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艳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西桂林541001)
传统人生境界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黄文艳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西桂林54100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境界观历来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尤其重视人的社会价值和主体价值的统一。传统人生境界观对社会转型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生境界培养工作有着积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人生境界;传统文化
“人生境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本质上就是人的精神境界,主导着人的精神面貌,其层次高低影响着人生价值的实现程度,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未来的重任,他们的政治觉悟、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不仅直接关系其个人的发展,更关系着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的人生境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境界论,是由多元思想组成的。挖掘传统文化人生境界观中的积极成分,对建构整个民族的精神道德风貌、改善社会的道德风气,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承载国家未来发展、民族复兴希望的大学生,他们的人生境界的高低对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道德传承、国家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重视大学生人生境界的培养,不仅是大学生自身人格完善的需要,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和综合国力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在社会转型期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些社会负面因素,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诸如道德沦丧、物欲横流、奢靡之风盛行。一部分大学生过度追求物质利益,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出现了理想信仰缺失、责任意识淡薄、心态浮躁、精神颓废等问题。这些问题突出反映了部分大学生人生境界不高,精神空虚迷惘,精神家园失落。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将严重腐蚀民族意志和创造力,阻碍民族复兴大业的推进。“无数事实证明,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单纯依靠物欲作为发展动力,没有恒久的价值系统作为精神支撑,繁荣只是暂时的喧嚣,前途注定一片暗淡”。[1]因此,弘扬传统文化人生境界观中的崇高思想,注重精神境界的提升和修养,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在当今社会转型期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在社会转型期,重塑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构筑大学生的内在精神支撑,解决精神领域的荒芜问题,十分必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把“人生境界的培养”作为建构大学生精神家园的基点,这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也可以提升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促使大学生意识到精神境界的提升对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意义。
人生境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内容。人生境界包括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生活方式、处世原则等诸多的内容。传统文化中的人生境界观非常重视道德修养,提升人生境界,特别是把人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统一于人生境界的价值追求中。这对社会转型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生境界培养工作,有着积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中国古代哲人们对此也有较多论述,如《礼记·大学》中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表述。意思要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首先要把个人修身摆在首位,正所谓“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才能天下平”。[2]个人道德修养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处身立事的前提。个人道德修养与完成国家、社会使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孔子、孟子也曾表述过类似的观点。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3]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而又不逾矩”境界,就是个人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取向的统一,是个人、天地、社会、历史融为一体的最高人生境界,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圣人”境界。
怎样才能达到“圣人”境界呢?孔子认为,在人的一生中,要不断的进行道德修养。根据自己人生成长的不同阶段,提出人生境界修养发展的过程,把提高精神境界的层次作为人生至高的追求:“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4]真正做到重精神、轻物质。这种沉静、淡泊、乐观、旷达的个性超越,使得儒家人生境界思想能够直面人生的各种困境,使生活充满着活力。从他对其最得意弟子颜回的赞美中,也可以印证这一点。即:“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5]孔子还说:“朝闻道,夕死可矣。”[6]孟子也曾表述过类似的观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著名命题。这对于激励人们重视道德教化和心性修养,追求至德至善,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即倡导昂扬的奋发进取精神,又主张内心的平和与适足,把社会的发展与个人价值实现有机结合起来,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统一。
近代新儒学家冯友兰先生,也把人生境界的学说,视为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传统文化人生境界论,一方面极其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的提升,但又不仅局限于单纯的个人精神境界的追求。而是在完善自我中,不断实现“小我”向“大我”的精神超越。把“小我融入大我,用大我整合小我,把小家”融入“大家”。把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家国情怀与天下意识深入中国人的骨髓,体现了中华民族标志性的集体精神。重视国家社会利益的“整体主义”精神,也恰好契合了我国当今“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这与我们今天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国家、社会、公民的三方面价值层面追求,“融为一体的要求”相一致。传统文化的人生境界思想意蕴悠远,特别是重视人的社会价值和主体价值相统一的思想。通过“大我的人生境界,体现小我的人生价值”,强烈地要求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献身精神,以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优先,把国家利益摆在首位,使得中华民族具有“凤凰涅槃”式的再生能力和匪夷所思的“强大的生命力”,至今仍散发着无穷的精神魅力。世界上不少民族一旦由盛而衰,便一蹶不振。而中华民族则不同,盛而衰,乱而治,衰而更盛,其顽强、坚韧、智慧令世人叹为观止。注重道德修养,提升人生境界,追求高尚的理想人格,这些散发着理想之光的先哲思想,对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仍不乏启示作用。
(一)传统人生境界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生境界培养的社会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又对物质世界具有反作用。人生境界作为一种精神品质、精神状态,是社会发展中的一种精神动力和规范力量。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实践价值,影响社会的发展。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人生境界是一定社会环境的产物,反映着是一定社会、时代和阶级的要求。因而,必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导向功能。高尚的人生境界观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引领社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对社会的进步起着“思想价值的导航功能和作用”,并通过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价值导向发挥其作用。一般说来社会成员的人生境界越高,社会的正能量就越大,越能推动社会的发展,越易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一支主力军,大学生的整体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可以为社会带来巨大的正能量,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
今天我们超越时代的沟壑及族群的狭隘,崇高的人生境界思想不仅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也理应成为现代社会的价值追求。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人生境界思想,把人生境界追求与社会历史责任紧密融合在一起。正是传统人生境界观具有无穷魅力之所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都未被外族征服的重要原因。传统人生境界观中的这些有益成分、积极思想,对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改善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社会风气必将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由于教育本身具有提升人生境界之功能,思想教育是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途径,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为社会输送具有良好道德情操、完善人格和崇高境界的高素质人才中,理应继承吸收传统人生境界观中的优秀成分。通过人生境界观本身具有的社会精神动力作用,培育、开辟大学生高尚人生境界观的“社会先锋导航作用”,以此消解社会转型期所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
(二)传统人生境界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生境界培养的主体价值
人生境界标志着人的觉悟程度和思想感情、精神状态所达到的高度,对人的整体生活状态和存在方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是精神世界的灵魂核心。从主体角度来讲,人生境界是自我完善、充实生命的需要,可以极大提高人精神生命的质量。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塑造大学生的理想人格,促进个体朝着自由全面的方向发展,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孔子的“从心所欲而又不逾矩”,我们可以看到,人生境界层次越高精神越就自由,越能获得身心的全面自由发展。这种“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洒脱,对精神的自由追求,对我们今天提倡的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仍然具有借鉴意义,也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相契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就是要摆脱环境与他人的支配而具有意志与行动自由,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在马克思看来,追求以“自由精神为核心”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最高的一个价值目标。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过于强调知识、技术和实用技能,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境界方面却重视不够,更缺乏引导学生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寻。因此,在社会转型期,难免出现了一些问题。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在物质生活的需要。与此同时,却没有带来相应的精神生活的安适与和顺。社会不良思潮也影响、渗透、腐蚀着一些大学生。不少大学生热衷于对物质、金钱、功利和实用的追求,却忽视了内在自我精神修炼与完善,忽视了长远的、非功利性的精神价值追求。在物质功利的捆绑下,有的人丧失了追求更高境界的自由愿望,形成了物质功利主义的人生境界观。由于没有构筑精神世界的防泼堤,在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和学习、择业等方面的巨大压力时,难以适从。物质生活方面虽然较前辈富足,但精神生活却陷入困惑迷惘。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身体成熟了,心理却远未断乳,这就难免导致一些精神状态的不完整。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自我身心和谐方面,出现了二元对立,影响了大学生个体自由全面发展。
因此,挖掘传统文化人生境界观中的有益成分,对当今大学生的个体的全面发展仍有着现实的意义。特别是儒家乐观旷达的人生精神和高远境界,有利于直面人生的坎坷与困苦,催生出巨大的精神能量,形成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对自由精神境界的追求,有助于缓解当今的物化社会和物质功利主义人生观衍生出的各种浮躁、焦虑、迷惘、困惑等不良情绪。对于纾解现代人的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和谐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物质生命的需求,更应关注他们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而人生境界的向善维度,有助于积极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能促进大学生人格完善,使个体表现更加独立和健康,形成乐观进取、直面人生的生活态度。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精神境界的培养。从人生境界培养入手,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和谐统一、健康发展,达到更加美好的人生境界。
[1]阚和庆.儒家人生哲学对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价值[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1(3):76.
[2]李学勤主编.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9:1592.
[3][4][5][6]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43、267、226、146.
The Value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Outlook on Lif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uang Wenya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Guilin Normal College,Guilin,Guangxi,541001)
Chinese traditional outlook on life always value the morals,especially emphasizing the integration of people's value of society with subjective value.The traditional outlook on life has positive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social transform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outlook on life;traditional culture
G641
A
1001-7070(2016)03-0043-03
(责任编辑:盘桂生)
2016-03-21
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人生境界培养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JGB285)。
黄文艳(1968-),女,荔浦县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