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原著,不查原文
——关于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学风问题

2016-06-24 09:19周德海

周德海

(合肥市行政学院 科研处, 安徽 巢湖 238000)

不读原著,不查原文
——关于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学风问题

周德海

(合肥市行政学院 科研处, 安徽巢湖238000)

摘要:一些学者在研究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的文章中,所引用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言论,所作的注释和参考文献,存在着太多的错误。从对这些错误的考查和分析中,可以发现,这些文章的作者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编者们在审阅和编发这些文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不读原著和不查原文的现象。在这种基础上写作和发表的研究成果,其真理性是很令人怀疑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不读原著;不查原文;学风问题

一般的说来,学者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的过程中,应当对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原著进行认真细致的阅读,在阅读原著的过程中,对原著中的基本思想产生较为深刻的理解,才能写出有一定理论深度的学术论文。即使是曾经阅读过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原著,但是,曾经的阅读并不能代替在做论文的过程中的阅读。在学术界,所谓的“经典著作常读常新”,就是这个道理。因为道理很简单,在曾经的阅读中做过笔记,摘录下原著中的一些言论和观点,在经过了一些时间以后,如果不能对照上下文来理解它们的含义,也会出现错误的理解和判断,甚至还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①这在学术界应当是一个常识。

2012年,为了研究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1]笔者从“中国知网”上下载了一批学术界关于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研究文章,在阅读这些文章的过程中发现,相当多的文章在引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言论时,不仅与原文出入很大,而且标注的原著名称、卷次、出版年份和页码,也存在许多错误。通过对这些错误的考查和分析,笔者觉得,这些文章的作者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时,不仅没有阅读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原著,而且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也没有对他们所引用的原文,与原著进行查对。相应地,这些文章在发表的过程中,学术刊物的编者们也没有对它们进行认真的审阅,更没有对他们编发的文章中的引文与原著进行核对。有感于此,为了纠正学术界的这种浮燥的学术风气,引起学术界对这种不正之风的重视,切实地改进学风,笔者撰写了一篇《不读原著,不查原文——关于学术界在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学风问题》的文章。[2]

2013年,为了研究马克思的资本理论,笔者从“中国知网”上下载了一批学术界研究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的学术论文,在阅读这些文章的过程中,更加深切地感受到,那种“不读原著,不查原文”的现象,比2012年在阅读学术界研究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那批文章时,似乎更加严重。为了纠正学术界的这种浮燥的学术风气,进一步引起学术界对这种不正之风的重视,笔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这些文章中引用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言论,以及对引文所出自的原著名称、出版年份与原著中的原文和版本,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查对,形成了一篇42页的《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学风问题的资料》。在此基础上,笔者写作了这篇文章,希望它对抑制我国学术界的浮燥学风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学术界,对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第一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24、25卷,与第一版的《资本论》第1、2、3卷之间,文字和页码完全相同。可以说,第一版的《资本论》第1、2、3卷,就是第一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24、25卷的抽印本。在这样的情况下,研究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的学者,在阅读第一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24、25卷的同时,完全没有必要参照阅读第一版《资本论》的第1、2、3卷;反之也是一样。但是笔者发现,在一些研究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的学术论文的引文中,同时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24、25卷和《资本论》第1、2、3卷中的文字的情况时有出现。例如,孙承叔在《关于资本的哲学思考——读〈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一文中,[3]从人民出版社第一版《资本论》第1卷中引用的文字有4段,从人民出版社第一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中引自的文字有3段;标明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的引文有6条,标明引自“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的引文有2条。这种在同一篇文章中,既引用人民出版社第一版《资本论》第1、2、3卷中的文字,也引用人民出版社第一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24、25卷中的文字的现象表明,作者引文的来源可能有二:一是本人曾经在阅读原著中所做的摘录或卡片;二是在阅读二手资料的时候从中复制过来的。否则,我们无法解释这种有悖常理的现象。

也许正是这方面的原因,由于本人的粗心和他人的粗心,在孙承叔的《关于资本的哲学思考——读〈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一文中,引文方面的差错可以说多得惊人。其中,一是引文序号的错误。孙文注明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的文字共计20条,而文末标注的原著页码则只有19个。用序号标明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的文字只有8个,而在文末表示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的页码却有10个。

二是标注的引文在原著的该页上找不到。注明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1),第287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1),第416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1),第267页”、注明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400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408页”、注明引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第2卷,第267页”的几段文字,在原著的该页上找不到。最突出的是,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正文部分到第843页截止,从847页至982页为“注释和索引”,第983页至984页为“计量单位和货币名称表”。而孙文注明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96页”的一段文字,在原著中自然也就根本不可能存在。注明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83-87页”的一段文字,即“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只能有两种形式:工场手工业或大工业。在前一种情况下,占统治地位的是分工;在后一种情况下,占统治地位的是劳动力的结合(采用相同的劳动方式)和科学力量的应用。……在工场手工业中,占优势的是绝对剩余时间,而不是相对剩余时间。因此,这说明,‘真正由资本本身所造成的劳动生产力还不存在。’”省略号前面的一段话,出自原著的第83页。省略号和“因此”之间的一段话,出自原著的第87页,而由“因此”开始的那段话,在作者注明的页码中没有查到,不知出自何处。注明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353页”一段用省略号连接的文字中,省略号以后的部分在原著的该页中不存在。

五是同一段引文中的错误,在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中重复出现。孙承叔在《关于资本的哲学思考——读〈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一文中的部分引文错误,在作者此后发表的《资本与现代性——马克思的回答》一文中同样重复出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在《关于资本的哲学思考——读〈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一文中,注明引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第2卷,第266页”,并且标明是“马克思有深刻的揭示”的两段文字,实际上是马克思在当页脚注中注明引自《经济学家季刊》中的一段著名言论。这里犯了把别人的言论当作马克思的言论进行引用的错误。除此之外,作者还把这段言论中的“胆大起来。”和“冒绞首的危险”,分别错为“胆大起来,”和“冒绞首架的危险”。这种错误,被作者移植到此后发表的《资本与现代性——马克思的回答》一文中。[4]为了节省篇幅,对孙承叔在《资本与现代性——马克思的回答》一文中的引文错误,不再赘述。

当然,粗心人人都有,差错也难以完全避免。据说国家新闻出版系统的管理部门,对报刊文字差错率的规定是万分之二。也就是说,只要在万分之二的范围之内,都是合格的。但是,这种规定没有涉及到文章引文的差错问题。作为学者,应当对自己写作的每一篇文章负责;作为学术刊物的编者,也应当对自己编发的每一篇文章负责。如果孙承叔在他的文章定稿以后,能够把其中的引文与原著进行一次全面的核对,大概不会出现这么多的错误。其中,那些非常简单的错误,比如,引文注释的序号与文末标注的原著页码的数量不同这样的错误,是很容易被发现的。如果孙文的编者能够对照原著对孙文中的引文进行核对,如此多的错误也是可以大量减少的。而孙文注明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96页”的一段文字,只要把原著稍微翻一下,就可以发现它的错误。可以想象,作者孙承叔和文章的编者们,在写作和审稿的过程中,都没有翻过人民出版社1972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与孙承叔把注释的页码超出原著正文相反,毛勒堂在《资本逻辑与经济正义》一文中,[5]注明引自“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P1”的一段文字,即毛文所引的“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对自然物的占有,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不以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为转移”,不知道究竟出自何处。因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用数字标明起始页码是“7”,按照这个页码往前推,毛文所注的“P1”,是一幅马克思的半身像,没有一个文字。很显然,毛文的作者和编者,也都没有把相关的原著翻一下。否则,就不会出现这么简单的错误。

由于一些学者在撰写学术论文的过程中,既不读原著,也不查原文;一些编者在审阅和编辑学术论文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细心和耐心,使那些习惯于利用二手资料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不可避免地重复着二手资料中的错误。在这次笔者阅读学术界研究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的学术论文的过程中,这方面的情况也较多。由于篇幅的限制,无法一一罗列,现仅仅以曾永超的《马克思对资本的现代性批判及其当代启示》和《论马克思对资本的现代性批判及其当代启示》两篇文章为例。[6]在曾永超的这两篇文章中,引文方面的错误不仅多,而且相互重复。其中令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曾永超在这两篇文章中,都引用了马克思在《资本论》的一个脚注中所引用的,来自《经济学家季刊》中的那段著名言论,即“资本逃避动乱和纷争,它的本性是胆怯的。这是真的,但还不是全部真理。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象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走私和贩卖奴隶就是证明。”[7]曾永超与孙承叔一样,不仅都在这段话前冠以“马克思有深刻的揭示”,而且也都把这段言论中的“胆大起来。”和“冒绞首的危险”,分别错为“胆大起来,”和“冒绞首架的危险”。笔者以为,这样的雷同,是很难用“巧合”解释得通的。这不能不使人想到,曾文的这段引文,是作者在阅读孙文的过程中复制而来的。这说明,曾永超在写作他的那两篇文章的过程中,不仅没有阅读原著,也没有对文章中的引文与原著进行核对。

还有一种现象令笔者不解,那就是马克思的一些非常经典的言论,只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稍有了解的人,都应当知道它们出自马克思的哪本著作或哪篇文章。而问题恰恰就在于,一些学者在引用这些经典言论时,也会出现错误。例如,王璐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的资本理论探析》一文之中,[8]标明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6”的一段文字,即“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不仅把原文“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中的“生产力”,错为“全部生产力”,而且还把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错为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类似的情况也存在于苗爱芳的《论资本批判视域中的“自反性”》一文之中,[9]苗文不仅把标明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4-275”的一段文字,即“在它已经取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除了把原文“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中的“得了”两字丢掉了以外,还把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错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一般的说来,学术刊物在对来稿进行审查时,大多要经历初审、复审和终审三个程序,有些学术刊物还聘有外审专家。在这些审稿人中,至少有两至三人,是来稿领域中素有学养的专家、学者。否则,这份学术刊物,将无法对来稿的学术内容进行审查。因此,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专家来说,应该熟知王文和苗文所引用的那两段文字,出自马克思和恩格斯撰写的《共产党宣言》。而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共产党宣言》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在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第1卷中,更不可能出现在所谓的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第1卷内,它只能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之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专家和学者的眼中,它们之间并不只是一字之差的问题,而是两套有着很大区别的著作,即使凭着他们的直觉,也能够轻易地把它们区分开来。因此,无论是从作者的角度,还是从编者的角度来看,出现王璐和苗爱芳文中的这种错误,至少可以说明,这两篇文章的作者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没有阅读过原著,或者在论文定稿以后没有对文中的引文与原著进行核对;文章的编者除了对原著中这方面的内容不熟悉以外,在审稿和编辑的过程中也没有把引文与原著进行核对。至于王文和苗文在引文方面的其他错误,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中国社会科学》在国内期刊界一向声名显赫,在笔者的心目中是国内社会科学界最权威的学术刊物。1988年9月,笔者在由《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和湖南省社科院、湖南省社联联合主持召开的“全国第三次哲学学术思想交流会”上,有幸认识《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的何祚榕老师。会后,笔者将一篇研究爱因斯坦哲学思想的论文寄给何老师,请何老师审阅。在退回的稿件中,笔者看到何老师对照原著对拙作中的引文进行了详尽的修改,给笔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对一篇没有采用的文章,都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查,这令我想到:《中国社会科学》在“稿约”中要求作者的来稿“引文务必查对准确”,也是对她的编者提出的要求。否则,何祚榕老师在审阅一篇不能采用的稿件时,没有必要如此的认真和细致。但是,笔者在阅读冯子标和靳共元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上的《论“社会主义资本”》一文时,[10]却意外地发现其中引自马克思主义原著的引文,存在着多处错误。如冯文把注明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67页”的一段原文中的“世界市场”错为“市场”,丢掉了“世界”两字;把注明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196页”一段原文中的“当作商品来交换”,错为“当作商品交换”,丢掉一个“来”字;把注明引自“《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191页”用引号连接的两段原文第二段中的“政治的和智力的”,错为“政治的、智力的”;把注明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96页”一段原文中的“2.”错为“2,”,在2.与3.之间被作者省略的一段文字,没有用省略号表示;注明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9页”,在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9页上,笔者没有找到。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注明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2页”的一段文字,在原著中不可能存在。因为原著正文部分的起始页码是第3页。很显然,文章的作者在成稿以后没有对文中的引文进行核对。同样,这篇文章的编者在编辑和处理稿件的过程中,也没有像当年的何祚榕老师那样,把他处理的稿件中的引文,对照原著进行核查。

在笔者阅读的这批关于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的学术论文中,只有张有奎发表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上的《马克思的“资本”概念及其哲学解读》一文,[11]没有发现引用方面的错误。唯一的缺陷是,马克思主义原著中的黑体字,在张文中没有标出。其他所有文章中引自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的引文,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与原著的版本、卷次、页码和文字等方面的错误,②如果把它们一一列举,这篇文章就太长了,不得不就此打住。如果有学者需要这样的资料,笔者可以单独提供。

注释:

①这种情况,在笔者以前的阅读中时有发现。例如,笔者在研究爱因斯坦的哲学思想时,曾在阅读阎平撰写的《科学蕴涵真善美的统一》一文中,(阎平:《科学蕴涵真善美的统一》,《哲学研究》2003年第5期,第58—62页)发现作者误把海森伯的言论,当作爱因斯坦的言论加以引用,并且作为立论的根据。阎平在文章中说:“真理的美学标准是爱因斯坦首先引入的。”其依据是他在文中引述的一段爱因斯坦的言论,即“爱因斯坦对海森伯说:‘你会反对我由谈论简单性和美而引进了真理的美学标准,我坦白承认,我被自然界向我们显示的数学体系的简单性和美强烈地吸引住了。’”阎平在文章的夹注中注明爱因斯坦的话引自“《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第217页”。然而笔者查阅商务印书馆1976年出版的《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第217页,却发现这段话是海森伯而不是爱因斯坦说的。这种张冠李戴的情况,在笔者的《不读原著,不查原文——关于学术界在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学风问题》一文中也有列举。

②除了上文中所说的那些文章以外,在引文与原著的版本、卷次、页码和文字等方面存在错误的还有:王璐:《“资本争论”与马克思经济学中的资本理论》,《政治经济学评论》2005卷第2辑,第183—207页;陈刚:《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及其当代意义》,《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5—11页;杨韧:《劳动范畴的诠释: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第42—45页;庄江山:《论资本的二重性》,《兰州学刊》2006年第4期,第19—21页;聂亚珍:《马克思资本观的再认识》,《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00—102页;陈倩:《马克思早期资本概念的逻辑发展——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第10—13页;徐建立:《资本逻辑与人的全面发展》,《长白学刊》2010年第3期,第12—16页;罗福凯、孙健强:《资本理论学说的演进和发展研究》,《东方论坛》2002年第2期,第90—98页;张一兵、周嘉昕:《资本:一种历史性的社会生产关系——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研究》,《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第6期,第3—5页;吴宣恭:《“人力资本”概念悖论分析》,《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10期,第20—25页;崔学兰、赵旭亮:《资本范畴再认识》,《经济问题》2003年第11期,第17—19页;贾丽民:《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现实批判与超越》,《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3期,第25—27页;程建华、卫颖:《公有资本与社会剩余价值》,《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期,第18—21页;王小平、马厚镛:《公有资本论》,《中共济南市委党校 济南市行政学院 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第23—26页;王华清:《对资本属性的再认识》,《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第53—55页;任巍:《资本再认识》,《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第242—246页;曹彦生、岳如燕:《对资本内涵的胪析、梳理与思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104—108页;张爱丰:《关于资本的一点思考》,《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36—38页;梅建军:《关于资本若干问题的探讨》,《理论探索》2000年第5期,第38—40页;董伟康:《对全面理解“资本”内涵的思考》,《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第283—285、289页;王其龙、张永鹏:《对两种资本理论范式的比较分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第57—60页;鲍升华:《论社会主义与资本》,《经济经纬》2002年第4期,第28—30页;刘玉勋:《论资本的二维属性》,《生产力研究》2010年第12期,第16—18、21页;周扬明:《论资本的两面性》,《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70—76页;罗耀辉、罗莉如:《论资本的人格化》,《兰州商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第1—5页;征汉文:《论劳动力资本化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唯实》2006年第12期,第3—8页;胡绪明:《论资本的双重内涵及其“边界意识”——兼答关柏春先生的质疑》,《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第29—36页;王天祥:《论资本的性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9年第6期,第69—70页;魏民:《论资本范畴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兼论公有资本范畴》,《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年第4期,第33—38页;乾润梅、刘建伟:《马克思“资本”概念的双重属性划分及其现代意义》,《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24期,第13—14、17页;焦斌龙:《马克思的人力资本思想》,《当代经济研究》1999年第6期,第29—32页;李春火:《马克思对资本本质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8年第00期,第116—123页;王桂英:《对社会主义社会中资本范畴的思考》,《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第26—28页;张晶:《对社会主义资本范畴的理解》,《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3年第6期,第35—36页;石晶:《马克思资本理论研究综述》,《社科纵横》2008年第2期,第59—60、68页;朱炳元:《马克思资本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5期,第37—42页;常红利:《马克思“资本”范畴的生态本质和职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第31—35页;常云飞:《马克思经济学中的资本理论探析》,《黑龙江史志》2009年第16期,第88—89页;王小丽:《试论资本范畴》,《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第60—63页;程继荣:《“资本雇佣劳动”命题的理论批判——基于劳动价值论视角的一个新解释》,《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第60—63页;赵学增:《资本作用的再认识》,《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10期,第35—38页;胡培兆:《资本是发达商品经济的范畴》,《学术月刊》1999年第8期,第20—26页;龚伟华:《“资本的人格化”与“经济人”假定》,《经济学家》2000年第5期,第84—89页;何玉长、袁乐轶:《资本二重属性论》,《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8—12页;于金富:《资本范畴与我国现阶段资本的基本形式》,《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第11—16页;刘先进:《资本的属性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9期,第12—14页;侯廷智:《也论社会主义“资本”理论的难题——兼与简新华、马迪军先生商榷》,《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11期,第13—17页;王建民、周滨:《资本中的人力资本》,《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第3期,第21—23页;耿步健:《论劳动资本》,《求索》2004年第11期,第40—42页;葛守昆:《劳动与资本的人格化及其相互关系研究》,《江海学刊》2005年第2期,第58—64页;简新华、马迪军:《论社会主义资本理论的几个难题》,《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第11—14、32页;陈俊明:《论马克思资本理论的现实价值——〈资本论〉终篇研究之十二》,《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第8—13、122页;王伟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认识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和原因——重读〈资本论〉和〈帝国主义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2期,第5—15页;李玲:《马克思的〈资本论〉与人力的资本化》,《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7期,第47—51页;杨曾宪:《资本剥削现象生成原因与剩余价值理论重构——“价值学视域中的劳动价值论与剥削”系列研究之三》,《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0期,第4—19页;徐国亮、吴秋:《资本形式演变与虚拟资本形成的逻辑》,《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第221—223页;张华东:《马克思论资本逻辑视域中的人》,《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第28—32页;徐水华:《论资本逻辑与资本的反生态性》,《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年第6期,第43—47页;沈斐:《资本与资本主义的历史内生机制探究——基于马克思〈资本论〉视角的历史哲学解读》,《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第16—21页;何建津:《论资本时代的发展问题》,《哲学研究》2009年第4期,第10—18页;李朝林:《两种资本范畴体系的比较(上)——西方径济学“资本”范畴的演变》,《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年7月号,第13—15页;钱昌照:《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与当代社会》,《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11—18页;钱昌照:《〈资本论〉中的劳资关系思想研究》,《理论月刊》2008年第11期,第16—19页;崔友平:《资本理论述评及启示》,《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第8期,第33—39页;吴宣恭:《科学认识资本与劳动关系的重要理论——重温〈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启示》,《高校理论战线》2008年第5期,第16—23页;李怀涛:《论马克思对资本的拜物教性质的批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6期,第93—97页;洪远朋:《对社会主义社会中资本范畴的理解》,《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年第3期,第45—47页;陈赞晓:《对资本的再认识》,《学术月刊》1998年第10期,第33—38页;江可申、涂军民:《关于资本性质的再认识》,《探索》1999年第6期,第55—57页;孟瑾:《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属性的再认识》,《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3期,第52—54页;旷会祥:《关于资本属性的思辨与析清——重读马克思〈资本论〉的一点体会》,《学习月刊》2012年第6期上半月,第11—12页;王永章:《马克思资本逻辑悖论新探》,《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10期,第8—12页;吴海山:《马克思主义资本社会化理论及其启示和意义》,《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第6期,第45—49页;吴海山:《当代资本运动与金融危机的内在逻辑》,《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3期,第144—147页;邵腾:《回归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理论 深化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第20—25页;邵腾:《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年第3期,第66—69页;鲁品越:《资本逻辑与金融风暴》,《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10期,第71—82页;鲁品越:《资本逻辑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趋向——从阶级阶层结构到和谐社会建构》,《哲学研究》2006年第12期,第24—30页;孙显元:《资本主义经济两重性》,《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第1—5页;白明政:《公有资本内在矛盾论》,《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第54—57页;任洲鸿、刘冠军:《从“雇佣劳动”到“劳动力资本”——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一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8期,第120—125页;任洲鸿、刘冠军:《国内近年来关于劳动力资本化问题的研究述评》,《经济评论》2010年第6期,第143—151页;杨圣明:《论资本的二重性问题》,《学术探索》2005年第4期,第19—26页;赵汇:《资本同劳动对立的辩证性及其现实意义》,《学术交流》2012年第9期,第78—82页;汤为本:《论广义资本》,《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第20—24页;秦龙:《马克思“资本共同体”思想的文本解读》,《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9期,第41—44页;黄学胜:《马克思对资本的本质和起源的思考及其意义》,《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37—41页;仲帅:《马克思的资本逻辑论初探》,《咸宁学院学报》2012年第7期,第14—15、22页;王明华:《资本形成简论》,《经济问题》2000年第12期,第3—6页;郗戈:《资本逻辑与现代性的矛盾本质》,《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第69—74页;张艳涛:《资本逻辑与生活逻辑——对资本的哲学批判》,《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第27—32页;张福明:《劳动力资本价格论——对现代市场经济中工资本质问题的研究》,《探索》2001年第1期,第85—86、90页;王德峰:《论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的原则高度》,《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第42—48页;陈丽:《从资本的性质看马克思对人力资本学说的肯定》,《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第7期,第13—14页。

参考文献:

[1] 周德海.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13-125.

[2] 周德海.不读原著,不查原文——关于学术界在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学风问题[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69-75.

[3] 孙承叔.关于资本的哲学思考——读《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J].东南学术,2005(2):84-93.

[4] 孙承叔.资本与现代性——马克思的回答[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4):10-17.

[5] 毛勒堂.资本逻辑与经济正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5):75-78.

[6] 曾永超.马克思对资本的现代性批判及其当代启示[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31-34.曾永超.论马克思对资本的现代性批判及其当代启示[J].南方论刊,2010(3):4-6.

[7]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829脚注(250).

[8] 王璐.马克思经济学中的资本理论探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6(9):7-11.

[9] 苗爱芳.论资本批判视域中的“自反性”[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3-17.

[10] 冯子标,靳共元.论“社会主义资本”[J].中国社会科学,1994(3):47-61.

[11] 张有奎.马克思的“资本”概念及其哲学解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5-9.

[责任编辑:朱子]

Not Reading the Originals and Not Checking Original Texts——On Study Style Problem of Academic Circle in Studying Marxism Capital Theory

ZHOUDe-hai

(ScientificResearchOffice,HefeiAdministrationCollege,Chaohu238000,China)

Abstract:In some articles about Marxism capital theory, there are many mistakes in notes and references about quoted expressions of Marx and Engels. Through the examin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mistakes, it is found that the authors and editors of these articles usually didn′t read the originals and the original texts. As a result, the truthfulness of research findings achieved by such a manner is questionable.

Key words:Marxism capital theory; not reading the originals; not checking original texts; study style problem

收稿日期:2016-04-08

作者简介:周德海(1950-),男,安徽巢县人,汉族,合肥市行政学院教授。曾以自由投稿的方式在《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自然辩证法研究》、《学术月刊》、《社会科学》、《伦理学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90余篇,1997年获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同年10月被安徽省教委破格评审为教授。近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问题。

中图分类号:C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06(2016)02-0001-08