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华平(西安工业大学,陕西西安710021)
解释与辩护逻辑下的思政课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解析*
梁华平
(西安工业大学,陕西西安710021)
摘要: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将“问题意识”与“问题逻辑”融为一体,适应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特点和大学生的思维特点,有利于教学实效性的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特定的教学内容,承载着特殊的育人功能,只有运用解释与辩护逻辑下的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其教学主旨。
关键词:问题意识;问题逻辑;解释与辩护;教学模式
Abstract:The problem-oriented teaching model will integrate "problem consciousness" with "the problem logic",which is adapted to the conten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thinking,it is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Only wh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has a specific teaching content with a special educational function,the problem-oriented teaching mode can really achieve teaching purpose.
Key words:problem consciousness;problem logic;explanation and defense;teaching mode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特定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实现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它需要解释党的指导思想、执政理念、发展战略等,需要辩护党的执政合法性,它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承载着特殊的育人功能,其教学实效性直接体现着育人目标的实现度。特定的教学模式是影响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因素,逻辑指向明确的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是适应大学生思维特点,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等的指导下,教学系统内部的结构、过程、方法相互作用而建构的有关教学活动的比较稳定的范式。它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一套方法论体系,是将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的桥梁纽带。它与一定阶段的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思想文化、教育方针目的等密切相连,具有时代性;它根据特定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设计而成,具有指向性;它是教学思想、理论、目标等的具体化,通过教学过程反映出来,具有操作性;它是教学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过程中的某些普遍规律,一般不涉及具体学科内容,其提供的范式对教学活动有普遍的参考价值,具有相对稳定性;它体现了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统一,由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评价五个部分构成,有完整的结构和运行过程,具有完整性;它的形成受制于教育思想、理论认知、教育目标、课程特点等要素的影响,具有多样性,即使相同的教学模式,其静态结构中要素的不同,同样使其具有多样性。
特定的教学模式形成以后,将会运用于教学过程,指导教育者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引导受教育者对相关知识理论的学习。因此,教学模式与教学效果具有正相关性。一套科学的、易被受教育者认可和接受的教学模式易于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受教育者对相关知识理论的掌握,有利于教学目标和教育理念的实现。反之,则事倍功半,由此可见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党的执政理念和思想在高校传播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阵地,与其它学科相比较,具有突出的特点。它融理想教育与现实教育、崇高教育与底线教育、责任教育与使命教育、国情教育与世情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知识学习与意识形态宣传为一体,承载着育人的崇高使命,其实效性要求尤为迫切和强烈。因此,与课程紧密相关的科学的教学模式就成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中心环节。
(一)解释的逻辑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阶级或组织对其成员在政治取向、道德伦理、思想观念、行为规范等方面有计划、有目的施加影响的活动,使其形成符合该社会主流价值所要求的思想和行为。它的载体思想政治理论学科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有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理论内容、基本范畴等,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交叉学科特点。因此,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系统性,需要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进行讲授,将相关思想理论向青年大学生进行解释。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抽象性。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中体现了执政党的指导思想、执政理念、发展战略等,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内容建构上具有宏观性和抽象性。它一方面教人如何把握物质世界,又教人以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使人能自主建构自己的意义世界和精神世界。马克思主义中人的本质观告诉我们,人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人的物质需要固然十分重要,精神需要也是不可或缺的,这是人的社会性特征的重要表现。尽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是抽象的,重在培养人的三观,但它却与社会现实紧密相关,因此,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向青年大学生解释思想理论的意义所在。
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时代性。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鲜明的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大课题,指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使命追求。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在我国语境下是指,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不断回答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需要应对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和生命力价值。因此,它是一个不断进行理论发展和理论创新的过程,其理论创新成果实时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确保思想意识形态宣传工作时效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方面。
第四,青年大学生的特殊地位及学科背景的多样性。青年大学生是知识的传承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中坚力量,是执政党的事业蓬勃发展的关键群体,该群体对维护政治体系稳定、增强执政党执政合法性意义重大,而其对政治体系反作用的正向性或负向性取决于其政治信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求就是要向不同学科背景的大学生解释其是什么,为什么,旨在确立青年大学生的政治信仰。
(二)辩护的逻辑
第一,意识形态教育的必然性和强制性。政党政治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特征,任何执政党都会将其指导思想、执政理念、发展战略等向其它社会阶级阶层传播,这些由执政党的指导思想、执政理念、发展战略等构成的特殊知识框架或范式,实质上就是该政党的政治意识形态,也是该国家和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或世界观。“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是要帮助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这些观念、原则、规范看起来是约束个体的异己的力量,但正是这些异己的东西才能够使个体在社会性的生活中生存下去,也正是这些东西赋予个体以力量,使其能在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作用。”[1]当前,受西方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强调思想的独立性和自由性,排斥这种传播信念、塑造价值观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其实,每个人都是被塑造出来的,从来没有完全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成长,这既不符合逻辑推理,也不符合历史真实。
第二,社会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距离的常态性。“社会总是处于‘它现在是什么’与‘人们希望它是什么’的张力之中,只讲理想,完全不顾社会生活实际,理想有可能变为‘乌托邦’,这固然无助于社会生活的进步;但走向另一个极端,完全忽视崇高理想的巨大感召作用,则社会生活也难以得到改进和发展,因为任何一个社会永远都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合理互动中前进的。”[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快速转型,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给个人带来了无限想象力和发展空间。但快速发展所累积的诸多社会矛盾还有待进一步解决,中西文化的碰撞交流使我国社会价值观受到一定挑战,个人跳跃性的发展机会大大降低等。青年大学生身处学校,但受到各方面信息的包围,尤其是社会负面信息对其影响甚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对社会问题进行客观解析,需要对党的政策主张进行辩护,这是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由路径。
第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波折性。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更高形态和阶段,这是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在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背景下,许多青年学生对这一变革和转型缺乏正确认识,如何认识这一剧变,这是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前景的重要方面。首先,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变革与转型是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各国共产党为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其次,这种变革和转型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经过几个世纪的斗争所取得的成果,是一种社会的进步;第三,在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中,各国共产党有独立自主地制定自己的理论和策略的权利,我们应该尊重这一基本权利。[2]这种变革和转型,符合政党发展规律,符合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规律。
(一)问题意识:内涵的双重意蕴
马克思曾指出:“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3]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向学生教授传播一种结论性的特殊知识体系,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它以特定的表达方式、语法规则、逻辑形式、话语体系向其对象进行表达。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关照社会现实,与时代的问题系统联系在一起。
正因如此,“问题意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具有双重含义。“问题”不仅仅是一个设问,还是一个现实的矛盾。作为一种设问,它以问句的形式表现出来,将业已形成的理论成果通过预设问题的形式提出,提出问题是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它的核心在于“问题抓人,释疑解惑”,将结论性的“是什么”的语言体系转化为“为什么”的语言体系,使学生在教师的设问中与教师的思维保持一致,变被动式听课为主动式听课的模式,从“被听课”变为“想听课”。“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中,问题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教师要根据某种‘已知’提出疑问,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获得‘新知’,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4]
作为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关注有意义、有真值的问题。社会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体,能否正视并正确解读问题,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青年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有强烈的探求未知世界的欲望,但多元、多样的信息易使其陷入信息漩涡,被事物的表象迷惑,甚至得出片面甚至偏激的结论。“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与时俱进,仍然是照本宣科,一味强调正面教育,刻意回避社会问题,当大学生对许多社会问题的困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得不到满意的解答时,他们就会觉得理论和现实完全是两码事,就会觉得上这些课没有用,学习起来就没有兴趣,就会降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5]
(二)问题逻辑:推理思维的建构
逻辑思维又称抽象思维,是个体借助概念、范畴、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只有经过逻辑思维,个体对事物的认识才能达到对具体对象本质规定的把握,进而认识客观世界。个体的思维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规律,逻辑思维在青年大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不再满足于“是什么”的认识层次,而更多的具有“为什么”的认知诉求;对现实社会有了一定程度的认
识,但还不明确,甚或不理解;拥有一定的历史知识,但还缺乏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还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整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在形成期……这是他们既迷茫又对未知有强烈探索欲望的心理发展特点。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内容建构和组织编排主要是平铺直叙式的内容陈述,严谨刻板的组织编排,无可争辩的话语权等。“教材的逻辑架构按章节设计,大纲小目顺序排列,段落分明层次清楚,呈演绎式结构。这种体系逻辑,在文本的意义上充分体现了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并确保了教材内容的思想性和科学性。”但却有悖于大学生的思维认知特点,从而使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先入为主的认识误区。
问题逻辑即是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将结论式的内容以设问的形式追溯其“为什么”,以问句的形式表现出来,并通过一定的逻辑形成问题链。通过这种问题逻辑的教学模式,变“是什么”的学习为“为什么”的学习,通过问题的不断预设和分析解答,使学生对相关问题不断有新的认识和启发,将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变成一个具有吸引力和探索未知的有乐趣的学习过程。而且通过问题之间的逻辑关联使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掌握变的更加容易,理解更加深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有利于提高教学的理论深度,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性和学术性的一面。同时,层层设问和解答,也是思维的发散过程,拓展了学生知识的宽度和广度,这对于改变理工科学生的单向性思维模式惯性、培养其发散性思维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聂运麟.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已发生重大变化[J].红旗文稿,2011(20):33-3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李梁.学贵有疑:“问什么”与“怎么问”的逻辑探析——基于问题逻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 (J):66-69.
[5]邵道生.剧变社会期的中国腐败问题[EB/OL].[2008-12-27].[2015 -09-15].http://www.360doc.com/content/08/1227/12/85772-2209014 .shtml.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7-0124-03
*基金项目:2013西安工业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高校思政课“问题意识”与“问题逻辑”教学模式探索(项目号:13JGY39)
作者简介:梁华平(1978-),男,陕西长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行政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