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的特征再辨析

2016-03-19 23:22廖秀云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幻想童话现实

廖秀云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广西桂林541001)

童话的特征再辨析

廖秀云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广西桂林541001)

探讨童话的特征是为了认识、掌握它,以便更好地指导童话的教学与创作,更好地指导当下以儿童文学为根基的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教学。文章经探讨辨识,认为童话的特征是: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荒诞是童话趣味盎然的美学效果;至真至纯是童话的精神内涵;游戏精神是童话着力张扬的儿童天性。

童话;特征;幻想;荒诞;至真至纯;游戏精神

童话是儿童文学花园里的一朵奇葩,最切合儿童的思维方式,最贴近童心世界,特别适合儿童阅读,也最受儿童青睐。童话以其独特的精神和气质“承担起传达人类精神追求和诗意渴望的艺术天职”,“以其永恒的诗性的光芒和幻想的魅力温暖、滋润着绵延的人生”。[1]从童话成为一种自觉的文学样式以来,无数研究者都在不断探讨和追寻它的特征,探究它幻想、荒诞等奇特、美妙的奥秘。

一、幻想——童话最基本的特征

(一)幻想是童话的主体和核心

安徒生曾解释自己的童话是“富有幻想色彩的故事”。豪夫在《童话年鉴》中形象地说:童话是一个美丽可爱的仙女,她是“想象”女王的大公主。幻想之于童话就如肉体、灵魂之于人,幻想是童话生命存在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童话里,形象是假想的,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环境是虚幻飘渺的,社会环境是被淡化而模糊的,生活环境也是假定的,是现实世界没有的境界;情节是虚构的,是人世间不可能发生的奇巧事情。比如,英国作家特拉弗斯的《随风而来的玛丽波平斯阿姨》中的玛丽阿姨是随着东风而来又随着西风而去的,是最终也弄不清其身份的假想形象。英国作家路易斯·卡洛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爱丽丝因为追兔子稀里糊涂地掉进了一个洞里。接着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发生了:她喝了一杯水,就缩成了小人;她咬一块蛋糕,又变成了巨人。她一哭,眼泪就变成了湖。她发现一只猫,猫一会儿隐身了,一会儿又现形了。她认识了能够到处游逛的扑克牌红心国王K和王后Q。王后脾气暴躁,谁惹她不高兴就下令对他“砍头”……。这一切都是神秘莫测,扑朔迷离,虚幻飘渺的,是现实世界不可能发生的。正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陈伯吹所说:“如果也把童话看作一种精神的‘物质构造’,那么童话也可能有一个‘核’,这个‘核’就是幻想。”[2]可以说,幻想既是童话内容的主体,也是核心、灵魂。

(二)童话幻想与现实是有关联的

虽然童话的幻想看起来是超自然、超现实、无拘无束的,但无论童话的幻想如何变幻莫测、自由不羁、荒诞离奇、不可思议,它总有现实世界的痕迹。

1.再奇异的幻想也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和物质世界

童话的幻想奇异无比,令人惊奇,但任何奇异的幻想都来源于真实世界。安徒生《海的女儿》中,海王的小公主是长着一条鱼尾的人鱼,她生活在深蓝海底舒适的宫殿里,享有三百年的寿命,她向往人类的“不灭灵魂”,忍受痛苦把鱼尾变成了一双人腿,来到人间。情节离奇,形象怪异,环境虚幻,但尽管如此,小人鱼的世界也只是人类世界的翻版:国王、公主、宫殿,这都是人世间宫廷生活的反映,只是被放在深不可测的海底罢了;他们的形象与人类相差无几,只是多了一条鱼尾;甚至情感世界也跟人类相通,毫无障碍。再如,俄罗斯童话中“长着母鸡腿的小屋”这么怪诞的形象,也是从常见的搭在树木或树墩上的小屋联想而来的。正如安徒生所说:“最奇异的童话也是从现实生活里产生出来的。”童话的一切都是幻想出来的,都是违背常理,不合逻辑的,但在幻想的逻辑里又是那样真实可信的。

2.童话幻想对生活本质的反映是折射式的

童话幻想不是按照本真生活的样式来反映其本质的,而是通过非现实的样式来反映生活真谛的,这种反映是折射式的。如郑渊洁的《特别法庭》,幻想出了“特别法庭”这一机构。这个机构专门审理孩子对爸爸妈妈不满的起诉。孩子们对爸爸妈妈的不满都可以到特别法庭来起诉,比如,父母的严厉管教、父母吵架、父母离婚等这些完全不能与父母平等交流沟通的问题,只要不满就可以起诉,就可以得到“特别法庭”的受理和解决。爸爸妈妈们被判让孩子搔胳肢窝对孩子笑,笑到流眼泪,笑到喘不过气等等。这个幻想出的“特别法庭”让孩子们平生第一次站在和爸爸妈妈平等的地位说话,折射地传递了儿童的心声:要自由、平等、快乐!用诙谐的方式提出了一个严肃而严峻的社会问题:如何实施家庭教育?怎样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又如,安徒生《丑小鸭》中的丑小鸭历经排挤、嘲弄、欺辱、流浪,被猎人追逐,经历严冬的苦痛,但最终战胜磨难,成长为一只美丽自由的白天鹅。丑小鸭成长的过程让人们看到了作者自己人生经历的影子。丑小鸭的故事折射式地反映了人生的真谛:人生可能会经历痛苦和磨难,但只要坚持对美和自由的向往和不懈追求,奋斗不息,坚韧不屈,就会战胜苦难,成就人生。童话幻想对现实的折射式的反应方式,使得对本质的反映更加形象、生动,更加充分、深刻。

3.童话幻想与现实的结合是和谐统一的

童话的幻想是怪异离奇,神秘莫测,令人惊奇,但绝不是毫无章程的胡思乱想,幻想与现实的结合是和谐自然的。童话在现实生活和物质世界的基础上幻想出非现实的情景,又通过非现实的情景反映生活的本质,折射斑斓的人生,给人以深刻的教益和启迪。幻想与现实的结合越奇巧,幻想的形象就越生动、越自然、越真实可信,对生活本质的反映就越深刻。优秀的童话家深知这一点,都做到了幻想与现实的和谐统一。

(1)寻常结合,有机统一。在这种结合方式中,幻想和现实有机融合,幻想中会融入大量的现实描写,让人觉得就如同真的发生了一样。比如,英国菲莉帕·皮尔斯的《汤姆的午后花园》中,汤姆在姨妈家里发现,午夜里每当老爷钟敲了十三下后,后院就会出现一个白天不存在的花园,可花园和在花园里的一切和现实没有差别,他与在花园中认识的小女孩海蒂一块儿玩耍、滑冰,非常友爱。只是总觉得花园里的时间总过得很快,海蒂也长得很快,每次见到海蒂,都发现她长大了很多,汤姆的假期还没过完,海蒂已经长成为少女。当汤姆为自己再也见不到海蒂伤心哭泣时,惊动并认识了楼上房东巴塞洛缪老太太。通过交谈,终于解开了钟敲十三下的秘密:原来他走进了巴塞洛缪老太太的梦中。这个故事幻想奇特,在结构上幻想和现实错综而又自然的融合,营造出似幻还真的效果,故而虽然故事的时间跨度近百年,但我们丝毫没有隔世之感,那个午夜花园是那样的真实可信。这个故事通过汤姆闯入并想留在海蒂(其实是巴塞洛缪太太)的梦中,真实而巧妙地展示了巴塞洛缪太太的一生。历尽了岁月沧桑,时光易逝,让孩子们真正理解了时间有限,人总要长大的自然规律。集中体现这种结合方式的,还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2)异常结合,协调统一。在这种结合方式中,借助幻想改变所描写对象或现象的性状,使形象异乎寻常。比如,意大利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中的匹诺曹说谎时鼻子就变长,他和蜡烛心逃到玩具国,两人都长出了驴耳朵,接着就变成了小驴。这是把说谎、淘气这一儿童的常见现象与异常的身体变形相结合,形象地告诫孩子们:要诚实、不淘气、听从师长忠告,否则就会自损形象,走向歧途。英国罗尔德·达尔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中,视口香糖如命的维奥莉特·博雷加德成了一个巨大的蓝色的球;整天看电视、玩游戏的迈克·蒂维被分解成了电视微粒。这是把现代儿童的常见问题和缺点与非同寻常的身体变形相结合,生动地告诫孩子们:不能贪吃、骄纵成性、沉迷电视和游戏,否则会吃尽苦头。让形象变得异常,出人意料,使幻想新颖有趣,形象深刻。

(3)反常结合,奇巧统一。在这种结合方式中,往往借助幻想,让形象拥有超乎自然的神奇魔力,看似荒诞,但却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追求。比如,瓦·卡泰耶夫的《七色花》中,老婆婆给珍妮的那朵有黄、红、蓝、绿、橙、紫、青七片花瓣的七色花,具有神奇的魔力,每撕下一瓣,都能实现珍妮的一个愿望,可以变各种各样的玩具,可以让打碎的花瓶恢复原样,可以让人到北极探险,可以让生病的小男孩健康起来……作品通过幻想,让有神奇功力的七色花帮助珍妮实现了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展现了一个既现实又超现实的童话世界,反映了人们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还有《猎人海里布》中那块宝石,只要含在嘴里,就可以知道世间各种秘密,就能听懂各种动物的话。宝石让海力布知道了即将发生灾难的信息,他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把消息告诉村民。歌颂了善良、勇敢和牺牲的精神。诸如此类的,还有能吐金子的毛驴,能变出各种美味佳肴的桌子,能治百病的泉水,还有飞毯、仙草、魔镜等等,都能实现主人的愿望。这种幻想和现实的反常态结合,也反映了惩恶扬善,好人好报的朴素愿望。

二、荒诞——童话趣味盎然的美学效果

荒诞,就是指虚妄离奇,极不真实,不合常理,不合情理……。童话的荒诞是一种审美的品格,是美学意义上的荒诞性。童话往往对现实的某些特点进行无限制地缩小或扩大,使事物、形象、事情都反常态、超自然、悖常规,给人离奇古怪、荒唐无稽、难以置信、玄妙无常之感,产生神奇瑰丽、趣味盎然的美学效果。比如,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中,大林和小林是一对亲兄弟,他们的父母因贫苦而早早死去,两兄弟只好外出谋生。大林被富翁叭哈收养,改名唧唧,天天好吃懒做,养尊处优,在200个仆人伺候下,变得肥胖无比,连三千人也拖不动。小林饱受欺凌和虐待,他和小伙伴们不甘心被老板四四格变成鸡蛋吃掉的命运,奋起反抗。后来小林当上火车司机。大林与蔷薇公主结婚,坐火车去海滨,与当火车司机的小林相遇。小林他们需要用火车为灾民运送救济物资,举行了罢工,大林叫来怪物推火车,怪物却把火车推到了大海里,大林漂流到了一个遍地都是财宝的富翁岛上,饿死在金子堆里。这个故事,情节离奇怪异,人物荒唐可笑,让人在荒诞幽默的氛围中知道了当时社会极度的贫富悬殊。再如,讲述善良美丽的公主遭到新皇后多次陷害,但最终死而复生并与白马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白雪公主》,荒诞而美丽,让人难以忘怀。还有荒诞不羁,但给人带来欢乐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讲述死去还能活来的善良可爱小姑娘的《小红帽》;表现贪得无厌、最终只能与破木盆为伴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如梦似幻的《绿野仙踪》以及《骑鹅旅行记》《木偶奇遇记》《夏洛的网》等等,都给人以千奇百怪、扑朔迷离、变幻莫测、妙趣横生的美感。童话的荒诞,既荒诞又真实,既荒诞又幽默,既荒诞又美丽。

三、至善至纯——童话的精神内涵

儿童的世界是纯真、善良、美好的纯净世界,而童话的世界里,孩子的精神是健康的,孩子的心灵是没有杂质的。童话的亦真亦幻、变幻莫测,给人复杂而单纯、怪异而和谐之感。童话总是以其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爱、勇气、正义的宣扬,感染、感动、影响着儿童,甚至成人。颂扬纯真的人性、纯善的美德是童话的永恒主题。经典童话无一不是求真、求善、求美的集中体现者。至真、至纯、至善的内在品质正是童话的精神内核。比如,阿诺德·洛贝尔的《寄给蛤蟆的信》中,青蛙为了让从未收到过信的蛤蟆高兴,给蛤蟆写了一封信,请蜗牛送信,结果行动迟缓的蜗牛花了四天时间才把信送到蛤蟆家,青蛙和蛤蟆一起等信,一起阅读来信,共同享受了一段美好时光。稚拙的行为让人忍俊不禁,但青蛙至善的举动,青蛙和蛤蟆不带丝毫杂陈的纯真友谊,分明让人心灵为之震颤。再如,英国奥斯卡·王尔德的《夜莺与玫瑰》中,夜莺主动奉献出她的那颗心,因为爱情,她成全了有情人,宁愿用自己的心血去染红那朵白蔷薇,她忍受剧痛用蔷薇的刺刺自己的心,直到死去。夜莺的牺牲没有犹豫,没有顾虑,不带功利,毫无私心,让人动容。她对玫瑰的爱情也得到了永恒。再如,《七色花》中珍尼一瓣一瓣地撕掉神奇的七色花时,言行举止、心理活动无一不是她天真、单纯、善良心灵的显现。《小儿郎,小儿狼》中的小白狼说它要为老猎人做个舒舒服服的“窝”,就是纯真无邪的童心的流露。童话就是这样,有各种各样的至纯至善的表现,有“对弱小者的慈善、体贴”,“对罪犯的宽恕”,“对上帝一切造物的以礼相待”,“对一切不幸者人们的舍身相救”,“无私的奉献……”[3]童话就是这样的一种永远追求纯真、纯善、纯美的艺术家园,“它和童心世界离得最近,童话的精神世界和儿童的精神世界是相契合的。”[4]童话用它真挚纯净、善良美好的情感,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纯美晶莹的精神家园,这是儿童、成人,乃至人类社会永远需要的。

四、游戏精神——童话着力张扬的儿童天性

游戏,“是高等动物与生俱来的生命现象,更是伴随着人类生存、发展的社会活动”,儿童游戏,“它是人类童年期生命发展不可或缺的本体活动,其意义丰饶而又多元——它是宣泄、是释放、是补偿、是平衡、是学习、是发展、是体验……是想象的自由来去、天马行空……”[5]儿童游戏是儿童的生命状态、本能欲求和天性。儿童总是通过游戏来达到想象中的自我实现,借助游戏摆脱来自成人世界的压抑和无奈,找到心灵的补偿,达到心理释放,获得精神的愉悦和欢快。游戏精神,则是“儿童游戏观念形态上的高度概括,它是游戏具体形态特征的思维概括与美学表达”[6],包含快乐、想象、超越、自由、自信、乐观、宣泄、释放、幽默、和谐、探索、创造和超越等内蕴。儿童天然的内在品质也是自由、快乐、丰富、感性的,童话的精神和儿童的精神气质是相契合的、一致的,所以童话最切合儿童特有的童年精神气质,充盈着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是童话着力张扬儿童天性的集中表现,是童话内在的旨趣。优秀的童话准确地抓住了儿童的游戏心理,游戏精神始终融入童话的形象、情节、环境等描述当中,并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罗尔德·达尔《小乔奇的神奇魔药》中小乔奇把家里所有有毒的用品全倒进他自制的“药水”里,让外婆喝下,并看着她变瘦、变高、变小,然后消失,表现了对古怪、自私、讨厌的外婆加以惩罚的“报复”心理,这是小乔奇无奈、委屈心理的一种宣泄,这是游戏精神的体现。巴里《彼得·潘》中生活在“永无岛”不愿长大的彼得·潘每年都来到人间,把那些不愿长大的孩子带到永无岛去游戏、探险,并表现出对成人世界的极度排斥,这不仅反映了儿童对来自现实世界、成人世界压力的一种反叛,还反映了对探险和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渴望,这也是游戏精神的体现。埃里希·凯斯特纳《5月35日》中,康拉德在5月35日穿过大衣柜到南太平洋进行了一次神秘的旅行,见到的全是让人想象不到的情景:母鸡在路当中“咯咯”叫着走来走去,它们的屁股下面都有一个小煎锅,看见你,就下一个蛋,煎成火腿荷包蛋或是芦笋蛋饼。康拉德的一个不断留级的同学莫名其妙就在懒人国当了总统。凯撒大帝、巴巴罗沙大帝、奥古斯都大帝、拿破仑一世全在精神抖擞地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肌肉发达,不穿钉鞋也跑得像飞一样,打破了世界纪录……。那里还有一个学习班,接受教育的都是那些不关心孩子、虐待孩子、教会孩子说谎的父母,他们都统统穿上小孩的衣服,给他们上课的都是小孩,而且要求大人们坐在下面认真听,认真记笔记……。故事里的内容闻所未闻,荒诞神秘,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和历险的向往,是对儿童要求平等、获得尊重的一种补偿,张扬了儿童渴望自由的天性。

童话的游戏精神,以它对儿童生命的尊重、关照,以它的自由、无拘无束抚慰和放飞了孩子们的心灵,让儿童生命得到精神的解放、心灵的自由,并朝着健康、和谐和自我超越的方向迈进。

虽然,关于童话的特征,无数的人探讨过,有多数人共同的认识,也有各自的主张。我们重新探讨它,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它、掌握它,以便更好地指导童话的教学与创作,以及更好地指导当下以儿童文学为根基的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教学。

[1]方卫平.论童话及其当代价值[J].文艺评论,1998(3):51.

[2]童庆炳.文学理论要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3]马力.童话学通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266.

[4]谭旭东.童话精神及其对童年生命的呵护[J].湖南教育,2006(2):14.

[5][6]李学斌.儿童文学与游戏精神[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1:61,68.

The Discrimination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iry Tales

Liao Xiuyun
(Dept.of Education,Guilin Normal College,Guilin,Guangxi 541001,China)

The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iry tales is not only to know and grasp them,but also to better guide the teaching and the creation of fairy tales.Through the discussion and discrimination,the paper giv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iry tales:fantasy i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fairy tales;being fantastic is their aesthetic effect;purity is their spirit;the spirit of game reflects children's nature.

fairy tales;characteristics;fantasy;being fantastic;purity;the spirit of game

I20

A

1001-7070(2016)03-0059-04

(责任编辑:彭志雄)

2016-01-27

2010年度广西高校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儿童文学”(编号:桂教高教〔2010〕100号)。

廖秀云(1967-),女,广西兴安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教授,研究方向:儿童文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幻想童话现实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漫画:现实背后(下)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
锁不住的幻想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现实的困惑
幻想画
幻想画
幻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