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耀武 程磊 方成武,2(、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安徽亳州236800 2、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2)
高职中药专业建设与实践
刘耀武1程磊1方成武1,2
(1、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安徽亳州236800 2、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12)
摘要:文章介绍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中药专业通过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发展项目与安徽省中药实践教学团队项目建设形成的育人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的课程体系以及实践与师资团队建设的做法。
关键词:中药专业;建设;实践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the forma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education,personnel training mode,innov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practice and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staff,and team building practices in Bo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which is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central fin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tea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Anhui province.
Key words:Chinese medicine specialty;construction;practice
《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的颁布,及中医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在增加,为培养中药类高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充裕的条件。作为中医药类高职院校,如何迎合企业的人才需求,是专业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高职教育的任务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要针对明确的职业岗位,为了满足产业技术发展的需要,拓展专业人才的岗位范围,专业培养目标必须注重行业特色。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对高职的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在“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得天独厚”的药业经济,秉承“地方性、技能型、开放式、职业化”办学理念,开设中药专业,培养了服务于中药产业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图1 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和区域产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中药专业与行业企业共同推进协同创新,建立共赢的稳定合作机制。明确校企合作单位在职业教育中的义务和职责,以规范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为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中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推动下,全程把脉专业发展,听取专业建设调整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计划制定的建议,从而健全部门联动机制遵循“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理念,以订单班为切入点,依托“校中厂+厂中校”,构建如图1所示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服务于中药企业。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亟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面对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产品结构等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高职教育面临拐点,高职人才培养也已成为社会所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职教育不断发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出现了产学研结合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等四类人才培养模式。
在2012年5月受亳州市政府委托,会同亳州市人社局、亳州市教育局开展了《亳州市中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亳州市中药产业四种紧缺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两项专题研究,对涵盖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药品经营企业的38家中药企业进行了调研,建设成果汇编入《亳州市中药产业发展研究》。基于调研结果,主动适应中药产业人才需求情况、行业发展趋势,面向“中药饮片、中药提取、中药制剂生产、中药质量控制”岗位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按照各岗位能力培养规律,充分融入亳州中药产业,构成了“基于中药产业链的三平台四出口双体系多元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面向“中药饮片生产、中药提取分离、中药制剂生产、中药质量控制”四个岗位即四个就业出口。充分利用“课堂理论实验平台、校中厂生产实训平台、厂中校顶岗应用实训平台”三个平台,采取课堂实验实训、单项技能实训、专业实训、顶岗实习等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强化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图2 “基于中药产业链的三平台四出口双体系多元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贯彻《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12〕2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等文件精神,在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为宗旨,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依据,构建与中医药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分析岗位所需相关职业能力,参照国家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兼顾学生可持续发展,选取、组织、序化课程内容,推动“教、学、做”为一体的任务驱动型课程建,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基于岗位群工作分析的课程体系
依据对中药专业各岗位群工作分析,并细化其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设置相应的四个岗位群课程体系的学习领域,形成专业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加强实践课程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为原则,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的“人文素质”学习领域,突出岗位能力、职业能力并重的培养模式,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见图3)。
图3 中药专业“多能一专”技能递进课程体系
依据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四出口”,创新构建服务中药产业岗位的“多能一专”技能递进课程体系,设置“公共基础、化学技能、中药基础、通用技能、一专技能”等学习领域。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形式。“中药质量控制技术、中药炮制技术、中药提取技术、中药制剂技术”设定Ⅰ阶段、Ⅱ阶段学习,开展“多能学习”修满四门Ⅰ阶段课程,掌握通用技能,学生依据学习兴趣以及职业发展规划选择Ⅱ阶段一个方向,进行“一专”学习,提升技能的精通性。
(二)推动“教、学、做”为一体的任务驱动型课程建设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其原则是,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带动和维持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任务驱动型课程借助工作任务,依据“任务驱动”开发的课程体系主要有五个步骤,即岗位群分析、工作分析、典型工作任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实施与评价。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建立多种工学结合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使得教学更加贴近中药生产,将教学与中药生产相结合,教学效果明显提高。《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课程教学中本课程改变了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知识理论实践分离的传统模式,建立了以中药材种植任务为主导,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依托,以药用植物发育周期为教学历,“边学边做、不误农时”的教学模式。《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教学中,依托“中药鉴定”理实一体化中心,亳州良好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和学校标本室进行真实场景让学生学习,使学生在真实的项目学习与训练中提高专业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以赛促学强化技能培养
建成了连续不间断的“院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四级竞赛机制。学生技能培养是学生培养的核心,我院具有得天独厚的中药产业环境,我院已经连续承办4届“亳州市药业行业专项技能大赛”,把该赛事列为“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项目之一,已成为“常态化、连续化”的赛事。中药专业积极举办院级“中药认药大赛竞赛”,衔接“亳州市药业行业专项技能大赛”,进一步衔接省部级中药技能大赛。该项机制的建立,践行了以赛促学,促进了学生技能培养。
(四)转变教学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都是以能力为中心,打破原有以理论考试为主,加强过程性。经过改革实践,主要面向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进行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专业基础课均采用“理论+实践”的综合考评。四门核心技能课程,吸收企业考评方式,加强建立了“基于GMP标准操作的过程性”考核。考核方式的转变,更能直观的评价技能培养效果,促进了实践能力的提升。
(一)实践教学条件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中药专业实践对接生产,依托省部级质量工程建设成“校中厂”建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依托中药制药技术、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两个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中药炮制省级示范实训(实验)中心,中药制药省级开放型实验实训示范中心。面向岗位核心技能培养建成四个“工厂化+车间式”校中厂建设。获批中药制药技术、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两个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中药炮制省级示范实训(实验)中心,中药制药省级开放型实验实训示范中心等7项省部级示范。引入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安徽华佗国药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人才、管理等企业元素,完善了校内“济人中药饮片厂”、“华佗中药制剂厂”,新建了校内“济人中药提取车间”、中药滴丸生产线,以及药用植物(品种繁育)园建设,形成了服务中药产业链,从中药种植到中药生产加工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平台,能够保持实训与行业生产的一致性。
完成各实训室操作规程、实训指导书及实训考核标准等建设,能很好地满足专业课程体系实训需求。加强校企合作,建立30家校企合作实践基地,较好的完成了课程实习、毕业顶岗实习安排。
(二)实践教学内涵建设
高职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需要实践教学的引领和强化作用。以特定的项目训练为载体,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为基本特征,以掌握相应岗位技能,养成一定的职业态度并以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活动。
我院已针对目前高职中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无法满足现代社会技能型人才需求的现状,对该专业岗位群所涉及到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已于2012年构建了实践教学内容。依托校企业合作单位,中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得到不断完善,中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校内课堂实验、“校中厂”专业技能实训、课程实习、校企合作单位“厂中校”顶岗实习等部分构成。依托已建有的“校中厂”,遵循中药生产,构建“三融入”实训模式即“中药生产项目融入教学情境、中药生产产品融入实训操作、中药生产工艺融入实训流程”。按照中药企业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的工作流程布置实训车间,采用企业管理模式,达到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模式的企业化和实训工作的情境化,实现了实训教学模式与中药生产技能对接。
高职教育的实践性、跨界性、综合性,以及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指出要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聘任(聘用)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聘用一批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使专业建设紧跟产业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符合职业岗位要求。
我院在加强中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从以下3方面进行了实践。首先,制定“双师型”中药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其次,专兼职相结合,优化“双师型”中药教师队伍结构。鼓励和引导教师为当地经济建设和企业服务,同时面向行业、企业聘用有丰富一线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专业人才担任兼职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做到“请进来、走出去”的良好互动关系。再次,确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研究制订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任职标准,并明确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准入制度和工作标准,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健康发展。在学院良好政策鼓励下,坚持内涵建设。中药团队已经建成省级中药实践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发展项目、安徽省中药实践教学团队项目建设,形成并实践“校中厂+厂中校”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构建了“基于中药产业链的三平台四出口双体系多元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与服务于中药产业岗位的“多能一专”技能递进课程体系,强化了实践与师资团队建设,为亳州职业技术学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提升服务中华药都亳州中药产业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魏怀明.具有行业特色的计算机类专业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1(22):26-28.
[2]俞国.高职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发展研究—以扬州职业大学为例[J].教育时空,2015(16):175-177.
[3]齐丽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途径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4):59-60.
[4]邓荣.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OFFICE高级应用》课程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9(3).
[5]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6]刘亚珍.基于能力培养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职教论坛,2015(11).
[7]周锋.高职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其发展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5(5):168-169.
[8]左文艳,王明.新形势下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思考[J].职教研究,2010,2(3):64-66.
[9]夏成凯,刘耀武,王甫成,等.高职中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施[J].职教通讯,2012(3):36-38.
[10]王晓萍,刘志峰.高职院校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1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7-0185-03
作者简介:刘耀武(1975,9-),男,汉,安徽省岳西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药质量及中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