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行业高校特色外国语学院建设研究

2016-03-19 14:42:39楚行军
关键词:水文化

楚行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外国语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46)

水利行业高校特色外国语学院建设研究

楚行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南郑州450046)

摘要:我国水利事业和外语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表明,水利行业高校外国语学院应该尝试搭建行业学术沟通桥梁,切实调研水利工作人员外语需求现状和水利行业对专业外语人才的需求现状,积极开展水利外语和水文化教育与研究,以更好地实现特色发展之路。

关键词:水利外语;水文化;复合型外语人才;水利行业高校外国语学院

0引言

目前大部分水利行业高校都成立了外国语学院。由于成立时间短,高职称、高学历专业师资比例偏低,缺乏学术领军人才的引导,这类外国语学院的学科建设面临诸多困难。有的外国语学院尝试结合行业需求,在服务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需要的同时培养水利特色复合型外语人才[1]。然而由于没有先例可以参考,他们在探索如何融合“水利”和“外语”的征程上充满挑战[2]。下文在考察我国外语教育和水利事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探讨若干可以成为水利行业高校特色外国语学院建设的重点发展方向,并对这些外国语学院如何实现特色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1水利行业高校外国语学院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外语教育层面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外语教学赖以存在的教育背景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外语专业、特别是英语专业教育层面,单纯的英语技能培养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经济社会的需要。为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各高校外国语学院都提出了培养“英语+专业”的复合型英语人才的构想,并积极进行尝试[3]。整体而言,目前很多外国语学院在培养英语与经济、贸易、金融、旅游之类的人文社科类专业结合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就英语如何与水利之类的理工行业结合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在大学公共外语教学、特别是大学英语教育层面,教育主管部门为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的需要,提出“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4],供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性地予以实施。在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专业英语课程和英语应用类课程的设置上,也不再硬性规定授课细节,只在“听、说、读、写、译”层面对其培养目标做出概括性描述,以留给各个学校更大的自主权。这些都为包括水利行业高校在内的行业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大的施展空间。

1.2水利事业层面

“十二五”计划开局的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做出加快水利事业改革发展的决定,对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水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水利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一方面大量国内水利企事业单位走出国门,承接了大量海外水利水电项目,利用国内先进技术造福于当地人民;另一方面国内许多水利建设单位和部门积极向联合国开发署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融资,加快国内、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这类项目的顺利开展既需要大量英语基础好的水利工程技术人员,还需要许多具备水利行业基本知识的专业外语人才。这既为水利行业高校外国语学院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做好学习者和用人单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这些外国语学院一方面既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大学公共英语授课大纲,有针对性地提高水利类专业技术人才的行业英语素质[5];另一方面还要制定合理的水利特色复合型外语人才教学大纲,培养出能够一毕业就可以迅速适应我国水利事业国际化发展的专业外语人才[6~7]。

重视水文化建设是我国水利事业近年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首届水文化论坛的举办、《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的推出和《图说中华水文化》等系列丛书的筹划出版标志着我国水文化建设已经迈开坚实的步伐,逐步进入快速全面发展的阶段。作为大部分水利行业高校仅有的文学类院系,外国语学院在促进水文化发展方面有责无旁贷的责任。

1.3小结

我国外语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表明,水利行业高校外国语学院只有结合水利事业发展需要,积极服务于水利专业技术人员行业英语素质的提高和水利特色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才能赢得更好的发展机遇。而我国水利事业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和水文化建设的蓬勃开展也为水利行业高校外国语学院的发展提供了更大施展才华的舞台。

2特色发展方向探讨

2.1特色之一:水利行业外语

作为重要基础性部门之一,水利行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在人才建设方面主要有两个特色:一是从业人员数量庞大;二是培养水利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多[8]。因此水利行业外语的教育和培训工作量很大,这给我们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水利行业外语的教育培训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水利行业外语不但包括与水利知识联系紧密的专业术语和习惯用语,还涵盖这个行业经常用到的商务英语、法律及其它规范性条文和标准、涉外协议和工程纪要等常用外语应用文。另外下文谈到的水文化、特别是涉外水文化等既可以单独开设课程,也可在水利行业外语课堂上结合相关外语表达来加以讲解。具体到水利行业高校外国语学院的水利行业外语的教育与研究,以英语为例我们认为其主要涵盖以下两个层次:

2.1.1面向水利类专业

水利类专业大学生的行业英语教学可分为本科和高职高专两个层次。本科层次主要体现为专业英语。专业英语主要是与专业学习、特别是专业学术训练方面的专业术语和习惯表达相关的英语学习,属于专门学术用途英语的范畴。高职高专层次的“教学要求”明确提及了“行业英语”这个概念,并对其如何开展做了若干解释。一些高校如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以此为指导,积极建设“水利行业英语精品课程”(官方网站:http://v7.wjxit.com/),为这类课程的良性发展树立了榜样。

2.1.2面向英语专业

目前一些水利行业高校外国语学院,例如笔者所在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已经给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了若干年的水利英语课程,有些单位已经开始招收、或者正在筹备招收水利英语方向的翻译专业硕士[2]。这些高层次水利行业英语方面的专业人才必将对我国水利事业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从已有的教育经验来看,面向英语专业的水利行业英语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缺乏专业的需求调研和分析;(2)缺乏专业教材;(3)缺乏合适师资。这些是我们在今后的特色发展中需要逐步解决的问题。

2.2特色之二:水文化

目前国内外已经成立了很多专业水文化研究机构,例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水文化研究中心(http://www3.ncwu.edu.cn/swh/)。一些高校和科研单位还开设了水文化概论之类的素质性课程[2]。水文化归根结底属于文化研究的范畴,而文化的传播终究还是要依赖语言和文学等传播媒介。作为水利行业高校为数不多的专业人文学院,与其它院系相比外国语学院在水文化教育与研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着重探索以下主题:(1)水与语言研究,主要是指以语言学为切入视角,通过分析中外与“水”相关的语言表达,研究它们蕴含的水文化;[10~11](2)水意象研究,主要是指以文学理论和文化理论等为切入视角,对各类文献、特别是文学作品中水意象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讨论其所反映的人类对水文化的意识和憧憬;[12~13](3)其它形式水文化研究和水文化教育,主要指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其他主题的水文化研究和大学生水文化素质教育及水文化大众化传播[14~15]。

3如何实现特色发展

水利行业高校外国语学院特色发展之路绝非是要违背外语学科和外语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创新而创新。其实质是在利用行业类高校自身学科优势和科研优势的基础上,遵循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外语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教育价值。因此水利行业高校特色外国语学院建设必须面向我国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面向外语人才市场的需要、面向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的需要。要想更快、更好实现特色发展之路,我们必须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沟通:

一是架起学院和水利事业的沟通之桥。融合水文化和相关英语应用文等在内的水利行业外语教育本质上属于专门用途英语教育的范畴,而合格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首先必须要有客观真实的系统需求分析作为开课的前提。具体到水利行业英语,教育培训部门必须了解我国水利事业工作一线对水利类专业技术人员的英语要求和我国水利事业对高水平行业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这些必须有专业研究人员深入水利事业一线,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听听一线水利工作人员的反应。有了一线的需求分析,我们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需求分析的要求稳目标,规划出合理的课程,逐步培养出水利事业一线急需的各种涉外类人才。有的一些学校这方面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比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已经开展过若干次的“水利人才外语培训项目”,并有不少外语专业毕业生加入水利行业工作。这为我们调研需求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二是架起各个水利行业高校外语学院之间的沟通之桥。行业类高校在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方面面临很多共同的问题,因此需要一些专业的学术组织和学术刊物来进行多方面沟通。目前我国水利英语已经成立了“中国水利教育协会高等教育分会”和“职业教育协会”等学术组织,并发行有《水利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很好地服务了水利行业高校学术交流的需求。然而在水利类外语教育方面,目前尚无专业的学术组织和学术期刊。早在1996年,就有一些水利翻译人才指出,缺乏专业学术期刊很不利于相关学术交流的开展,然而一直到现在却仍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期刊。[16]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些水利类中等职业技术学院曾经成立过“全国水利类中专英语教学研究会”之类的学术组织,很好地促进了相关教育研究的开展和交流。然而时至今日随着我国教育形势化,中职层次的教育不像过去那样发达了,这个学术组织已不复存在了,而由这些水利类中职中专发展起来的高职高专和专业本科院校却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学术组织来。在当前我国水利事业和外语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笔者建议应该尽快建立起专业的相关学术组织,创办相应的学术期刊,以方便水利行业高校外国语学院教育的交流,为特色发展之路服务。例如,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的“水利行业英语”精品课程就可以通过上述专业交流平台,加以推广。

4结语

走特色之路既是水利行业高校外国语学院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其更好满足我国水利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途径。我们所提出的“水利行业外语”和“水文化”研究特色已经被有的高校注意到,然而这些研究主题总体处于萌芽阶段[17]。各个水利行业高校外国语学院应该积极去水利事业一线调研他们的需求,并建立起专业的学术组织和学术期刊来沟通,以期早日真正实现特色发展之路,更好发挥好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党兰玲.行业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1,7(3):121-123.

[2] 楚行军.培养水利特色复合型外语人才 服务水利事业国际交流合作需要[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64-66.

[3] 戴炜栋,胡文仲.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4]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5] 何三凤.高职水利行业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框架设计[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2-113.

[6] 时锦瑞.科学定位构建具有特色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J].中国电力教育,2007(10):42-43.

[7] 刘桂兰.面向水利行业的工程翻译人才培养途径——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1(2):33-35.

[8] 陈自强.中国水利教育50年[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9] 饶明奇.《中国水文化概论》课程建设的若干思考[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6):1-3.

[10] 张芳.汉语核心词“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2011.

[11] 楚行军.英语专业本科生《水文化概论》课程建设研究[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60-66.

[12] 刘雅洁.论先秦文学的水意象[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

[13] 齐佳敏.西方美学中的水意象初探[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2,32(2):84-87.

[14] 楚行军.略论新媒体对水文化教育大众化传播的作用[J].文化学刊,2014,(5).

[15] 楚行军.国际《水伦理宪章》研制的进展与思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12-116.

[16] 黄锦宜.水电英语翻译浅谈[J].广西电力工程,1996(3):50-53.

[17] 楚行军.国际视域下的中国水文化建设[J].北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4):64-68.

[责任编辑:朱子]

Construction of Special Foreign Language Schools in Water Conservancy Universities

CHUHang-jun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NorthChinaUniversityofWaterResourcesandElectricPower,Zhengzhou450046,China)

Abstract:It is showed by the current state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water conservancy industry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China that the foreign language schools in water conservancy universities should build the academic bridges for the relevant researchers and institutes, survey the foreign language requirement of the water conservancy staff and the require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industry for the professional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actively implement th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of the foreign language for water conservancy and water culture, to better realize the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Key words:foreign language for water conservancy; water culture; compound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foreign language schools in water conservancy universities

收稿日期:2016-03-08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水文化发展前沿问题研究”(14AZD073)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改项目“水利特色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507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楚行军(1979-),男,河南省镇平县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目前主要从事水利英语教育和水文化研究工作;在《外国语》和《现代外语》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06(2016)02-0113-04

猜你喜欢
水文化
基于伊斯兰教水文化的印度莫卧儿宫廷水景研究
艺术科技(2017年1期)2017-04-05 21:48:34
贵州水院校园水文化建设措施诌议
价值工程(2017年5期)2017-03-18 00:47:14
关于兰州新区水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策划研究
普通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究
新常态下我国水文化研究综述
南阳城市水文化品质提升建议
流域管理视角下的重庆水利移民史浅探
商情(2016年40期)2016-11-28 11:04:51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水利文化氛围
云南的稻作和水
论中国生态美学的原生性及其美学形态
中州学刊(2014年1期)2014-02-26 10: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