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属性和主体构成

2016-03-19 19:22景丽萍
山东社会科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时代化大众化中国化

景丽萍 杨 燕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济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属性和主体构成

景丽萍 杨 燕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济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马克思主义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了科学的指引,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航向,为无产阶级政党科学执政提供了指导思想,为人民群众信仰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支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然涉及“何谓化”和“谁来化”两个基本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传播内容的具体化和传播方式的多样化,既需要党政干部的大力推动,也需要专家学者等各界人士的奉献参与,更有赖于广大群众的认可接受。这是一项需要以战略眼光进行策划、以一贯之地加以推动的工程,如此,方能奏效。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质属性;主体构成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属性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我们应该对其如何正确理解呢,对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离不开对大众化与中国化、时代化关系的探讨和回答。对于三者关系的正确回答和恰当衔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国情的有机结合,与时代脉搏的同频共振,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知认同,使其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何谓大众化

关于大众化,我们必须要知晓毛泽东同志对它的认知,对于这一问题,毛泽东讲到,“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通过毛泽东同志对大众化的解析,我们知道,大众化就是思想工作者将马克思主义具象化、群众化以及社会化。具体来说,就是避开官方和学术领域的语言系统,以整个社会大众为主体,采用民间语言,宣传易于被大家所接受和认同的思想、主义和学说。就像毛泽东同志所讲到的,虽然很多人倡导大众化,但是真正的‘化’者,不仅要在口头上倡导和宣传,还应在实践中切实的践行,应深入群众,走进群众,做到真真正正、切切实实地跟老百姓去学,用群众易于接受的言语去宣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1页。可见,大众化必须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最基层,与群众融为一体。只有真正的掌握群众和融入群众,才为大众化的实现提供现实的支撑和内在的依据。

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观点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人民主体性原则。曹泳鑫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实质就是让马克思主义掌握于人民群众,真正让广大人民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同各种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作斗争,使其成为

先进文化建设的实践主体。换言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根本上要解决的是民心和民智的问题。*曹泳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1期。汪信砚也指出,我们应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具有普世性指导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以及价值追求等等进行通俗化和形象化的阐释和宣传,以使人民大众在了解和认知的基础上去接受和践行。*汪信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三题》,《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另外一种观点则以过程性为视角来探讨和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问题。其中,李本松就指出, 人民群众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他们如何对其世界观、方法论以及科学的思维方式进行被宣传、被教育以及广泛接受的过程,这一过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由理性抽象性、间接性到直观感觉性、形象性、具体性,由笔调深僻到言语通俗,由少数人掌握到多数人认同的转变。*李本松:《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当代化的有机统一》,《桂海论丛》2010年第6期。袁银传也强调过程性,他以“内化”为视角,指出我们所言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相关主体如执政党、理论工作者以及宣传工作者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内化于人民大众的头脑之中,使其成为人民认识以及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的过程。*袁银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命题解析》,《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第13期。可以说,无论是对大众化对象性的强调还是对大众化过程性的关注,都是大众化本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辩证地看待,而不能只顾其一而不顾其余。如列宁所言,“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67页。。由此可见,作为我们思想指导的马克思主义不是高高在上的,而应通过最大的通俗化来从人民群众这一土壤获得生长之根。另外,通过分析以往的研究成果,相关学者以也主客体为着眼点对“化”的问题进行了关注。最终,我们可以归纳出,人民群众便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体,而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为其内容,在不同主体的相互作用下,实现马克思主义进头脑、进民心、进实践的过程。这里我们还需要明确的是,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不仅仅是以客体的身份出现,同时也兼具主体的特征。具体来说,我们所讲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原生态以及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在广大老百姓中的普及及其被认可,通过领导干部的“以身作则”,通过党员群众的“言传身教”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者的“语言转化”,让老百姓知道和了解马克思主义,让他们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是为了他们的利益而存在,是一种在现实世界能指导他们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活主义。

总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真正以广大人民的语言形式、特点特长、处事风格等进行宣传,从普通群众关心的生产生活着手,去解决问题,让他们从内心深处真心地接受并认同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切实体悟到马克思主义是人民大众利益的忠实守护者和践履者,从而让人民群众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做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由深奥到通俗,由少数到普及,由精神到物质的转化。

(二)大众化与时代化、中国化的关系

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属性问题,离不开解析它与时代化以及中国化的关系。通过三者关系的探讨,知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区别于中国化和时代化的本质所在,也使得我们能更深刻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然而,对于“大众化”的研究,从起步到热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是一个分水岭,因为在这次会议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以及中国化”成为重大命题被提出,由此,学者们对大众化开始进行大量的研究。我们知道,大众化离不开中国化、时代化。在这有机整体中,三者的侧重以及具体的关系如何,将是我们进行探讨和解说的重点。

在马克思主义的“三化”过程中,就其特性而言,相对于中国化的民族性和时代化的时代性来讲,大众化更偏重于人民性。那是因为,从马克思主义根本价值追求来看,是为了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主义。离开了一个个具体的、千差万别的“人”,马克思主义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和灵魂。为了使其具有活力、万古长青,必须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可见,想民众之所想、急民众之所急、满民众之所需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本要义。

在马克思主义的“三化”过程中,就其哲学基础而言,真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决定了马克思主义需要中国化;真理与时俱进性的优秀品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需要时代化;真理的实践性特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需要大众化。人民群众作为实践的主体,离开人民群众来谈实践将是无稽之谈。所以说,作为真理性及实践性的一种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无论在中国化还是时代化的过程中都必须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变成群众所掌握的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的“三化”过程中,就其地位而言,相对于中国化的中心主题和时代化的前提条件来讲,大众化是目的、是最终的归宿。由于理论只有被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将主观精神力量转化为客观物质力量。对于产生于欧洲上空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需要与中国国情、中国时代发展相结合,目的就是在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力求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实现大众化。一方面通过人民群众发挥其能动效应,另一方面又从群众中吸取实践经验教训,为其自身的丰富、发展和完善提供现实条件。

我们还应看到,在马克思主义的“三化”过程中,就其目的而言,相对于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上的坚持和发展来讲,大众化侧重于传播普及上的应用。一种理论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就是因为符合了民族和时代所需。没有这种需要,再好的理论也只能束之高阁,自说自话,尔后必然被时代和现实抛弃,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由此观之,马克思主义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必须要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和掌握,并成为人民群众具体行动的指导,才能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以更好地确保空间和时间维度上的坚持和发展。

概言之,大众化在“三化”关系中既是根本的出发点,也是根本途径,更是根本的归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最终目的是让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实现大众化,以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根本意义和价值意蕴。虽然说时代化、大众化和中国化各有侧重,但对于马克思主义而言,它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更离不开“三化”的同时进行和协调运作,它们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同一个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构成

什么是主体,从词源意义上来讲,主体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他来自于自然,归属于自然,但却高于自然物,因为主体具有意识性以及社会实践性等。那么,具体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呢,依据所承担的不同功能,主体可谓多元化,其中党的领导干部、普通党员、理论工作者、人民群众都担任起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职责。

主体之一:大众化的倡导者——领导干部

作为我们立党立国之根本的马克思主义在大众化的过程中,党的领导干部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毛泽东就曾明确地指出:“各级党委应当大大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指群众化,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所掌握,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3页。由此可见,各级党委在马克思主义普及化、大众化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所以说,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者,对于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领导干部要具有责任意识、问题意识,要树立坚定的信念,要巩固所得所用,成为理性、坚定、自觉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团体,通过“身教”,通过自己的行为去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他们与群众工作、生活在一起,知晓群众所想、所愿、所急,掌握着群众的语言,通过形象化和常态化的讲解,再加上自己的切身行动去影响和感染群众,引导群众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观。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发展史充分地表明,党员干部学习并践行马克思主义,会对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群众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看不懂马列主义的词句,他们就是从党特别是党的干部实实在在为民做事中相信了党,信仰了马克思主义。现代中国,时代环境的变化,人民对党的要求更加具体化、细致化。开放的环境使群众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其它思潮,他们更加注重理论所带来的实效性,这就要求党定要扎实的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成为行动的马列主义者,具备服务人民的意识,从而影响群众、感召群众,使群众深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代表他们走向自由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让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不但信而且服。另外,马克思主义被大众所接受也离不开党的领导干部所发挥的诠释作用。具体来说,在大众化矛盾观点和实践观点的时候,毛泽东倡导应该从哲学的圈子中走到广大民众中间去;在大众化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理论的时候,党的领导干部通过演讲、座谈会、走访慰问等方式,以简洁、通俗的语言铿锵有力地向广大人民群众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框架、内容、意义,开启了大众的心扉。可以说,为了有效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党的领导干部制定了具体的方案和实施办法,在广泛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传播手段的基础上,通过研讨式、互动式、答疑式等新的方式方法,在寓“教”于乐的平等交流过程中,使大众达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虽然说,历史的产生发展离不开人民,但是推动历史发生重大转折和前进的是那些英雄人物,离开这些人,历史发展的车轮将举步不前。当历史进入近代社会以来,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我们党的早期领导人,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李达等,通过自己的所言所行,让人民相信马克思主义,相信党,相信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以抛头颅、洒热血的热情参加到革命运动中。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在革命战争年代已真正的大众化了。当历史的车轮碾进和平和发展的年代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领导人根据中国现实情境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形成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今,家喻户晓的“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中国梦”等理论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丰富和新发展。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在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和认可的过程中领导干部发挥了引领作用。

主体之二:大众化的示范者——普通党员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有今天,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广大党员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之一,如果没有先进理论的武装,就不会被列入先进的之列,更不可能发挥先进战士的作用,更没有资格存身于工人阶级先锋队的行列。*《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5页。因为,在对马克思主义普及和宣传中,广大党员的身份决定了他们的言行举止无论在整个社会还是普通人群中都具有示范和垂范效应。毫无疑问,在对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灌输时,只有广大党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化和群众化,才能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时做到学以致用,使马克思主义变成群众的理论。然而,在当前社会,普通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了解、接触和学习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引导群众,避免错误思想的入侵,去接受和认可马克思主义,这就需要广大党员发挥“宣言书、宣传队和播种机”的作用,使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尤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群众立言的,如其所倡导的共同富裕、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民族复兴等等。只有人民群众真学、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社会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会自然而然的转化为人民大众乐于接受的精神导航和行为向导,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但是,广大党员“如果说一套、做一套,说的大道理都是要求别人的,自己不起模范作用,那说得再好也没有用”*《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8页。。所以说,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广大党员应在实践中普及和践行马克思主义。

故,来自于群众,又扎根于群众的广大党员,他们的一言一行对于人民群众是否信仰马克思主义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世纪,为了巩固意识形态领域的稳固性,增强人民的政治信仰,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直接推动者,肩负着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任。

主体之三:大众化的宣讲者——理论工作者

最初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并非产生于欧洲的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而是通过苏联、日本等国家辗转而来的。也就是说,文化水平较高的理论工作者先行地去学习马克思主义,然后将外文文本翻译解释为中文文本,将他国的表达方式转换为中国的表达方式。在革命战争年代,理论工作者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资本论》(第一卷)《反杜林论》《政治经济学批判》《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哲学的贫困》等。这些著作的传入,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了文本基础。除了翻译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理论工作者还通过著书行文来传播马克思主义。典型的代表就是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可以说,大量的研究成果的发表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开阔的空间。另外,除了翻译相关著作外,理论工作者抓住讲坛这一载体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另一重要阵地。在讲坛上,他们通过直接的口头述说来介绍和阐释马克思主义,通过面对面的讲解,易化了广大受众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知识的认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走进生活世界的过程。对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化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过程中,理论工作者通过编写学习读本、编辑专题文献以及展开学术探讨、争鸣和进课堂等途径,使其有效地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进行传播,获得了全党、全社会对其的认知。尤其是,理论工作者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分析,以及对如此既往的未来社会的预测,以震撼的言语警示着现在的人们,从而显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指导社会发展、人们日常行为方面的作用。

由于理论工作者面向的受众是知识水平不一的群体,他们宣传效果关系到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在革命战争年代,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出版,现时代《漫画哲学》《资本论通俗读本》以及中宣部组织编写的《六个为什么》《七个怎么看》等紧扣时代主题的著作,使得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人们都能感知到马克思主义。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孜孜不倦地研究和宣传,才使马克思主义扎根人间,使人们能看懂、看得到马克思主义。可以说,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通过对广大民众进行说服和心理疏导,让人们感觉到马克思主义是“以人为本”的理论,是关注民生、解决民生疾苦的理论。如此,人们才会由衷地去相信马克思主义。

由此可见,作为原生态马克思主义的阐释者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解读者和宣传者,理论工作者是衔接党的方针政策与广大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全市耕地资源稀缺。耕地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人口120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8万人,耕地面积28万亩,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耕地面积 0.24亩,按乡村人口计算人均耕地面积1亩,相对于国外家庭农场,人口平均耕地面积大小相差甚远。因此,为了完成当地粮食生产任务,必须扩大种植范围,减少城市绿化占地比例,增加“优化城乡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人居环境品质”的工作难度。

主体之四:大众化的推动者——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在这里我们所讲的人民群众主要包括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没有被留名史册的普通民众),他们的利益诉求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它再有影响力和指导力,如果人民群众不买账,不认同,不运用,就不能成为实践的指南,就不能显示出自身的价值和魅力。只有人民群众真正的需要马克思主义,才能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以及枝繁叶茂提供土壤。我们都知晓,马克思主义主要的任务不是解释世界,而是改造世界。而人民群众却是改造世界的主体。如此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只有人民群众化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动力,否则就会被人民所抛弃。20世纪之初,生活在战乱局面中的人民群众需要引领他们走出战乱的理论,以翻身做主人。对此,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应时而生,被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在人民群众的理论诉求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正是人民群众要求土地承包,要求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和谐,才有诞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以说,利益一直是人们的所求,对于马克思主义而言,它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决定了在多大程度上被人民群众所认可。如马克思所言,“‘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3页。。相反,思想一旦符合群众利益,就会使自己具有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也同样如此。另外,人民群众之间的相互交往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不可能离开他人而单独的生活。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是各种思想传递的快速途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当人民群众中的一员对它真信后,就会对身边的人介绍马克思主义。这样一一相传,马克思主义就会在大众中流传。人与人之间除了进行横向传播外,还能进行纵向传播。当长辈对马克思主义了解和信仰后,就会对自己的晚辈进行讲解和教育,他们通过自己的人格和资历证明自己信仰的正确性。那么,他们的晚辈如果对马克思主义也是接受和不排斥的,这就为党和理论工作者去宣传马克思主义打下了良好的群众根基。所以说,兼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受众和施众于一身的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人与人之间的口口相传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见效的渠道。

可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一种运动必然离不开推动的主体。而作为一种普遍性的运动,它涉及到不同领域和层次的主体。只有恪守其职,各自为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切实地实现。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回顾历史,审视现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对以往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归纳和总结,以更好的为今所用。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化、时代化相容相合

第一,了解中国国情,把握时代脉搏。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思想之所以家喻户晓,因为它代表中国人民利益,抓住时代的脉络,形成了能指导中国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否则,就如陈独秀、王明、李立三等所主张的错误思想,最终被时代和人民所抛弃。当历史步入和平和发展的年代,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革命理论已退到幕后,走到幕前的将是有关经济、文化的理论,由此,邓小平理论应时而生,这一理论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内心。今天,就社会如何发展而言,马克思主义同样应面向实际,关注民生,切实解决时代问题。只有那些真正反映民生所需、国情所适,并且具有说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的理论,老百姓才能去选择和接受,并自行在人民群众中间流传。因此,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化、时代化后,才能谈大众化。

第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结合,需要我们对其正确对待。对于传统文化,应进行分梳和清理,察其与马克思主义的同异处,在具体内容上实现二者的结合。对于马克思主义,应加强对其本身的研究,了解哪些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哪些只是特定时代的具体结论;哪些是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哪些是被别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只有了解了这些问题,才能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历史性,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兼容并包性,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互补,更有利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二)大众化的贯彻实施离不开有效的教育手段

被群众真正掌握的理论在实践中会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但群众掌握理论的程度取决于群众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和方法。就马克思主义被人民群众正确掌握和有效运用而言,通过以往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采取以下的方式和手段。

第一,非日常生活政治化教育。非日常生活主要是一种理性、自觉的生活。在这种生活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种有效途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仅指学校对学生进行的相关教育,还包括对各层次的领导干部,以及对基层工作者和广大农民进行的相关教育,它是一种显性的教育,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在非日常生活领域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可以通过报刊、书籍、网络、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客体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使马克思主义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

第二,日常生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人的一生除了政治生活外,更多的是平凡的日常生活。一个人的思想更多的通过他日常生活表现出来。然而,面对日常生活领域中的群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需要通过隐性的形式进行推广。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者应利用影视、通俗读物、手机等载体,“通过一种畸形的简化的充满玩笑和俏皮话的形式,把某一学说的全部结论‘现成地’奉献给读者”*《列宁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22-323页。,使得人们在欣赏相声、小品、电影等娱乐作品时自然而然地接受、理解和认可当代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三)大众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

与时俱进需要马克思主义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也就是说,只有真正应合群众现实之需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深入民心,获得民力。

第一,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源泉。一种科学的理论要保持自己的生命力,必须要适时地进行理论创新。产生于资本主义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在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过程中做到了与时俱进,逐渐演变成各具本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说,理论在发展,宣传也必须跟上理论发展的步伐,否则,宣传就不能得到应有的效果。在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者宣传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初期宣传邓小平理论,在今天,应宣传引领中国前进的中国梦。这样才能使人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怎样才能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在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基础上,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大众中的运用和发展。

第二,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接受是马克思主义实现创新和发展的动力。“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在地包含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孙熙国、路克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个基本前提和两条实现路径》,《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2期。对于大众化,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通俗化、生活化,而更应该看到大众化的过程中民众接受的主动性,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转化。如此,才会有不断指导新的社会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

(责任编辑:张婧)

2016-04-20

景丽萍(1980—)女,山西灵石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杨 燕(1980—),女,山东聊城人,法学博士,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本文系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政治共识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1DDJJ02)、济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社会主义国家处理政党与社会关系的历史省察”(项目编号:B1417)和济南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预研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的党群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4YY07)的阶段性成果。

A8

A

1003-4145[2016]08-0027-06

猜你喜欢
时代化大众化中国化
习近平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不断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时代化”视角下的毛泽东思想——兼论“国际时代”与“国内时代”及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