香港是全球第3大国际航运中心,拥有世界一级集装箱港口,是全球供应链上的主要枢纽港,目前有80多条国际班轮每周提供约500班集装箱班轮服务,连接香港港至世界各地500多个目的地。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尤其在国际中转能力方面特别突出。

深圳港拥有优越的先天条件,拥有适合国际最大型轮船停靠的天然深水港,航线数量尤其是外贸直航航线数量远超广州港。同时,广州出口监管仓仓储能力不足,由于报关流程不如深圳便利,导致东莞、中山、佛山、南海等周边城市的部分货物多数经深圳港进出,广州港周边货物流失严重。此外,深圳港正在努力拓展泛珠三角腹地海铁联运业务,已拓展至湖南、江西、湖北、广西、贵州等地。从发展现状来看,深圳与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高度重合,并在航运基础设施建设、航运物流、航运业务拓展、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已经走在了广州的前列,是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最大的竞争对手。

二、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对策建议

1.依托广东自贸试验区,积极拓展华南及泛珠三角地区航运市场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17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00万标准箱。围绕这一目标,广州港将依托广东自贸试验区推进集疏运体系建设。目前南沙港三期建设已经完成,四期工程建设正在进行之中,南沙国际邮轮码头工程即将完工,汽车物流产业园配套码头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之中。硬件设施的升级改造将为货运量增长提供支撑条件。在抓好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必须要积极拓展华南及泛珠三角市场,在竞争激烈的珠三角港口群中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为此,应把“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引入广州港区,打造立体化、综合性交通枢纽网络[3],大力发展铁水联运、公水联运以及海空联运等运输方式,推动广州港吞吐量的增长。(1)依托广州国家铁路中心城市的优势,与铁路运输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积极拓展泛珠三角地区与广州的铁水联运。(2)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完善、高速公路发达的优势和条件,推动广州港区与公路集装箱运输企业结成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开展公水联运。(3)积极与香港国际机场、白云国际机场开展合作,开通香港国际机场—南沙保税物流园区、白云国际机场—南沙保税物流园区海空快运通道,依托两大机场航空货运枢纽的优势,逐步推进海空联运中转业务。

2.大力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

在广州航运中心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的重要性,立足长远,做好规划,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和措施[4]。具体来讲,可依托广东自贸试验区优势,大力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国际配送等现代航运物流业,发展保税物流、冷链物流、汽车物流、粮食物流以及跨境电商物流;可依托船舶产业发展优势,发展船舶维修、船舶租赁、船舶管理、船舶保险、保赔等与船舶运输相关的服务业;可借鉴伦敦和新加坡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经验,大力发展海运法律服务、海运信息咨询、海事研发、海洋测量、邮轮旅游、海事金融、海运人才开发与培训等高端海事服务业。

3.加强珠三角港口群差异化、协同发展,避免恶性竞争

(1)加强与香港的合作。一是在航线布局上与香港实现错位发展。香港主要面向欧美市场,航运物流讲求规模,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可以积极拓展欧美以外的市场,重点开辟通往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澳洲等地的航线。二是积极发挥广州港在内陆与香港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香港的转口贸易合作,既可有效避免广州港与香港的直接竞争,也可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2)加强与深圳、珠海等珠三角港口合作,推动航运要素在珠三角地区整合发展。为防止珠三角港口群在经营方面的恶性竞争,可采用相互参股的方式降低投资风险,或者由广东省港口管理部门牵头统筹安排港口资源的合理使用,防止低级、恶性的价格竞争。另外,广州国际航运中心要与珠三角港口群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新的服务项目,开拓新的航运市场,在港口群内广泛开展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经验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增强区域竞争合力。

[1]彭慧.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2).

[2]吴燕子.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探讨[J].物流技术,2010(4).

[3]唐宋元.广州将构建国际航运中心新格局[J].中国港口, 2015(9).

[4]温文华,范厚明,马钰雯.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国际航运中心系统的演化[J].中国航海,2014(9).

责任编辑:张明

广州围绕五大领域同步推进国际航运枢纽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1.巩固和提升国际大港地位

2016年,计划新增10条外贸班轮航线,设立10个内陆无水港或办事处。优化“穿梭巴士”驳船支线,完善喂给港驳船支线网络航线共享机制。力争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5.37亿吨、集装箱1868万TEU,分别增长3%和6%。至2020年,广州港外贸班轮航线超过100条,货物吞吐量达到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500万标箱。

2.加快航运枢纽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实现南沙港区三期工程建成投产,开工建设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南沙国际邮轮码头、南沙港区近洋码头、南沙国际汽车物流产业园汽车滚装码头,争取新沙港区二期工程开工。力争2017年,南沙港区四期、南沙江海联运码头等工程开工建设,同步推进珠江口公共锚地、南沙港区通用码头、番禺龙沙码头二期等前期工作。加快南沙疏港铁路、广中江高速、石化北路、信华路等项目建设,完善龙穴岛、沙仔岛、黄埔港区等区域内的物流交通网络。

3.大力发展航运物流业

强化临港产业集聚,实现港口与城市产业互动;发展冷链物流,推进山姆冷链1号库、侨丰冷链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规划在黄埔洪圣沙建设国际冷链物流基地;加快多式联运发展,做大水上驳运、铁水联运和“粤港跨境货栈”陆空联运业务。

4.加快发展航运服务业

以离岸人民币业务和人民币结算为突破口,积极培育航运产权、船舶、设备、航运电商的资金支付与结算,吸引区域航运金融结算中心落户南沙,积极筹建航运产业基金。

此外,在南沙自贸区尽快实现穗港澳在航运保险、海事仲裁、海事法律服务等方面规则的对接;加快发展邮轮产业,完善邮轮供给和扶持政策;争取在南沙保税港区设立保税船舶登记机构,鼓励中资“方便旗”船舶回归登记注册,争取中资国际航运船舶特案免税登记政策,加强与香港合作,争取第二船籍港制度试点;争取以南沙保税港区为离境港的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落地实施;积极拓展保税油供应业务。

5.积聚和做大做强市场主体

积极推进创新研究,加快组建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研究中心,用好产业领军人才政策,面向全球,积聚高端航运人才。积极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功能区建设,壮大市场主体。积极发挥广州航运交易所的作用,做大做强航运交易业务。进一步支持广州港集团发展,打造世界级综合型港航企业,加快推进广州港股份公司挂牌上市。支持中交集团、中船集团、中外运长航等企业在穗发展,培育本地港航关联企业发展。

本文为2015年广州市社科课题(15G67):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临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2016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科研课题(16—016B):广州国际航运中心航运业发展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广州港国际航运南沙
日占南沙与美国的外交应对
伊斯兰金融:面向“一带一路”国际航运融资模式探讨
扩宽眼光才能认知更多 拜访南沙区前辈发烧李
国际集装箱市场变化及带来的潜在挑战
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珠三角地区港口“三足鼎立”
亚洲区域内集装箱运输贸易展望
南沙之歌
CCS党委书记孙立成在“国际航运上海论坛2010”发表演讲
世界最大集装箱船首靠广州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