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解剖

2016-03-19 19:22岳丽艳王海传
山东社会科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

岳丽艳 王海传

(广东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3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解剖

岳丽艳 王海传

(广东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320)

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成为公民的理论自觉和行为自觉,树立牢固的价值观自信,必须解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立足于比较学、结构学,可以发现其功能有三:作为先进文化,克服市场经济的物化影响,为市场主体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籍;作为先进理论,凝聚共识,形成共筑中国梦的广泛力量支持;作为先进系统,捍卫合法性,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场经济;捍卫合法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国家、社会、公民个人的现代化三维同构的灵魂,又是国家、社会、公民个人的价值观认同与价值观构建的核心。当下国际社会政治格局的重大变数都是在价值观作用下实现的;国内深化改革,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目标引导。

一、克服市场经济的物化影响,为市场主体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先进文化,承载着文化的基本功能,即社会功能和认识功能。文化是人的本质和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它的形成和积淀需要外化和内化,为人的认识的形成提供认识背景,并形成特定的信息选择、信息加工和信息理解系统。文化是人的精神基因和血脉,对人的影响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

(一)克服物化及拜物教影响,提升主体性

人的发展的物化是指人的本质和本质力量通过对象化活动,借助于物质力量、技术力量而确证和彰显。物化现象与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不可分离。物化现象在市场经济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放大。市场经济以竞争为原动力,通过市场配置资源,追求产出和投入的最大化。马克思肯定了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物化影响的历史进步性,认为“在交换价值上,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人的能力转化为物的能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3~104、108页。他认为,这种物的联系要好于单个人之间的没有联系,好于那种以自然血缘关系和统治服从关系为基础的地方性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3~104、108页。但市场经济凸显资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权力,导致商品、货币、资本的拜物教。拜物教导致了消极意义上人的物化现象:人成为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的手段。克服消极的物化影响,克服拜物教,必须追问市场主体的存在性、创造性、享受性价值,即追问市场主体的尊严。如果不约束市场的“法力”、资本的社会权力、资本作用的边界,资本将为所欲为,市场主体将不可避免地陷入资本的拜物教,我国社会将回归“物的时代”。文化人类学提出,人类社会之所以崇高,就在于人有精神,是文化的存在,能进行文化的传承与创造。马克思将意识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意识能够弥补人的生理缺陷,是马克思和当代西方哲学所一致认可的:人是集计谋、远见、悟性和软弱、落后共存的动物。“人之所以为人正是由于他是大于经验及自然存在的生物。”*[俄罗斯]C·谢·弗兰克:《社会的精神基础》,王永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2003年,第91~92页。克服物化影响,提升市场主体性,必须发挥文化的社会功能和认识功能。

(二)克服收入分配两极化影响,保证社会公平

市场经济凸显价值规律、竞争机制的作用,而价值规律、竞争机制不可避免地造成收入分配的两极化。就国际环境看,2008年金融危机,就是世界范围内财富占有不均衡、收入分配不公正的必然表现和折射。我国改革开放38年来,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自2003年以来,基尼系数全球平均水平为0.44,而我国一直处于其上,基尼系数依然偏高。基尼系数长期高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将严重背离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防止马太效应,必须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主张公平正义。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公平正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把社会和谐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通过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纠偏、校正市场经济造成的收入分配两极化影响,要求确立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

(三)明晰价值观较量的轨迹及走向,坚定价值观自信

价值观以争取更多的受众,以改善受众存在际遇、提升受众存在质量为生命力的表征。新中国成立前,多种价值观在中国大地上激烈交锋过。先进的中国人曾经有过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的高潮,但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梦。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过中国化之后,成为中国人民新的文化。正是依靠科学的革命的新文化,中国革命迎来了一次又一次胜利。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人民实现了独立、自主,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形成许多新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成功指导了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的优越性、话语权日益凸显并被国际社会认可、国内人民接受。“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6年7月1日。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提出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呼应了人们精神生活的热切需求,为中国精神注入了新能量,凝聚起国人价值观领域的最大公约数。*参见袁新文、张贺:《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精神凝魂固本》,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6年1月6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科学回答了我们要建设的国家、建设的社会及培养的公民的样式的重大问题,勾勒了国家、社会、公民个人的未来发展的立体而多维的价值图谱,是全面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念支撑和价值观保障。“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二、凝聚共识,形成共筑中国梦的广泛力量支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先进理论,承载理论的社会功能,即号召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发动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维同构的伟大实践,又立足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凝聚推动三维同构的共识,聚集各种主体力量、形成共筑中国梦的广泛力量支持。

(一)主体凝聚

全球化已经形成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主体实力。就国际实力看,对外开放使更多的公民走出国门,更多的“世界公民”加入“中国国籍”。就国内实力看,改革开放使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情感方式多元化,带来了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扩大了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人群之间收入差距。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除传统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社会阶层外,出现了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也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同时,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性变得频繁,人们的职业、身份处于不稳定状态,经常变动。尽管我国在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上面临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尽管地区之间、人群之间、行业之间存在收入、教育、医疗及其它公共福利方面的差距,但这些矛盾、问题、差距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和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中遇到的,而且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才能克服和解决。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民网2014年5月5日。

(二)方式凝聚

中国历史上基于治国的不同偏爱,形成“革命”与“改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德治”与“法治”等不同的主张和传统。这些都有其历史合理性。但以上治国方略在社会治理面前已“力不从心”。当下中国面临国家的现代化、社会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三维同构的艰巨任务,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求通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理念凝聚

人和人类社会既然具有理念功能,则亦具有反思当下社会秩序之隐忧、设计未来发展经纬之应然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和人类社会具有否定性功能和超越性功能。“人的存在与动物的存在相区别的首要因素是否定性的。……人能意识到自己是一独立的整体,有回忆往昔、设想未来的能力,会使用符号来标记客体和活动,还具有超越自身种种感官的局限而无限飞升的想象力,具有认识和理解世界的理性。人是一切动物中最无能为力的,但这种生物上的特点恰是人的力量的基础,是人发展自己独特的人类特性的大前提。”*[德] 弗洛姆:《人的境遇》,刘小枫译,载 [美] 马斯洛等著、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译文集》,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03~104页。社会治理融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为一体,在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理想及理想目标的顶层设计。这种顶层设计在当下中国构成了发展理念。“十三五”规划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我国30多年改革发展经验、科学分析国内国外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提出的面向未来的发展理念,是对中国及世界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参见《习近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新闻网2015年12月23日。

三、捍卫合法性,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和理论的先进系统,承载整合要素的功能。系统的活力取决于它的各个要素、要素之间整合的活力。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捍卫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合法性

社会治理以物质文明建设为物质基础和物质手段。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通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而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存在建设理念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等问题。西方新制度经济学视产权理论、国家理论、意识形态理论为理论基石,“成功的政治——经济单位总是与意识形态的发展相联系的,这些意识形态会领人信服地使现有的产权结构和相应的收入分配合法化。”*[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71~72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主体,最广泛地调动、组织、协调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事业,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主体观、利益观,也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动力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捍卫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合法性

社会治理中的经济活动以明晰的所有制制度为基础。社会经济活动通过意识形态捍卫其经济基础。意识形态从一出现,就是一个政治术语;带有群众取向,它内含着对现实状况的看法,内含着对将来的期望,而这个将来被描述成在物质上优于现状,这个期望境况,在人的有生之年通常可以通过努力到达,因此,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希望,进而成为行动的导向,提供了达成目标所必须的明确计划和步骤。*参见 [美]利昂·P·巴拉达特:《意识形态:起源和影响》(第10版),张惠芝、张露璐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9页。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决定了我国经济制度必须以公有制为基础,公有制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所有制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经济形势的复杂化要求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公有制模式,必须积极探索公有制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生产力发展的多种层次,要求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权益。”*《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42~43页。西方新制度经济学讴歌私有制,提出只有私有产权才能完成推进市场和提高经济效率,西方国家以此唱衰中国,其目的就是通过意识形态的煽动撼动中国的经济基础。私有制不适宜中国,也不能给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带来社会繁荣和生活富足。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上层建筑,捍卫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合法性

社会治理以稳定的政治秩序、政治上层建筑为保障。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主要包括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包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有理论标榜西方国家的君主立宪制、议会制、总统制、多党制等,但这些民主形式、政治实力及其代表人物在中国政治舞台上都存在过,它们不能解决中国的主权和人民的独立;这些民主形式也不能拯救2008年来的世界金融风暴、不能拯救政治制度失灵引发的“衰败的美利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过去和现在一直生长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未来要继续茁壮成长,也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网-人民日报2014年9月6日。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目标导航,捍卫在价值观建设中的方向引领作用

社会治理以稳定的价值观为方向引领。历史进步的动力经过了资源驱动、技术驱动、资本驱动、创新驱动等的嬗变,现在正在转向以文化为底蕴的价值观的驱动。“文化之所以变得至高无上的原因在于:一是文化已成为文明中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其能量超越了技术推动力本身;其二,最近50年来,这种文化冲动开始获得了合法地位。社会如今接受了想象的作用,而不是像过去,将文化的功用看成是一种道德哲学传统。事实上,社会接受革新远不是那么被动;它为那些急切想攫取新东西的思想提供了一个市场,因为这思想认为新事物在价值上高于所有旧事物。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使命:它是对新感觉的权威的、永无休止的寻求。”*参见[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严蓓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34页。空间与数量的寻求等,就是这种价值寻求的必然逻辑。当下世界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快,资源正在跨越国家、跨越地区、跨越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以实现效率的最大化。推动世界范围内经济、政治、文化竞争的,是价值观的竞争。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普适性”的“自由、平等、博爱、人权”。这种价值观充当着资本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增殖空间的绝好辩护,充当着不可再生性资源、环境污染等经济成本越来越多地由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人民承担的所谓发展伦理辩护,在世界范围内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造成了部分地区局势动荡,造成了新的国际恐怖势力的迅速扩张。反文明、反进步的极端组织,一旦掌握异化的科学技术,足以消灭他们心目中的“异教徒”的民族、国家、文化。人类社会面临向何处去的新考量。

国内价值观建设也面临许多新形势:唯经济GDP、物欲追求奢华无度成为一种时尚,精神、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的崇高、神圣被社会大众弱化;部分党员干部政治价值观错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任重道远;社会价值观多元化乃至“碎片化”:个体主义价值观、残存的封建主义价值观、资本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存。价值观的多元化是社会多元化的有机构成要素,是经济、政治、文化多元化的价值观折射,是社会进步发达的标志,没有价值观的多元,社会就会因价值观的僵化和单一而丧失发展和前进的动力;但是价值观的多元,要求保持主流价值观的领导;主流价值观是社会的灵魂和主心骨,没有主流价值观的领导,价值观的多元就会导致社会的失序。保证中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要求在复兴中华古老文明和振兴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实践中,通过价值观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价值观建设,为社会治理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四、结语

价值观在世界范围内是显学,它在西方发达国家既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核心价值观捍卫国家利益,通过核心价值观在世界范围内实施扩张战略;东欧、西亚、北非等国家“颜色革命”频发、政权更迭频仍,背后是多元价值观的角逐;我国社会治理、国家治理的提出及其遭遇的挑战,要求从价值观领域寻找战略定力。推进和实现社会治理、国家治理,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国家的价值内核、社会的共同理想、国民的精神家园。面对复杂和多元,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方向,是社会治理、国家治理进路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要求、建设规律、建设目标。

(责任编辑:曹守新)

2016-05-25

岳丽艳(1976—),辽宁阜新人,哲学博士,广东财经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王海传(1963—),山东诸城人,法学博士,广东财经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理论。

本文系2014年广东省委宣传部打造“理论粤军”重点资助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作用研究”(项目编号:WT143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历史唯物主义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4ZDA004)的阶段性成果。

D64

A

1003-4145[2016]08-0189-04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