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始慎终
——全面从严治党

2016-03-19 19:22霍红伟
山东社会科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建设

霍红伟

(河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敬始慎终
——全面从严治党

霍红伟

(河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全面从严治党,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党成立95年来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经验。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进一步发展了从严治党的思想,紧紧抓住这个关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实践中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是实现党的领导的根本,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证,其成效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习近平;从严治党;党的建设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只有50多名党员,却作为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一支生力军,发动工人运动和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以迅雷之势掀起了席卷大江南北的革命高潮,很快发展成为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领导力量。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其时,中国共产党已经成长为拥有448万余名党员的全国范围的群众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坚强的领导核心。如今,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5个春秋,是拥有8800多万名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的在中国长期执政的党,正引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奋勇前行。95年来,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考验,没有被困难与挫折所阻,没有因外部的威胁和压力而怯,愈经险阻而愈加彰显生命力的强劲与坚韧。究其根由,源于自始至终从严治党。历史证明,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推动党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实现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领导。

一、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基础、历史经验和现实需求

全面从严治党,是由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及其领导的革命运动的特点决定的;全面从严治党,是从中国共产党95年来奋斗历程得出的宝贵历史经验;全面从严治党,是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应对“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的现实需求。

(一)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基础

无产阶级政党从其诞生的那一天起,其阶级属性就决定了其决不是为了某个人或某个小集团的利益而出现的,而是为了全人类的解放而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而“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3、411页。

中国共产党继续了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在成立之初通过的第一个纲领中即指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1—1925)》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在二大召开前夕,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军,为无产阶级奋斗,和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党。”*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1—1925)》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4页。党的二大上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再次明确:中国共产党“应当是无产阶级中最有革命精神的广大群众组织起来为无产阶级之利益而奋斗的政党,为无产阶级做革命运动的急先锋”*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1—1925)》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90页。。此后,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对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及宗旨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更加准确的表述。1941年11月6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9页。。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在总纲中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明确表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是它的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它在现阶段为实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制度而奋斗,它的最终目的,是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制度。”*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5)》第1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页。这是在党章中第一次对党的性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表述。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在总纲中规定党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3页。这次修改强调了党在建设时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通过了关于党章修正案的决议,对党的性质进行了更为科学、全面、准确地概括:“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面对着不同的形势,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但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作为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没有改变,党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始终没有变。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体现,决定了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都是中国最先进、最可依赖的领导力量。但是,党并不天然地具备先进性,也不会因为一时拥有即可永久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在革命和建设时期通过党的正确领导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体现出来。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建设上必须敬始慎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二)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经验

回顾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辉历程,既曾有过辉煌的成就,也曾遭遇过严重的挫折。其中存在着这样的一条历史规律:党所领导的事业发展顺利,乃至不断取得胜利的时期,往往是党的各方面建设步入正轨以至渐入佳境的时期,而每逢党所领导的事业发展遇阻乃至遭遇重大挫折的时期,多是某种程度上偏离甚而忽视了党的建设的时期,违背了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以至党的建设在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出现了问题。

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即从革命斗争中发现了这一规律,1939年10月4日,他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十八年的经验,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6页。毛泽东不仅论述了党的建设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而且亲自撰写了《关于健全党委制》《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等重要文章,建立了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的制度、方法。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整风运动的方式解决了党的思想建设,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路线。正是在这一正确思想路线的指导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解决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建立了理论自信。在革命即将胜利的前夕,中共中央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面对因为胜利可能会在党内出现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以及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的攻击,毛泽东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8—1439页。。此外,在七届二中全会时还制定了几条没有写进决议的规定,即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平列。以此来解决作风问题,把党的革命性保持到底。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不仅进行了整风、整党,又在1951年底到1952年,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严惩了犯有贪污罪行的刘青山、张子善。毛泽东面对党内刚刚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的苗头,预见到了其严重的危害,果断地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和制止,为党树立从严治党的典范。多年以后,薄一波对当时的情形仍然记忆犹新,他说:“毛主席当年抓防腐蚀的斗争,真是雷厉风行,至今历历在目。他看准的事情,一旦下决心要抓,就抓得很紧很紧,一抓到底,从不虎头蛇尾,从不走过场。他不仅提出方针,而且亲自督办;不仅提出任务,而且交待办法。”*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42页。

不仅在革命时期,党的建设是胜利的法宝,在建设时期,党的建设仍然是取得成功的法宝,是关系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始终是党的工作议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针对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发布加强党的建设方面的文件,如1989年8月28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1990年3月召开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1994年9月召开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2001年9月召开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2004年9月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9年9月召开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不仅如此,中共中央还在不同的时期,对党组织进行整顿,对党员进行教育,如从1983年10月至1987年5月进行了整党,1998年11月部署了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党性党风教育,2005年开始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清楚地认识到党的建设是关系事业成败的关键,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丰富和完善党的建设理论。胡锦涛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提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第4版。这是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完整论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结了以往从严治党的历史经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从严治党的思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设举措。

(三)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需求

人们对于未来总是充满期待,以为今必胜昔,盼望着世界的安宁与人类的和谐早日实现。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间的纷争未见平息之日,各国国内的问题亦无减少之势。处此环境之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新的内外挑战。

从国际环境来看,旧的国际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但是在许多地方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面临的国际局势更为复杂、严峻。经过改革开放以来高速、持续的经济增长,中国的经济总量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推动世界经济 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不仅改变了世界的经济秩序,也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一些敌视中国和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国际势力借此鼓吹“中国威胁论”,周边的一些国家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尤其是美国近期在亚洲、甚至是南海地区一系列的军事部署和行动更是给这一地区的和平带来了纷扰。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面临着诸多的考验,中国需要投入比过去更多的精力来解决各种国际争端,需要运用更加智慧、技巧的方式来处理国际事务,为和平发展争取宽松的环境。

从国内情况来看,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逐步完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从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没有及时、有效地解决,积累了一些突出的矛盾,还有一些发展过程必须面对的困难,突出的表现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71—72页。

从中国共产党自身来看,党已经实现了长期执政,但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0页。。

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繁重的国内建设任务,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努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妥善应对国内外的各种风险和考验,继续带领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思想的新发展

政党自身建设的质量决定着其执政能力的强弱,执政能力的强弱不仅决定着政党自身的政治前途和命运,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前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能否继续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实现长期执政,取决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丰富和发展了从严治党的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长期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提供了思想依据和理论基础。

(一)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长期执政的前提

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取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在建设时期仍然如此。在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要实现长期执政,唯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其先进性、人民性。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中国共产党清楚地认识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年版,第807页。。这是推动中国共产党自觉进行党的建设、从严治党的认识基础。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重申了这一党内共识。

政党的先进性是执政的基础。对此,习近平形象地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0页。,强调了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性。只有从严治党,才能长期保持党的先进性,否则,就会如习近平所说“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第2版。。本固才能枝荣,源洁才能水清,全面从严治党是正本清源之举。

政党的人民性是党执政的基础。早在1934年,毛泽东就认识到,革命政党要得到广大群众真心实意的爱戴,要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8—139页。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对此进行了更为理论性、系统性地阐述,他指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1095页。。

2012年11月15日,新一届领导集体刚刚产生,习近平在和中外记者的见面会上就宣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0页。。习近平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67、368页。。因此,只有全面从严治党,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讲话中,习近平重申:“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第2版。

(二)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实现科学执政的基础

科学执政是指政党对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方式符合政党执政规律、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着政党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能力和水平,是判断一个政党是否成熟、执政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能否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实现执政,既关系到执政党的政治权威能否得到巩固,也影响到整个国家治理的效能。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和掌握了执政的规律,不断提高科学执政的水平,改进不合理的执政方式。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能否实现科学执政,主要取决于党的建设程度,尤其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为此,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要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是对党科学执政的明确要求。

科学执政在国家和社会管理中的体现就是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致的。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呢?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92页。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要实现科学执政,就必须从严治党,通过完善党的领导,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对国家和社会实行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的管理,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避免执政活动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升管理的效果,减少执政成本,避免决策中的失误,减低因政策失误带来的政治和社会风险。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着党的科学执政、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能否实现。当前,还存在着一部分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足、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素质和能力同工作岗位的职责要求有一定的差距等问题。因此,要科学执政,就必须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使其掌握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方式方法,并能够结合实际在具体工作中合理运用,以提高执政效率,获得良好的执政效果。

(三)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依法执政的保障

依法执政是一个政党成熟的表现,是一个国家政治治理现代化的标志,是保持政党稳定和持续执政的有效方式。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依法执政就是要充分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逐渐建立规范的权力运行机制。依法执政是对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进,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习近平指出:“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党要“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41—142页。。这就要通过从严治党的方式,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自觉意识,提高法制观念。党要适应领导方式的转变,掌握依法执政的规律,善于运用法律的方式来实现党的领导,来处理各种工作。为此,习近平指出:“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支持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厉行法治,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不断推进各项治国理政活动的制度化、法律化。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我们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42页。党的有关部门要积极适应依法执政带来的变化,相应地转变工作思路,“各级组织部门要把能不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条件。”*习近平:《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制社会一体建设》,《人民日报》2013年2月25日第1版。同时要处理好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关系,习近平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习近平:《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人民日报》2014年3月1日第1版。。这是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解决政策和法律的关系,让两者统一起来。

依法执政方式要求党必须通过全面从严治党,让广大党员、干部努力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跟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脚步。

三、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现状有着清醒认识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把从严治党作为一项紧迫的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切实推进管党、治党的举措,使得党的面貌有了较大转变,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一)强调政治纪律,维护党的团结

政治工作是党的一大优势,是保证党内团结的基础,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曾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但在长期的经济建设中,一部分党员、干部忽视或无视党的政治纪律,以致党的组织,尤其是党的基层组织出现了涣散无力的状况,党的领导无法真正落实。有的党员、干部打着同乡会、同学会的名义,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有的对中央的大政方针妄评乱议,散播不实的小道消息,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干部背着党组织搞政治阴谋活动,搞分裂党的政治勾当。这些不守党的纪律、破环党的规矩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党的团结和力量,破坏了党的政治生态,造成了极坏的政治影响。为此,习近平强调:“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我们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第2版。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强调对党员干部要加强外在约束,建立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他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会议上提出了“五个必须、五个决不允许”,即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允许背离党中央要求另搞一套;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决不允许在党内培植私人势力;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决不允许擅作主张、我行我素;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允许他们擅权干政、谋取私利。这就为党员、干部的言行划定了可以遵循的范围。

同时,习近平要求全体党员树立党规意识,他说:“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全面从严治党,重在加强纪律建设。我们现在要强调的是扎紧党规党纪的笼子,把党的纪律刻印在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心上”*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第一百一十九次会议关于审议中国共产党廉政准则、党纪处分条例修订稿时的讲话》,《习近平谈中共的纪律和规矩》,《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1月8日第8版。。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要求全体党员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在日常行动中自觉遵纪守规。

(二)突出思想和作风建设,重塑党的形象

思想建设、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从思想上入党,并在长期的奋斗中培育和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然而,在长期和平环境下的经济建设中,一部分党员、干部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思想要求,理想信念受到严重冲击而动摇,不正之风蔓延开来。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习近平强调:“我们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保持全党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第2版。对于党脱离群众的情形,习近平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87页。他强调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狠抓作风建设。

十八大以来,为把加强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落实到实处,一是在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必修课,进行精神上的补“钙”。二是制定并推动落实八项规定。十八大之后不久,针对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中央政治局制定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坚决查处了一批违反八项规定的党员干部。三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2013年6月开始,以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要求,对领导干部加强群众观点教育,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纠正脱离群众的错误。四是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通过以上活动,党员干部的自我约束力得到了增强,党同群众的联系日益改善,气正风清的局面逐渐形成。

(三)着力惩治腐败,提高党的公信力

腐败不仅严重损害执政党的威信和声望,而且侵害执政党的机体,是古今中外许多政权由盛转衰,甚至覆亡的根源。能否根治腐败,决定着执政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指出:“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第2版。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以猛药去疴的决心、壮士断腕的勇气、前所未有的力度着力领导开展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针对人民群众最大的不满,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老虎”、“苍蝇”一起打,尤其是对高级领导干部严重违纪问题立案审查,对严重腐败问题严肃处理,有效遏制了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对广大党员、干部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提振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心。

其次,针对产生腐败的土壤,努力构建反腐、防腐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纪检体制改革,强化监督问责;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全面落实巡视制度;完善党内规章,加强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笼子,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颁布《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十八大以来,通过标本兼治,腐败现象得到了明显遏制,并在逐渐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风气与局面。

回顾历史,不忘初心,展望未来,继续前进。追念往昔,面对95年的辉煌,要牢记党的历史使命,永葆本色。总结付出代价而换来的宝贵经验,是为了寻求将来克服险阻的利器。“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这条事物发展的规律提醒我们:只有敬始慎终,慎终如始,才能避免半途而废的结局。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如何实现党的长期执政?“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习近平:《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党内监督》,《人民日报》2016年1月13日第1版。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出的答案。唯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党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责任编辑:张婧)

2016-07-10

霍红伟,历史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D26

A

1003-4145[2016]08-0020-07

猜你喜欢
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建设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